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8426101 上传时间:2022-07-28 格式:DOC 页数:123 大小:2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3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doc(12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目 录第一单元 认识图形(二)教学计划1第1课时:认识图形(1)2第2课时:认识图形(2)4第3课时:认识图形(3)6第二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计划8第1课时 十几减99第2课时 十几减9的练习课12第3课时 十几减814第4课时 十几减7、616第5课时 十几减8、7、6练习课18第6课时 十几减5、4、3、220第7课时 十几减几练习课22第8课时 解决问题(一)23第9课时 解决问题(二)25第10课时 解决问题练习课27第11课时 整理和复习(一)29第12课时 整理和复习(二)31第三单元 分类与整理教

2、学计划32第1课时 单一标准33第2课时 不同标准35第四单元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计划37第1课时 数数,数的组成38第2课时 读数、写数41第3课时 练习课44第4课时 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46第5课时 多些,少些49第6课时 解决问题51第7课时 整十数加一位和相应的减法53第8课时 整十数加一位和相应的减法练习课56第9课时 摆一摆、想一想57第五单元 认识人民币教学计划59第1课时 认识人民币(一)60第2课时 认识人民币(二)62第3课时 简单的计算(一)64第4课时 简单的计算(二)66第六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学计划68第1课时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69第2课时 两

3、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71第3课时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74第4课时 两位数加一位数练习课(一)77第5课时 两位数加一位数练习课(二)78第6课时 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79第7课时 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退位)82第8课时 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练习课(一)85第9课时 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练习课(二)86第10课时 小括号87第11课时 小括号练习课90第12课时 连加91第13课时 连减93第14课时 练习课95第15课时 整理和复习(一)96第16课时 整理和复习(二)97第17课时 练习课98第七单元 找规律教学计划99第1课时 找规律(一)100第2课时

4、找规律(二)102第3课时 找规律(三)104第4课时 找规律(四)106第5课时 练习课108第八单元 总复习110第1课时 20以内退位减法110第2课时 100以内数的读写法、加减法113第3课时 元角分的认识116第4课时 图形分类统计118第5课时 解决问题120【精品文档】第 121 页第一单元 认识图形(二)教学计划单元学情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在上学期“认识物体和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辩论和区分所学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了,这里主要是通过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间的立体图形间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一

5、些关系。本单元教学的关键是把握好教学要求,既不能在上学期的基础上简单重复,又要能拔高教学要求,上学期在认识物体和图形时,也有拼摆,但那时只是用所学的形状拼搭一引起有趣的图案和事物,使学生加深对所学图形的认识,从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同时体会图形的显著特征。而本单元“图形的拼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摆、拼、剪等活动体会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和立体图形间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关系。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以及正方体的形状,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2、培养学生初步发展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3、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

6、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单元重点: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单元难点: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单元课时安排:约3课时第1课时:认识图形(1)教学内容:认识图形(1)教学目标:1、通过直观使学生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形状和边的特点。2、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加深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能辨别、区分这两种图形。教学重点:通过操作让学生明白长方形和正方形各自的特点。教学难点:能够根据各自的特点进行简单区分与判断。教学方法:观察法、操作法教学准备:长方形、正方形纸片、剪刀教学过程:一、复习。出示长方形,请学生说一说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两条长边相等,两条短边相等)再出示正方形,也请

7、学生说一说正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四条边长度都相等)二、新课。1、拿出每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形、正方纸,师生共同操作。(1)引导学生先看正方形,先上下对折,边要对齐,看上下两部分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上下两条边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再左右对折,方法同上。然后把正方形纸的两个斜对着的角对齐,折后观察折痕两旁的部分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再继续对折一次,观察折出的几部分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四条边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得出结论)(2)用长方形纸折一折,看一看长方形的边长怎么样。要求学生先思考:怎样折长方形的纸,就能使分成的两部分完全合在一起?然后,自己动手折一折,以四人一小组进行讨论,再翻开

8、课本进行核对。(3)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形和正方形(长方形的一边与正方形边长相等)先将两个图形重叠在一起,让学生观察:两个图形的边有什么关系?如图:2、小结:今天我们学了什么?大家有什么收获?3、学做风车。(1) 先出示一个风车,将风车展开,让学生观察风车是由什么图形剪拼成的。(2)拿出准备的长方形纸,同桌互相商量,想一想要折一个风车该怎么做。学生动手操作。(先将长方形纸剪成一个正方形,再动手做成一个风车)教学反思:第2课时:认识图形(2)教学内容:认识图形(2)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剪一剪、拼一拼、摆一摆等方法,加深对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的感性认识。2、初步认识这

