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精品解析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难点解析试题(含详细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精品解析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难点解析试题(含详细解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难点解析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生物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课间操跑步时,同学们会呼吸加速,从而满足机体对氧气的需求。下列关于这一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老师建议要用
2、鼻呼吸,原因之一是用鼻呼吸能够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B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原因之一是肺泡壁很薄,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C氧气进入肺部的毛细血管后,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D氧气最终被运输到组织细胞处参与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2、下列关于“三北”防护林工程的描述,错误的是()A“三北”防护林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植树造林工程B“三北”防护林工程地跨我国西北、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地区C“三北”防护林工程被誉为“万里绿色长城”D“三北”防护林工程最重要的生态效益是美化环境3、最近,雾霾天气成为热门事件之一。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雾霾现象越来越严重,对人体的危害也在加重。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用
3、鼻呼吸,鼻毛能阻止雾霾中的所有颗粒物进入人体B支气管与肺泡不能清除雾霾中的微小颗粒物C鼻腔内黏膜分泌的黏液能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湿润D雾霾天气的形成与过度不当燃烧、汽车尾气排放有关4、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高级中枢位于 ( )A小脑B脑神经C大脑皮质D脊神经5、升入初中后,班级里的男同学出现了声音变粗和喉结突出等现象,下列激素与此有关的是( )A生长激素B雄性激素C雌性激素D甲状腺激素6、下列有关食品腐败和食品保存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微生物的大量繁殖是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B风干保存食品是因为干燥环境不利于微生物的生存C保存牛奶的巴氏消毒法是通过高温杀死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D保存食品时超量添加食品防腐剂可以
4、保存更久且对人体无害7、生物小组在做实验时将新鲜鸡血分别放入A、B、C、D四支试管中,A、C试管中放有抗凝剂,B、D试管中没有放,下图是静置后的结果,其中正确的是( )。ABCD8、习近平主席教导我们: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因此我们要爱护植被,绿化祖国。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植树节是3月12日B植被有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等功能C为保护植被应该退耕、退牧、还林、还草D我国植被丰富,可以肆意砍伐9、关于血液在人体心脏中的流动方向,正确的是()A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主动脉B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C肺静脉左心室左心房主动脉D肺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10、喜鹊筑巢的行为很复杂,决定该
5、行为的是( )A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B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作用C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D遗传物质的控制作用第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用纱布包住面团用清水洗,最后在纱布上会留下俗称“面筋”的物质。面筋是_。2、人类的进化发展大约分为南方古猿阶段、_、直立人阶段和_。其中_是人类进化史中最关键的一个阶段。3、_是主要的消化和吸收的器官。4、血液循环系统由_和血管组成;血液是由_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_、_、_。5、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_组成的,消化和吸收食物的主要部位是_。三、判断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1、血液在人体全身的循环途径分为体循环和肺
6、循环,人体先进行体循环,再进行肺循环。(_)2、建造和修复人体的重要原料来自食物中的蛋白质。(_)3、男性的精子呈蝌蚪状,是人体内最大的细胞。(_)4、在正常人体中,心脏每分钟搏动的次数叫做心率,儿童的心率一般快于成年人。(_)5、食物腐败的根本原因是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引起的。(_)四、实验探究(4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40分)1、阅读资料,回答问题棘腹蛙是被列入(中国国危物种红皮书)的一种蛙,它的蝌蚪皮肤渗透性强,对外界环境的毒性非常敏感,研究人员为了研究水环境中Cu2+(铜离子)浓度对棘腹蛙蝌蚪的影响,选择大小均匀活动能力强的2月龄蝌蚪先通过预实验确定水环境中,铜离子浓度最小致死浓度和最大
