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工作计划汇总8篇.doc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28282571 上传时间:2022-07-2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历史教学工作计划汇总8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初中历史教学工作计划汇总8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历史教学工作计划汇总8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历史教学工作计划汇总8篇.doc(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助你起航,欢迎收藏和关注!初中历史教学工作计划汇总8篇初中历史教学工作计划汇总8篇 时间过得太快,让人猝不及防,又迎来了一个全新的起点,让我们对今后的工作做个计划吧。写工作计划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中历史教学工作计划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初中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篇1 为了更好的抓好初中历史教学工作任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本学期除传授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外,还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等其他思想品德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宗旨,制定如下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的总体水平偏低,历史不是主科,不是中考内容,所以学生都不愿意学。 二、教材简介 本学期七、八年级上册选用

2、的是人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阅读性强,图文并茂,增添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三、教学资源开发 1、教材、教学参考书 2、专业书籍、历史笔记本、历史资料卡 3、媒体信息(互联网、影视中的历史知识) 4、课程基础训练、单元测试卷 四、教学措施和目标 (一)落实好课堂的教学目的: 1、目标统一准确 2、以“课程标准”的要求为依据 3、体现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统一 (二)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答题、小组讨论、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潜能,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同时也是学生主动复习当天所学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及

3、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 (三)积极开展历史活动课,鼓励学生参与历史小制作。通过课外读物,网上探访古迹、名人轶事,扩大历史知识面,通过自主的学习方式,提高探索历史的能力,加强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听好每一节公开课,做好课后互评,互相促进,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进度 七、八年级历史课本上册都是22课(人教版)。其中新课讲授22课时(每册),单元复习4课时,期中复习2课时,期末总复习4课时: 9月份14课 10月份413课 11月份1420课 12月中旬结束课程初中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篇2 一、教材分析: 本教材立足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体现时代精神和新的教育理念,新教科书既是教师的教

4、本,更是学生学习的学本,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着重培养学生学习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注重启发性,注意历史的多方位性、多层次的联系和知识的延伸,并注意使学生学会学习历史的方法和学习技能,以提高学生的自身能力。 二、学生状况分析: 初一学生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历史是他们新接触的一门新学科,所以大部分同学求知欲较强,课堂纪律较好。但缺乏综合归纳能力,且有部分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欠积极。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感受到历史学习的乐趣。 三、具体思路 1、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常规管理,重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对“学困生”既要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习的自觉性,更要对他

5、们进行学法指导。 2、强化理想前途教育、学习目的性教育和形势教育,学生学得好,以确保考试取得圆满成功。 3、强化质量意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4、加强对薄弱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复习阶段,要认真制定复习计划,精心组织复习,以书为本,讲清概念,提示规律,指点迷津,提高学生的审题、解题的能力及速度。 6、引资料、学经验。经常向老教师学习,经常听课。 7、认真组织测试,强化综合训练,抓住学科的薄弱环节,及时补救。 四、教学任务和要求 七年级历史教学,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即了解历史的基本线索,了解重要的历史事

6、件,历史人物和历史观点,以及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 历史教学,要指导学生初步学会按时间顺序观察历史发展和变化,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识活动,对有关的历史问题进行简要评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五、教学措施; 1、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 2、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培养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学习的习惯。 3、注重拓宽历史课程的情感教育功

7、能,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教育资源。 4、认真贯彻课程标准的精神,在传统知识培养各种能力的同时,加强思想教育。 5、采用多种教学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大胆地进行改革,探索和创造,进行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历史教学活动。 7、要注意多层次、多方位的联系,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更好的来学习历史 8、课堂教学要贴近课程标准的要求,采用探究式、启发式和讨论式等各种成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模式,要加大媒体辅助教学,特别是教学的力度,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9、多角度观察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以及时进

8、行辅导。 六、改进措施 1、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要在教高的水平层次上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帮助他们总结成功的学习经验,在评价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应该有针对性的采取补救措施,还可以实际一些比较容易的活动使学生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2、教学时结合挂图和资料知道学生学习有关的知识,或结合现代教学手段让学生体会感受历史。 3、结合历史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4、结合有关内容介绍本地历史的名胜、旅游胜地,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立志建设家乡的教育。 5、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探究性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探究性求真的科学态度,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和互相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七、教学设

