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下半年教师招聘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真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8437776 上传时间:2022-07-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下半年教师招聘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真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年下半年教师招聘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真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年下半年教师招聘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真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下半年教师招聘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真题及答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试题下载 2013年下半年教师招聘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真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0题,共30分)1由于幼儿是以自我为中心辨别左右方向的,幼儿教师在动作示范时应该( )。A背对幼儿,采用镜面示范B面对幼儿,采用镜面示范C面对幼儿,采用正常示范D背对幼儿,采用正常示范【答案】B【解析】方位知觉是指幼儿对物体的空间关系和自己的身体在空间所处位置的知觉,包括辨别上、下、前、后、左、右、东、西、南、北和中的知觉。幼儿方位知觉的一般发展趋势是:3岁婴儿仅能辨别上下方位;4岁幼儿开始辨别前后方位;5岁幼儿开始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方位;6岁幼儿达到能完全正确地辨别上、下、前、后四方位。题

2、干中幼儿以自我为中心辨别左右,因此幼儿教师在进行动作示范时,应面对幼儿,同时采用镜面示范的方法来帮助幼儿更加形象、立体地理解方位关系。2.2岁半的豆豆还不会自己吃饭,可偏要自己吃;不会穿衣,偏要自己穿。这反映了幼儿( )。A情绪的发展B动作的发展C自我意识的发展D认知的发展【答案】C【解析】题干表述的现象反映了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意识指幼儿对自己的意识,它足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性形成水平的标志,也是推动个性发展的因素。由于认识水平低,幼儿的自我评价常常是片面的和表面的。在评价自己的行为时,他们容易更多地看到自己的优点,不大容易看到自己的缺点,而且这种评价也往往局限于一些具体行为的评价上

3、。3中班幼儿告状现象频繁,这主要是因为幼儿( )。A道德感的发展B羞愧感的发展C美感的发展D理智感的发展【答案】A【解析】中班幼儿告状现象之所以频发,是因为幼儿道德感的发展。道德感是关于人的言论、行动、思想或意图是否符合人的道德需要而产生的情感。3岁前儿童只有某些道德感的萌芽;3岁后,特别是在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随着儿童掌握了各种行为规范,道德感逐渐发展起来。4渴望同伴接纳自己,希望自己得到老师的表扬,这种表现反映了幼儿(A自信心的发展B自尊心的发展C自制力的发展D移情的发展【答案】D【解析】题干表述反映了幼儿移情的发展。移情是指站在他人的立场上,体验他人的情绪情感,它是导致亲社会行为的根本的

4、、内在因素。对于学前儿童来说,由于其认识的局限,特别是容易自我中心地考虑问题,因此,帮助孩子从他人角度去考虑问题,是发展孩子亲社会行为的主要途径,5为了解幼儿同伴交往特点,研究者深入幼儿所在的班级,详细记录其交往过程的语言和动作等。这一研究方法属于( )。A访谈法B实验法C观察法D作品分析法【答案】C【解析】题干表述的研究方法属于观察法,即通过感官或辅助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自然状态下发生的现象或行为进行系统、连续的考察、记录、分析,从而获取事实材料的研究方法。A项,访谈法是调查者通过与被调查者当面交谈来收集材料的研究方法;B项,实验法是根据研究假设,运用一定的人为手段,主动干预或控制研究对

5、象的发生、发展过程,并通过观察、测量、比较等方式探索、验证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D项,作品分析法是指研究人员有目的地为研究对象确定一个主题,研究对象按照预定程序完成作品,通过对研究对象的活动作品进行分析,获取研究所需要的信息,从而对研究对象的发展做出评价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6幼儿园教育工作评价应当( )。A以行政人员评价为主,专家等参与评价为辅B以园长自评为主,教师等参与评价为辅C以教师自评为主,园长等参与评价为辅D以家长评价为主,幼儿等参与评价为辅【答案】C【解析】幼儿园教育工作评价是依据一定的标准与程序,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幼儿园各个方面的工作进行科学调查,搜集、整理、处理

6、相关信息,并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幼儿园教育工作评价实行以教师自评为主,园长以及有关管理人员、其他教师和家长等参与评价的制度,其目的在于获得改进园所教育和各个方面工作的依据,提高保教质量,促进园所发展。7幼儿教师了解幼儿的最主要目的是( )。A为更好地促进幼儿发展提供依据B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依据C为建立幼儿档案提供依据D为检查评比提供依据【答案】A【解析】幼儿发展是指学前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方面有规律地进行量变与质变的过程,它是一个完整、连续和有规律性的过程。幼儿教师了解幼儿及其发展的规律,最主要的目的是为更好地促进幼儿发展提供依据,从而帮助幼儿自我健康发展,提高教师的学前教育专业水平。

