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讲义:生物的进化.docx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28333092 上传时间:2022-07-2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60.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讲义:生物的进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讲义:生物的进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讲义:生物的进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讲义:生物的进化.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生物的进化【易混易错梳理】1.误认为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生物进化的方向也同样是不定向的生物的变异为生物的进化奠定了基础,没有变异就不能形成多种多样的生物种类。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冋,生物产生的变异包括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这是针对其是否适应环境的变化而言的,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在自然选择中很快就被淘汰掉,保留下来的基本上是能适应环境的个体。由此看来,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是定向的,即向着适应环境的方向发展2.不能灵活运用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的关系解题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1)在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1,基因型频率之和也等于1:(2)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该等位基因纯合子的频率+1/2杂合子

2、的频率3常染色体上基因频率的计算(1)已知各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求基因频率。此类题型可用定义公式计算,即某基因的频率(该基因纯合子个体数2+杂合子个体数)(总个体数2)100%(2)已知基因型频率,求基因频率。此类题型可以将百分号去掉,按定义公式计算或直接用某基因的基因频率=该基因纯合子的百分比+杂合子百分比/2”来代替。如基因A的频率AA的频率+Aa的频率/2,基因a的频率=1-基因A的频率。4.不能运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观点分析生物进化问题(1)生物进化不一定导致新物种形成。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这种改变可大可小,不一定会突破物种的界限。(2)新物种形成则说明生物进化了(3)自

3、然选择直接作用的是生物个体,而且是个体的表现型。基因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关系只要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生物就进化了;只要生物进化了,种群的基因频率一定发生变化物种形成与生物进化的关系任何基因频率的改变,不论其变化大小如何,都属于生物进化的范围。只有当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破物种的界限形成生殖隔离时,才能形成新的物种。【易混易错通关】1.脊椎动物的前肢各不相同,如马的前肢、鹰的翅膀和蝙蝠的翼。由于在不同的环境中生活,产生了形态上的差异,但它们却有着相似的骨骼排列。为了探究它们的亲缘关系,科学家研究了它们的某种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

4、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B.它们可能是由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的C.亲缘关系远的脊椎动物组成该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和排列顺序完全不同D.多样的环境会促使生物朝不同方向进化,但同区域内的马、鹰和蝙蝠不会发生协同进化2.下列关于化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大量化石证据证实了生物是由原始的共同祖先进化而来的B.在地层中,原始爬行类化石的埋藏深度应比原始鱼类深C.目前掌握的证据表明,地球上最早的生物化石是某种古细菌的化石D.根据结构决定功能的原理可知,分析动物的骨骼化石可推测出其运动方式3.以自然选择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形成,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现

5、代生物进化理论中,生物是以种群为单位进化的B.若没有可遗传的变异,生物就不可能进化C.在一个非常大的种群中,部分个体的死亡不会导致该种群的基因库发生改变D.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朝着一定的方向改变4.人们在1.5亿年前的沉积物中发现了已灭绝的剑尾动物化石,对每个个体背甲的长宽比都进行了测量,这一长宽比用S表示。在图中,p曲线表示1.5亿年前该动物S值的分布。在1亿年前的沉积物中,人们在3种不同地点发现了3种不同剑尾动物的群体,图中a、b、c分别表示3种动物群体中S值的分布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a、b、c三个群体中,最可能出现新种的是cB.在发现该动物的三个地区中,环境最可能保持不

6、变的是aC.要形成新的物种必须经过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三个环节D.S值的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这种作用还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5.选择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动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一物种的个体差异不利于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B.人工选择可以培育新品种,自然选择不能形成新物种C.自然选择保存适应环境的变异,人工选择保留人类所需的变异D.经自然选择,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的基因库发生相同的变化6.有一个随机交配的种群,在没有迁移的条件下,两年内该种群的基因型频率的变化如下表。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在这两年中,下列与这对基因有关的推断,正确的是( )年份AA(%)Aa(%)aa(%)1304

7、0302255025A.该种群没有表现出生物的进化B.该种群朝着Aa增多的方向进化C.该种群的生活环境肯定发生了较大的变化D.该种群较容易发生基因突变7.科研人员在云南省西双版纳石灰山森林里发现了一种顶生花序的姜属植物,经过文献查阅和标本比对之后,最终确认为姜属顶花组植物的一个新物种,命名为灰岩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灰岩姜与姜属顶花组其他物种之间具有生殖隔离B.灰岩姜与姜属顶花组其他物种之间没有相同基因C.灰岩姜的发现,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D.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生物与生物以及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多选题)8.在美国南部森林中生活着一种绿色变色蜥蜴,当人类在这一地区引入一

8、种褐色蜥蜴后,褐色蜥蜴占据了森林地面上的区域,绿色蜥蜴被迫迁移到树上生活。研究发现经过20代的繁衍,绿色蜥蜴长出更大、黏性更强的护趾,帮助它们在较高的领地上定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环境改变导致绿色蜥蜴突变,从而形成适合在树上生活的护趾B.护趾的变化表明绿色蜥蜴经过20代的繁衍已经进化形成新物种C.绿色蜥蜴种群内近亲繁殖可提高后代纯合子的比例D.自然选择可作用于个体的表型而使种群进化(多选题)9.某种螳螂褐体色对绿体色为显性;在某地区释放一群人工饲养的螳螂,这群螳螂中,褐体色约占90%,而其中杂合子的比例为77%;第二年在该地区对该种螳螂进行调查,发现褐体色下降至80%;第三和第四年的调