9、想 1、历史教学要充分体现时代精神,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对历史作出正确地叙述和分析,做到思想性科学性地统一,观点和材料地统一。 2、继续深入课堂教改,在传授基础知识地过程中,加强对学生思想地教育和能力培养,树立学为主体,教为主导,学导结合地教学观,充分突出学生地主体地位。树立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地育人观,坚持教书与育人统一,提高课堂效率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地指导和学习习惯地培养,鼓励学生主动探求新知识,提高学习素质和学习效率,尝试历史活动课地教学。 3、开展历史第二课堂,通过举办历史讲座,故事会,创办历史报等形成培养学生学习历史地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地表达能力,分析综合,比较、概括问题地

10、能力。跟踪辅导,找学困生谈心,了节其学习差地原因,做到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4、利用远教和资源。 八、教学进度(略)初中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篇3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将根据学校工作精神,以全面推进尝试教育教学为指导,在学校教学部门的领导下,以打造高效课堂为目标, 突出学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主,加强常规教学的研究力度,切实深化七年级历史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基本情况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从从小学升入初中,表现为:好奇、好动、上进心强、学习的积极性高;但是不会听讲和自学、不会做笔记、个别学生不交作业、课堂吵闹、学习习惯差。四个班每个班级人数在45人左右,各个班级在

11、班风、学风上存在着差异,许多学生不重视历史课的学习。虽然绝大部分学生上课时能围绕着老师思路转,但仍有学生回答问题跑调。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习惯又较差,认识又不足,故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较难,整体看来不愿读书及低智力者大有人在。所以从起始年级就要抓课堂常规管理、学习习惯的培养,严格管理和规范学生的行为,在教学中必须加大力度备好课,做好每一个课件,及时巩固消化,力求每一节课都能有实际成效。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特点 本学期初一历史第一册选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2、教材内容 本学期中国历史教学内容共分为

12、四个单元,叙述从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远古居民时代到魏晋南北朝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民族融合及文化的历史,共22课。 本教学材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探索新的教学途径和教学方法。课文个性鲜明、异彩纷呈。克服了注重教法轻视学法的弊病。注意了学生活动的多样性,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饶有趣味。 教材第一单元主要讲述人类文明的起源,共三课,从最早的人类讲起到华夏族的形成。使学生统分认识了我国境内远古居民的生活面貌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第二单元主要讲述奴隶制社会的产生发展和衰亡及社会的变革,使学生深刻认识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对人类文明的进步的影响。第三单元主

13、要讲述秦汉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使学生从学习中认识秦汉对后世的影响。第四单元讲述了政权的分立和民族的融合。 3、教材重点、难点 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任务目标 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

14、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完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的历史教学任务。 四、主要教学措施: 1.夯实基础,培养学生能力。 这学期的教学内容是授完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理清每个阶段的历史线索,概括每个阶段的历史特征,找到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是本学期教学最核心的内容。这就必须夯实基础,引导学生自己来探索历史发展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 2.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3注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积极运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多媒体,等进行辅助性教学。 4.加强对个别学生的

15、检查和督促工作。通过每天的抽考和每月的月考,及时查漏补缺。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抓好后进生的个别辅导工作,从端正其学习态度,积极参与课堂的读、思、练活动,使其成绩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 5、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小讨论,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 五、周活动安排初中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篇4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历史学科教学质量为中心,坚持教育创新。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眼于学

16、生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 继续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与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与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与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完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的历史教学任务,争取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都超过东莞市平均水平。 三、学生情况分析 初二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掌握了一定的历

17、史基础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的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也不扎实,。学生对历史较感兴趣,但学习的自觉性较差,尤其是男生的自觉性更差。历史小论文写作水平不高。上学本班学生历史期末测试成绩平均分为89.88 ,合格率为98.40%,优秀率为57.14%.高于整个初二年级平均水平。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中国历史现代史部分。教科书由单元与课组成。每一个单元为一个学习主题,每一个学习主题下分若干课。本册共七个单元,共二十一课。由文化课与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以课为单位。每课课文由提示、正文、阅读课文、图、表、资料、注释、每课一得以及课文中思考题与

18、课后练习,活动建议等组成。其中正文紧扣教学大纲目标要求,可作为课堂教学应完成的基本任务。其余内容,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五、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新课程教学目标与要求,认真备好每节课,明确重点、难点,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教育与能力培养。 2、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讲究教学技能与教学艺术,加强课堂教学的设计,增强趣味,幽默感。要充分运用多媒体、历史地理、图画、图表,积极创造条件,以教学的直观性,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与兴趣。 3、增加课堂容量,精讲精练,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效率。一节课是四十五分种,再除去两分种准备时间,实际只有四十二分钟。我打算将课堂内的四十

