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定向攻克试卷(精选).docx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28170138 上传时间:2022-07-2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67.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定向攻克试卷(精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定向攻克试卷(精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定向攻克试卷(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定向攻克试卷(精选).docx(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定向攻克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生物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古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化石。下列关于化石

2、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的古生物都能形成化石B一般而言,在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高等C化石是证明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D恐龙蛋化石是遗物化石2、美国科学家通过转基因技术培育出巨型小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巨型小鼠的成功培育对巨型猪、巨型羊等有现实意义B转基因技术只能用在同一类生物中,即不能将动物基因转入其他生物细胞中C科学家将大鼠细胞核注入小鼠体内,培育出了巨型小鼠D巨型小鼠没有经济价值,因此研究也没有意义3、大熊猫的性别决定与人类相似。大熊猫体细胞中有21对染色体。雌性大熊猫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A20对+XXB20对+XYC20条+XD21对+XX4、如图表示家蚕发育的全过程

3、,它的正确顺序是( )ABCD5、甲品种水蜜桃的基因型为Dd,乙品种毛桃子的基因型为dd。将甲的带芽枝条嫁接到乙树上,枝条成活并在开花后进行自花传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了提高存活率,嫁接时应将甲的砧木和乙的接穗的形成层紧密结合B该过程既体现了无性生殖又体现了有性生殖C乙树上所结果实的口味是水蜜桃味道,种子中胚的基因型为DdD该枝条自花传粉后,受精卵发育成种子6、家族多发性结肠息肉是显性遗传病(致病基因为E),父亲患病(基因组成为EE),母亲表现正常,孩子的患病概率及其基因组成是( )A50%、EeB100%、EeC50%、EED100%、EE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青蛙的发育过程是

4、变态发育B青蛙的发育过程是完全变态C青蛙的发育过程是不完全变态D青蛙的发育只在水中进行8、用达尔文的进化观点分析,动物的保护色是( )A环境变化的结果B自然选择的结果C人工选择的结果D生存斗争的结果9、生活在青草丛中的蝗虫呈绿色,生活在枯草丛中的蝗虫呈灰黄色,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新陈代谢B过度繁殖C人工选择D自然选择10、以甘蔗为原料制造酒精主要用到的技术是( )A克隆技术B转基因技术C发酵技术D组织培养第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请写出男性生殖细胞中性染色体的组成_。2、花生果实的大小既与_有关,又受_的影响。3、家蚕的幼虫和成虫有形态

5、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明显的差异。像家蚕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做_。4、生命在生物圈中不断延续和发展,桃李都可以进行有性生殖。而植物的组织培养是利用_原理,使植物组织在人工控制的重要条件下,通过细胞的_和_,快速发育成_的高新技术手段。5、嫁接是一种重要的无性生殖应用。嫁接时应当使接穂与砧木的_紧密结合,以确保接穂成活。把柿子树的枝条嫁接到梨树上,柿子树的枝条称为_,成活长大后会结出如_样的果实。三、判断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在原始地球条件下,生命物质形成的场所是原始大气。(_)2、男性精子含有的性染色体只有Y染色体。(_)3、近亲结婚子女的遗传病发病率大大提高。因此,我国婚姻法禁止

6、近亲结婚。(_)4、生男孩和生女孩的主要决定因素是母亲的性染色体。(_)5、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有一个白化病的孩子,若再生一个孩子患该白化病的可能性为25%。(_)四、实验探究(4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40分)1、某扦插试验基地着手研究药剂X是否对柳树枝条扦插生根有促进作用。请根据扦插的相关知识完成实验步骤及问题。(1)实验步骤:将生长状况相似的20根柳树枝条分为A、B两组,对枝条的下端进行_处理,这是为了_可以提高柳树枝条成活率。将A组下端涂抹_,B组下端涂抹等量清水。扦插在同样的土壤中并放置在_的环境中培养观察。(2)上述实验中的A、B组的枝条数量不可以选择1根或2根原因是_。2、实验探

