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_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2.2声音的特性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_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2.2声音的特性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二节声音的特性【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声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响度大小与振幅及发声体距离远近有关,音调的高低与频率有关。(3)知道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过程与方法(1)组织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产生声音响度大小与振幅及发声体距离远近有关,音调的高低与频率有关。(2)组织不同学生利用各种乐器发声及本人参与发声来认识音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师引导组织和学生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声乐基础知识的乐趣。(2)通过学习声音的三要素,提高学生对乐音的审美能力。【教学重点】让学生在探究中理解和体会音调、响度和音色。通过实验探究音调、响度与什么因
2、素有关。【教学难点】音调与响度的区分【考点梳理】1.音调;2.频率与音调的关系;3.超声波与次声波;4.响度;5.响度与振幅的关系;6.音色;7.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区分。【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音叉一个、乒乓球一个、细线、铁架台、麦克风一个、示波器或计算机、长笛、钢尺、硬卡片、鼓、碎纸屑、课件等学生准备:1.完成助学中三个知识点的预习,带着问题在课下预习本节课的内容,各组小组长检查课前预习。2.器材准备:音叉一个、乒乓球一个、细线、铁架台、钢尺、鼓、碎纸屑、课件等5组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1)用力鼓掌和轻轻拍掌发出的声音,哪次发出的声音大?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2)振动会发出声音,我们听不到蝴蝶
3、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却能听到讨厌的蚊子声,是因为蚊子声大吗?要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就需要研究声音的特性。二、新课讲授【总结并过渡】我们接触到的各种声音,有的听起来音调高,有的听起来音调低。声音为什么会有音调高低的不同?什么因素决定音调的高低?探究一:探究决定声音高低的因素【学生分组】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注意使钢尺两次振动幅度大致相同(力度相同),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的快慢和发声的音调之间的关系。【教师总结】钢尺伸出桌面越长,振动的越慢,声音越低沉;钢尺伸出桌面越短,钢尺振动越快,声音越尖
4、锐;即:物体振动快,音调高;物体振动慢,音调低。【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32,能理解和掌握频率的有关知识。并能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是频率?答:物理学中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2.频率是描述什么的物理量?答:物体振动的快慢3.频率的单位是什么?符号为什么?答:赫兹,简称赫,符号为Hz。4.100Hz表示什么物理意义?答:1s的时间内振动100次5.在刚才的实验中应用到了哪种实验方法?答:控制变量法6.振动的快慢,频率的高低与音调的高低,它们三者之间是什么关系?答:振动的快慢用频率来表示,振动的快慢或频率的高低决定了音调的高低备课资料:频率是用来表示振动快慢的物理量,因此可以说,振动的快慢决定了音
5、调的高低,或者是频率的高低决定了音调的高低,二者表述方式都一样。7.频率的波形图结论: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则音调越高。8.注意事项:紧压钢尺,和桌面接触部分不能发出声音,避免产生干扰。9.生活中有关描述音调的实例1.男低音、女高音;2.向温水瓶中加水时,声音会越来越尖锐;3.在音符中,从1、2、3音调逐渐升高;4.相同的力气吹笛子时,按住不同的孔,改变空气柱长度,音调发生了改变,孔越短,振动得越快,音调越高;5.在装有不同高度水量的瓶口上方吹气,可发出音调不同的声音,水面越高,振动越快,音调越高;6.编钟质量不同,在敲击时发出的音调也不同,质量越大,相同
6、力度敲击编钟,编钟振动越慢,音调越低。乘势追问:只要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人都能听见吗?思考:大象可以用我们人类听不到的“声音”进行交流。大象发出的声音为什么人类听不到呢?振动会发出声音,为什么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却能听到讨厌的蚊子声?(阅读课本20页,知道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了解一些动物能听到的大致频率范围。)(1)蝴蝶发出的是次声波,而蚊子发出的可闻声波;(2)大象是通过次声波进行交流,而蝙蝠是通过超声波定位;10.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是从20 Hz到20000Hz;人们把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把低于20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例题赏析:1.合唱队的“高声部、