19、二分钟分成三份:前五到十分种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导入新课;中间二十五分钟教学新课;后十分钟练习巩固。 4、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在上一个学期,我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上做得不够好,本学期我要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尤其是让学生掌握历史小论文的写作方法。在教学中注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散学生的思维,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 5、认真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 6、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初中历史教学工作

20、计划 篇5 本学期我们以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教学研讨为载体,以课题研究为先导,聚集课堂,努力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实效,促进教学质量 一、加强课程实施研究 新的学年,新课程改革要在自觉反思、不断调整的基础上,把握重点难点,力求课程改革改出实效、改出质量。 1、自觉反思。利用各种反思形式开展教研工作。 课标教材学习深度的反思; 反思新课堂教学的效度; 反思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的改变程度。 2、不断调整。 通过集体备课、教学活动、案例分析、反思我的课堂等活动不断的调整我们教学行为。 二、聚焦课堂,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在新的一年里,一要加强新课程实验研究,聚焦课堂教学,积极探索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

21、新途径。积极组织开展以“读懂课标、读透教材”为主题的研讨活动。组织教师研究课堂、评价课堂、改善课堂,努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二要实施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效益。有效性课堂要实现“五个转变”: 目标上,由单纯的学生考试而转变到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内容上,由单一的书本知识转变到联系生活; 对象上,由只重视少数尖子生转变到面向全体学生上来; 要求上,由一刀切转变到发展学生个性上来; 方法上,由被动式转变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上来,变学会为会学。 三、强化管理,创新校本教研制度 提高教师素质,让教师在活动中思考、发现、认识、提高;在活动中教学、反思、历练、成长。 1、加强集体备课,把握基础知识。 2、学校

22、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推动教师专业发展。 认真学习研究成果; 学习研究历史知识,提升课堂驾驭能力; 学会怎样引导学生学习; 为青年教师成长打造平台,创造各种条件。 附:主要活动安排 九月份:1、制定本学期教研计划。2、备好历史教学案。 十月份:1、期中测试命题;2、七八年级教研活动(听课、评课) 十一月份:教学活动(备课、上课、听、评课) 十二月份:1、做好期末复习工作2、搞好对三个年级历史新课标、新教材使用情况的调研小结。 20xx元月份:做好本学期测试历史试卷的质量分析。初中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篇6 (一)指导思想: 以义务教育阶段国家历史课程标准为依据,按照现行课本,坚持课改新理念,着

23、眼于学生的发展,改进教法,培养能力,提高学生素质,大胆探索,勇于创新,落实教学常规,努力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 (二)要求: 。教学内容要求:七年级、八年级均上本年级的中国历史;九年级上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 建议对九年级上册的1-3单元古代史内容,可作一般了解。教学重点应放在九年级上册的4-8单元。 。教学环节要求: 1.备课: 教师要深入钻研现行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和中学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本学期的教学任务与要求,作好学期教学总体安排,根据大纲和新课标的要求,明确本章、本课的教学目的与任务。 要认真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知识体系,明确每个单元与每节课的任务,找出重、难点,注意掌握各课的内在联系,

24、准确掌握历史课本中史实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结合教材,注意开展活动,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每节课的教案要能体现出教学的主要手段,全面完成历史教学任务,寓思想、政治教育于教学过程中。 每节课要有简明、系统、突出重点、层次分明的板书设计。 2.上课: 提倡结合教材,结合实际使用得体的教学方法。做到讲练结合,点面结合,图文结合,重点突出,师生互动。 用普通话教学,语言力争准确、简单、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3.批改 有练则改,以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状况和学科能力的情况。 4.辅导: 指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学习,帮助学生提高审题能力及回答问题的能力。 指导学生收集、整理、阅读历史资料,注意

25、引导学生阅读课后“自由阅读卡”,上好活动课,组织兴趣小组开展课外活动。 (三)教学安排 初一: 时间 教学内容(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期中前 1-11课 期中期末 12-22课 初二: 时间 教学内容(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期中前 1-13课 期中期末 14-22课 初三: 时间 教学内容 期中前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1-8单元 期中期末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1-7单元初中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篇7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1、 简要了解与概括周王室衰败的原因; 2、 齐桓公率先称霸的条件及其历史意义;(重点) 3、 秦国异军突起并后来居上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重点) 4、 争霸的过程

26、也是一种民族融合与历史进步的表现;(难点) 5、 改革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条件。(拓展/难点) 二、 过程与方法 1、 问题教学法; 2、 故事讲述法; 3、 小组讨论法。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引导学生总结周王室衰败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分析与概括能力; 2、 通过对齐桓公与管仲、越王勾践以及秦孝公与商鞅等事迹,培养学生树立”有志者事竟成”自信心; 3、 通过齐国率先称霸与秦国最后称雄,让学生了解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教学准备: 1、 请学生查阅”退避三舍”、”秦晋之好”、”问鼎中原”及”卧薪尝胆”等历史故事; 2、 编排历史短剧:商鞅力说秦孝公进行变法。 教学过程: 一、

