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知识点、复习要点.docx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28332285 上传时间:2022-07-2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知识点、复习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知识点、复习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知识点、复习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知识点、复习要点.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考前重点题1、梦想的含义:梦想是我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 ,它能不断激发生命的激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有梦想,就有希望。2、为什么少年要有梦想?(梦想的特点)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愿望。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3、少年为实现梦想应做出怎样的努力?(谈谈你对努力的理解和认识?)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青少年要为实现梦想付出努力。努力,是一种坚忍不拔的生活态度。努力,需要立志。努力,需要坚持。努力也需要有方法。4 中国梦的含义: 实现中华民族伟

2、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怎么实现中国梦: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告诉我们:要珍视当下,把握机遇,从点滴做起。5、我们应该如何学会学习?学会学习,还意味着要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达成目标,比如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6.应掌握哪些科学的方法?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策略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不同学科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也因人而异,适合自己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7、认识自己的重要性?(我们为什么要认识自己?)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我发展。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

3、进与他人的交往。8、我们通过什么途径认识自己?(如何正确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途径及其意义可以通过自我评价来认识自己。意义:能帮助我们接受自己,对自己抱有正确的态度,不骄傲也不自卑;能帮助我们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可以通过他人评价来认识自己:意义:他人评价有助于我们形成对自己更为客观、完整、清晰的认识。9、自我评价的方法有哪些?自我观察和分析。 与他人比较。10、从哪些方面认识自己? (自我观察和分析的方法)我们可以从生理、社会、心理等方面来认识自己:可以从身体特征和生理状况来认识自己,如自己 的身材、相貌、体能、性别等;可以从个性心理特征来认识自己,如性格、气质等;可以从在群体中的关系来认识

4、自己,如自己在家庭或班级中的角色等。11、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他人评价?他人评价有助于我们形成对自己更为客观、完整、清晰的认识他人评价有助于我们形成对自己更为客观、完整、清晰的认识。我们要重视他人的态度与评价,但也要客观冷静分析,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用理性的心态面对他人的评价是走向成熟的表现。正确对待他人评价的方法:用心聆听、勇于面对、平静拒绝12、我们怎样接纳自己?接纳自己,需要接纳自己的全部。既接纳自己的优点,也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既接纳自己的性格,也接纳自己的身材、相貌;既接纳自己的现在,也接纳自己的过去。接纳自己,需要乐观的态度,更需要勇气和智慧。13、我们怎样欣赏自己?我们要学会欣赏

5、自己。欣赏自己的独特,欣赏自己的优点,欣赏自己的努力,欣赏自己为他人的奉献。欣赏自己,不是骄傲自大,也不是目中无人。欣赏自己的人,既能展现自己的风采,也能看到他人的美丽;既能为自己鼓掌,也能为他人喝彩。14、我们如何做更好的自己?做更好的自己,就要扬长避短。要善于利用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最大限度地展现自己的才华。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主动改正缺点。改正缺点的过程就是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过程。 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更好的自己,是在和他人共同生活的过程中不断成长的,更是在为他人、为社会带来福祉的过程中 实现的。23、如何发掘自己的潜能?通过珍视自己的兴趣爱好,专注自己喜爱的领域。通过广

6、泛参与多方面的活动,发现他人和社会对自己的需要。通过积极合作,与他人共同完成任务,我们就可以更好地激发自己的潜能。15、改正缺点的方法具体描述自己的缺点。从最容易改正的缺点开始。及时肯定或奖励自己改正缺点的努力。请一个自己信任的人来协助你。在公开场合做出改正缺点的承诺。运用自己以前改正缺点的成功经验。16、友谊的特质(如何正确认识友谊?)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 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17、友谊需要澄清哪些问题?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学会接受一段友谊的淡出,坦然接受新的友谊。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关键是我们对待竞争的态度。在竞争中能坦然接受并欣赏朋友的成就,就 不会沉溺

7、于失利的痛苦。在竞争中自我反省和激励,我们会收获更多。友谊不能没有原则。友谊需要信任和忠诚,并不等于不加分辨地为朋友做任何事。其实,当朋友误 人歧途,不予规劝甚至推波助澜,反而会伤害朋友,伤害友谊。“友直,友谅,友多闻,益也”告诉我们:与正直、诚信和见多识广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告诉我们:古人云:“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在竞争中能坦然接受并欣赏朋友的成就,做到自我反省和激励,我们会收获很多。18、如何建立友谊?建立友谊,需要开放自己。敞开心扉,主动表达,朋友才不会彼此错过。建立友谊,需要持续的行动。在行动前要有恰当的期待,即使对方拒绝,也并不意味着自己

