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获奖公开课部编六上语文《穷人》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获奖公开课部编六上语文《穷人》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docx(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穷人本教案为省级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一等奖一、教学目标(一)默读课文,抓住人物关系,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二)自主探究,借助变化的环境体会桑娜起伏的内心,了解环境描写对映照人物内心、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三)学习通过品读环境、心理描写,感受人物形象,并迁移运用。二、教学准备课件,学习单。三、教学过程(一)初读小说,把握主要内容1.揭示课题,了解文体。导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篇短篇小说,齐读课题穷人。2.借助人物关系,梳理课文主要内容。(1)请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文中主要人物。聚焦人物:桑娜、渔夫、西蒙、西蒙的两个孩子。(2)梳理人物关系,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引导概
2、括:渔夫和桑娜一家生活贫困艰难;邻居西蒙去世后,他们毅然收养了西蒙家的两个孩子。(3)小结:阅读小说时,抓住小说中的主要人物,能帮助我们快速把握小说的主要内容。3.学习生字新词。(出示课件)汹涌澎湃 寒风呼啸 波涛轰鸣心惊肉跳 忐忑不安 忧虑(1)指名读,相机正音。(2)引导学生发现第一组词是描写环境的,第二组词是描写人物内心的。过渡。环境描写我们并不陌生在桥这一课中,作者用大量的笔墨描写了洪水的肆意汹涌,让我们认识到了一位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的老汉。那么,在穷人这一课中,环境描写又能让我们认识一个怎样的桑娜呢?让我们走进课文,一起去探究。(二)通过环境描写,探究桑娜内心1.品读语句,感受环境变
3、化。(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提问:这段话主要描写了哪两个地方?(2)用不同的符号标记描写大海上和小屋里环境的词语。交流预设:小屋里:火炉、破帆、温暖舒适、干干净净、闪闪发亮大海上:寒风呼啸、汹涌澎湃、又黑又冷、波涛轰鸣、狂风怒吼(3)读环境描写的句子,理解“寒风呼啸”和“狂风怒吼”。小屋里: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大海上: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指名读句子。请学生说说“寒风呼啸”“狂风怒吼
4、”的意思。寒风呼啸:寒冷的风发出高而长的声音,形容天气很冷。狂风怒吼:形容大风呼啸猛烈。(4)请学生说说发现。预设一:小屋里、大海上环境截然不同。预设二:海上的环境越来越恶劣。2.借助变化的环境,体会人物内心。(1)完成“学习活动一”。(课件出示)想一想:分别用一两个词概括出桑娜面对不同环境时不同的内心状态。画一画:用曲线图的方式画出桑娜的内心变化,并作出标注。(2)交流反馈,教师相机指导。(相机板贴)(3)教师引读。当坐在火炉旁补破帆时,桑娜的内心是(平静的),可当听到屋外寒风呼啸、海浪汹涌澎湃时,桑娜的内心却是(忐忑不安的);当看到小屋内干干净净的地面和闪闪发亮的食具时,桑娜的内心又是(温
5、暖的),但当听到屋外大海上波涛轰鸣、狂风呼啸时,桑娜的内心却是抑制不住的(心惊肉跳)。(4)引导学生发现作者将大海上和小屋里的环境描写交替着、对比着描写,以表现桑娜起伏变化的内心。(5)小结。不同的环境会给人带来不一样的感觉,环境描写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桑娜起伏变化的内心。(板书:环境描写、人物内心)(6)齐读环境描写的句子,再次感受人物起伏变化的内心。3.借助环境描写,感受人物形象。(1)交流感受。读到这里,你认识了一位怎样的桑娜?(2)讨论。我们是如何了解桑娜的人物形象的?(3)小结。在阅读小说时,关注环境描写,揣摩人物的内心可以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人物形象。(三)通过心理描写,感受桑娜形象
6、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交流:读到这里,你又认识了一位怎样的桑娜,你是怎么读出来的?(1)引导学生抓住“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从早到晚地干活”“勉强填饱”“没有鞋穿”等体会“穷”。(2)引导学生抓住“没什么可抱怨的”体会桑娜的乐观与对生活的热爱。2.小结。阅读小说时关注人物的心理描写,对于深入感受人物形象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四)学法迁移,联读窗1.完成“学习活动二”。(出示学习要求)(1)找一找:快速浏览小说窗,找出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的语段。(2)填一填:抓关键词句,完成学习单。人物环境描写心理描写人物形象无2.学生交流,完善学习单。人物环境描写心理描写人物形象靠窗的病人公园、网球场无心灵