27、导入-幽王烽火戏诸候 西周末年,国家连年灾荒,而周幽王却不理朝政,终日吃喝玩乐,醉心于女色。当时周有一个诸候国叫褒国,其国君褒珦因规劝幽王而被关进大牢。褒珦之子为救父王不惜重金买得一年轻美貌少女,取名”褒姒”,并教给她宫廷礼仪,然后将她送给周幽王,从而褒珦被释。褒姒生得妩媚动人,深得幽王专宠并立为王后,但她有个怪脾气,就是从来不笑,不管多有趣的事,她都不露一丝笑容。于是,幽王贴出告示:谁能让王后一笑,赏金一千。结果,众人白费心机,褒姒无动于衷。幽王手下有个爱逢迎拍马的大臣叫虢石父,他给幽王给了个坏主意,即烽火戏诸侯,幽王死于犬戎之手。 二、新课分享 (一) 课堂准备 学生快速阅读(3分钟),用

28、最简单的话或词概括阅读后对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特点。(老师在黑板注明关键词) 学生概括:”国家”、”改革”“商鞅”、”战争”、”动荡”、”争夺” 教师:(询问:能否再简单一些,用一个字?)”乱”(板书大写的”乱”字o学生表示认同) (二) 围绕”乱”字展开话题并设问,请学生再次思考并进行小组讨论。 1、 为什么会”乱”? 2、 怎么”乱”的? 3、 天下大”乱”带来的结果是什么? (三) 板书:春秋战国的社会变革 为什么会”乱”(板书) 1、要求学生根据第一章所提供的”分封制”与”宗法制”史料,分析周王室衰败的必然性。(小组讨论) (分封制确保了王室的血脉;王室内部矛盾的不断显性化与统治力的衰弱

29、。) 乱世出英雄(板书) 1、总括: (1)”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2)”战国七雄”-秦、楚、齐、燕、赵、魏、韩。 2、故事讲述 (1)退避三舍;(2)秦晋之好;(3)问鼎中原;(4)卧薪尝胆。 3、课本剧展示,回归历史:卫鞅力劝秦孝公纳其主张,实行变法。 4、齐桓公率先称霸 (1)条件 a)良好的地理位置-地处东方,盛产渔盐,经济富庶; b)锐意进取,实行改革-管仲改革,国力逐渐强盛; c)战略战术-”尊王”、”攘夷”,整合也力量,树立了威信,最终成就霸业。 (2)结果:齐桓公吹响了争霸有号角,诸侯之间互相兼并,诸侯国数量急剧减少,最后出现了以齐、宋、晋、秦

30、、楚为代表的”春秋五霸”局面。 设问:如何理解争霸也是民族融合与进步的过程?(小组讨论) (提示:诸侯国数量减少,割据状态与规模缩小,有利于国家向统一迈进。而且,诸侯国的兼并,使不同习俗的人走到了一起,也有利于民族团结。) 4、 秦国后来者居上-商鞅变法,秦称雄于世,并完成大一统。 (1) 秦为何成为”后来者” a)地处西北,国力弱小; b)受中原各大国轻视,被拒于诸侯盟会大门之外。 (2)厚积薄发-商鞅变法及其影响 a)鼓励垦荒,承认土地私有; b)奖励军功,按军功大小授爵与田宅; c)编制户口,严刑峻法,实行连坐; d)建立县制,国君直接任免官吏。 (3)影响 a)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31、,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b)涌现了一大批军事新秀,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c)有利于在当时的特殊背景下,强化国家的控制力; d)有利于强化国王的权力; e)但触动了旧贵族的利益,商鞅最终惨遭酷刑而死。 乱之终结-秦灭六国,一统天下 三、总结: 春秋战国时期,通过兼并战争,最终消灭分裂实现天下统一。当今社会,和平是永恒的主题,构建和谐社会人人有责,大家也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四、训练与评价 课后思考:以春秋战国为例,说明改革是实现社会进步的重要条件?初中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篇8 一、多更新观念 观念即认识问题,这是首先要解决的。对我们历史教师而言,最重要的是教