9、些图形之间的关系,同时通过对图形的分解与组合,初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学重点:通过各种方法弄清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并能进行判断教学难点:图形的分解与组合教学方法:引导探究法教学准备:长方形、正方形纸片、小棒教学过程:一、复习。1、把下列图形的题号填入相应的括号内。练习一(2)长方形( ) 正方形( )三角形( ) 圆 ( )2、用小棒分别摆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各一个。二、新授。1、取出事先准备好的两张长方形纸,如让学生思考,两个这样的长方形可以拼成什么样的图形呢?学生动手操作发现两个这样的长方形可拼成一个正方形,也可拼成一个长方形。2、出事先准备好的四个小正方形,让学

10、生想一想有几种摆法。3、取出12根小棒,想一想,你能摆出几种图形。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手画)4、完成教科书P4、4。5、请学生拿出若干个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分组合作,自由拼摆图形,充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三、巩固练习。教学反思:第3课时:认识图形(3)教学内容:认识图形(3)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直观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状以及特征。2、通过学生动手拼一拼、摆一摆,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能辨认和区别这两种图形。教学重点: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状以及特征教学难点:能辨认和区别教学方法:引导探究法教学准备:长方形、正方形纸片、小棒教学过程:一、复习。1、出示一些长方体

11、和正方体的实物。让学生指出哪些是长方体,哪些是正方体。2、在长方体下面的括号里面画“ ”,正方体的下面括号里面“”。3、口答。长方体有几个面?正方体有几个面?二、新授。1、取出两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什么图形?2、取出三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什么图形?3、取出八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什么图形?教师:通过学生自由拼摆,让学生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区别以及之间的关系。4、取出四个长方体,如:可以拼成什么图形?(一种拼成长方体,一种拼成正方体)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科书P5、1。2、完成教科书P5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讲评。3、完成教科书P7第7题。先让学生观察长方体的上面、前面和右面,并懂得上下、前后以及

12、左右之间的关系,然后进行正确的划线连接。4、完成教科书P6第五题。观察:(1)第一行和第三行有什么关系?(2)第一行和哪几行有关系?(3)第二行和哪几行有关系?(4)你发现了什么?(5)图中缺了几块 ?你是怎样得出来的?5、完成教科书P7第六题。6、完成教科书P7第8题根据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让学生想象正方体的六个面上分别标的是哪些数字,教师出示实物演示。教学反思第二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计划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1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2用“20以内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简单的问题,即“用数学”。本单元的计算安排了两个例题,但实际分三个层次展开的。第

13、一曾用游园会的情境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过程,感受数学的作用与乐趣。第二层通过学习“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为“十几减几”的学习构建基本的学习思路。第三层借助“十几减9”的思维方法,运用知识的迁移的办法,引导学生学习“十几减几”其他多道题目的口算方法。二、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比较熟练的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问题。三、单元教学重点: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教学难点:用加、减法的关系,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以及解答应用题。第1课时 十几减9教学内容:课本 P10 例1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

14、减9。2培养学生初步的抽思象教学过程维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9十39十79十49十69十99十29十59十8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9十()129十()139十()149十()159十()169十()17二、新授1出示教科书P10的图。引导学生看图,提问:谁能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有15个气球,买了9个,还有几个?)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该怎样列式?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板书:159提问:如果没有图,要算15减9等于几,该怎样想?(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互相商量。教师可提示学生联系旧知识进行计算。)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1)9加6得15,15减9等于65(2)15可以

15、分成9和6,15减9等于6;(3)10减9等于1,l加5等于6;(4)15减5等于10,再减4等于6。教师对学生的不同想法,应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多思考。进一步提问:这么多的想法都是对的,那么你觉得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好呢?(鼓励学生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想9加几得15,15减9得6)同时板书得数“6”。2小朋友玩套圈游戏,投了14个圈,有9个没套中,套中了几个?提问:(1)要求套中了几个,该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49)(2)得多少?怎样想的?教师板书得数“5”。3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内容?(十几减9)教师板书课题。该怎样计算这些题目呢?教师指题,引导学生总结出想加算减的