7、纯洁、乐观向上躺床的病人一堵墙自私自利、充满嫉妒心(五)提炼写法,总结全课小说怎么读?我们可以关注环境描写,走进人物内心,感受人物形象。下节课,我们将进一步走进桑娜的内心,和桑娜一同经历令人内心起伏、忐忑的一夜。附板书:穷人精卫填海本教案为省级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一等奖一、教学目标(一)认读“帝”“曰”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少”,会写“溺”“衔”等5个生字。(二)通过结合注释、链接积累、迁移运用等方法读通读懂课文,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三)借助示意图用自己的话讲故事,感受精卫鸟的形象,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二、教学准备教学板贴,多媒体课件。三、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走进神话故事1.激趣导
8、入。根据图片或词语的提示,猜神话故事。(出示:羿射九日、父逐日、神农尝百草图片和词语)2.初步讨论神话故事的特点。(如故事充满神奇的想象,人物都有神奇的本领等)3.揭题导入,引导学生读好课题。(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通故事1.回顾已学的文言文,回忆方法。(出示司马光守株待兔)(1)借助注音,把每个句子读正确。(2)借助注释,理解故事内容。2.初读课文。学习要求: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3.交流反馈,随机指导学生完成作业本第三题(1)(2)。(1)读准字音。(指名读课文,正音。读准“少”“堙”,重点关注多音字“为”;课件出示“为”字两种读音的字典页面截图,根据语
9、境选择“为”的读音及意思)(2)读好停顿。重点聚焦第二句“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指名读,教师范读;随后借助注释,引导学生在“溺”字后作停顿;随机理解“衔”“常衔”,根据语义,在“常衔”后作停顿。4.多种方式朗读全文。(师生合作读、男女生轮读、小组读,读准字音,读好停顿)(三)结合注释、资料,读懂故事1.读懂第一句。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1)结合注释,说说这句话的意思。(2)链接神话故事神农尝百草,了解“炎帝”就是神农氏。(3)理解“少女”的意思是“小女儿”,与现在的“少女”意思不一样。(4)关注古今异义。(出示学过的古诗文)师生对读句子,说
10、一说加点字现在的意思和在古诗文中的意思。危:一场地震过后,这座楼成了危楼。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二年级下册夜宿山寺)坐:同学们正坐在教室里听神话故事。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三年级上册山行)走:他正慢慢地向我走来。兔走触株,折颈而死。(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2.读懂第二句。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1)借助注释,理解“溺”“故”“堙”的意思,说说句子的意思。(2)回顾旧知,尝试迁移。回顾司马光中“群儿戏于庭”的意思,迁移理解“游于东海”“堙于东海”的意思。(3)尝试运用。在具体语境中说说“于”字词组,如“你们坐在教室里就是(坐于教室),老师站立
11、在你们身旁就是(立于身旁)”。3.练说主要内容,背诵积累。(1)同桌互说。结合注释,连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意思,交流评价。(2)师生对读。教师说句子意思,学生读对应的句子。(3)挑战背诵。(课件出示,学生尝试)炎帝之( ),名曰女娃。女娃( ),( ),故为精卫,常( ),以( )。(四)想象说话,感受精卫形象1.利用示意图,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内容。(出示作业本第三题(3)(1)学生填写,说理由。(按照事情的发展,抓关键动词:游溺衔堙)(2)书写指导。关注“溺”“衔”都是左中右结构,要紧凑。(教师范写,学生在作业本第一题各练写2个)(3)简述故事。(借助四个关键动词,同桌之间用自己的话说说精卫填
12、海的故事,要求把故事说清楚)2.借助图示,想象说话。(1)链接神话故事羿射九日,回顾文中描写精彩的部分。如:他翻过九十九座高山,蹚过九十九条大河,来到东海边。他登上一座大山,搭上神箭,拉开神弓,对准天上的一个太阳,嗖地就是一箭。(2)想象说话。精卫在填海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学生交流,教师随机补充板书:烈日炎炎、大雪纷飞、狂风暴雨、东海发怒、伙伴嘲笑)(3)学生合作,选择精卫遇到的一个或两个困难展开想象练说。(交流评价,关注课文插图,想象精卫面对困难时的动作、神情与语言等,感受精卫的坚韧、执着)(4)体会精卫形象。启发思考:精卫在填海的过程中,遇到了这么多困难,但是都没有屈服、害怕,精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5)学生交流。小结:所以,自古以来,人们也叫精卫鸟为“誓鸟”“志鸟”。(五)回顾课堂,课后续读1.了解下节课学习任务。下节课继续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讲得神奇、精彩,背诵课文。2.推荐下节课续读内容选自山海经的文言文神话夸父逐日。介绍山海经,链接神话故事夸父逐日。附板书:精卫填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