8、不好。只要真诚待人,我们就有找到朋友的机会。建立友谊需要正确的方法:面带微笑,记住对方的名字,真诚夸赞,共同之处,做一个耐心的倾听者,保持好奇心。19、如何呵护友谊?呵护友谊,需要用心去关怀对方,以行动向朋友表达关心和支持。呵护友谊,需要学会尊重对方。呵护友谊,需要学会正确处理冲突。冲突发生时,可以相互协商,寻找彼此能够接受的解决方式。呵护友谊,需要学会承受并正确对待交友中受到的伤害。需要勇气,也需要智慧。我们要学会同多数人和睦相处,对所有人以诚相待。20、如何正确处理冲突? (处理冲突的基本策略有哪些?)冲突发生时,可以相互协商,寻找彼此能够接受的解决方式。保持冷静。坦诚交流,不回避。 于承

9、担自己的责任及时处理。换位思考。试着从对方的角度看问题。21、(网络交往有什么特点?)(网络交往的利与弊?)网络上的交往具有虚拟、平等、自主等特点,超越时空限制,开辟人际交往的新通道,拓展人际交往圈。网络开启了通往世界的又一个窗口,但是有时却关闭了与他人沟通的心灵之门。(两面性)22、我们如何做到慎重结交网友?在网络上交友,需要考虑对自己学习和生活的影响,学会理性辨别、慎重选择。对于交友而言,网 络只是一个工具,关键在于我们怎么使用它。虚拟世界的交往,带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我们要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例如,对陌生人的邀请,予以回绝;对个人的家庭住址、经济状况、联系方式等,要注意保密;遇到问题时

10、,要学会求助。将网上的朋友转化为现实中的朋友,需要慎重。要学会在现实中与同伴交往,增加真实而贴近的感受,奠定友谊更可靠的基础。“ 交友投分,切磨箴规”告诉我们:友谊,像一株慢慢生长的植物,需要精心养护,经受风雨的 洗礼、时间的磨砺。23.今天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要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24.老师产生不同风格的原因?由于年龄、学识、阅历、性格、情感与思维方式等差异,每位老师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表达方式不同。25.如何面对不同风格的老师?承认老师的差别。承认并接纳每位老师的不同,才有更多的机会了解老师。发现不同风格老师的优点,寻找接纳老师的理由。了解老师教育行为

11、的目的,更好地理解老师。主动交往。主动和老师交往,表达自己对老师的亲近感,拉近师生问的距离。26 怎样与老师交流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主动参与、勤学好问的态度有助于我们与老师相互交流。真诚、恰当地向 老师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与老师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学习成果,可以促进师生共同进步。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是我们成长的重要内容。对待老师的批评,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 老师批评的内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27.如何理解“教学相长”?(教学相长的内涵)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一方面,我们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引领和指导; 另一方面,我们与老师交流互动,也可以促进老师更

12、好地“教”。28.如何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是我们成长的重要内容。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期待,激励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诫,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改进不足。对待老师的批评,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29.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师生关系)学生乐于学习,老师寓教于乐,师生之间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是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30.如何与老师建立良好(亦师亦友)的关系?(如何建立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学生乐于学习,老师寓教于乐,师生之间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是师生交往的

13、良好状态。32.家庭的含义:是由 夫妻 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33、为什么要孝亲敬长?在中华文化中,家有着深厚的意味、丰富的内涵。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们的成长也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 的法律义务。34、如何孝亲敬长?尽孝在当下。孝敬双亲长辈,关爱家人,不仅仅是长大成人以后的事,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应该用 行动表达孝敬之心。有效地化解冲突,既需要父母做出榜样,也需要我们自己努力。 爱是需要呵护的。我

14、们要学习应对冲突的方法。我们可以试着去接纳父母的做法,理解父母行为中蕴含的爱。36.我们为什么要珍惜生命?(生命的特点?) 生命都来之不易。 生命是独特的。 生命是不可逆的。 生命是短暂的。我们每个人都难以抗拒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归宿,它让我们感激生命的获得。向死而生,从容面对生命的不可预知,更加热爱生命。37.怎样理解生命是休戚与共?(我们应如何敬畏生命?)敬畏生命,让我们从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使我们意识到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 共同生活。我们只有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才会尊 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

15、人。我们对生命的敬畏并不是谁的命令,而是内心的自愿选择。我们对待他人生命的态度,表达着我们 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当我们能够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时,我们就走向了道德的生活。38.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哪些?生活的道路并不总是平坦的,在我们怀揣美好的愿望、目标、期待去努力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 阻碍 、失利乃至失败。这些阻碍、失利和失败,就是人们常说的挫折。40.面对不同的挫折,会产生哪些不同的感受和行为反应?主要原因是什么?面对不同的挫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即使遭遇同样的挫折,不同的人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也是不同的;同一个人在生命的不同时期,对于挫折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和行为反应。产

16、生这些不同感受和行为反应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41.挫折三要素?挫折情景、挫折认知、挫折反应。 挫折认知是关键因素。42.挫折的影响?消极影响:面对挫折,我们可能会感到失落、焦虑、难过、愤怒、不满等。产生这些负面的情绪感 受是很正常的,但如果一味沉浸在负面情绪中,我们就容易消沉,甚至做出不恰当的行为。积极影响:得意时,挫折会使我们更清醒,避免盲目乐观、精神懈怠;失意时,挫折会使我们获得 更加丰富的生活经验。43.怎样发掘生命的力量,增强生命的韧性?怎样战胜挫折我们需要发现、挖掘自己的生命力量。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蕴含一定的承受力、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能力。面对挫折,发掘自身的