16、方法,同时也鼓励学生可选择自己喜爱的方法进行计算。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1题。让学生在桌子上用小棒摆一摆,边操作边小声地说想的过程。然后指名说,再在方框里填上数。2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3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3题。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任指几题,让学生说一说最喜欢用什么方法计算。四、课堂练习l完成教科书P11练习二第1、2题。2布置作业。课后反思:本单元教学内容是20以内退位减法,在教学中我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第2课时 十几减9的练习课教学目标:通过十几减9的练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20以内退位减9的口算方法,提高

17、计算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填数计算,并讲一讲上下两行有什么联系?9+()159+()1815-9()18-9()9+()149+()1714-9()17-9()二、课堂练习1完成P11页练习一的第4题。1.出示画面,让学生理解题意。(2)让学生独立口算出每一个算式的答案,并将他们对号入座。(3)教师任意选择一题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2完成P11页练习一的第3题。教师将l0、14、13、17写在黑板上,然后教师一手拿着9的卡片在黑板上移动(不必按顺序),卡片对着十几就算十几减9。教师还可以随意在黑板上指题,全班每一个学生举数字卡片表示得数,这样能激发学生做题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效果。3

18、完成P12页练习一的第6题。(1)出示题目让学生理解题意,口头叙述画面内容。(2)提问:这道题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我们求什么?(3)请学生列式,并复述口算过程。4完成P12页练习一的第8题。(1)让学生独立理解题意,叙述画面内容。(2)让学生通过画面内容想一想:这道题可以提什么问题?(3)学生任意选择独立完成。三、课堂练习1完成P11页练习一的第5题。2完成P12页练习一的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3布置作业。课后反思:一方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同时能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如加减法的含义、加减法之间的关系等,以此为基础展开想象和思考,自觉地构建自己的知识,学会计算方

19、法.第3课时 十几减8教学目标:1、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8。2、使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计算退位减法的思考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8+3=9+5=7+6=8+5=7+4=9+2=9+8=8+7=2看卡片,说出()里应填多少。9十()168十()139十()158十()1731293,说一说想的过程。二、新授1出示例2。(1)观察画面,理解图意,复述画面内容。(2)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分组讨论,说一说自己的想法)(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列出算式。1284谈一谈你是怎样想的:(4)小结:刚才大家动脑筋想出了四种不同的思考方法,这几种方法都很好。其中第一种方法比较快,它采用的是“想加

20、算减”的思考方法。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也可以采用这种思考方法。2补充练习:摆一摆,算一算。让学生在书桌上摆出8个红圆片,再摆出5个黄圆片,然后再摆上大圆圈。提问:(1)这种摆法表示什么意思?(8个红圆片,5个黄圆片,一共有13个圆片。)(2)再用虚线套住7个红圆片,这种摆法又表示什么意思?该怎样列式?(1385或135=8)计算时你是怎样想的?(让学生说一说思考过程。)三、巩固练习1完成P13页的“做一做”第1题。让学生口算,全班集体订正,个别题目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2完成P15页“做一做”的第二题。计算并说出上下两行之间的关系?3布置作业。课后反思:我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具体活

21、动中引导学生多动手、动脑、动口,调动各种感官参加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率第4课时 十几减7、6教学目标1、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7、62、使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计算退位减法的思考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11-814-913-815-911-917-912-816-82看卡片,说出()里应填多少。6十()128十()135十()117十()149十()166十()1331284,说一说想的过程。二、新授1出示例3。(1)观察画面,理解图意,用自己的语言叙述画面内容。(2)出示鱼缸画面,请学生数一数,鱼缸里有多少条金鱼?(13条)(移动画面,黑金鱼隐藏到水草后)再让学生猜一猜隐藏到水草后的

22、红金鱼有几条?(学生分组讨论,说一说自己的想法)(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列出算式。1376谈一谈你是怎样想的:(4)小结:刚才大家动脑筋想出了四种不同的思考方法,这几种方法都很好。(5)改变题意:一共有13条金鱼,6条黑金鱼,红金鱼有多少条?(6)学生独立列式,并说一说思考的过程。l367三、巩固练习1完成P14页的“做一做”第1题。让学生口算,全班集体订正,个别题目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2做一做第2题。3、完成P14页“做一做”的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提问上下两个间的关系。4布置作业。课后反思:处理好算法多样化的教学。并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体会数

23、学的作用,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第5课时 十几减8、7、6练习课教学目标:1使学生熟练掌握十几减8、7、6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迅速地计算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2训练学生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的启蒙教育。教学过程:一、复习教科书Pl5第4题二课堂练习1完成P16页的第7题。http:/www. m首先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在练习本上写减法算式,教师在巡视过程要加以提示,发现问题及时指导,提醒学生不要漏写。2完成P16页的第8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订正,对个别减法题目要求学生说出思考过程。3完成P16页的第9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三、数学游戏教科书P16页的第