7、究题:科学家们做了如下实验:将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分别进行标记,然后将其放养于工业污染区和没有污染的非工业区。经过一段时间后,将所释放的桦尺蛾尽量回收,计算其数目,结果如表:地区深色桦尺蛾浅色桦尺蛾释放数回收数释放数回收数工业污染区20030200131没有污染的非工业区20013820027(1)桦尺蛾的体色在遗传学上叫_。(2)在工业污染区,深色桦尺蛾的回收数比较高,在非工业区,浅色桦尺蛾的回收数比较高,这说明桦尺蛾对环境具有_。(3)在工业污染区,_是有利变异,而在非工业区,_则是有利变异。(4)这种在生存竞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_。3、果肉汁多味美的西瓜作为夏季消暑的一

8、种主要水果,广受人们的喜爱。科研人员为迅速扩大优良西瓜新品种的繁殖量,以抗病能力、耐低温能力强以及根系强大的南瓜和葫芦为砧木,进行了西瓜的嫁接栽培实验,实验方法(图)和结果(表)如下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5天茎粗(mm)单瓜质量(kg)维生素C含量(ug/100g)可溶性糖含量(ug/g)A组4.610.70.6168.46B组7.711.341.0679.64(1)在实验中,A组的作用是_。(2)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采用_(措施)来改进实验,尽量减少实验结果的误差。(3)由表中数据可知,B组的葫芦、南瓜双砧木嫁接能够提高西瓜果实品质,这可能是由于双砧木嫁接使植株具有更加强大的_,

9、从而有利于吸收更多的_,为植物生长和果实的发育提供足量的营养物质。(4)通过嫁接所获得的优良品质_(填“能”或“不能”)遗传给后代,原因是_。4、请根据下列实验回答问题: (1)(实习:测量体温) 体温是指人体_的温度;测量前先用体积分数为75%的_对体温计进行消毒。(2)(实习:膝跳反射) 某同学一条腿自然的搭在另一条腿上,另一个同学用手掌内侧的边缘快速的叩击该同学膝盖下的韧带时,会发生_反应,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_。(3)(观察:鲫鱼) 轻轻掀起活鱼的鳃盖发现:鱼鳃的颜色是_色的,原因是鰓丝上布满了_;鰓的这种特点有利于鲫鱼完成_。(4)(探究:蚂蚁的觅食行为) 实验中,在蚂蚁巢穴等距离处

10、放置蘸清水的棉球和蘸糖水的棉球。放置蘸清水棉球的作用是_。一段时间后,大多数蚂蚁趋向蘸糖水的棉球,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5)(讨论:抗生素的作用和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抗生素能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影响细胞膜的功能或抑制_合成等途径,有效地杀死某些细菌或抑制某些细菌的生长。滥用抗生素会使对抗生素具有_的细菌种类越来越多,甚至产生超级细菌。-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D【分析】本题考查化石作为生物进化证据的相关知识。化石是指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科学家们能够确定沉积岩地层和化石形成的年代,如果我们把地层比作一本书,一层又一层的沉积岩就好像书页,地层中的古生物化石好像书中的

11、文字,它记载着地球的进化历史,也记载着生物的进化历史。因此,化石是最有说服力的生物进化证据。依据化石记录显示:形成早的古老地层中,化石生物种类少,结构简单而低等;形成晚的地层中,化石生物种类多,结构复杂而高等。这表明地球上的生物是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发展变化的,其总的进化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详解】A化石是指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一般是具有骨骼、甲壳等的古生物能形成化石,不是所有生物,错误。B生物的进化是由简单到复杂的,越是古老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错误。C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有力的证据,但并不是唯一的证据,如还有胚胎学证据

12、 、比较解剖学证据和生物化学证据等,错误。D动物的遗物化石,往往是它们的排泄物或卵(蛋),因此恐龙蛋化石是遗物化石,D正确。故选D。2、A【分析】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基因组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变异遗传性状的物质。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改变动植物性状,培育新品种,也可以利用其它生物体培育出期望的生物制品,用于医药、食品等方面。【详解】AD美国科学家培育出“巨型小鼠”这项技术,是利用改变鼠基因的方法,让鼠的性状发生变异,能够改变生物的性状。通过这种转基因技术可以培育巨型猪、巨型羊等可能将要成为现实,从而大大提高猪、羊

