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教育专题:小孩《家庭教育》家长教育(方式方法).docx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28180987 上传时间:2022-07-26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59.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孩教育专题:小孩《家庭教育》家长教育(方式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小孩教育专题:小孩《家庭教育》家长教育(方式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孩教育专题:小孩《家庭教育》家长教育(方式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孩教育专题:小孩《家庭教育》家长教育(方式方法).docx(2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小学生家庭教育百问百答大全1、爸爸对孩子有哪些特有的影响?由于性别特征、活动方式的不同,父亲教育的影响自然有别于母亲教育的影响。因为,母亲与孩子的交往主要围绕哺育、养育活动,更多地给予孩子温情、舒适感;父亲和子女的交往常涉及游戏和探索活动,会影响孩子智力发展、性格塑造、品质培养等方面的成长。1.体格发育相对于母亲所使用语言交流来讲,父亲多通过肢体语言同孩子交流。他们鼓励孩子走、跑、跳,支持他翻、转、踢在孩子肌肉、骨骼发展的关键时期,这样的活动能促进身体和心理的发育,更能使其体验充满兴奋、新奇、快乐的历程。2.智力发展 英国纽卡斯尔大学曾对17000名在1958年同一星期出生的婴儿进行长达半个世

2、纪的跟踪调查,结果显示,较常与父亲相处的孩子日后比同辈聪明,并易跻身高于父亲的社会阶层,这一优势在子女42岁前一直存在。为什么这么“神奇”呢,这还是跟父亲的行为特点有关。孩子与父亲在一起时的操作、探索活动,能培养其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索精神,继而激发孩子的动脑和创造意识,而这些又能促进其智力的发育。3.良好个性发展 俗话说:父爱如山,母爱如水。孩子在与父母的交往中,从母亲那里获得温柔、体贴、细致的关怀,而从父亲那里可以感受坚强、独立、果断等特点,这会让他的个性发展更为完善。4.性别意识幼儿期是孩子性别角色形成关键期,父亲积极地和孩子交往,有助于孩子对男性和女性的作用与态度有适当而灵活的理解。研究表

3、明,男孩在四岁前失去父亲,会使他们在性别角色中倾向于女性化表现喜欢非身体性的、非竞赛性的活动,如看书、听故事、猜谜语等;女孩在五岁前失去父亲,在青春期与男孩交往时往往会表现得焦虑不安或者无所适从。2、家长如何关注孩子的心理情况?人的成长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心理成长的过程,智力成长是附着在心理成长上的,因此,关注孩子的心理发展和心理健康尤为必要。判定孩子心理是否健康,其标准大致有如下几方面: 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饮食、睡眠、运动、言行等方面。有的幼儿喜欢在入睡时让母亲的抚摸,有的偏爱吃某类零食等,这属于成长过程的正常现象,并非心理疾病。 良好的个性具有一定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控能力,无怪癖、无恶俗举止

4、。正常的智力孩子的智力水平是有差异的,只要基本符合该年龄阶段的智力发展水平,就属正常,这可从语言、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等诸多方面来测定。 正常的心理素质无过分畏惧、惊恐、焦虑表现,喜怒哀乐表诸于色,活泼大方尊重他人,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反之,常常表现出过度恐惧、紧张、焦虑,需到专业机构去检查。较强的好奇心和记忆力尤其是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更会显得好奇兴奋、念念不忘。如果一个孩子对任何新鲜事物都显得漠然冷淡,那么孩子的心理需要检查。 善于与人交往在交往的过程中能与人平等、友好、和谐地相处,无猜忌、无严重的嫉妒心理等。如果孩子有反常行为,请到专业机构进行咨询或治疗,越早效果越好。 3、父母如何利用各

5、种节日作为教育的载体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母亲节、父亲节,我们不要让这些节日偷偷的就溜过去了,我们可以利用各种节日的机会啊,就是让孩子学会感恩,就比如说春节时要教孩子去,热情的接受爷爷奶奶以及亲属的一些礼物,对吧?并且要学会感谢,或者说嗯,教孩子怎么去拜年对不对?或者母亲节来了对吧?我们要让孩子去体会到妈妈的爱,这都是一种感恩的教育的。一个非常好的,就是在日常生活当中教会孩子感恩,嗯,我们都知道孩子小的时候,其实大部分时间其实跟父母确实是待在一起的,跟家庭是待在一起的,所以说家庭是孩子,主要的活动场所,所以孩子经历的和感受的家庭的就是生活,然后呢,带给他的,比如说,假如说您在家庭生活当中对母爱比

