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专题攻克练习题(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专题攻克练习题(精选).docx(2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专题攻克(2021-2022学年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_ 姓名:_ 总分:_题号一二三得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点P在第二象限内,P到x轴的距离是4,到y轴的距离是3,那么点P的坐标为( )A(-4,3)B(4,-3)C(-3,4)D(3,-4)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个智能机器人接到如下指令:从原点O出发,按向右,向上,向右,向下的方向依次不断移动,每次移动1m其行走路线如图所示,第1次移动到A1,第2次移动到A2,第n次移动到An则OA6A2018的面积是( )A505B504.5C504D5033、如
2、图,矩形BCDE的各边分别平行于x轴或y轴,物体甲和物体乙由点A(2,0)同时出发,沿矩形BCDE的边作环绕运动,物体甲按逆时针方向以1个单位/秒匀速运动,物体乙按顺时针方向以2个单位/秒匀速运动,则两个物体运动后的第 2021次相遇地点的坐标是( ) A(2,0)B(-1,-1)C(-1,1)D(1,-1)4、已知点P(m3,2m4)在x轴上,那么点P的坐标为()A(1,0)B(1,0)C(2,0)D(2,0)5、把点A(2,)向下平移2个单位得到点A,则点A 的坐标为( )A(2,- )B(2, )C(2,-3 )D(2,3)6、点P(3,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所在的象限是( )A第一象限
3、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7、已知点A(x,5)在第二象限,则点B(x,5)在(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5,且ABy轴,若点A的坐标为(-4,3),点B的坐标是( )A(0, 0)B(-4,8)C(-4,-2)D(-4,8)或(-4,-2)9、如果点M(a3,a1)在直角坐标系的x轴上,那么点M的坐标为( )A(0,2)B(2,0)C(4,0)D(0,4)10、如图,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A(2,2)、B(4,2),则点C的坐标为( )A(2,2)B(0,0)C(0,2)D(4,5)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如图,动点
4、P从坐标原点(0,0)出发,以每秒一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动,第1秒运动到点(1,0),第2秒运动到点(1,1),第3秒运动到点(0,1),第4秒运动到点(0,2)则第2021秒点P所在位置的坐标是 _2、已知直线轴,A点的坐标为,并且线段,则点B的坐标为_;3、如图,一个粒子在第一象限内及x轴、y轴上运动,在第一分钟,它从原点运动到点(1,0),第二分钟,它从点(1,0)运动到点(1,1),而后它接着按图中箭头所示在与x轴,y轴平行的方向上来回运动,且每分钟移动1个单位长度,那么在第2022分钟时,这个粒子所在位置的坐标是_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线段轴,点A的坐标为,则点B
5、的坐标为_5、若点在第三象限且到轴的距离为,到轴的距离为,则点的坐标是_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2,4),B(4,2),C(1,1)(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正方形)请完成以下画图并填空(1)画出ABC关于原点O成中心对称的A1B1C1(点A,B,C的对应点分别为A1,B1,C1);(2)将ABC绕点O顺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得到的A2B2C2(点A,B,C的对应点分别为A2,B2,C2);(3)ABC的面积为 (直接填结果)2、如图,ABCDx轴,且ABCD3,A点坐标为(1,1),C点坐标为(1
6、,1),请写出点B,点D的坐标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以下各点:A(3,2)、B(-1,2)、C(-2,-1)、D(4,-1)顺次连接A、B、C、D得到四边形ABCD;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是(,),且求点A的坐标5、如图,点A、B、C都落在网格的顶点上(1)写出点A、B、C的坐标;(2)求ABC的面积;(3)把ABC先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ABC,画出ABC-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C【分析】根据第二象限内点的横坐标是负数,纵坐标是正数,点到x轴的距离等于纵坐标的长度,到y轴的距离等于横坐标的长度解答【详解】解:点P在第二象限内,点P到x轴的距离是4,