7、8下列选项中,对幼儿教育质量影响最小的是( )。A经费投入B师幼互动C教师学历D高档园舍【答案】D【解析】幼儿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凡是能够影响幼儿身体成长和认知、情感、性格等心理各方面发展的活动都是幼儿教育;狭义的幼儿教育是指幼儿园(或其他名称的幼儿教育机构)教育,在我国归属于学校教育系统。影响幼儿教育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幼儿家庭教育环境、幼儿园教学环境及设施、幼儿教师自身能力水平、幼儿自身发展状况、幼儿与教师间互动、经费投入等。题干选项中,对幼儿教育质量影响最小的是D项高档园舍。9下列属于幼儿园语言教育目标的是( )。A能认读拼音字母B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C能认读一定

8、量的汉字D能正确书写常用汉字【答案】B【解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规定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主要有:喜欢用语言与人交往;能清楚地说出自己的想法、经验;愿意倾听并能理解别人的讲话;喜欢阅读画册和图书。10.下列有关幼小衔接的说法,正确的是( )。A幼儿入学适应困难,是因为幼儿园教育过于游戏化B幼小衔接完全是幼儿园的责任C幼儿园的幼小衔接工作不仅仅在大班,小中班也应该开展D幼小衔接主要是教幼儿拼音、认字等内容【答案】C【解析】幼小衔接是指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其核心是幼儿怎样有效的从思维方式、学习习惯、社会技能等方面适应小学生活。A项错误,幼儿入学适应困难的主要成因是幼儿自身对父母及家庭的过度

9、依赖感;B项错误,幼小衔接应是幼儿园与小学共同承担和面对的责任;D项错误,幼小衔接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幼儿从思维、行为习惯等方面做出适当改变,而不仅仅是简单的识字认字。处于幼儿园与小学阶段的学童具有不尽相同的身心发展特征,解决好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问题,对于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教育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二、简答(每题15分,共2题,共30分)11.影响学前儿童游戏的个体因素主要有哪些?答:影响学前儿童游戏的个体因素主要有:(1)性别差异性别差异在学前儿童游戏中表现得异常明显:认知方面的差异研究表明,从13岁开始,男性空间知觉能力明显优于女性;89岁男孩在看图计算方块、辨别方向等包含空间能力的

10、测验中表现出显著的优势。有些研究认为,女性触觉、嗅觉、痛觉的感受性同于男性,知觉速度较快,对声音的辨别、定位及颜色色调的知觉优于男性,而男性在接受外来信息时,发达的视觉通道弥补了其他通道的不足。言语发展的差异从婴儿期到青春前期,女孩言语发展一直优于男孩,在包括接受性和创造性言语任务及需要高水平言语能力的任务中,女孩得分均高于男孩。女性口头言语有明显的流畅性、情感性,很少有口吃等言语缺陷,男性的言语表达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哲理性。行为差异从25岁左右开始,男孩在社会性游戏中就表现出比女孩更大的身体侵犯性和言语侵犯性。男性的行为常易受情感支配,缺乏自制力而具有冲动性。(2)年龄差异不同的年龄阶段,幼

11、儿游戏发展的层次水平各不相同。如小班幼儿的角色游戏以模仿为主,大班幼儿的角色游戏则以创造为主。教师应针对不同的年龄段,选择不同的侧重点进行指导,以达到开展角色游戏的目的。(3)个性差异幼儿与幼儿之间是有差别的,发展的速度是不一样的。幼儿因遗传、环境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个性品质,如有的幼儿善于表达,有的羞于启齿;有的活泼好动,有的文静听话;有的争强好胜,有的胆小怕事,这是心理因素导致的行为表征。因此,创设游戏环境时既要考虑发展快的幼儿,也要考虑发展慢的幼儿,还要兼顾有特殊需要的幼儿,使每个幼儿都能在适宜的环境中获得发展。(4)健康和情绪等其他个体偶然因素的影响幼儿个体因遗传、营养等因

12、素造就的身体健康与否以及情绪性格等,也会影响其个体的发展。如身体健康的幼儿,其行动力、语言表达能力及适应能力相应强,反之,身体赢弱的孩子往往表现出胆怯、交往障碍等现象。因此,创设游戏时要考虑幼儿健康和情绪等其他个体偶然因素,关注幼儿个体的微小差别和变化,为其创设适宜的游戏环境。12.有研究者对幼儿园园长、教师做了一个调查,调查题目是要全面真实地了解你园的保教质量,你认为最好什么时间段到你园?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答:(1)调查结果分析由图可知,多数幼儿园院长、教师认为要想全面真实地了解幼儿园的保教知识,应该从上午就入园进行考察。这是错误的,对幼儿园保教质量的考核认定需要从幼儿园一日整体生活着手,