6、较感恩,其实他也是会看在眼里的,起到很好的表率作用。那种消极的行为,我们家长可以做的就是让孩子知道父并没有想要孩子,我们父母常常会在孩子面前说,就是爸爸妈妈这么辛苦,都是为了你呀,然后表面上是希望通过这种方法去强化得多,其实的话恰恰相反,就会给孩子造成了,就是心理负担,他暗示了什么呢?但是呢就是,我付出给你你要偿还对吧?这孩子心里面他会有这样一个意识回报也不是出于真心,孩子就是会以形式对形式这样来感恩。4、国外家长怎么惩罚孩子?美国:“计时隔离”惩罚孩子 在美国的家庭及幼儿园中,父母和老师常用 “计时隔离”的方式来惩罚一时不守规矩的孩子。比如当孩子在家不听话,父母就会将其抱进自己的卧室,让其独

7、处3分钟。3分钟后,父母会准时把他抱出来,并借机对其进行说服教育,督促其改正缺点。 美国法律规定,小孩必须随时有成人陪伴和保护,孩子很少有被冷落或孤立无援的情感体验。因此,一旦被隔离而受到“冷落”,必然会从心理上产生强烈的震撼。孩子一般都具有较强的从众心理和群体意识,把孩子从群体中隔离开来,会使他们感到自己被区别对待了,从而产生一种“不平等”的感觉。因此,“计时隔离”既可缓解大人和孩子之间的紧张气氛,又能使孩子冷静地反思自己的行为。无论在家中,还是在幼儿园,这种教育方法都很有效。 新西兰:一般都采取“冷处理” 在新西兰,打孩子是一种违法行为,因此,父母一般都不会体罚孩子。如果孩子在公共场所闹腾

8、,只要不影响到别人,家长一般都会采取冷处理的方式,比如随他闹去。如果影响到别人,家长就会将孩子抱走,放到一个比较开阔而安静的地方,让孩子继续闹直至闹够。 父母们认为,孩子闹是为了吸引父母的注意或达到他的某些目的。如果孩子看到自己的闹腾没有效果,自然就会选择放弃。新西兰父母主张把孩子当成人看,从孩子小时候起就教其学会承担责任、学着约束自己。日本:公开场合犯错回家以后惩罚 对日本家庭来说,父亲是绝对的权威。正是因为习惯了服从,所以日本人才成为最守纪律的民族。如果孩子犯了错误,日本父母会采取各种措施惩罚孩子,比如取消孩子外出玩的计划,甚至让孩子饿上一顿。 不过,如果孩子在公共场所犯错,父母一般不会当

9、众处罚孩子。大多数日本父母认为,在公共场所处罚孩子是不符合礼仪规范的行为,而且也会损害孩子的自尊。因此,他们会在回家之后再对孩子的表现进行点评或者惩罚。 5、假如我试着揣摩孩子的感受,但猜错了,那怎么办?那也没关系,孩子会马上纠正你的。例子:孩子:爸爸,我们的考试推迟到下周了。爸爸:那你一定感到解脱了吧!孩子:解脱?我都气死了! 下周还得再准备一遍。爸爸:我明白了,你是希望赶快考完算了。孩子:是呀!只有自以为是的人才会假定他总是知道别人的感受,我们所能做的只有努力去理解孩子的感受。我们不一定总会成功,但孩子通常会感激我们的努力6、父母惩罚孩子需要注意的问题?惩罚是人们常用的老子方法,有些人甚至

10、迷信惩罚。这是因为人们对惩罚的作用和如何运用缺乏了解。惩罚有时是必要的,便如何运用,才达到最大的效果呢?a时效性。惩罚是一种负性强化,是从行为效果的相反意义上接受教训。因此,在施予惩罚时,惩罚的时间与行为效果发生的时间越接近越好。如果孩子在做不好的事情之前就被训诫或警告,比他实际做过以后再被惩罚,前者的效果会好得多。b一致性。父母所持的惩罚标准应该前后一致。孩子受到无原则的惩罚,其错误行为的发生率比完全不受惩罚时还要高。所以,父母对待孩子,无论是表扬抑或是惩罚,很重要的原则是一致性。无论在情感上或在行为上均应如此。c解释理由。施以惩罚而不解释理由,这样惩罚的效果一定不好。应该让孩子明白为什么惩

11、罚他。这样他就能吸取错误行为的教训而有所改变,以后犯同样错误的可能性才会减少。d谁做惩罚者。父母在教育孩子中所起的作用有时是不同的。因而针对孩子不同的违纪行为,由谁去惩罚也应有所考虑。父亲或母亲与孩子关系越密切,施以惩罚的效果也越好。密切的亲子关系使他们彼此之间更易沟通,更多理解。语言的训诫或惩罚就易于被孩子接受。e惩罚的负性影响。惩罚有时是必要的,但是惩罚并不等同于打骂,施以惩罚也不必然与父母的粗暴态度相联系。粗暴的打骂等惩罚行为会造成不良的后果,它会给孩子留下一个很强的攻击性行为模式的印象,这样的孩子也会变得断肠草和养成好攻击的习惯。同时,过于频繁地使用惩罚,会使孩子变得逃避惩罚者,甚至会