7、到y轴的距离是3,点P的横坐标是-3,纵坐标是4,点P的坐标为(-3,4)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熟记点到x轴的距离等于纵坐标的长度,到y轴的距离等于横坐标的长度是解题的关键2、D【分析】由题意可得规律知,据此得出,然后运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即可【详解】解:由题意知,则OA6A2018,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的变化规律,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图形得出下标为的倍数时对应长度即为下标的一半,据此可得3、B【分析】利用行程问题中的相遇问题,由于矩形的边长为4和2,物体乙是物体甲的速度的2倍,求得每一次相遇的地点,找出规律即可解答【详解】解:矩形的边长为4和2,由题意知,物体乙是物体甲
8、的速度的2倍,时间相同,物体甲与物体乙的路程比为1:2,第一次相遇物体甲与物体乙行的路程和为121,物体甲行的路程为12=4,物体乙行的路程为12=8,在BC边(-1,1)相遇;第二次相遇物体甲与物体乙行的路程和为122,物体甲行的路程为122=8,物体乙行的路程为122=16,在DE边(-1,-1)相遇;第三次相遇物体甲与物体乙行的路程和为123,物体甲行的路程为123=12,物体乙行的路程为123=24,在A点相遇;此时甲乙回到原出发点,则每相遇三次,甲乙两物体回到出发点,20213=673.2,故两个物体运动后的第2021次相遇地点的是:第二次相遇地点,相遇点的坐标为:(-1,-1),故
9、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点的变化规律以及行程问题中的相遇问题及按比例分配的运用,通过计算发现规律就可以解决问题解本题的关键是找出规律每相遇三次,甲乙两物体回到出发点4、B【分析】根据x轴上点的纵坐标为0列方程求出m的值,再求解即可【详解】解:点P(m3,2m4)在x轴上,2m40,解得:m2,m3231,点P的坐标为(1,0)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熟记x轴上点的纵坐标为0是解题的关键5、A【分析】根据点的坐标平移规律为上加下减在纵坐标,左减右加在横坐标即可得解【详解】解:把点A(2,)向下平移2个单位得到点A,纵坐标减2即-2=-,点A(2,-)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平移的
10、性质,掌握点的坐标平移规律是解题关键6、D【分析】根据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解答【详解】解:30,40,点P(3,4)所在的象限是第四象限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记住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是解决的关键,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7、D【分析】由题意直接根据各象限内点坐标特征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答案【详解】点A(x,5)在第二象限,x0,x0,点B(x,5)在四象限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记住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是解题的关键,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
11、+);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8、D【分析】根据ABy轴,点A的坐标为(-4,3),可得点B的横坐标为-4,设点B的纵坐标为m,由AB=5,可得,解绝对值方程即可【详解】解:ABy轴,点A的坐标为(-4,3),点B的横坐标为-4,设点B的纵坐标为m,AB=5,解得或,B点坐标为(-4,-2)或(-4,8),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于y轴的直线的特点,解绝对值方程,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根据题意得到9、B【分析】因为点在直角坐标系的轴上,那么其纵坐标是0,即,进而可求得点的横纵坐标【详解】点在直角坐标系的轴上,把代入横坐标得:则点坐标为故选:B【点睛】本题主
12、要考查了点在轴上时纵坐标为0的特点,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在轴上时纵坐标为010、B【分析】根据A、B两点的坐标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即可得到C点坐标【详解】解:A点坐标为(-2,-2),B点坐标为(4,-2),可以建立如下图所示平面直角坐标系,点C的坐标为(0,0),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写出坐标系中点的坐标,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根据题意建立正确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二、填空题1、(44,3)【解析】【分析】分析点P的运动路线及所处位置的坐标规律,进而求解【详解】解:由题意分析可得,动点P第8=24秒运动到(2,0),动点P第24=46秒运动到(4,0),动点P第48=68秒运动到(6,0),以此类推,