32、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创新,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了解先进的教育理念。例如:怎样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怎样从“以教师教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学为中心”?如何树立新的学生观,转变角色,重新认识师生关系?历史教育如何渗透情感智力教育?怎样从注重教学的结果转向注重教学的过程?如何对待历史学科“学困生”?如何处理、运用教材、教法?如何重视历史学法指导?如何根据具体情况布置、批改历史作业?等等这些方面的问题都值得我们去重新认识、认真思考、深入探究、找出更好的办法。 二、多实践创新 历史教学是一门艺术,本质上更是一门实践的艺术。我们历史教师要多研究课堂教学实践。课堂是我们历史教师的试验田,务必

33、立足课堂,立足学生,立足教材。要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课堂教学中的现象与问题进行“教学案例” 研究,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授课技巧,不断达到新的历史教学境界。 三、多学习完善 一位不善于学习的历史教师是很难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另外,自身不学习也不可能体会到学生的学习规律。我认为基本理论要笃学,本职业务要深学,修身知识要勤学,急需知识要先学。专业知识是一名历史教师外在美的依托!专业知识包括通用知识、学科知识、教育知识。社会、历史、人文等通用知识既有涵养人文素质的价值,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需求。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知识和学科知识则是历史教师专业化的必然要

34、求,新课程中有不少新知识、新实验、新方法,不学习、不重构学科知识体系,就会落伍。系统地读一些东西,特别是读一些好的教育刊物上的好文章。这些文章,观点新颖,思想深刻,读后肯定能受益匪浅。总之我们历史教师要主动地学、用心地学、创新地学,做学习中的有心人,要让读书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四、多训练提高 训练提高主要是指专业水平的提高。对历史教师自身来说,假如不注意自我提高,听说能力、词汇量等就很容易下降。我们决不能满足于自己的学历,应积极、主动地接受继续教育,提高历史听说读写译的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平时的教学中要求学生做到,历史教师必须做好;要求学生做好,历史教师必须做到完美。如你要求学生历史书写要认真

35、,整洁,流畅,你自己就必须练就一手美观的历史书法,能给学生起示范作用;你要求学生读音正确,老师自己必须读的不仅准确,还要有洋腔洋调。 五、多交流改进 语言教学是外向型的。教师之间应多交流、多学习。不可固步自封,闭门造车。交流才能产生启迪或省悟;交流才能发现不足。我们可通过听讲座、集体备课、说课、听课、评课、片断教学、专题研讨等等形式开展学习经验交流,切磋教艺。我们应该向同行学习,既可以向名师学习,又可以向一般老师学习;可以向本校老师学习,也可以向外校老师学习;可以向年长的老师学习,也可以向年轻的老师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改进教法,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 六、多了解沟通 了解沟通是指教

36、师与学生之间的了解沟通。多元智能理论用于学生。语言教学离不开情感活动。历史教师只有更多地了解学生所需、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才能有效地组织教学。平时可以利用课间时间和学生聊聊天。通过聊天的方式多接触他们,往往在交谈中,很容易发现、感悟和收集到学生身上存在的思想意识、学习心理、学习方法、知识技能等方面的问题,往往许多“教然后知困”就会”得来全不费工夫”。 七、多教后反思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等于经验加反思。这个公式,从某种意义上反映了反思对教师成长的作用。教学的自我反思,是通过内省或其他方式对自己的教学思维、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活动再认识。在自我反思过程中,去发现问题,探究问

37、题,解决问题。教学过程的自我反思可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而教后反思,往往是反思中最具活力的时刻,主要是反思师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行为的得与失。比如,这堂课的教学目的是否达到?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是否科学?教师自己在教学中出现了那些教学灵感与顿悟?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了哪些意想不到的障碍和“闪光点”?这堂课最大的成功之处和失败之处在哪里?这堂课今后在备课和教学时应在哪些地方作改进和创新?等等。 八、多勤于动笔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历史教师如能坚持在教后将自己的教学得失、教学机智、教学偶得和各种学习所悟,及时整理并记录下来,天长日久,能够防止许多经验和教训流失,更能在聚沙

38、成塔般的积累中,感受和享受到教学的乐趣,不断提高自己。 教后动笔的形式主要有:一是写教学后记。二是写教育*记。苏霍姆林斯基说:“我建议每位教师都来写教育*记,教育*记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让教师终身受益。”三是写教学随笔。四是多动笔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做加以总结、升华,是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的好方法。 如果一名历史教师,能具有广博的知识、丰富的阅历、扎实的功底,他的课就一定能妙趣横生、引人入胜。在历史教学中,就能做到游刃有余,教学质量就能大大提高。我们历史教师要与时俱进,自觉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地更新知识,不断地实践探索,不断地学习充电,提高各方面素质,以适应时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初中历史教学工作计划汇总8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