12、产生畏惧和无助感。由于无法逃避惩罚而变得畏缩不前,根本无助于改正错误。当孩子稍大以后,他们对父母粗暴、频繁的惩罚行为产生反感,会更加强助长知音情绪和敌对行为的发生。7、父母应如何给孩子作出表率?在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规范时,父母必须做到: (1)作出表率。很难想象,一个随手拿人家东西的父母能培养出一个纯洁无私的儿子。以身作则,是对父母的第一个告诫之点。 (2)解释理由。如果只是命令孩子去做,而不说明具体的原因,孩子是无法得到任何教育的。规范的道理只有随着孩子的理解和自身言语的强化作用,才能内化成为孩子掌握的准则。 (3)勇于承认错误。在进行规范教育时,表率作用的重要一点是勇于承认错误。如果成人敢

13、于承认自己说错做错,并且道歉,这样孩子也会乐意跟从,并学会这种美德。 (4)应该公正。在进行规范教育时,只有站在公正立场,父母的表率作用才能发挥效果。孩子只要提出合理的理由就应当可以改变父母的决定。但决还能让他们学会通过眼泪或发脾气的方式来要挟以达到某种目的。只有公正地对待他们,即使他们的要求并未得到满足,也会心甘情愿地接受成人的决定,在这个过程中,他也能公正地对待他人。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是一种互动的关系,父母影响孩子的发展,而孩子的发展又反过来影响父母的教育观。父母是亲子关系的主动因素。所以,父母不仅要在主观上理解、关心孩子,而且在实践上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展现给孩子一个能够达到最优、最健康发展

14、的典范。8、父母应该如何表扬孩子?表扬和鼓励是有区别的。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也许常常会鼓励孩子去探索,去进步,去学习,但却常常忘记表扬。表扬应该是当孩子表现良好时才能给予的。表扬好行为比惩罚不良行为,能让孩子学到更多的东西。它能增进孩子的自信,提高他们的自尊,给他们更大的勇气去面对新的世界和承担更重的任务。表扬可能是一个笑容,一句赞美的话,一个拥抱,也可能是一些糖果或玩具。但表扬绝不能滥用成一种无原则的赞美。无论哪一种表扬,均应该让孩子明白这是良好行为的后果。表扬还是事前的添加剂,而是好行为事后的强化。所以,还能在产生某种后果之前滥用表扬。有时孩子会由于期望得到表扬而做好行为,这里表扬才达到最大

15、的作用。9、家长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是让孩子受益终生的大事。从小学一入学开始,家长就应当把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头等大事,切实加以关注。重点可从如下几方面着手配合老师加以培养和训练:1.科学安排时间的习惯当孩子步入中学,学习科目、难度都会增加,学会安排、规划时间日显重要。2.预习的习惯古语讲“学起于疑”,而只有学前预习,找到疑问之处,才能在课堂更积极、主动的学习。3.上课记笔记的习惯实验表明:上课光听不记,仅掌握当堂内容的30%,一字不落地记也只能掌握50%,而上课时在书上勾画重要内容,课下再去整理,则能掌握80%所学内容。4.多思、善问的习惯“多思”就是把知识要

16、点、思路的联系等认真思考,形成体系;“善问”不仅要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还应虚心向老师、同学及他人请教,这样才能增长知识、提升自我。5.敢于发表不同见解的习惯中学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要求有自己的观点。因此,需让孩子敢于发表不同见解,敢于对问题进行讨论、争论,有理有据地阐明自己的观点。6.协作研讨的习惯对于复杂或团体性学习任务,需要在团结协作中完成。提示孩子在此过程中善于帮助别人,也善于向别人学习。7.阶段复习的习惯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要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形成知识网络。这样可进一步理解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有利于知识的整体建构和梳理。8.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观察对孩子学习知识、发展智

17、能起着重要作用。为此,引导孩子学会调动多种感官,留心周围的人、事、物、景,变无意为有意。9.动手操作的习惯初中阶段,有些内容已变得复杂,动手操作则显得更加必要。通过操作,既锻炼了手和脑,又能帮助理解,使知识记忆深刻。10.学以致用的习惯面对知识水平的增高,应培养孩子学习与践行相结合的学习习惯。做到在生活中运用知识,在实践中验证知识,进而促进学习。10、如何对待孩子的作业?检查孩子的作业(1)欣赏自己的作业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告诉他“写完后用欣赏的眼光看完后再给家长看”。我经常让孩子自己欣赏自己的作业:你满意吗?对错姑且不论,你认为你的作业清楚吗?有美感吗?你自己都不愿意看的作业怎么交给家长和老师