13、的经济价值,A正确;D错误。B转基因技术能用在不同类的生物中,即可以将动物基因转入其他生物细胞中,B错误。C科学家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注入小鼠受精卵内,培育出了巨型小鼠,C错误。故选A。3、A【分析】人的体细胞内有23对染色体,其中有22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第23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详解】“大熊猫的性别决定和人相同”,因此雄性大熊猫的性染色体是XY,雌性大熊猫的性染色体是XX。大熊猫体细胞中有21对染色体,其中有20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雄性的性染色体是XY,雌性的性染色体是XX。

14、所以雌性大熊猫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20对+XX,A符合题意,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4、C【分析】家蚕属于昆虫,昆虫的发育过程分为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过程是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时期。【详解】家蚕发育顺序是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图中是幼虫,是蛹,是成虫,是受精卵,所以家蚕发育的全过程是:。故选C 。5、B【分析】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属于无性繁殖,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性状的稳定。【详解】A接上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砧木。甲是接穗、乙是砧木,嫁接时需让甲与乙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嫁

15、接成活,因为形成层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使得接穗和砧木长在一起,易于成活,A错误。B嫁接属于无性生殖,传粉属于有性生殖,B正确。C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乙树上所结果实的口味是毛桃味道。将甲(Dd)的带芽枝条嫁接到乙树上,枝条成活并在开花后进行自花传粉”,甲(Dd)自花传粉,胚的基因型应该为种子中胚的基因型为DD、Dd和dd,C错误。D该枝条自花传粉后,受精卵发育成胚,D错误。故选B。6、B【分析】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

16、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显性基因,小写字母表示隐性基因。【详解】家庭性多发性结肠息肉是一种显性遗传病,则表现正常的基因组成是ee,患病者的基因组成是EE或Ee。父亲患病(基因组成为EE),母亲表现正常(基因组成是ee),遗传图解如下:因此,子代的基因型是Ee,表现为患病。故选B。7、A【分析】青蛙是两栖类,幼体在水中发育、用鳃呼吸;成体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上差别很大,经历变态发育。【详解】青蛙是水中产卵、体外受

17、精、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上差别很大,经历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都特指昆虫的发育过程,不能用于两栖类,两栖类的只能是变态发育。青蛙包括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胚胎发育是指从受精卵发育成蝌蚪的过程,是在水中进行的;胚后发育是指蝌蚪发育成成体的过程,鳃消失、出现肺,尾退化、出现四肢,这个过程在水陆两地都进行。A符合题意。故选A。8、B【分析】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动物的保护色有利于躲避敌害或捕食猎物。【详解】达尔文认为,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

18、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竞争实现的,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这种体色称为保护色。保护色的形成过程是动物在适应环境过程中所表现的一个方面,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可见B符合题意。故选B。9、D【分析】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详解】达尔文认为,任何一种生物在生活过程中都必须为生存而斗争,生存斗

19、争包括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斗争,生物种内的斗争,如为食物、配偶和栖息地等的斗争,以及生物种间的斗争;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这就是说,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蝗虫的体色与环境的颜色相一致,是环境对蝗虫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故选D。10、C【分析】发酵技术、酶技术、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等都是重要的生物技术,此题考查的是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的知识,制酒要用到酵母菌。【详解】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如酿酒时要用到酵母菌,在

20、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甘蔗中含丰富的葡萄糖,加入酵母菌,通过酵母菌发酵可以产生大量的酒精,这项技术属于发酵工程,C正确。故选C。二、填空题1、X或Y【分析】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详解】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精子的性染色体为X或Y,因此男性的生殖细胞中性染色体的组成是X或Y。2、遗传物质 环境 【分析】本考点考查了对生物的变异的理解认识,需重点掌握知识,具有一定的综合性,需灵活解题。【详解】大小两个花生品种的差异是因遗传物质不同而形成的,基因决定生物的性

21、状,因此两个花生品种的差异是由基因决定的。大花生品种中的少数小花生,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说明性状受环境影响较小,还是遗传物质起决定作用。小花生品种中的大花生的遗传物质并没有改变,种在地里不一定会结出大花生。同一品种的花生果实大小有差异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说明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3、不完全变态【详解】昆虫的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和成虫三个阶段,而且幼虫和成虫差别不明显,这样的发育过程叫不完全变态;昆虫的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而且幼虫与成虫的差别明显,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完全变态。家蚕的一生要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而且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明显的差异,属于