7、安全浓度。据此在设计正式实验如下表,从至组,每个浓度均设置三个重复组分别选取10尾蝌蚪放养于各个容器中,保证其他饲养条件一致观察蝌蚪中毒情况记录24、48、72、96小时的死亡数量。组别实验溶液浓度mg/L蝌蚪数量(尾)实验蝌蚪在各时间内累计死亡数(尾)24小时48小时72小时96小时?00000.83000001.03000371.230005111.4300314181.6300418211.8300522282.0300926302.2306143030(1)选择棘腹蛙蝌蚪做实验的理由是_;根据本研究,水环境中Cu2+铜离子浓度达_mg/L时,棘腹蛙蝌蚪可致死。(2)科研人员把第组设为对
8、照组,试验溶液浓度是_mg/L,需要_个重复实验:设置的至组实验,除试验溶浓度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目的是保证_。(3)Cu2+(铜离子)浓度相同时,棘腹蛙蝌蚪死亡数量和时间的关系是_。(4)科研人员做该实验的意义有_。(写出一点)2、某初中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课题时,准备了馒头(碎屑与小块等量)、唾液、清水、碘液、恒温箱等实验材料和设备,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试管编号馒头形态加入的物质温度环境1碎屑,搅拌2毫升唾液,2滴碘液37;10分钟2碎屑,搅拌2毫升清水,2滴碘液37;10分钟3小块,不搅拌2毫升唾液,2滴碘液37;10分钟4碎屑,搅拌_,2滴碘液0;
9、10分钟(1)分析1号试管和2号试管这一组实验,实验变量是_。1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_。因为馒头中的淀粉消化成了_。(2)为进一步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消化作用的影响”,小组同学补加了4号试管。请你根据所学的有关知识判断,加入到4号试管的物质还应该有_,对照组是_号试管,4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_,实验结论是唾液淀粉酶在_环境中活性最强。3、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已经成为酸雨多发区,酸雨污染的范围和程度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为探究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从如图所示的四个装置中选取两个装置,并同时置于温暖的室内,定期观察并记录种子的萌发情况。(注:各装置中种子的种类、数量相同)(1)该小组
10、同学应选择_和_两个装置作为对照实验,他们要探究的问题是:_。(2)实验的每个装置都用较多粒种子而不是1粒种子,目的是_。(3)如果A装置的种子萌发数明显小于C装置的种子萌发数,则说明_。如果A装置的种子萌发数与C装置的种子萌发数相近,则说_。(4)由于森林减少及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多,现在全城环境出现了 现象。A赤湖B沙尘暴C温室效应D酸雨4、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近年来,我国学生肥胖和超重检出率持续增加,校园里“小胖墩”比比皆是。如何来判断一个人的营养与胖瘦呢?方法就是用BMI指数(Body Mass Index)来评估。BMI指数是用体重(公斤)做分子,以身高(米)的平方做分母得出
11、的数值。BMI指数越高,人越倾向于超重,甚至肥胖。请你分析回答:(1)肥胖者往往禁不住美食诱惑,美食进入人体离不开唾液淀粉酶的消化。唾液淀粉酶能将食物中的淀粉初步消化成_。(2)为了研究不同BMI范围人体的唾液淀粉酶活性,研究者征集了多名BMI指数正常及超重的志愿者,分别检测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实验操作如下表所示。(注:表格中“”表示没有。)对照管测定管BMI指数正常BMI指数超重清水2mL唾液2mLba2mL2mL2mL37水浴保温5分钟碘液2滴2滴2滴仪器测定唾液淀粉酶活性(结果见图1、图2)表格中a处应填写_;b处应填写_。为了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应该对每个志愿者的唾液淀粉酶活性值进行_
12、测量,求取_。各组需要在37水浴保温的理由是_。碘液检测时,对照管的实验现象是_(填“变蓝”或“不变蓝”)。由下图图1、图2的曲线变化趋势可以得出结论: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C【分析】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器官。人体肺与血液的气体交换通过气体扩散来完成的。【详解】A鼻腔内鼻粘膜分泌的黏液可以湿润空气;鼻腔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鼻腔中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黏液可以粘住灰尘,对空气有清洁作用,故A正确。B肺泡是肺的功能单位,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故B正确。C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发
13、生在肺泡和血液之间,氧气进入肺部的毛细血管,血管内的血液由含氧量低的静脉血变成含氧量丰富的动脉血,故C错误。D组织细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在组织细胞把有机物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且释放出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故D正确。故选C。2、D【分析】“三北”防护林工程是指在中国三北地区(西北、华北和东北)建设的大型人工林业生态工程。中国政府为改善生态环境,于1979年决定把这项工程列为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项目。【详解】“三北”防护林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植树造林工程,该工程地跨我国西北、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地区,总面积435.8万平方公里,占我国国土总面积的45%,在国内外享有“绿色长城”之美誉。“