24、6题。教师准备好两套不同颜色的卡片,一套写上148、125、124、169、158、ll3、149、148、136、138等算式卡片;一套写上5、6、7、8等数字卡片。开始“找朋友”游戏。游戏开始时,教师先指定一名手拿数字卡片的学生到讲台上来,比如:5。这名学生手举卡片问全班学生:“5,5,你的朋友在哪里?”下面拿“149”、“138”卡片的学生接着说:“5的朋友在这里。”边说,边跑上讲台,站在拿5卡片的学生的两旁,再齐问台下的学生:“我们算得对吗?”全班学生齐答:“对、对、对。”紧接着热烈鼓掌。其余各题也按上法进行。四、布置作第6课时 十几减5、4、3、2教学内容:课本P17 例4教学目标:

25、1、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5、4、3、22、使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计算退位减法的思考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11-814-613-815-611-717-912-716-82看卡片,说出()里应填多少。3十()125十()132十()115十()144十()124十()1331266,说一说想的过程。二、新授1出示例4。(1)独立计算,指名板演。(2)谈一谈你是怎样算的:(3)小结。三、巩固练习1完成P17页的“做一做”7让学生口算,全班集体订正,个别题目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2做一做思考题。3、完成练习四的第2题。4布置作业。教学反思: 一是,学生在同类型的学习过程中已经渐渐熟悉、

26、掌握了这种类型的题目的思维方式;二是,重视学生对已学减法算法的口头表述;三是,我这段时间带着学生把20以内的进位加好好的训练了一下。第7课时 十几减几练习课教学目标1使学生熟练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迅速地计算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2训练学生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的启蒙教育。教学过程一、复习教科书Pl8第3、7题二课堂练习1完成P18页的第4题。首先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在练习本上写减法算式。2完成P18页的第5、8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订正,对个别减法题目要求学生说出思考过程。3完成P19页的第6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三、布置作业课后反思:第8

27、课时 解决问题(一)教学内容:课本P20例5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看图理解图意,编简单的加减法应用题。2初步学会分析解答简单求总数的加法应用题和求剩余的减法应用题。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认真分析的良好习惯。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1287+9178l6715511+22和一共有多少个?3、还剩多少个?二、新授1出示教科书P20页的图。(让学生观察画面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讲讲画面的内容。让学生自由结合,互述画面内容。)2板书: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我们队踢进了4个。教师:同学们看到这些话,想一想问题是什么?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还有几人没来?教师:这道题的己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

28、大家想一想该怎样列式?什么这样列式?教师提醒学生凡是应用题,得数后面都应该写上它的单位名称,并加上括号。有一个信息“我们队踢进了4个。”这个条件有用吗?介绍多余条件。怎样检验答案是否正确。小结:今天我们学的是图文应用题,今后我们在做应用题的时候看清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比如:第(1)题是知道男生和女生各多少人,求总数用加法。(2)、(3)两题是知道两个数的总数和其一个部分数,求另一个数是多少用减法。(可让学生自行讨论教师再进行总结)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科书P20的“做一做”。提问:这里有几个条件?有没有多余条件?独立完成,集体订正。2布置作业课后反思:一年级的学生刚接触解决问题,对题目的题型

29、、格式要求,理解有相当大的难度。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帮助学生分析、理解、掌握解决问题的格式与计算方法的选择上。第9课时 解决问题(二)教学内容:课本P20例6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比较两数多少的方法。2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初步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下面各题。16-7 13-9 17-812-5 6+13 12+42比多少。比 比教师:用一个对一个的方法想。二、新授教学例6。1出示例题。指名读题。知道小雪、小华各套中多少个?2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可以怎么解决?3让学生自己摆学具,比多少。出示:小

30、雪套中8个,小华套中12个。X |k |B| 1 . c|O |m教师:请大家用摆小棒的方法,第一行摆小雪的个数,第二行摆小华的个数。学生动手摆小棒,并向学生说明小雪和小华的个数要一个对一个地摆,这样便于观察。提问:哪一行摆得多?并指出小华比小雪多的个数,说出小华比小雪多了几个。教师边提问边检查学生摆得是否正确,再指定一、二个学生摆给大家看一看。然后,教师根据学生摆的情况,启发学生思考,小华比小雪多得的个数,就是小华比小雪多摆了几个。4教师:刚才我们用摆小棒的方法,知道小华比小雪多摆了4根小棒,就表示小华比小雪多套了4个。那么大家想一想,这一道应用题告诉我们的条件是什么,要我们求的问题又是什么