22、完全变态发育。4、无性生殖 增殖 分化 新植株 【分析】组织培养是指在无菌的条件下,将植物的茎尖、茎段或叶片等切成小块,培养在特定的培养基上,通过细胞的分裂和分化,使它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详解】组织培养是指在无菌的条件下,利用无性生殖原理,将植物的茎尖、茎段或叶片等切成小块,培养在特定的培养基上,通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使它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可见组织培养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是利用无性生殖原理的高新技术手段。5、形成层 接穂 柿子 【详解】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时接上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砧木,嫁

23、接时应当使接穂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嫁接成活。嫁接属于无性繁殖,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性状的稳定。因此把柿子树的枝条嫁接到梨树上,柿子树的枝条称为接穗,成活长大后会结出如柿子样的果实。三、判断题1、错误【详解】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见生命物质形成的场所是原始海洋。故答案为错

24、误。2、错误【分析】人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人体内每个细胞内有23对染色体,包括22对常染色体和一对性染色体。性染色体包括: X染色体和Y染色体。【详解】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22+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22+Y染色体的精子。男性精子中的性染色体有X或Y。故题干说法错误。3、正确【详解】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机率大,如近亲结婚时所生的子女中,单基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比非近亲结婚要高出7.862.5倍;先天畸形及死产的机率比一般群体要高34倍。孩子智力下降,并患有许多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愚型病,其危害十分显著。因此,禁止近亲结婚可以减

25、少后代得遗传病的可能性。该表述正确。4、错误【详解】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两条性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即生男孩和生女孩的主要决定因素是父亲的性染色体,因此题干的说法不正确。故错误。5、正确【详解】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有一个白化病孩子,表明白化病是隐性性状,控制白化病的基因是隐性基因。假设白化病隐性基因用a表示,则肤色正常是显性基因用A表示,因此患白化病的

26、孩子的基因组成是aa,因此父母遗传给白化病孩子的基因一定是a,所以这对表现正常的夫妇基因组成是Aa。其遗传图解如图:从遗传图解看出,若再生一个孩子患该病的可能性为25%,故题干观点正确。四、实验探究1、斜切 增加接触面积 药剂X 相同且适宜 防止偶然性 【分析】扦插一般是指把植物的茎进行切断,经过处理之后,插在土壤中,然后每一段枝条都可以生根发芽,长出一个新的植株。【详解】(1)实验步骤:取20支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柳枝。将枝条下端均切成斜向切口,这样为了增加接触面积可以提高柳树枝条成活率。将A组下端涂抹药剂X,B组下端涂抹等量清水。扦插在同样的土壤中并放置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观察。(2)为

27、了防止偶然性上述实验中的A、B组的枝条数量不可以选择1根或2根,应多选几根。【点睛】做这题的关键是掌握扦插的繁殖方法,了解对照实验的设计。2、(1)性状(2)适应性(3) 深色桦尺蛾 浅色桦尺娥 (4)自然选择 【分析】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在工业污染区,深色桦尺蛾回收数多,说明深色桦尺娥在工业污染区更容易生存;而在非工业区,浅色桦尺蛾回收数多,说明浅色桦尺娥在非工业区更容易生存。这说明生物的体色与环境的颜色一致时,即具有保护色的生物更容易生存。(1)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桦尺蛾的体色就是一种性状。(2)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颜色相似,从而不易被敌害发现,利于其避敌和捕

28、食,这种体色叫做保护色。工业污染之后,桦尺蛾较深的体色对其本身来说是一种保护色。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在工业污染区深色桦尺蛾的回收率比较高,这说明深色桦尺蛾对工业污染区的环境的颜色是适应的;同理,浅色桦尺蛾在非工业区的环境中也是适应的。(3)在工业污染区,深色桦尺蛾回收数多,说明深色桦尺娥在工业污染区更容易生存,是有利变异;而在非工业区,浅色桦尺蛾回收数多,说明浅色桦尺娥在非工业区更容易生存,是有利变异。(4)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自然选择的主要内容是: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3、对照 增加A、B组嫁接的植株数