13、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均不可偏废。原因是:要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就应该充分发挥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整体功效。(2)充分发挥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整体功效一方面,要处理好幼儿的发展与各种环境中教育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幼儿园的各项活动都着眼于促进幼儿的整体发展上,尽可能把握每一种教育活动的功能,使教育因素时刻存在于幼儿的生活中,充分发挥各种教育活动的整体效能。另一方面,要处理好身体、认知、情感、品德、审美等各方面要求的关系,不可只强调一方面而偏废另一方面,在活动安排上,更不可一方面发展的活动安排过多,而在其他方面发展的活动不足以影响幼儿均衡协调的发展。三、论述(20分)13请根据幼儿园教育的特点和幼儿身心发展的规

14、律,论述幼儿园教育为什么不能小学化。答:(1)幼儿园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该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与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2)幼儿有其自身的身心发展规律顺序性个体身心发展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要求教育活动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无论是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还是品德的养成,都应该由简入繁、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逐步推进。例

15、如:皮亚杰的认知发生论:个体认知发展:感知运算水平一前运算水平一具体运算水平一形式运算水平。阶段性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点,这一特点要求教育要有针对性,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儿童,要制定不同的教育目标,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有的放矢。不平衡性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发展速度的不平衡,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变化发展是不平衡的,二是不同方面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个体身心的某些方面在较早的年龄就已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而有一些方面则需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这一特点要求教育活动要分析个体各方面发展的最

16、佳时期,对症下药,才能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此外,小学化倾向对幼儿教育及发展有着一定负面影响,表现为:小学化倾向不利于幼儿未来的学习;小学化倾向严重干扰了小学正常秩序的开展;小学化倾向不利于幼儿身体的发展;小学化倾向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总之,从幼儿园教育的特点和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来看,幼儿园教育不应小学化。对于学前教育工作者来说,需要珍视和利用儿童的自然智慧,坚持科学保教;对于教育行政部门来说,需要加强对幼儿园保教工作的指导,对不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做法要坚决取缔;对于家长来说,应摈弃功利,不能想当然地为孩子谋划未来;对于学前教育之外的其他学段来说,需要用正确的价值取向,激励孩子像野花一样自

17、然成长。四、材料分析(20分)14.材料:奇奇是这样一个孩子:他胆子小,上课不主动发言,即便发言,小脸涨得通红,声音很小,特别害怕失败与挫折、他也不爱与同伴交往、老师和小朋友邀请他时,总是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问题:(1)造成奇奇性格胆小的可能因素有哪些?(12分)(2)你觉得该怎样帮助奇奇?(8分)答:(1)造成奇奇性格胆小的因素遗传的作用人的神经系统类型在性格形成中有一定的作用,人的气质影响着性格特征的外部表现。研究表明,神经系统的某些遗传特性可能影响到某些性格的形成,加速或延缓某些行为方式的产生和发展。家庭的影响家庭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式对儿童性格的形成与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研究证明,父

18、母教育方式、家庭生活氛围和父母的性格对儿童的性格形成有明显的影响。另外,家庭的政治经济地位、父母的文化素养、为人处世方式、儿童出生顺序等因素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性格特征的形成与发展。幼儿园教育的作用幼儿园的教育和教学对儿童性格的形成起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a幼儿园教育可以促进幼儿生长发育,提高身体素质;b幼儿园教育可以开发幼儿大脑潜力,促进智力发展;c幼儿园教育可以发展幼儿个性,促进期人格的健康发展;d幼儿园教育可以培育幼儿的美感,促进其想象力、创造性的发展。社会环境的影响和社会实践活动,对幼儿性格的形成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和作用。(2)帮助奇奇克服胆怯的方法帮助奇奇克服胆怯,最主要的方法是

19、通过教师的教育。教师应该耐心地帮助孩子,使孩子会从教师的话语中、行为中感受到关爱和信任,这对孩子消除自卑非常重要。需多鼓励孩子,多给那些胆怯的孩子必要的关怀孩子最相信老师的权威和评价,因此,孩子只要有一些进步,教师都应给予热情和真诚的鼓励。同时,教师要经常关注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帮孩子重建自信,主动叫他回答问题,还要用赞赏、默认的眼光看着他,这样,孩子在教师的不断表扬和反复鼓励下,产生被认可、被接受的感觉,增强了大声讲话的信心,有助于消除讲话时的紧张感,从而克服胆怯。用多种方式引导孩子教师要积极创造一种轻松、欢快的氛围,如区域活动、娃娃家等。在这种氛围中,孩子的个性可以尽情展露,也利于他讲话、

