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定向练习(无超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解析: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定向练习(无超纲).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章节综合测试(含答案)2021-2022学年适用于全国各市县人教版教材知识点习题定向攻克名师审核 无超纲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第一章 机械运动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定向练习(2021-2022学年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_ 姓名:_ 分数:_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1、下列测量长度的方法,正确的是A.测一张纸的厚度可以用刻度尺先测出几十张纸的厚度,然后再除以纸的总张数,即得出一张纸的厚度B.测细金属丝的直径,可以把金属线无间隙地密绕在一根铅笔上若干圈,测出密绕部分的长度L和圈数N,则直径D=L/NC.测自行车通过的路程,可先记下车轮转过的圈数N,再乘
2、以车轮的周长LD.只使用一个刻度尺不用其他工具就可以准确测出乒乓球的直径2、著名数学家苏步青年轻时有一次访问德国,当地一名数学家在电车上给他出了一道题:甲、乙两人相对而行,相距50千米。甲每小时走3千米,乙每小时走2千米。甲带一条狗,狗每小时走4千米,同甲一起出发,碰到乙后又往甲方向走,碰到甲后它又往乙方向走,这样持续下去,直到甲乙两人相遇时,这条狗一共走了( )A.50千米 B.40千米 C.30千米 D.20千米3、小明为了测自己步行的速度,他从400m跑道的起点从8时10分0秒开始记时,沿着跑道走一圈到终点(即起点),表针指到8时18分20秒,则小明的平均速度是A1.25ms B0.73
3、ms C0.67ms D0.8ms4、蹦极是一种极挑战的活动,蹦极者在上升过程中,看到地面越来越远,所选的参照物是:A、他自己;B、地面;C、正在下落的另一个蹦极者;D、跳台.5、据调查发现:人伸平两臂时,两手中指指尖的距离约等于本人身高现有一棵参天大树,七年级三位同学手拉手,刚好能把树围起来,那么这棵大树的周长可能是( )A48厘米 B48分米 C48000毫米 D0.48米6、有关误差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消除 B.测量可以做到没有误差C.测量中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消灭误差D.测量中的误差是由于错误而造成的,因此是可以避免的7、行驶的火车车厢中,一个苹果
4、放在小桌上,相对于下列哪个物体苹果是运动的: ( )A车厢 B静坐的乘客 C关着的车门D路旁的高山8、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以下哪个是产生误差原因:A、刻度尺没有跟课本的长边平行;B、刻度尺没有紧贴课本;C、读数时,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数值估计不准确;D、观察刻度尺时,视线没有跟刻度尺尺面垂直。9、在学校运动会上,小明参加的项目是百米赛跑。起跑后,小明越跑越快,最终以12.5 s的优异成绩获得冠军。关于上述小明的百米赛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在前50 m一定用了6.25 SB.小明每秒钟通过的路程都是8 mC.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 ms D.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 kmh10、新生婴
5、儿的身高最接近A5 nm B5 cm C5 dm D5 m11、小明身高175cm、质量65kg针对他的身体条件,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他的体积约为65dm3B他的正常步幅约为2m(步幅,走路时,两脚尖之间的距离)C他的“1柞”约为40cm(柞:念zh,张开手,拇指尖到中指尖之间的距离)D他的“1庹”约为3m(庹:念tu,两臂左右平伸时,两手中指尖之间的距离) 12、坐在逆水行驶的船中的乘客,我们说他静止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的:A,船舱; B,河水; C,迎面驶来的船; D,河岸上的树。13、如图所示,当传送带静止不动时,物体从静止开始滑动,沿传送带从上端A点滑到下端B点所需时间为5分钟