18、呢?长此以往,孩子也会慢慢认真起来,而且通过欣赏他们自己也能检查到一些缺漏和小的错误之处。当然,持之以恒很重要。(2)读题目一篇短文,一道数学题,请他认真读题至少三遍,等到完全理解题目意思后再下笔。很多孩子错在不认真仔细读题,不理解题意就下笔,养成了马虎的习惯,也是学习无法提高的一个原因。“书读百遍其意自现”的话很有道理,很多东西不去理解就很难完成。(3)认真检查,不放过哪怕一个标点您检查孩子的作业时,请您用上“显微镜”,称赞他的每一个写得漂亮的字,抓住每一个遗漏的地方,哪怕一个标点也要让他改正。看到家长的严格和仔细,他一定会再接再厉地认真完成,争取得到更多的赞美。当然,错的地方请一定要注意方

19、式,切忌粗鲁,请用朋友一样的方式对待子女,他也会回报你朋友一样的亲切。教无定法,学也无定法。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他们如一团面粉,您的揉捏很重要,给他方法,给他自信,给他关注。学习有了乐趣,他才会学得快乐;学习有了方法,他们才会学得轻松;养成良好的习惯,他们才会多了许多娱乐的时间节约了他们许多不必要的浪费时间,也让孩子有了更多的游戏时间。犹如那些学习好的孩子,总是比学习吃力的孩子更多玩乐的时间,关键就是他们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懂得学得好学得快的窍门11、什么是早期阅读?我们要了解早期阅读教育,就必须先弄清楚成人阅读与幼儿阅读的区别。我们成人阅读以文字为主,阅读的目的是从阅读中学习:获得知识,陶冶情

20、操,休闲娱乐。幼儿阅读以画面为主,阅读的目的是:学习如何阅读,培养兴趣,养成习惯,获得策略。早期阅读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爱上阅读是一切的基础。从小培养阅读的兴趣,等于给孩子一辈子的读书人生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一点比早期阅读的任何其他功能都重要。当你念书给孩子听,当你把一本书交到孩子手上时,你便带给她无限的人生可能性,你便成为一个启发者。发展语言能力。语言能力是与读书量密切相关的,0-6岁属于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因此,优质阅读极为重要。婴幼儿接触的语言应该是十分简练优美的语言,不断欣赏用简练优美的语言表达的生动有趣的故事,等于不断地在他的语言田里浇水施肥,早晚会开出茂盛的花朵。发展想象力。对于生

21、活经验有限的儿童来说,只靠语言理解故事的内容有一定的难度。为学习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爱听故事的孩子,其倾听能力和语言理解能力在不知不觉中会加强,这为将来听课的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上学后,听课不耐烦,或者听不懂,会成为学习的严重障碍。12、避免说不的方法有哪些?1.提供信息。(但省略这个 “不” 字。)孩子: 我现在可以去苏西家玩吗?与其说: “不,不行。”不如提供信息: “我们再过5分钟就要吃饭了,宝贝。”有了这个信息,孩子也许会对自己说: “看来我现在去不成了。2.接受孩子的感受孩子 (在动物园里)说: 我现在不要回家,我们为什么不能再多待 一会儿?与其说: “不,不行,我们必须马上就走。不

22、如接受孩子的感受: “嗯,我知道要是由你来决定的话,你会在这里待上很长很长的时间,对吗?” (这个时候牵着他的手往外走) “但是,要离开一个你玩得高兴的地方是很难受的对不对啊。”得到别人的理解有时会令孩子减弱反抗。3.描述问题孩子: 妈妈,你现在开车送我去图书馆好吗?与其说: “不行,我没空。你等一会儿。不如描述一下问题:. “我很想帮你的忙,问题是那个电工半个小时之内要来咱们家啦。”4.尽可能用 “可以” 来替代 “不” 字孩子说:“ 妈妈,我们去小公园玩滑梯好吗?”与其说: “不行,你还没吃午饭呢。”不如换一种回答: “嗯,宝贝,可以,当然啦,吃完午饭就去。5.给自己留出时间来思考孩子:

23、“妈妈,我今晚在杰里家睡好吗?”与其说: “不行,你上个星期刚去过他们家。” 不如给自己一个思考的机会:“嗯,宝贝,让我想一想,可以吗?”让我想一想,可以吗?” 这句简单的话可以起到两个作用: 它缓解了孩子的紧张情绪 (至少他知道大人会认真考虑他的请求),同时又 给大人赢得了时间来理清自己的思路。13、国外家长怎么惩罚孩子?美国:“计时隔离”惩罚孩子 在美国的家庭及幼儿园中,父母和老师常用 “计时隔离”的方式来惩罚一时不守规矩的孩子。比如当孩子在家不听话,父母就会将其抱进自己的卧室,让其独处3分钟。3分钟后,父母会准时把他抱出来,并借机对其进行说服教育,督促其改正缺点。 美国法律规定,小孩必须