9、查结果都与上一年相似。以下分析正确的有( )A.被释放的群体中,显性基因频率约55%B.第二年褐体色比例下降的原因是原野生螳螂种群隐性基因频率很高C.该地区绿体色较褐体色更有利于螳螂生存D.连续两年的调查,初步证明体色的显性和隐性基因频率相对稳定(多选题)10.如图表示某海域中海葵的进化模式,其中圆圈表示海葵,箭头表示海葵的变异,箭头上的短线表示被淘汰的变异个体。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海葵的进化方向取决于海葵发生变异的方向B.海葵基因频率的改变不一定会导致新物种的形成C.海葵1进化到2,说明环境直接作用于生物的基因型D.海葵的基因库发生改变,海葵不一定能产生生殖隔离答案以及解析1

10、.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A错误;它们可能是由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的,B正确;亲缘关系远的脊椎动物组成该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和排列顺序不完全相同,C错误;多样的环境会促使生物朝不同方向进化,但同区城内的马、鹰和蝙蝠会发生协同进化,D错误。2.答案:B解析:生物的进化顺序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在地层中原始爬行类化石的埋藏深度应比原始鱼类的浅。本题选B。3.答案:C解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中,生物是以种群为单位进化的,A正确;可遗传的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没有可遗传的变异,生物就不可能进化,B正确;基因库是一

11、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因此种群中部分个体的死亡会导致该种群基因库发生改变,C错误;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其会导致种群的基因频率朝着一定的方向改变,D正确。4.答案:C解析:在a、b、c三个群体中,c的变异类型最多,有可能出现适应环境的变异类型而形成新种,A正确;在a、b、c三个群体中,a的S值的分布情况与1.5亿年前的群体p最相似,环境最可能保持不变,B正确;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突变包含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C错误;在不同的环境中,剑尾动物S值的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D正确。5.答案:C解析:A、同一物种的个体差异会产

12、生更多的变异,利于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A错误;B、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普遍存在的,使得生物在繁殖中出现了不同的变异个体,故人工选择能培育出新品种,自然选择也能形成新的物种,B错误;C、自然选择是自然界对生物的选择作用,使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人工选择是在不同的培养条件下,根据各自的爱好对不同的变异个体进行选择,经过若干年的选择,使所选择的形状积累加强,最后选育出不同的品种,C正确;D、种群基因库是指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的所有基因的总和,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向着适应环境的方向发展进化,其基因库的变化不一定是相同的,D错误。故选C。6.答案:A解析:由表格中信息计算可知,第一年种群

13、中A的基因频率=30%+40%1/2=50%,a的基因频率=1-50%=50%,第二年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25%+50%1/2=50%,a的基因频率=1-50%=50%。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改变,所以两年内该种群没有发生进化,A项正确;由于该种群随机交配,在没有迁移等条件下,两年中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改变,说明该种群处于遗传平衡中,没有自然选择,环境没有变化,所以种群的基因型Aa频率也不会改变,仍为50%,故B、C项错误;该种群所处的环境没有改变,所以该种群不会比其他种群更容易发生基因突变,D项错误。本题考查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和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

14、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7.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生物进化及生物多样性。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根据题干灰岩姜是一种新物种,即它与姜属顶花组其他物种之间出现了生殖隔离,A正确;由于灰岩姜属于姜属顶花组植物,因此它与该属其他物种之间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因而可能有相同基因存在,B错误;灰岩姜的发现,提高了生物多样性,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C正确;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在进化过程中,生物与生物以及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D正确。8.答案:CD解析:变异在前,选择在后,环境改变只是把产生适合生活在较高领地上的护趾这种变异的个体选择来,A错误;新

15、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褐色蜥蜴的入侵导致绿色蜥蜴种群发生了进化,但不一定产生了生殖隔离,不一定形成了新物种,B错误;种群内近亲繁殖可提高后代中纯合子的比例,C正确;自然选择可作用于个体的表型而使种群进化,D正确。9.答案:AD解析:A、假设控制褐体色的基因是A,控制绿体色基因为a。由题干知,各基因型频率为:aa%=1-0.9=0.1,Aa%=0.90.77=0.693,AA%=0.9(1-0.77)=0.207,故显性基因频率为:A%=AA%+1/2Aa%=0.207+1/20.693=0.553555%,A正确;B、第二年在该地区对该种群进行调查,发现褐体色稍有下降,说明:褐体色个体

16、数的减少与种群中个体的出生、死亡有关,B错误;C、第二年在该地区对该种螳螂进行调查,发现褐色下降至80%第三和第四年的调查结果都与上一年相似,说明该地区绿体色螳螂能适应环境生存,C错误;D、第三和第四年的调查结果都与上一年相似,说明褐体色和绿体色个体数目比例保持不变,则初步证明体色的显性和隐性基因频率相对稳定不变,D正确。故选:AD。10.答案:BD解析:海葵的变异为进化提供原材料,但海葵的进化方向取决于自然选择,A错误;海葵基因频率的改变可引起海葵的进化,但不一定会导致新物种的形成,B正确;自然选择的过程中直接选择的是表现型,不是基因型,C错误;基因库发生改变,不一定会导致生殖隔离,生殖隔离会导致新物种的产生,D正确。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