14、三北”防护林工程最重要的生态效益是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降低温室效应等,D错误。故选D。3、A【分析】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雾霾天气现象越来越多,雾霾天气对人会造成危害。【详解】A雾霾是由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组成,虽然鼻毛可以阻挡一部分可吸入颗粒物,但是气态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却无能为力,A符合题意。B雾霾天气时,空气中漂浮着粉尘、烟尘,可能悬浮在雾气中,人们每次呼吸,往肺部深处吸入大约50万个微粒,可是在受到污染的空气中,吸入的微粒可能比这多百倍。而支气管与肺泡不能有效清除雾霾中的微小颗粒物,B不符合题意。C鼻腔内黏膜分泌的黏液能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湿润,C不符合题意。D雾霾天
15、气的形成主要是人类的燃烧活动,从工业生产燃煤、汽车尾气、烧秸秆,都会产生,D不符合题意。故选A。4、C【分析】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详解】A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A错误。BD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BD错误。C大脑包括端脑和间脑,端脑包括左右大脑半球。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称为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比较重要的中枢有
16、: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等,C正确。故选C。5、B【分析】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激素分泌异常会引起人体患病。【详解】A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蛋白质类物质),作用于全身细胞,具有促进生长,促进蛋白质合成和骨生长的作用,A错误。B睾丸分泌的雄激素(固醇类物质),具有促进男性性器官的发育、精子的生成,激发并维持男性第二性征(声音变粗和喉结突出等)的作用,B正确。C雌性激素是由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能激发并维持促使人体出现第二性征,在女性表现为
17、:乳房隆起、骨盆变得宽大等,C错误。D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氨基酸衍生物),几乎作用于全身组织细胞,具有促进代谢活动;促进生长发育(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的作用,D错误。故选B。6、D【分析】食品腐烂的原因是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因此食品贮存的原理都是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们的生长和繁殖。【详解】A由于各种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接触到食物,并依附其上利用食物中的养分发育、繁殖,期间会产生很多的生长代谢产物,产生各种各样的味道,如酸、臭等等。因此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A正确。B风干保存食品是因为干燥环境不利于微生物的生存,B正确。C保存牛
18、奶的巴氏消毒法是通过高温杀死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C正确。D保存食品时超量添加食品防腐剂中对人的健康有明显危害,D错误。故选D。7、C【分析】将新鲜的血液放入抗凝剂后静置一段时间血液会出现分层现象,最上面的血浆,下面的是血细胞。【详解】AA中加入抗凝剂,A分层,上面的是血浆,下面的是血细胞,A不符合题意。BB中没有加入抗凝剂,B不分层,上面析出的是血清,下面的是血块,B不符合题意。CC中加入抗凝剂,C分层,上面的是血浆,下面的是血细胞,C符合题意。DD中没有加入抗凝剂,D不分层,上面析出的是血清,下面的是血块,D不符合题意。故选C。8、D【分析】一个地区内生长的所有植物叫做这个地区的植被。我国主
19、要的植被类型有以下几种: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和针叶林。对严峻的植被保护形势,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主要有:保护植被,植树造林,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详解】A1979年2月,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根据国务院的提议,通过了将3月12日定为我国植树节的决议,A正确。B植被对周围环境有巨大的改造调节作用,造林绿化可改善大气污染、净化水体,还能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B正确。C退耕、退牧、还林、还草有利于提高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和保护草原生态系统,从而保护植被,C正确。D我国是一个少林国家,我国人均森林面积只有0.128公顷,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5我国不仅人均森林面
20、积少,而且长期以来对森林资源的利用不够合理,使森林生态系统呈现衰退的趋势,肆意砍伐使森林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不利于植被的保护,D错误。故选D。9、B【分析】血液循环途:【详解】A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A错误。BCD结合分析可知: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B正确、CD错误。故选B。 10、C【分析】喜鹊等动物体之所以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由于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同时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对动物体也有调节作用。【详解】 喜鹊等动物体的调节方式主要两种: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神经调节是指神经系统调节身体的各个器官、系统的活动,使之相互配合,协调一致,使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激素调节