6、;则当皮带轮转动,传送带斜向上匀速运动时,物体从静止开始滑动,沿传送带从上端A点滑到下端B点所需时间为A5分钟 B大于5分钟 C小于5分钟 D无法确定14、一个正常发育的中学生的身高大约为A0.15 m B. l5 m C.15 m D. 150 m15、一个物体平均在1分钟内走了66米,则该物体是:A步行的人B高速公路上行驶的小汽车C蚂蚁D普通列车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坐在直升机上的人看到地面上的人向上运动,这是以_为参照物的,若以地面上的人为参照物,则直升机在_(填上升下降).2、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但由于参照物选择的不同,对同一物体运动的描述(运动形式)可能相同也可能
7、不同。图中有小明、小红、小车、树木、地面,请根据图中所示情景,说明上述观点。回答:以小红为研究对象,分别选取_、_为参照物,可以说明参照物的选择不同,对同一物体运动的描述是不同的;若分别选取_、_为参照物,可以说明参照物的选择不同,对同一物体运动的描述是相同的。可见,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3、如下图所示,物块A的长度为 m。4、小明同学正在骑自行车去上学。若以自行车为参照物,小明同学是 的;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小明同学是 的。5、 “游云西行而谓月之东驰”中,以云为参照物,地球是向 运动;以 为参照物,月东驰。6、在如图所示的漫画中,黑、白两个蜗牛在进行爬行比赛,它们同时从起点O
8、出发,终点为A。请仔细观察并归纳结论。(1)观察(b)图中两个蜗牛讲的话可知:_。(2)分析比较(a)、(b)、(c)三图可知:_。7、小明乘坐的汽车在某公路上作匀速直线运动下表是小明记录的汽车运行各时刻及对应公路旁路碑的里程数时刻10时02分10时04分10时06分10时08分10时10分里程数102km104km106km108km110km从表中数据可知,汽车的速度是_krnh,合_ _ms(保留小数点后1位小数)在10时05分,公路旁路碑的里程数应是_km8、百米跨栏比赛时,以地面为参照物,跨栏是_的,以刘翔为参照物,跨栏是_的(填“运动”或“静止”)。9、一根钢管,已测得管的内直径为
9、7.2mm;现用三角板和刻度尺量钢管的外径,如下图所示。由此得钢管外径是_cm,钢管壁的厚度是_mm。10、如图所示,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A点到F点是作(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由速度的计算公式可求出小球从A点运动到F点的平均速度为 m/s三、实验探究(每小题5分,共计25分)1、小明在利用如图进行“测平均速度”实验时,他记录的实验表格如下, (1)请根据这些数据把表格填完整。 实验次数路程运动时间平均速度1s175cmt12.6sv128.85cm/s2s275cmt22.5sv2_cm/s3s375cmt32
10、.4sv3_cm/sv_cm/s(2)实验中所用的主要器材是_和_; (3)实验原理是_; (4)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_(选填“大”“小”) (5)若在计时的时候,小车过了起点后才开始计时,则平均速度会偏_(填“大”或小) 2、小李在“测小汽车的平均速度”的试验中,设计了如图211所示的实验装置;然后用电子表记录了小车在斜面顶端A、中点B和底端C对应的时刻,用刻度尺测出了小车行驶的路程,并计算了小车在全程AB和后半程BC运动的平均速度请你解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原理是; (2).实验中应使斜面坡度较 , 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测量小汽车运动的; (3).计算可得: vBC=m/s
11、。实验中在测量小车AB段的平均速度时,该同学等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将会使AB段的平均速度偏。 3、如图所示,物体A的长度是cm。4、有一段40cm长的细铜丝,你能想办法用刻度尺测出它的直径吗?写出所需的器材和实验步骤.器材:_ 实验步骤:_ 5、图中物体B的长度是_cm。-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ABC2、答案:B3、答案:D4、答案:A5、答案:B【解析】七年级学生平均身高约16分米长,所以大树的周长约:16分米3=48分米6、答案:A7、答案:D8、答案:C9、答案:C10、答案:C11、答案:A12、答案: A13、答案:A14、答案:B15、答案:A二、填空题1、答案:直升机 下降2、答案:略3、答案:3.45x10-24、答案:静止;运动5、答案:东、游云6、答案:(1)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2)物体运动的路程相同,所以时间越短速度越快.7、答案:60 16.7 1058、答案:静止、运动9、答案:1.30,2.910、答案:变速;v=st;0.125 三、实验探究1、答案:1)30;31.25;30.03 (2)刻度尺;秒表(3)v s/t (4)小 (5)大 2、答案:v=s/t(2)小;时间(3)0.3;小 3、答案:3.14、答案:器材:园铅笔;刻度尺 实验步骤:略5、答案:2.2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