31、?教师:要求小华比小雪多套几个,应该怎样想呢?(就是要求小华比小雪多的部分)教师:用什么方法计算?5请学生列式:12-7=4(朵)口答:小华比小雪多套中4个。三、巩固练习1完成P21页的“做一做”。2方民家收了8棵大白菜,15棵圆白菜。圆白菜比大白菜多多少棵?四、小结今天我们学的应用题里,告诉我们两个数,要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首先要分清哪个数比较多,再想比较多的数是哪两部分组成的,从它里面去掉和另一个数同样多的部分,剩下的就是比另一个数多的,用减法计算。教后反思:一年级的学生刚接触解决问题,对题目的题型、格式要求,理解有相当大的难度。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帮助学生分析、理解

32、、掌握解决问题的格式与计算方法的选择上。第10课时 解决问题练习课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简单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学会解答简单的减法应用题。教学过程一、完成教科书P22第2题二、完成教科书P22第4题让学生观察画面,口头编题,列式计算,全班订正。三、完成教科书P22第1题让学生根据画面意思,进行编题。(小红和小丽每人要写15个大字,小红已经写了7个,还要写几个?小丽还要写6个字,她已经写了几个字?)引导学生找出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再列式解答,全班核对。四、完成教科书P21第3题全班同时开始,在指定的时间内检查学生的计算质量,对做得又快又好的同学给予表扬。五、完成教科书P23第6题先让学生独立完

33、成,再集体订正,教师任意指一两题,请学生说出思考过程。六、完成教科书P23第8题七、课堂练习1完成教科书P23第5、7题。2布置作业。课后反思:首先,教学用加法解决问题。我先出示4个小朋友扑蝴蝶的画面,再出示2个小朋友观察昆虫的画面,让学生观察后说一说看到了什么,也就是解决问题的两个条件,再以认识新朋友的形式出示大括号,接着在大括号的下面写上?人,让学生议论大括号表示什么,问号及“人”表示的又是什么意思,小结的时候我边讲解边用类似于大括号的手势把两边的人物合在一起,从而让学生明确大括号就是表示把两边的物体数量合起来,而大括号下面的问号及几人就是问“合起来有多少人?”。问题“不知道两边一共有多少

34、人?”就要把两边的人数合起来,所以用加法计算。第11课时 整理和复习(一)教学内容:课本P24页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归纳整理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2、通过一图四式的练习,使学生熟练地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进一步提高每个学生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的熟练程度。教学过程一、复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我们已经学完了,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20以内退位减法。教师在黑板上出示20以内退位减法表,并提问:1、想一想20以内退位减法一共有几道题?2、找一找减法表中有什么规律?怎样才能很快地记住这36道题?二、探索规律学生小组汇报讨论结果。1、竖着看,在排列上有什么规律?(1)、每一

35、竖行的减数都不变.(2)、每一竖行的被减数从上到下依次递增1,这样它们的差也依次递增1。引导学生得出:减数不变,被减数越大。差也越大。2、横着看,在排列上有什么规律?(1)每一横行的被减数都不变。(2)每一横行的减数从左往右依次少1,这样它们的差也依次递增1。三、掌握算法想一想:20以内的退位减法题,你是怎样算的?四、归纳整理动脑筋想一想你还能发现什么有规律的排列?还能把这些卡片重新有规律的排列一下吗?五、口算练习1、教师任指表中一题,学生以最快速度口算出答案。2、教师随意指出表中一题,让学生找出与这道题得数相同的所有试题。3、针对学生容易出错的题目重点练习。4、做练习六第3题全班同时开始做题

36、,教师计算时间,看谁又对又快。5、完成练习六第1题6、完成练习六第2题六、布置作业教后反思:教学减法计算。在前面教学解决加法问题的基础上,学生初步理解了大括号的作用,教学的重点放在认识大括号下面的数量及部分数位置的问号上。第12课时 整理和复习(二)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20以内加减法计算方法。2、通过复习结合加减法的含义,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正确的进行解题。教学过程一、口算检测二、复习应用题1出示教科书P25的第四题。(1)让学生口头编题,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2)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用减法计算?(3)列式计算。2独立练习教科书P25的第5题。3出示教科书P26的第8题。引导