17、生命力量,我们可以逐渐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面对挫折,发掘生命力量,不断增强生命的韧性。发掘生命的力量并不排斥借助外力。学会与他人建立联系,向他人寻求帮助,获得他人的支持和鼓励,有助于增强我们的生命力量。在看到别人的需要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事情大小,都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将个人追求建立在人类共同需要的基础上,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46.如何让生命充盈?每个生命都会在生活中展现千姿百态。人们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会影响生命的质量。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的过程。当我们敞开自己的胸怀,不断尝试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建立联系,生命中的道德体验就会不断丰富,对生命的感受力、理解力就会不断增强。生

18、命得到滋养,也因此而 一点点充盈起来。47.怎样活出生命的精彩? 为什么说每个人的生命都有意义? (如何看待生命的平凡与伟大?)每个人的生命都有自己独特的使命,活出自己的精彩,让生命更加绚烂。伟大在于创造和奉献。一个人的伟大在于能够运用自身的品德、才智和劳动,创造出比自己有限的 生命更长久的、不平凡的社会价值,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与伟人相比,更多的人可能是默默无闻的。当人们为生活而努力,面对生活的艰难考验,不放弃、不懈怠,为家庭的美好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时,就是在用认真、勤劳、善良、坚持、责任、勇敢书写自己的生命价值。生命虽然平凡,却也时时创造伟大

19、。当我们将个体生命和他人的、集体的、民族的、国家的甚至 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时,生命便会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生命都来之不易。 生命是独特的。 生命是不可逆的。 生命是短暂的。我们每个人都难以抗拒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归宿,它让我们感激生命的获得。向死而生,从容面对生命的不可预知,更加热爱生命。37.怎样理解生命是休戚与共?(我们应如何敬畏生命?)敬畏生命,让我们从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使我们意识到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 共同生活。我们只有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才会尊 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我们对生命的

20、敬畏并不是谁的命令,而是内心的自愿选择。我们对待他人生命的态度,表达着我们 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当我们能够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时,我们就走向了道德的生活。38.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哪些?生活的道路并不总是平坦的,在我们怀揣美好的愿望、目标、期待去努力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 阻碍 、失利乃至失败。这些阻碍、失利和失败,就是人们常说的挫折。40.面对不同的挫折,会产生哪些不同的感受和行为反应?主要原因是什么?面对不同的挫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即使遭遇同样的挫折,不同的人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也是不同的;同一个人在生命的不同时期,对于挫折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和行为反应。产生这些不同感受和

21、行为反应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41.挫折三要素?挫折情景、挫折认知、挫折反应。 挫折认知是关键因素。42.挫折的影响?消极影响:面对挫折,我们可能会感到失落、焦虑、难过、愤怒、不满等。产生这些负面的情绪感 受是很正常的,但如果一味沉浸在负面情绪中,我们就容易消沉,甚至做出不恰当的行为。积极影响:得意时,挫折会使我们更清醒,避免盲目乐观、精神懈怠;失意时,挫折会使我们获得 更加丰富的生活经验。43.怎样发掘生命的力量,增强生命的韧性?怎样战胜挫折我们需要发现、挖掘自己的生命力量。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蕴含一定的承受力、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能力。面对挫折,发掘自身的生命力量,我们可

22、以逐渐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面对挫折,发掘生命力量,不断增强生命的韧性。发掘生命的力量并不排斥借助外力。学会与他人建立联系,向他人寻求帮助,获得他人的支持和鼓励,有助于增强我们的生命力量。在看到别人的需要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事情大小,都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将个人追求建立在人类共同需要的基础上,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46.如何让生命充盈?每个生命都会在生活中展现千姿百态。人们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会影响生命的质量。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的过程。当我们敞开自己的胸怀,不断尝试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建立联系,生命中的道德体验就会不断丰富,对生命的感受力、理解力就会不断增强。生命得到滋养,也因

23、此而 一点点充盈起来。47.怎样活出生命的精彩? 为什么说每个人的生命都有意义? (如何看待生命的平凡与伟大?)每个人的生命都有自己独特的使命,活出自己的精彩,让生命更加绚烂。伟大在于创造和奉献。一个人的伟大在于能够运用自身的品德、才智和劳动,创造出比自己有限的 生命更长久的、不平凡的社会价值,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与伟人相比,更多的人可能是默默无闻的。当人们为生活而努力,面对生活的艰难考验,不放弃、不懈怠,为家庭的美好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时,就是在用认真、勤劳、善良、坚持、责任、勇敢书写自己的生命价值。生命虽然平凡,却也时时创造伟大。当我们将个体生命和他人的、集体的、民族的、国家的甚至 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时,生命便会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策划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