24、随时有成人陪伴和保护,孩子很少有被冷落或孤立无援的情感体验。因此,一旦被隔离而受到“冷落”,必然会从心理上产生强烈的震撼。孩子一般都具有较强的从众心理和群体意识,把孩子从群体中隔离开来,会使他们感到自己被区别对待了,从而产生一种“不平等”的感觉。因此,“计时隔离”既可缓解大人和孩子之间的紧张气氛,又能使孩子冷静地反思自己的行为。无论在家中,还是在幼儿园,这种教育方法都很有效。 新西兰:一般都采取“冷处理” 在新西兰,打孩子是一种违法行为,因此,父母一般都不会体罚孩子。如果孩子在公共场所闹腾,只要不影响到别人,家长一般都会采取冷处理的方式,比如随他闹去。如果影响到别人,家长就会将孩子抱走,放到一

25、个比较开阔而安静的地方,让孩子继续闹直至闹够。 父母们认为,孩子闹是为了吸引父母的注意或达到他的某些目的。如果孩子看到自己的闹腾没有效果,自然就会选择放弃。新西兰父母主张把孩子当成人看,从孩子小时候起就教其学会承担责任、学着约束自己。日本:公开场合犯错回家以后惩罚 对日本家庭来说,父亲是绝对的权威。正是因为习惯了服从,所以日本人才成为最守纪律的民族。如果孩子犯了错误,日本父母会采取各种措施惩罚孩子,比如取消孩子外出玩的计划,甚至让孩子饿上一顿。 不过,如果孩子在公共场所犯错,父母一般不会当众处罚孩子。大多数日本父母认为,在公共场所处罚孩子是不符合礼仪规范的行为,而且也会损害孩子的自尊。因此,他

26、们会在回家之后再对孩子的表现进行点评或者惩罚。 14、如何培养孩子做家务的习惯?教育学家马卡连柯说过。一切都为孩子,为他牺牲一切,这是父母给孩子最可怕的礼物。当今太多的家庭不让孩子做家务,这是一个巨大的误区。不会做家务的孩子长不大。2018年十大流行语,其中有一个词叫巨婴。心理停留在婴儿阶段的成年人,这些人,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规则意识,没有道德约束。一旦超过4级预期的情况就会情绪失控,产生过激的非理性行为。一个巨婴的孩子往往伴随着家庭的溺爱和偏袒。父母的溺爱和偏袒,很难让孩子长大。若想避免成长的困境应该让孩子担起他应有的责任,培养出他认真负责的好习惯。而教会孩子从做家务开始。就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27、。哈佛大学的一些社会学家,行为学家,儿童教育专家,对波士顿地区,456名,少年儿童进行了20年的跟踪调查,他们发现,虽然知识水平,家庭背景,经济收入有所不同,从小善于做家务劳动的儿童,与不爱干家务,劳动的孩子相比。长大后的失业率为1:15,犯罪率为1:10。爱干家务的孩子,平均收入比不爱干家务孩子平均收入高20%。心理疾病患病率也比较低,家庭生活更加美满,原因是显而易见的,教育始于家庭,让孩子做一些家务,既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又丰富了孩子的生活经验,对其适应社会很有帮助。15、父母任性给孩子的心理伤害有哪些?目前,我国家庭中存在“小太阳”和“大太阳”现象,有意思的是,成人围着孩子转的“小太

28、阳”现象其实只是独生子女教育的表面现象,而在这现象背后,那若隐若现的父母将自己的意志和愿望强加于孩子身上的“大太阳”现象,似乎更为普遍,也是许多问题的实质所在。 可以说,下是父母的自以为是和“任性”导致了“大太阳”现象。父母的“任性”往往持续时间长,对孩子的影响大。这些影响主要涉及三个方面: 1、父母源于“任性”的过分关注易导致孩子的逆反心理 记得有一位母亲说她的孩子对她很仇视,不爱和她讲话,每天都苦着脸对她。叫她出来吃饭,她也不吭声,坐下就吃。批评她哪些事情做得不对时,孩子也不说话,但就是不改。原来这位母亲总是盯着女儿的一举一动,女儿把书包放在腿上,她说书包太脏,怎么能放在腿上呢?女儿靠在桌

29、角上,母亲说,您看这孩子总是站没站相、坐没坐相。当我们让女儿讲几句话时,母亲又说这孩子和谁讲话都没条理,不知道每天大脑里想些什么。母亲最后还说:“我每天特别辛苦,管她吃饭穿衣,管她学习交友,可最后她竟然把我当敌人!” 是啊,这就是症结所在。如果这位母亲不及时调整自己,也许这会成为另外一个悲剧的根源。一位严格的母亲,一位任何事情都要按照她的意愿发展的母亲,要么培养出唯唯诺诺的孩子,要么培养出与父母为敌的逆子。 2、“任性”父母易导致孩子缺乏自信心和创造力 对孩子严格要求的父母通常不能容忍孩子在生活中的细微差错,有时父母还会抓住那些“小辫子”不放,以此来教导孩子。对孩子取得的成功,父母通常不屑于同