7、低声部”中的“高、低”是指声音()A.响度B.音调 C.音色 D.音量2.如图所示是我国湖北随州曾侯乙蓦出土的战国时期的编钟,距今2400余年,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编钟。这套编钟共65件,制作这么多钟是为了产生更丰富的()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振幅3.女同学说话的声音“尖细”,是指女同学声音的高,这是因为女同学说话时声带振动比较的缘故。4.如上图所示,说明鱼能够听到火山爆发而产生的,而人不能听到。【学生朗读】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则音调越高。2.频率是表示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单位为赫兹,符号为HZ;3.100HZ表示物体在1s内振动100次
8、;4.有关音调的生活实例:男低音、女高音;向温水瓶中加水时,声音会越来越尖锐;在音符中,从1、2、3音调逐渐升高;相同的力气吹笛子时,按住不同的孔,改变空气柱长度,音调发生了改变;在装有不同高度水量的瓶口上方吹气,可发出音调不同的声音;编钟质量不同,在敲击时发出的音调也不同,质量越大,相同力度敲击编钟,音调越低。5.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是从20 Hz到20000Hz;人们把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把低于20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它们都统称为声。设计思路:学生朗读2遍,然后记笔记,记忆30s。【学生笔记】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则音调越高
9、。2.频率是表示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单位为赫兹,符号为HZ;3.100HZ表示物体在1s内振动100次;4.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是从20 Hz到20000Hz;人们把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把低于20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它们都统称为声。5.如果人每分钟心跳72次,则心跳频率为多少?探究二:响度声音的强弱(大小)声音有音调的不同,也有强弱、大小的不同。物理学中把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什么因素决定声音的响度呢?1.猜想与假设学生很容易想到应该使物体振动的幅度更大些,关键是应该让学生想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实验来证实他们的猜想。2.进行实验(1)学生利用可行器材来验证自己的猜想。(2)
10、教师演示图2.23实验:探究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演示一】3.实验设计:用大力不同的力敲击音叉,音叉发出的响度不同时,观察乒乓球振动的幅度有什么不同。4.实验现象:几次用不同的力敲击音叉时,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不同,用力越大,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归纳总结: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振动幅度越小,声音的响度越小。5.振幅:物理学中用振幅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6.振幅波形图过度讲解:尽管发声体的响度与振幅有关,但是人耳听到声音的强弱不只是与振幅有关,还与哪些因素有关呢?7.实验拓展:人听到声音的强弱大小,不仅与响度有关,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
11、关,与声音的分散程度有关。如:听喇叭广播,远近听声音大小不同;声音越到远处越分散,所以距离发声体越远,听到的声音越小。8.实验方法:通过乒乓球被弹开距离的远近来反映音叉振动幅度的大小,叫做转换法。9.增强人听到声音响度的方法(1)增大振幅;(2)缩短听者与声源的距离;(3)减少声音的发散。10.生活中“高”“低”对响度的描述如:声如洪钟、响鼓还需重锤敲、震耳欲聋、音量的大小、轻声慢步、窃窃私语、低声细语、引吭高歌、高声喧哗、“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11.有关“高”“低”在音调与响度中的对比辨析(本节重点、难点)日常用语中声音的“高”与“低”,有时指音调,有时指响度,含义不是唯一的。响度一般
12、和力量、距离相联系,音调则无关。日常生活中常用“尖”、“细”、“脆”等词形容声音的音调很高,例如“脆如银铃”就是指音调。(1)男低音、女高音:男生声带振动慢,音调低,女生声带振动快,音调高,故指音调。(2)“高音我唱不上去”、“低音我唱不下来”指的是音调(3)放声高歌、引吭高歌、高声谈笑:是指声带振动幅度大,即发出声音的响度大。【其他演示实验】1.让钢尺伸出桌面边缘一定的长度,固定好钢尺,然后用不同力度来压弯钢尺,比较钢尺弯曲程度大小与响度大小之间的关系。2.音箱喇叭纸盆里绿豆的跳动【学生朗读】1.物理学中,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2.影响响度大小的因素是振幅,振幅越大,则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则响