20、笑闹、蹦跳,无所顾忌。还有利用角色游戏,能让孩子理解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所能扮演的角色,因势利导,避免用枯燥乏味的说教。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有利于克服胆怯行为教师不必事事抢在孩子前面,不必把他们照顾得无微不至,而是可以明白地告诉孩子他们应负责的范围,逐渐让孩子担负起一定的责任,把责任的接力棒传到孩子的手中,如:值日生。15.材料:下周一要开展手工活动,张老师要求家长给幼儿园准备废旧材料。周一那天,只有苗苗没带材料来,张老师就不让她参加活动。苗苗站在一旁,看同伴活动,情绪很低落,一天都很少说话。回家后,苗苗冲爸爸大发脾气问题:(1)你认为张老师的做法适宜吗?(1分)为什么?(9分)(2)你觉得张老师应该

21、怎样做?(10分)答:(1)张老师的做法是不适宜的。原因在于:张老师违反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相关规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规定: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材料中,张老师因苗苗未按要求带来手工活动材料,便不让苗苗参见活动,这一做法违反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相关规定。张老师未能做到关爱学生的师德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做到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

22、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材料中,张老师没有给予苗苗足够的关心和爱护,没有公正地对待苗苗,反而以不能参加手工活动的方式变相惩罚苗苗,这一做法严重违反了教师关爱学生的要求。爱是教育的根基,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只有对学生付出了爱,才能更加激发和赢得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张老师违反了幼儿教育活动面向全体的原则幼儿园教育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幼儿的发展水平不一,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幼儿,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坚持积极鼓励、启发诱导的正面教育,促进每一个幼儿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与进步。材料中,张老师未能很好的做到这一点,面对苗苗没有手工材

23、料这一情况,他未能及时耐心地询问苗苗具体原因、给予帮助,反而变相惩罚苗苗不能参加手工活动,这种做法是极其错误的。(2)正确做法针对材料中的情况,张老师应该帮助苗苗准备手工活动所需的材料,或是让其他小朋友和苗苗一起分享材料,共同完成手工活动。在整个手工活动进行中,张老师还应做到: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在艺术活动中面向全体幼儿,要针对他们的不同特点和需要,让每个幼儿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对有艺术天赋的幼儿要注意发展他们的艺术潜能。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

24、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在支持、鼓励幼儿积极参加各种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的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和能力。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为幼儿创设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总之,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应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发展状况和需要,对表现方式和技能技巧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五、活动设计题(30分)16.中二班幼儿在娃娃家游戏中,

25、接待客人主动热情,与长辈交往很有礼貌,可家长却说,孩子在家不是这样的,有客人来了很少打招呼,还经常对爷爷奶奶发脾气。请针对上述幼儿行为的反差,设计解决这一问题的教育方案。要求:写出问题的原因分析、教育目标、3种教育指导内容与方法。答:(1)原因分析材料中幼儿行为反差的形成原因主要有:由幼儿的心理特点决定幼儿由于年龄小而缺乏一定的自控能力,因此对家长有强烈的依赖心理。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对孩子的行为有所制约,与家里的生活环境完全不一样,孩子在家时,心理上产生放松的感觉,已有了荣誉感,需要在集体中获得一定的认可。由家长自身的原因造成家长过分溺爱孩子,对他们放松要求,保护过多,包办代替孩子的大小事宜,

26、使得孩子缺乏一定的实际锻炼,同时家长的教育方法也有不得当之处,忽视了家庭与幼儿园教育的一致性,从而导致幼儿出现材料中的反差行为。(2)教育目标让幼儿了解基本的礼貌用语,养成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通过开展文明礼貌伴成长活动,提高教师自身素养,以教师为榜样,带动幼儿,影响家庭;通过看看、说说、画画、玩玩的方式,帮助孩子懂得文明礼貌的重要性;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各类活动,并能用语言大胆表达自己参与活动的体验。(3)教育指导内容与方法教学准备a课件、小蚂蚁头饰。b让幼儿提前搜集的蚂蚁资料等。c幼儿已有跳集体邀请舞的经验。教学过程a听音乐,做律动,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第一,让幼儿边听着小蚂蚁音乐,边按节拍踏步走进教室。第二,做一个拍手律动。让小朋友听着小蚂蚁的音乐跟着教师拍手,每四小节的前两小节分别在胸前左右拍手,每四小节的后两小节分别作邀请动作、招手动作、点头动作和握手动作(听着音乐做两遍)。b导入新课(提前让幼儿搜集关于蚂蚁方面的资料,观察、了解蚂蚁有什么生活习性,幼儿有了这方面的资料准备,教师就可以提问。)第一,教师提问:课下,你们观察到蚂蚁有什么特点?你对蚂蚁有哪些方面的了解?第二,播放音乐课件;(几幅蚂蚁图)c听录音唱。d做歌词接龙游戏e跳集体邀请舞。f小结。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