21、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是激素通过血液的传送,对动物体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所进行的调节。所以,喜鹊筑巢的行为很复杂,决定该行为的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故选C。二、填空题1、蛋白质【分析】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包括糖类、蛋白质、脂肪和水、无机盐、维生六大类物质。其中蛋白质、脂肪、糖类既是细胞的组成成分,又为人体提供能量,蛋白质是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糖类是人体能量的主要供应者,脂肪在人体内可作为备用能源;水、无机盐是细胞的组成成分,但不为人体提供能量;维生素既不参与细胞的组成,又不为人体提供能量。【详解】面筋是小麦粉中所特有的一种胶体混合蛋白质,由麦胶蛋白质和麦谷蛋白质组成。用面粉加水拌和,洗去其中所含
22、的淀粉,剩下凝结成团的混合蛋白质就是面筋。2、能人阶段 智人阶段 直立人 【详解】人类的进化的四个阶段: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南方古猿的脑容量为500毫升左右,能使用天然的工具,但不能制造工具;能人的脑容量平均为680毫升,能直立行走,解放前肢,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石器);直立人也就是所谓的晚期猿人,脑容量接近1100毫升,两足直立行走,手比较灵活,可以打造多种石器,开始使用火;能人的脑容量可达1000毫升以上;智人的人类脑容量达1350毫升甚至更大,接近现代人的脑量,能制造石器和骨器,靠狩猎、捕鱼生活,不仅会使用火,还能人工取火。因此,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直立人是人类进化最关键的一个阶段;脑
23、的发育,使人类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越来越强,并且产生了语言,使其适应环境的能力越来越强。3、小肠【分析】人体的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小肠。【详解】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且上面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加大了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面积;小肠内有小肠腺分泌的肠液,还有胰腺分泌的胰液通过胰管流入小肠,肝脏分泌的胆汁通过胆管流入小肠,利于消化食物,在小肠中基本上完成了消化过程;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都很薄,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故小肠是主要的消化和吸收的器官。4、心脏、血液 血浆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分析】血液循环系统由血管、心脏和血液组成。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
24、两部分。【详解】血液循环系统由血管、心脏和血液组成,血液包括血细胞和血浆,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种类型。5、消化腺 小肠 【详解】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口腔有初步消化淀粉的作用,胃有暂时储存食物和初步消化蛋白质的作用,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肝脏等,其中,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其分泌的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三、判断题1、错误【详解】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系统中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
25、的,并且在心脏处汇合在一起,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为人体各个组织细胞不断的运来养料和氧,又不断地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因此题干的说法不正确。故答案为错误。2、正确【详解】食物含有的营养成分分为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包括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无机物包括水 无机盐。糖类、蛋白质、脂肪三类有机物既是构成细胞的成分,又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糖类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功能物质,脂肪是人体内的储备能源物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维生素既不构成细胞也不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但对人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水和无机盐都是构成细胞的成分,但都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26、故题干说法正确。3、错误【详解】睾丸是男性主要的性器官,能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精子在精液中,呈蝌蚪形,能游动。人体内有很多细胞,但最大的细胞是卵细胞,卵细胞的细胞质里含有丰富的卵黄。卵黄是胚胎发育初期所需要的营养物质。题干说法错误。4、正确【详解】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叫心率。测量心率的时候我们要保持平静;正常成年人在平静状态下心率是75次左右,儿童的心率一般略高于成年人。题干说法正确。5、正确【分析】微生物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营养物质等,夏天温度较高,食物中的细菌、真菌繁殖加快,食物中细菌真菌数量大量增加繁殖,进而分解食品中的有机物,导致食品的腐败变质。【详解】由于各种细菌、霉菌等