30、孩子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因为在父母眼里,这点小事岂能算得上成功。 这样的结果是,为了避免父母的消极评价和不满,孩子不得不迎合父母的愿望,并由此变得患得患失,瞻前顾后。这样的孩子,自信从何而来?又怎能发挥出个体的创造性? 3、“任性”父母往往言传与身教不一,使孩子无所适从 在习惯上,我们总是认为只有当我们认认真真地告诉孩子,教导孩子什么东西的时候,孩子才是在学习。而儿童的思维特点及其好模仿的本性,决定了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学习。“任性”父母常常对孩子是“马列主义”,要求孩子好好学习;而对自己,在态度与行为等要求上会有所不同,甚至是“自由主义”,更不必提“天天向上”了。父母的言行不一致,以父母为榜样的

31、孩子则会无所适从:到底是听父母的教导,还是学父母的行为?更多的时候,孩子还是“眼见为实”,照着父母的为人处事去做。所以说,父母若要“任性”地希望孩子怎样做,自己首先得做出表率。“身教大于言传”,已为很多心理学家所证实,否则,教育的效果会大打折扣。 小结:任性的父母,不仅教育出任性的孩子,而且还会对孩子的其他人格特征产生不良影响。例如,在父母不分青红皂白、忽略孩子个性的过分管制下,有的孩子变得软弱,有的孩子变得缺乏责任心,还有的孩子变得依赖性强、推卸过失等等。这些性格特征都有可能成为一个人的人格缺陷,并最终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的任性可以逼迫孩子去做一些事,孩子也会顺从父母的

32、意志。但当孩子长大一些以后,父母的任性往往会培养出更加任性的孩子,他们会叛逆,会反抗,会追求自己的尊严。所以,我们看到的是任性的孩子,宁愿舍弃生命也不再屈服于父母的安排。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悲剧,恰恰是因为父母的任性培养了孩子的任性。 16、父母如何把握爱与惩罚的界限与尺度?a通过身体表达爱父母通过搂抱、抚摸、亲吻等与身体有关的行为将温暖输送给孩子;通过生活护理、亲切关怀、安全护卫,把关注给孩子。b通过物质表达爱父母对子女的钟爱也往往通过某些物质条件来体现,比如诸多的衣食生活用品、必要的玩具等,在儿童还处在前习俗水平以物质为中心期中,有时某些小礼品也是表达爱的极好的形式。但是爱却不一定必须用金钱

33、来体现。情感性的孩子更需要一个微笑或拥抱,一句称赞和表扬,一分关怀与护卫。c尺度以物质表示爱要有一个尺度。无论是物质的或精神的,均不能以孩子的要求为准。要知道,孩子是不会衡量他们需要多少玩具、多少陪伴、甚至多少食物和衣服的,听任他们的要求,无限制的满足,绝不是心理发展的正常行为,与此相反,对孩子物欲的无限满足将使他们心理发展出现迟滞,不懂得劳动的艰苦,不爱惜物质,不尊重劳动和劳动者,只知获取,不知给予,心中无他人,事以自我为中心。埃里克森就明确表示过,婴儿如果已发出啼哭父母就去关注照顾,这样建立起太过信任的性格对将来社会发展有害;另外婴儿得到太过充分的保护就学不会等待,以后的分离就会很困难;所

34、以埃里克森建议要掌握好一个比例尺度,当婴儿啼哭时,及时给予照顾的次数多一点,过一会才去照顾的次数少一点。d过度保护过渡保护是溺爱的一种形式。婴儿需要有安全感依赖感。父母对婴儿的爱护和感情上的亲密联结使他们产生一种信任感和安全感,相信在他们需要时会父母能出现在他们身边;在他们遇到困难时能帮助他们;在感到孤独而彷徨时,能陪伴他们。这种安全感和对成人的依赖感使他们有勇气去探索陌生的世界,有兴趣去接近陌生人。然而,在婴儿会独立行动以后开始发展自主性时期(大约18个月到3岁),应当把感情依恋与人格独立性结合起来加以培养,在具有安全感的基础上建立独立意识。此时如过度保护,将会使孩子缺乏自立,产生害羞和怀疑

35、外界,形成脆弱的人格。e过分严厉和冷淡 从小无感情体验和感情依恋的孩子长大后情感表达会很不好,不会对人施以爱和同情,他们将建构成冷漠无情的个性,很少体验快乐,还难以与人相片,并缺乏乐观精神,情商很低,经历不起失败和挫折。17、父母在教育孩子过程中无益的夸奖有哪些情况?想一想,以下通常是我们自然而然地来到嘴边的话:场景1:一个年幼的孩子刚刚第一次自己穿好了衣服;她站在你面前,希望得到你的注意。无益夸奖:你是个好孩子。场景2:你应邀去学校观看孩子的演出,他在剧中扮演国王、女王或女巫(任一个角色),演出之后,你的小家伙跑过来,问道:“我演得好吗?”无益夸奖:你是个很棒的演员。场景3:你注意到孩子的功