13、度越小;3.人听到声音的强弱不仅与发声体响度有关,还与距离发声体距离远近,声音是否分散有关;4.在探究影响响度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应用了转换法,即通过乒乓球被弹开的距离远近来反映音叉振动幅度的大小;5.增强人听到声音响度的方法:增大振幅;缩短听者与声源的距离;减少声音的发散,例如听诊器和喇叭,其目的都是为了减弱声音的分散,增强人听到声音响度大小。6.生活中有关“高”“低”对响度的描述。如:声如洪钟、响鼓还需重锤敲、震耳欲聋、音量大小、轻声慢步、窃窃私语、低声细语、引吭高歌、高声喧哗、“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7.区分响度大小与音调高低的方法:响度一般和力量、距离相联系,音调则无关。例如:震耳欲
14、聋与距离有关,指响度;响鼓还需重锤敲与力量有关,指响度;例如男低音、女高音、脆如银铃与力量、距离均无关,指音调。【学生笔记】1.影响响度大小的因素是振幅,振幅越大,则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则响度越小;2.人听到声音的强弱不仅与发声体响度有关,还与距离发声体距离远近,声音是否分散有关;3.在探究影响响度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应用了转换法,即通过乒乓球被弹开的距离远近来反映音叉振动幅度的大小;4.增强人听到声音响度的方法:增大振幅;缩短听者与声源的距离;减少声音的发散,例如听诊器和喇叭,其目的都是为了减弱声音的分散,增强人听到声音响度大小。5.区分响度大小与音调高低的方法:响度一般和力量、距离相联系,音
15、调则无关。设计思路:学生朗读2遍,此部分内容是本章的核心内容,然后记笔记,然后再思考30s。【例题赏析】1.如图为我国民族吹管乐器-唢呐,用它吹奏名曲百鸟朝凤时,模仿的多种鸟儿叫声悦耳动听,让人仿佛置身于百鸟争鸣的森林之中。用不同力度吹奏,主要改变声音的,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调”、“响度”、“音色”)。2.如图所示,是一款电子噪声监测器,此时噪声分贝数为114.0,这个数字表示的是当时环境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运用声呐系统可以探测海洋深度,却不能用于太空测距(比如地球与月球的距离),这是因为。3.下列四种表达方式中:这首歌调太高,我唱不上去;引吭高
16、歌;她是唱高音的;请勿高声喧哗。其中“高”指音调的是()A. B. C. D.4.物理老师上课声音洪亮,大家听得很清楚,这里的“洪亮”是指声音的;小华在唱青藏高原的“-青藏高”时唱不上去,是因为此处要求声音的。5.人们在田野里,为了让较远的人听清说话声音,往往将手罩在嘴边成喇叭状,并且用力喊话(如图所示),这是为什么?探究三:音色【活动】让学生听用不同乐器演奏同一首乐曲的录音,请学生说出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课件展示:钢琴古筝萨克斯演奏)让后排的两位同学朗读短文,前排的同学不看后排,辨识刚才是哪一位同学在朗读。教师在讲台下敲响铜锣、摇动响铃,请同学们说出所听到的声音各是由什么物体发出的。教师提
17、出问题:我们是怎样分辨出不同声音的?仅仅根据音调和响度行吗?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感知音色的含义。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即便音调和响度相同,我们还是能够分辨出它们的不同。这表明在声音的特性中还有一个特性是十分重要的,它就是音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音色是辨别不同发声体的唯一特性。听声辩人、辩动物、辩乐器等主要是根据音色不同来判断的。人也有各自的音色,但人的一生中,随着年龄的不同,音色会发生改变。【演示】用计算机播放音叉、钢琴与长笛发出的C调1(do)几个声音片段及对应波形图,边听边比较它们的波形有何异同。音调相同的不同乐器发出的波形总体上的疏密程度是相同的,即频率相
18、同;但是波的形状不同,即音色不同。【例题赏析】1.某学校艺术节的演出会场上,伴奏演员用钢琴和古筝两种乐器合奏出的梁祝优美动听,下列因素能够辨别出这两种乐器的声音是()A.音色B.音调C.响度D.频率2.如图所示,目前声纹锁在门禁系统得到很好的应用,实现了传说中“芝麻开门”的神话。声纹锁辨别声音主要依据的是()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3.关于声音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纹门锁”是依据声音的响度来识别的B.鼓手打鼓用的力越大,鼓声的音调就越高C.航天员在太空与地面交流时的声音是通过声波传回地球的D.二胡演奏的优美旋律,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4.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响度分辨不同乐器演奏的声音B.笛子发出的声音是由笛子振动产生的C.教室内安装噪声检测装置,学生可以免受噪声干扰D.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5.如图中关于声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能从不同乐器中分辨出小提琴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响度不同B.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说明声音可在真空中传播C.发音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