27、微生物,接触到食物,并利用食物中的有机物,生长和大量繁殖。期间会产生很多的生长代谢产物,产生各种各样的味道,如酸、臭等等。因此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故说法正确。四、实验探究1、(1) 棘腹蛙的蝌蚪皮肤渗透性强,对外界环境的毒性非常敏感 1.0 (2) 0 3 单一变量(或控制无关变量、变量唯一) (3)随着时间增加,棘腹蛙蝌蚪死亡的数量增加(符合题意、科学合理即可)(4)答案示例:通过棘腹蛙来监测水环境;提出更好保护棘腹蛙的措施(或为棘腹蛙的保护提供依据)等;答题要点:一是环境监测,二是棘腹蛙保护,三是给类似的科学研究参考。(符合题意,科学合理,即可得分)。【分析】
28、对照实验又叫单一变量实验,只有一个量不同。其它量皆相同的实验。只有一个变量,这就是实验中所有探究的问题,是可以改变的量,此题变量是Cu2+(铜离子) 浓度的不同。(1)由于本实验探究的是环境溶液中Cu2+(铜离子)浓度对棘腹蛙蝌蚪的影响,为了使实验间效果更明显,因此选择棘腹蛙蝌蚪为实验材料,原因是棘腹蛙的蝌蚪皮肤渗透性强,对外界环境的毒性非常敏感,从实验表格中可以看到,水环境中Cu2+ (铜离子)浓度达到1.0mg/L时,72小时后开始发现有3只死亡的棘腹蛙蝌蚪。(2)科研人员把第组设为对照组,试验溶液浓度是0mg/L,目的是排除水溶液对实验的影响。实验为了排除偶然性,减少误差,需要做3个重复
29、实验,为了保证实验变量的唯一性(或单一变量),置 的至组实验,除试验溶液浓度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3)通过实验表格可以看出,Cu2+ (铜离子)浓度相同时,棘腹蛙蝌蚪死亡数量和时间的关系是随着时间增加,棘腹蛙蝌蚪死亡的数量增加。(4) 科研人员做该实验的意义包括一是环境监测,二是棘腹蛙保护,三是给类似的科学研究参考。2、(1) 唾液 不变蓝 麦芽糖 (2) 2毫升唾液 1 变蓝 37 【分析】1口腔中具有唾液腺,能分泌唾液,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够将淀粉初步消化为麦芽糖。2淀粉遇到碘液会变蓝,麦芽糖遇到碘液不会变蓝。3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高温和低温都会使酶的活性受到抑制,在37左右淀粉
30、酶的催化作用最强。(1)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唯一的不同条件,就是该对照实验的变量。因此,对比1号试管和2号试管的条件可知,变量是唾液。实验中1号试管加入了唾液,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在适宜的温度下,将淀粉全部分解为麦芽糖,麦芽糖遇碘液不变蓝,因此该试管滴加碘液后不变蓝。(2)为进一步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消化作用的影响”,变量是温度。所以,4号试管与1号试管的温度环境应该不同,其他条件都应相同,因此加入的物质也是2毫升唾液和2滴碘液。通常把接受实验变量(温度)处理的对象组叫实验组,把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叫对照组,故
31、对照组是1号试管。实验中4号试管虽然加入了唾液,但装置保温在0,低温会使酶的活性受到抑制,因此该试管中有淀粉存在,滴加碘液后变蓝。由1和4的实验现象可知:唾液淀粉酶在37环境中活性最强。3、(1) A C 酸雨对种子的萌发有影响吗? (2)避免偶然性,减少误差(3) 酸雨对种子的萌发有不利影响 酸雨对种子的萌发基本不影响 (4)C【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对照实验的设置方法,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1)此题主要是为了探究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因而我们提出的问题应该是:酸雨对种子的萌发有影响吗?在此实验中的变量应该是酸雨,即水分中是否含有酸性物质,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A和B中,变量是空气,因而不是我们所
32、要探究的;A和C,一个水分中含有酸性物质,一个放了清水,能够形成对照实验,符合我们所要探究的;而A和D,D无论怎么样也不能萌发,因为里面没有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水分,因而出现了两个变量。(2)在实验时,为了防止出现偶然现象,减少实验误差,因而我们在实验中选取的对象往往是多个且是随机的。(3)种子萌发的条件有自身条件和外界条件。如果A装置的种子萌发数小于C装置的种子萌发数,则说明酸雨对种子的萌发有不利影响;如果A装置的种子萌发数大于C装置的种子萌发数,则说明酸雨促进种子的萌发。如果A装置的种子萌发数与C装置的种子萌发数相近,则酸雨对种子的萌发基本没影响。(4)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
33、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大量排放汽车尾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同时,人类对森林等植被资源的破坏也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加剧了温室效应的形成。4、(1)麦芽糖(2) 淀粉溶液 2mL 多次(重复/反复) 平均值 在37 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最高(或其他合理答案) 变蓝 随着BMI指数增加,唾液淀粉酶活性逐渐降低 【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淀粉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因此常用碘液来验证淀粉的存在。(1)由分析可知,唾液淀粉酶能将食物中的淀粉初步消化成麦芽糖。(2)本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从表中可以看出,表格中a处应填写淀粉,b处应填写2mL。为了排除偶然性的影响,应对每个志愿者的唾液淀粉酶活性值进行多次或重复或反复测量测量求取平均值。各组需要在37水浴保温的理由是人体口腔的温度是37,而且唾液淀粉酶在37时的酶活性最高。用碘液检测时,对照管的实验现象是变蓝,是因为对照管中没有唾液淀粉酶,不能够消化淀粉,故其实验现象是变蓝。由图1、图2的曲线变化趋势可知,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着BMI指数的增加,唾液淀粉酶活性逐渐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