36、课在一些细小方面有了进步:他的作文现在很注意格式的工整,他自己练习默写生字,直到会了为止;他的上一篇报告提前一天完成。无益夸奖:你终于成为一名优秀学生了!场景4:你生病卧床好几天了,你的孩子为你做了一张“祝你早日康复”的卡片,上面画满了彩色气球和心形图案。他把卡片递给了你,等待着你的答复。无益夸奖:你想得真周到!这种评价性的夸奖就是无益的夸奖,这种夸奖越是夸大其词,孩子们就越不肯接受。吉诺特博士告诉我们:带有评价色彩的言辞,如 “很好”、“漂亮”、“太棒了”,会使孩子们感到很不舒服。就像大家在做前面的练习时感到的那样。那么,怎样的夸奖才是有益而有效的夸奖呢?18、家长应该避免说的话有哪些?家长

37、忌语之三:不恰当的奖与罚奖励与惩罚是教育中普遍采用的强化和控制方法,家庭教育中家长也经常会采用这样的方法来激励孩子,但是不恰当的奖励或惩罚也会带来教育的负面效果。1.“成绩这么差,罚你一个月不许”调查显示:967的北大学生家长(从小学到高中)从未对孩子使用过以上或类似语言。很多情况下,当孩子学习成绩退步或不理想时,家长常常采用剥夺孩子某些爱好的方法作为惩罚手段,例如,“成绩这么差,罚你一个月不许”。家长原本的想法是通过剥夺孩子喜欢的事物来激发学习的动力;但是,这种惩罚方法忽视了对孩子的尊重,是一种强权式的剥夺,很容易被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所反感。其实,惩罚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家长在惩罚孩子时

38、又要发现孩子的潜力和优点,帮助他们不断自我反思,找到问题的根源,从而自觉迁移,提高品性和学识,这样的“惩罚”,才是最有效的。2.“只要你考得好,要什么给什么”调查显示:908的北大学生家长(从小学到高中)从未对孩子使用过以上或类似语言。但是,有的家长却滥用奖励,“只要你考得好,要什么给什么”等等。这种方法其实是在用奖励的方法贿赂孩子,把原本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变成了家长的事情,打消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的奖励,易使孩子产生“读书是为了家长,读书能给家长带来好处”等错误的想法。同样,澳大利亚心理学博士博森曾指出,物质奖励也会带来不良后果:1孩子逐渐学会,不论父母要求自己做什么,都必须提供奖

39、励,即使是和自己的利益息息相关,没有奖励就没有动力;2奖励还会让孩子泄气,“今天要是乖,妈妈就给你买巧克力”,潜台词就是“你本来是个不乖的孩子,如果今天破例表现好了,就给你一点甜头”;3无法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当一个孩子自律、负责地行动时,这是他应该做的,不应该给他奖励。在教育中,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就不应该给他过多的奖励。对于学习者来说,成功便是最好的奖励;但如果教育者对学习者的成功视之不见、漠不关心,那样很可能会熄灭学习者的学习热情,故仍需要对学习者给予奖励。在家庭教育中,奖励主要应以精神鼓励为主,即表扬,这样能使孩子心理获得积极的满足感与自豪感。19、父母如何利用各种节日作为教育的载体培

40、养孩子的感恩之心?母亲节、父亲节,我们不要让这些节日偷偷的就溜过去了,我们可以利用各种节日的机会啊,就是让孩子学会感恩,就比如说春节时要教孩子去,热情的接受爷爷奶奶以及亲属的一些礼物,对吧?并且要学会感谢,或者说嗯,教孩子怎么去拜年对不对?或者母亲节来了对吧?我们要让孩子去体会到妈妈的爱,这都是一种感恩的教育的。一个非常好的,就是在日常生活当中教会孩子感恩,嗯,我们都知道孩子小的时候,其实大部分时间其实跟父母确实是待在一起的,跟家庭是待在一起的,所以说家庭是孩子,主要的活动场所,所以孩子经历的和感受的家庭的就是生活,然后呢,带给他的,比如说,假如说您在家庭生活当中对母爱比较感恩,其实他也是会看

41、在眼里的,起到很好的表率作用。那种消极的行为,我们家长可以做的就是让孩子知道父并没有想要孩子,我们父母常常会在孩子面前说,就是爸爸妈妈这么辛苦,都是为了你呀,然后表面上是希望通过这种方法去强化得多,其实的话恰恰相反,就会给孩子造成了,就是心理负担,他暗示了什么呢?但是呢就是,我付出给你你要偿还对吧?这孩子心里面他会有这样一个意识回报也不是出于真心,孩子就是会以形式对形式这样来感恩。20、如果我接受孩子的全部感情,他会不会觉得他做什么事都行呢?我不想当一个过分纵容的家长起初我们也曾担心过过分纵容这一问题,但渐渐地我们开始认识到这种方式只是容许所有的情感,只是在这种意义上的纵容。比如,“看得出来你