13、动点P第2n(2n+2)秒运动到(2n,0),动点P第2024=4446秒运动到(44,0),2024-2021=3,按照运动路线,差3个单位点P到达(44,0),第2021秒点P所在位置的坐标是(44,3),故答案为:(44,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点的坐标规律,培养学生观察和归纳能力,从所给的数据和图形中寻求规律进行解题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或#(2,-1)或(2,3)【解析】【分析】根据直线轴,可得点 两点的横坐标相同,然后分两种情况:当点 在点的下方时和当点 在点的上方时,解答,即可求解【详解】解:直线轴,点 两点的横坐标相同,A点的坐标为,点 的横坐标为2,当点 在点的下方时,点 的
14、纵坐标为 ,此时点B的坐标为 ;当点 在点的上方时,点 的纵坐标为 ,此时点B的坐标为 ;点B的坐标为或 故答案为:或【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于坐标轴的点坐标的特征,利用分类讨论的思想解答是解题的关键3、(44,2)【解析】【分析】找出粒子运动规律和坐标之间的关系即可解题【详解】解:由题知(0,0)表示粒子运动了0分钟,(1,1)表示粒子运动了2=12(分钟),将向左运动,(2,2)表示粒子运动了6=23(分钟),将向下运动,(3,3)表示粒子运动了12=34(分钟),将向左运动,于是会出现:(44,44)点粒子运动了4445=1980(分钟),此时粒子将会向下运动,在第2022分钟时,粒子
15、又向下移动了2021-1980=42个单位长度,粒子的位置为(44,2),故答案是:(44,2)【点睛】本题是考查了点的坐标的确定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总结规律首先确定点所在的大致位置,然后就可以进一步推得点的坐标4、(-1,4)或(7,4)#(7,4)或(-1,4)【解析】【分析】线段ABx轴,A、B两点纵坐标相等,又AB=4,B点可能在A点左边或者右边,根据距离确定B点坐标【详解】解:ABx轴,点A的坐标为,A、B两点纵坐标都为4,又AB=4,当B点在A点左边时,B(3-4=-1,4),当B点在A点右边时,B(3+4=7,4)故答案为:(-1,4)或(7,4)【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解题的关
16、键是掌握:平行于x轴的直线上的点的纵坐标相等5、【解析】【分析】根据到x轴的距离得到点P的纵坐标的绝对值,到y轴的距离得到横坐标的绝对值,进而根据所在象限判断出具体坐标即可【详解】P到x轴的距离为2,到y轴的距离为3,P纵坐标的绝对值为2,横坐标的绝对值为3,点P在第三象限,点P的坐标为(-3,-2).故答案为(-3,-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点的坐标的确定,掌握点到坐标轴的距离有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1、 (1)见详解;(2)见详解;(3)4【解析】【分析】(1)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即可作出图形,求出对应点坐标;(2)根据旋转作图的方法即可(3)利用三角形所在的长方形的面积减去四周三
17、个小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1)如图所示, A1B1C1为所求;(2)如图所示, A2B2C2为所求;(3)SABC=33-22-13-13=9-2-1.5-1.5=4【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旋转变换作图,利用平移变换作图,熟练掌握网格结构,准确找出对应点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2、B(2,1),D(2,1)【解析】【分析】根据平行于x轴的直线上点的坐标的特点求出纵坐标,再根据ABCD3得出横坐标【详解】解:ABCDx轴,A点坐标为(1,1),点C(1,1),点B、D的纵坐标分别是1,1,ABCD3,点B、D的横坐标分别是-1+3=2,1-3=-2,B(2,1),D(2,1)【
18、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平行于x轴的直线的特点,解题关键是明确平行于x轴的直线上点的纵坐标相同3、见解析【解析】【分析】根据各点的坐标描出各点,然后顺次连接即可【详解】解:如图所示:【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熟练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4、【解析】【分析】根据得出,解出,即可得出点的坐标【详解】,解得:,【点睛】本题考查非负数的性质,几个非负数之和等于零,则每一个非负数都为05、(1)A(-1,4)、B(-4,3)、C(-3,1);(2);(3)见解析【解析】【分析】(1)根据坐标系直接写出点的坐标即可;(2)根据网格的特征用长方形的面积减去三个拐角三角形的面积即可;(3)把A,B,C分别平移连接即可;【详解】(1)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得:A(-1,4)、B(-4,3)、C(-3,1);(2);(3)将A,B,C先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连接即可,如图:【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坐标与图形变化和平移的性质,准确分析计算是解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