29、 根系 水和无机盐 不能 嫁接属于无性生殖,母体的遗传物质没有改变 【分析】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且理想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和干扰。【详解】(1)对照实验中要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施加实验变量处理的组,对照组是不施加实验变量处理的组。在该实验中,A组是自根砧木,B组是葫芦、南瓜做砧木,故在实

30、验中,A组的作用是对照,属于对照组。(2)每组只用少量的实验材料或生物个体做实验不科学,可能因实验材料或生物个体自身原因等偶然性而影响实验结果。因此,实验材料或生物个体的数量要多,这样可以减少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的误差,排除偶然性,增强实验的准确性、可靠性。所以,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采用增加A、B组嫁接的植株数来改进实验,尽量减少实验结果的误差。(3)水和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具有重要作用,植物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植物的根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结合表中数据可知,B组的葫芦、南瓜双砧木嫁接能够提高西瓜果实品质,这可能是由于双砧木嫁接使植株具有更加强大的根系,从而有利于吸收更多的水

31、和无机盐为植物生长和果实的发育提供足量的营养物质。(4)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称为无性生殖。无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所以,通过嫁接所获得的优良品质不能遗传给后代,原因是嫁接属于无性生殖,母体的遗传物质没有改变。4、内部 酒精 小腿突然(向上)跳起 脊髓 鲜红 毛细血管 气体交换 形成对照 蚂蚁喜欢取食(吃)甜食 蛋白质 抗药性 【分析】(1)体温是指人体内部的温度。人体体表的温度是身体表面的温度,又称表层温度,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2)根据反射形成的过程可将其分为两类:简单反射(非条件反射)和复杂反射(条件反射)。(3)鱼的呼吸器官是鳃,

32、是由许多的鳃丝组成的,由于里面含有大量的毛细血管。(4)蚂蚁的觅食行为与食物的气味有关。(5)有的真菌能引起多种疾病,有的真菌却可以产生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这些物质被称为抗生素,抗生素可以用来治疗相应的疾病。【详解】(1)体温是指人体内部的温度。人体内部的温度不容易测量,一般测量体表温度,测量部位主要直肠、口腔、腋下,测量前先用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对体温计进行消毒。因此,体温是指人体内部的温度;测量前先用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对体温计进行消毒。 (2)某同学一条腿自然的搭在另一条腿上,另一个同学用手掌内侧的边缘快速的叩击该同学膝盖下的韧带时,会发生小腿突然(向上)跳起反应,即膝跳反射,膝

33、跳反射属于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的反射,称为非条件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脊髓)参与即可完成。 (3)鱼的呼吸器官是鳃,是由许多的鳃丝组成的,由于里面含有大量的毛细血管,所以颜色为鲜红色,水由口进入然后经鳃盖后缘流出,当水流经鳃丝时,水中的溶解氧进入鳃丝的血管中,而二氧化碳由鳃丝排放到水中,二者进行气体交换。因此,轻轻掀起活鱼的鳃盖发现:鱼鳃的颜色是鲜红色的,原因是鰓丝上布满了毛细血管;鰓的这种特点有利于鲫鱼完成气体交换。 (4)探究蚂蚁的觅食行为实验中,在蚂蚁巢穴等距离处放置蘸清水的棉球和蘸糖水的棉球。放置蘸清水的棉球的作用是形成对照。一段时间后,大多数蚂蚁趋

34、向蘸糖水的棉球,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蚂蚁喜欢取食(吃)甜食。因此,放置蘸清水棉球的作用是对照作用。一段时间后,大多数蚂蚁趋向蘸糖水的棉球,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蚂蚁喜欢取食(吃)甜食。 (5)抗生素的作用是抑制细胞壁的形成,影响细胞膜的功能或抑制蛋白质合成等途径,有效地杀死某些细菌或抑制某些细菌的生长,可以治疗多种细菌性疾病。在使用抗生素的过程中,对抗生素不具耐药性的细菌死亡,具有耐药性的细菌可能存活下来,滥用抗生素会使这些对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的细菌种类越来越多,甚至产生超级细菌,最终在抗生素的作用下存活的病菌绝大多是是对抗生素具有抗药性的,此时抗生素就基本失去效果了。【点睛】对课本涉及的实验需要熟练掌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策划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