42、很喜欢拿叉子在奶油块儿上画图案”。但这并不等于行为上的纵容,并不意味着你要纵容孩子那些不能为你所接受的行为。你可以把奶油块儿拿走,同时让这位年轻的“艺术家”知道:“奶油不是用来玩儿的。如果你要设计一个模型的话,可以用橡皮泥来做。”我们的经验是:当我们接受孩子的感受时,他们也会更好地接受我们为他们制定的行为界限。 21、家长应该避免说的话有哪些?家长忌语之四:尊严与失去尊严一些父母或者是出于对孩子成才的迫切期望,或者是由于对孩子溺爱而失去了应有的原则,无意识地说了一些话语。正是这些话语让家长自己失去了尊严。1、“住嘴!”调查显示:817的北大学生家长(从小学到高中)从未对孩子使用过以上或类似语言

43、。在我国的家庭教育中,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很多家长把自己看成是高于孩子的权威,为了维护自己的这种权威地位和家长尊严,在与孩子对话时,往往语气强硬,“住嘴!”、“我要管不了你,就不是你妈(爸)了”等等。这种专制的家长作风所带来的教育效果往往是适得其反。年龄小的孩子,口头上不敢反抗家长的“尊严”,但是由此产生的反感使得他们不愿意与家长交流、谈心,与家长之间筑起交流的高墙。年龄稍大的孩子,尤其是中学生,独立意识和逆反意识强,家长的这种做法会使孩子公然反抗,直接挑衅家长的“尊严”。2.“小祖宗,我求你了!”调查显示:936的北大学生家长(从小学到高中)从未对孩子使用过以上或类似语言。因为缺乏基本的原则,

44、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下降,孩子根本不会把家长的教育放在眼里。这样的孩子到家庭以外的环境中,仍然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尊重是相互的,家长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还应该教孩子学会尊重家长,尊重其他的人。所以与孩子平等相处时,家长不能放弃自己的地位。孩子有错时,仍然要提出批评,不能为了让孩子做某些事情,就放弃基本的原则,把自己的尊严丢弃。当然,家长批评孩子,即便是建设性的批评,也要注意批评提出的时机。如果时机不对,也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最好避免当场说出改进意见,可以在事情过后心平气和地与孩子一同探讨解决办法。家长与孩子之间只有相互尊重,才能建立起信任的关系,这样孩子对家长的教育影响更

45、容易接纳。22、针对拖拖拉拉型的孩子,家长应该怎么办?1、孩子作业拖拉是因为不懂得如何规划时间,不知道该怎样合理安排学习任务,效率很低。教育专家的调查发现拖拉的孩子有如下情况:1)总是惦记着玩,先玩够了才考虑作业;不重视学业,也不担心作业完不成的后果,缺乏学习责任感。2)作业过程中间断很多,小动作多,胡思乱想,不能集中注意力。3)不能集中精力一次完成一门课的作业,然后再做别的作业,而是没有次序,遇到难题就放下,做别的作业,整体上拖延的时间太长。2、解决对策1)提醒督促孩子先完成作业;必须严格要求:不完成作业绝对不可以看电视,不可以玩。家长需要注意:耐心重复提醒,但不能发火;坚持原则,决不让步,

46、而且家长必须坚持同一个原则,不能有某个家长让步或者袒护孩子的拖延行为。北大学生在小学阶段普遍做到:放学的第一件事是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作业,并主动报告给父母。2)教会孩子时间管理的方法,培养效率意识。孩子放学回来,家长问问孩子当天的作业都有哪些。根据孩子的作业量规定一个相对的时间段,例如,20分钟或半个小时完成一个作业项目。尤其对低年级学生,家长一定要和孩子一起安排作业计划,协商时间量。20-30分钟内不可以离开座位,完成一个作业再开始下一个作业,不能东做一个西做一个。做完一个作业项目,让孩子拿过来给父母看,这个时候家长首先要肯定孩子做得好的方面,一定要大声真诚地肯定孩子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赏识激

47、励就是认同孩子的努力,会赢得孩子给你翻倍的回报)。错误的做法是:关注孩子做错的部分,训斥孩子,重复否定孩子的毛病“粗心,笨“等言语。先肯定孩子做得好的,正确的,然后提醒孩子做错的部分,但不要直接指明错误,让孩子自己去重新省察自己的作业,他一定能够发现自己求快粗心而导致的小错误,等孩子改正之后,再来给家长看,直到作对为止。切忌:不要几分钟就去干扰孩子作业,不要苛求孩子作业的速度;定律:欣赏鼓励 + 耐心指导 + 合理期待 = 高材生行为心理学证明,一个好的习惯需要重复21次或者重复执行21天才能够基本形成,但还需要三倍的重复执行才能固定下来。北大学生在小学和中学阶段的良好学习习惯之一:放学后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完成作业;在固定的时间和固定的环境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策划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