《浅谈小学数学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小学数学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doc(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浅谈小学数学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浅谈小学数学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摘要:本文论述了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四大原则:趣味性、针对性、思考性、探究性;重点阐明了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特别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举例说明:从与知识有关的实际生活、具体实践操作、已有的知识引出没有解决的问题、同一问题选择不同角度中等等来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关键词: 问题情
2、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头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正是为了满足学生这一需求。没有问题就没有数学,数学“问题情境”以问题的形式呈现,把学生置于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去研究新的未知问题的气氛中,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唤起学生的情绪和思维,形成一种教学情境。这样让学生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学习,把单向的灌输式传授知识变成学生自主活动式学习。这种活动不仅是让学生将已学的知识灵活运用于实际,而且要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有所发现,获得新的知识和方法。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在学习兴趣的基础上组织学生高
3、度地参与数学思考活动,才会产生疑问,才会提出问题。本人就此谈谈自己的观点。一、“问题情境”创设的原则数学教学中,通过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寻根问底的心理倾向。因此,“问题情境”创设具有一定的原则,使得学生面对问题时,能够运用数学的意识,发挥思维的潜能,深入的钻研,灵活的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创造性的学习,从而使学生的多种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1“问题情境”创设要有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儿童主动探索知识的心理基础。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创设一个个富有趣味的问题情境,如故事、游戏中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
4、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理解。例如,在“0的认识”教学“第一种含义什么也没有”时,从“小猴吃桃”这一故事创设问题情境:小猴来到果园,它看到树上有几个桃子呀?可以用几表示?小猴看了很馋,吃掉了1个,这时有几个桃子?用几表示?小猴吃了还想吃,又吃了2个,现在树上还有几个桃子?小猴索性把最后1个桃子也吃了,现在该用几来表示树上的桃子数量呢?从而引出没有了用0表示。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不但学到了知识,而且感到学习数学的乐趣。2“问题情境”创设要有针对性创设的“问题情境”中提出的问题必须针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或难点,但是如果“问题情境”创设没有针对性地提出,没有突出数学学习主题,势必会导致学习时
5、间的浪费以及学生思维的模糊。例如教学“元角分”时,安排了“8角钱怎样拿”的“问题情境”:教师:“小明要邮寄一封信,需要什么啊?”生:“需要一个邮局”“需要一名邮递员”“需要一张贺卡”学生的回答无论如何都点击不到教师心中预设的答案。最后教师只好强行切入:“寄信要邮票,买一张邮票需要多少钱?”生:“8角钱。”师:“8角钱怎么拿?”饶了一圈才提出早就要问的问题。这样的问题情境无疑是多余而烦琐。3“问题情境”创设要有思考性解决数学问题的核心是要引起学生的思考,提高学习活动的思维含量,解决问题的过程应该是一个积极思考的过程。例如,关于“鸡兔同笼”问题:鸡和兔关在同一个笼子里,数它们的头共有5个,数它们的
6、腿共有14条,有几只鸡几只兔?教师可以提出一系列问题,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如:(1)“鸡和兔关在同一个笼子里”是什么意思?(2)“数它们的头共有5个” 是什么意思?(3)“数它们的腿共有14条” 是什么意思?(4)要问我们什么问题?(5)一般每只动物一个头,而腿的条数有些不一样,每只鸡几条腿,每只兔几条腿?(6)笼里到底有几只鸡几只兔呢?可以画一些简单的图来帮助思考!这个例子所反映的问题情境就十分有利于启发学生进行思考。4“问题情境”创设要有探究性创设“问题情境”是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探究心理,并用科学的思考去探究,讨论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教师要善于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自主探究的
7、空间,创设尽量多的机会,使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参与新知的探究活动中。例如教学“圆的周长”时,创设富有探究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独立思考:(1)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测量圆的周长?(2)猜想圆的周长会与什么有关?(3)你会用什么方法来验证你的猜想?在教学中创设富有探究性的问题,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数学现实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思考,作出各种猜想,并进行验证探究。不仅发展学生的智力,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还能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自信心,体验成功的乐趣。二、“问题情境” 创设的方法问题情境对于学生来说,是引发认知冲突的条件,不同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之间可能会构成不同的关系。
8、关系不同,问题情境的创设方法也就不一样。1通过与知识有关的实际生活创设问题情境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知识取材于现实生活,教师则要利用真实的现实生活问题,构建数学问题情境,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使数学理论结合实际生活,这样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能学到新的知识。例如:教学“用数学”时,先让学生观察教室,说一说教室里有什么,有多少?然后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提出一些数学问题:2扇门和4个窗户合起来是多少?第一组的男生比女生多几人?黑板上有10个字,擦了6个还有几个?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出发,学生倍感亲切,才能提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便能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9、。2通过已有的知识引出没有解决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在学生掌握了某些数学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更深入的问题让学生探索和研究,以达到数学教学的目的。比如 “加减混合”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连加、连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经掌握了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因而通过5+3-2和10-5+3式题的引入,引导学生观察,并用对这两题作比较,看它们有什么不同,该如何解决这两个问题?有什么方法?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找到新旧知识的切入口,这样可以使学生感到旧知识不旧,新知识不难,建立起新旧联系,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3通过具体实践操作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具体实践操作创设问题情境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产生疑问,通过各种思维活动,
10、在解决问题中获取直接经验,同时又建构新的数学知识。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中,在学生不能通过数方格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该如何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通过让学生用课前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卡片和剪刀进行动手实践操作,在操作过程中产生这样的问题情境:能不能把平行四边形转换成一个与它面积相等的图形来计算它的面积?可以转换成什么图形?转换出的图形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相比,面积变了没有?通过实践操作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应该怎么求?因此,通过具体实践操作创设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凭借实践操作的经验找到学习数学知识的方法及乐趣。4通过同一问题选择不同角度创设问题情境数学教学中,在同一问题中通过不同角度提出问题是最好
11、的创设问题情境的契机。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思维呈现活化状态,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让学生学习不同水平的数学,适时地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例如教学“三角形的分类”时,出示一张三角形纸片的锐角部分,其余部分用别的东西遮住,然后问学生:能否判断出这张纸片是什么三角形?有的说是钝角三角形,有的说是直角三角形,有的说是锐角三角形,学生尽自己的水平从不同的层面去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然后再出示含有钝角或者直角的那一部分,让学生判断。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同样一个角有的能判断,有的不能判断,在争论中学生的精力和状态达到最佳状态。通过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方法有很
12、多,教师应该根据知识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来创设问题情境,能使数学教学质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问题情境本身是一种教学手段,并不是教学目的,创设问题情境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处于智力的情境中。事实上,当创设的“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接受挑战的欲望时,则说明这种问题情境已经生成也起到了作用。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使其于学生已有的数学认知结构相适应,鼓励学生积极围绕相关问题探索,多角度多层次去考虑问题,提出更有意义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的社会化进程。参考文献:1陈斌,创设问题情境的若干问题,数学通报,20042覃小平,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五策略,小学数学教育,20083王淑花,浅谈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4章建跃,关于课堂教学中设置问题情境的几个问题,数学通报,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