37、学生学会看懂统计表,并口头编题,列式计算,同时把表格填补完整。4独立练习教科书P26的第7题。(提醒学生注意运算的顺序)三、课堂练习教科书P26的6题。四、布置作业课后反思:第三单元 分类与整理教学计划单元学习目标1. 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经历分类的过程,初步体会分类的含义和方法,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2. 能按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体会分类标准的多样性。3运用分类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相关的实际问题。4. 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整理物品的习惯,体会分类在生活中的必要性。单元学习内容分析:本单元由“整理房间”和“一起来分类”两个活动构成。“整理房间”主要通过让学生经历对房间内物品的整理

38、过程,感受到分类是需要一个标准的,体会到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一起来分类”,一方面,巩固分类需要确定一个标准;另一方面,体会分类标准的多样化。通过这两个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到分类的必要性,初步掌握分类的方法。本单元教科书编写的基本思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选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帮助学生体会分类的必要性。2.充分经历分类活动,在活动中逐步体会分类思想。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 单一标准教学内容:课本P27例1教学目标:1、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学会分类的方法。2、学生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提高造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3、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4、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

39、学重点:学会简单分类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 探究新知1、感知分类出示例1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可以怎样分类呢?揭示课题, 生活中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分类。(板书课题:分类)2、巩固发展 体验分类按形状来分一分,怎样记录分的结果呢?讨论汇报。板演分法。还可以怎么分?二、巩固提升 发散创新1、课件出示练习七1、2、3题,学生集体完成。2、开放练习 拓宽思路(分正方体) 师:同学们拿出你们的另外一袋学具,请给这些物品分类。 学生小组活动(4分钟) 汇报交流 新 课 标 第 一 网三、课堂小结 今天同学们都学到了哪些知识?这些知识对你有什么帮助?教学反思:1、在动手操作中,突出图形的变换。让学生在活动

40、中体会图形间的关系,因此在操作时要注重让学生描述图形的变换过程。2、通过多种层次的拼组活动体会图形间的变换关系。第2课时 不同标准教学内容:课本P28例2教学目标:1学会分同一类物品,并按照多种标准分类,感知分类的意义。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3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能应用于生活中。教学重点: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复习: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了按一个标准进行分类,谁能说说什么是“分类”?引入: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分类”。(板书课题:分类)二、小组活动,探究新知1出示例2观察这些人有什么不同?请你们根据观察到的不同把这些人进行分类。2小组交流。

41、要求:说说你是怎么分的,再听听别人是怎么分的。3指导看书。a说说书上两个小朋友是怎么分的。b小结:根据不同的标准,我们可以有不同的分法。三、巩固练习,体验根据不同标准分类1分图形(第30页第4题)要求:想一想,你会怎么分?你为什么这样分?在表格中表示分组结果。2分图片。(第31页的第5题。)启发:现在请你们仔细观察这组动物,你能找出多少不同的地方?你们找到了这么多不同的地方,能不能根据每一个不同点都找到一种分法呢?3小结分类方法。师:通过活动,我们发现,每找到一种不同,就能相应地得到一种分法。这就是按不同标准分类。接着就请大家用今天学到的本领来做些练习。4混合练习。(第31页的第6题)四、应用

42、练习1给公园中的人分类。(第32页第7题)引导: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现在就让我们用学到的本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这是公园中的一个场景,请大家把他们分分类。同桌互相说一种分法,然后交流。2给自己小组中的小朋友分类。引导:刚才大家想到了许多分类的方法,通过交流我们也听到了别的同学的想法。现在就请大家用学到的方法来给小组里的同学分类,你能有几种分法?a小组活动。(放背景音乐)b集体反馈交流。c优胜组介绍所有的分法。五、总结上节课我们学了用一种方法分类,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了按不同标准分类。分类时的关键是找到不同的地方。教学反思:教学中,可以组织丰富的有层次的活动,让学生体会图形间的变换关系。如平面

43、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可以分这样几个层次:(1)用相同形状的图形拼出同样形状的图形。(2)用相同形状的图形拼出不同样形状的图形。(3)用不同形状的图形拼出新的图形。第四单元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计划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内容是100以内的数的认识。它包括数数、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本单元教学的难点有三1数数过程中,当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整十数是多少。2数位的意义。3探索例7的百数图中有哪些有趣的排列。单元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正确的数出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以内数的大小。、学生知道十位和个位的意义,能够正确的熟练的读写以内的数。、结合数的认识,是学生会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结合具体事物,使学生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教学重点:掌握100以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