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春走向高考】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第3单元 第7讲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真题体验(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28147389 上传时间:2022-07-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春走向高考】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第3单元 第7讲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真题体验(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2年春走向高考】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第3单元 第7讲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真题体验(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春走向高考】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第3单元 第7讲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真题体验(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春走向高考】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第3单元 第7讲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真题体验(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15年春走向高考】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第3单元 第7讲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真题体验 新人教版必修11.(2014海南历史13)清政府曾严禁商人参预朝廷饷银的汇兑业务,1862年却准许户部请求,利用民间票号的资金和汇兑网络解决朝廷饷银的调度问题。这一变化反映出()A票号成为清政府财政的支柱B太平天国运动影响清政府财政运作C洋务派开始控制国家金融体系D清政府利用商人应对外国资本冲击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太平天国以及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题干时间1862年以及“票号的资金和汇兑网络解决财政调度”说明当时的太平天国运动影响清政府财政的正常运转,故B项正确;A、C两项和D项说法均不符合题意

2、。2(2014广东文综16)如图所示为1917年山西某县教育会副会长的一则日记。该日记作为例证,可用于说明()A维新变法的必要性B辛亥革命的局限性C新文化运动的进步性D国民革命的不彻底性答案B解析本题以图片的形式考查了辛亥革命的局限性。旨在考查学生从图片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维新变法失败于1898年,早于题目中的时间“1917年”,故排除A项;国民革命开始于1924年,晚于题目中的时间“1917年”,故排除D项;由图片中的信息“(1917年)新知事诣各庙拈香行跪礼拜礼是旧官僚之行为”即可排除C项,选择B项。3(2013新课标全国卷29)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

3、A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C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D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迈向近代化的历程。解题关键是现代化的含义,主要指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思想自由化。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的经济工业化(机械化);戊戌变法倡导君主立宪,辛亥革命主张民主共和,属于政治民主化范畴。C项属于战争,D项太平天国、义和团运动从整体上阻碍了中国近代化。A、B两项比较,辛亥革命显然优于清末新政。4(2012重庆文综15)太平军某将领回忆自己在1862年指挥的一段战事时,自豪地说:“由巡抚李鸿章到上海,招集洋鬼,与我交兵那时洋鬼并不敢与我见仗。战其即败。”这位将领是

4、()A秦日纲B陈玉成C李秀成D石达开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抓住关键信息:1862、上海、洋鬼。结合所学知识,题干反映的是李秀成进攻上海遭遇洋枪队。C项正确。A、B、D项与题意不符。5(2012福建文综16)虽成“空壳”,但仍作为辛亥革命成果象征的是()A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B中国同盟会中华民国C三民主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中华民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历史成果。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同盟会在辛亥革命之前,不算其成功,三民主义也不算辛亥革命的成果,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6(2012北京文综17)晚清重臣端方上奏朝廷称:要消灭革命党

5、人,“唯有于政治上导以新希望”。他所指的“新希望”是()A利用义和团B颁布明定国是诏C预备立宪D南北和谈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清朝的“预备立宪”。解题关键作为清朝的重臣端方提出的“新希望”的含义是什么?这个“新希望”的提出是为了“消灭革命党人”的,可见A、B两项与此无关,从史实上看“南北和谈”是南方的军政府与北方的袁世凯势力之间的谈判,与清政府没有实质的关系,也不会引起清朝重臣的兴趣,而且和谈是一种妥协,不会产生消灭“革命党”的成果,因而也就不会被端方当成“新希望”。7(2012新课标全国卷4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

6、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见下图)。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 。(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答案略解析本题综合考查近代西方历次侵华战争以及中国各阶级阶层先进分子向西方学习的历程。本题为开放性试题,主要考查学生迁移所学知识,运用史料多角度多侧面辩证思考、论证、评析史学观点的能力。答案一:若赞成“冲击反应”模式,应侧重从外因角度给予肯定。注意从西方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分析西方文明的先进性和近代中国文明的落后性对比,然后

7、从西方历次侵华(“冲击”)后,中国人如何从器物制度思想等层次向西方学习着手回答。答案二:若反对“冲击反应”模式,应侧重从中国社会变化的内部动力角度给予肯定。可以从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等各阶级阶层先进分子发起的一系列运动的历史背景入手,注重分析各运动发生时当时中国内部政治、经济以及思想的变化,由此强调近代中国社会变化的内部动力和必然性。答案三:若认为“冲击反应”模式存在片面性,则可以从答案一与答案二两方面综合辩证评析,从外因角度给予肯定,从内因角度给予否定。8(2012浙江文综3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688年11月,威廉率1万多军队在英国登陆。詹姆斯二世召集大批军

8、队,但当威廉的军队登陆后却未去指挥。众叛亲离之际,他在12月10日逃往法国。摘编自吴于廑等世界史近代史编材料二(1688年革命)真正“光荣”的地方:它是不流血的,它无须乎内战、屠杀、放逐或报复往日国王及国会间靡费精神的竞争今改为两者之合作,而国会则占着上风。屈勒味林英国史材料三亚洲主要国家和地区背景资料中国清朝(16441912);中华民国(19121949)日本明治天皇(18681912在位);大正天皇(19121926在位)印度1849年英国殖民者占领全境;1947年成立印度自治领阿拉伯16世纪起为奥斯曼帝国统治;19世纪英国侵入;20世纪2030年代开始独立土耳其奥斯曼帝国(14世纪19

9、22);土耳其共和国(1923)伊朗卡扎尔王朝(17961925);巴列维王朝(19251979)据辞海等整理问题:(1)中华民国建立时,除西班牙、葡萄牙殖民地外,世界上的共和制国家寥寥无几。写出当时西方两个共和制大国国名的全称并简要评价其宪法。(2)辛亥革命中没有流太多的血,这令人想起世界近代史上的“光荣革命”。请根据材料一、二,并综合所学知识,概述“光荣革命”的历史事实,并思考该事件为何被称为“光荣革命”。(3)充分利用本题提供的所有线索,结合所学知识,论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答案(1)美利坚合众国。其宪法是近代世界第一部成文宪法,确立了联邦制和三权分立制,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法

10、兰西第三共和国。其宪法是保皇派和共和派妥协的产物,总统和参议院权力很大,共和政体在法律上得以确立。(2)斯图亚特复辟王朝倒行逆施。议会邀请荷兰执政威廉率军来英国,并成为国王。詹姆士二世逃亡。没有流血而政治制度发生变革(由君主专制向君主立宪制转变)。(3)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中华民国是继美、法之后的共和制大国,也是亚洲最早的共和制大国。革命中没有流很多血,避免了人民的巨大牺牲。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解析本题考查点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民主政治、法国民主政治、辛亥革命。本题以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切入考查探求中西近代民主政治的相关史实,突出了历史学科考试的特点(突出现实性),注重史实的再现、分析与比较认识。第(1)问据所学知识可知当时西方的共和国典型(美国与法国),然后结合所学回答即可。第(2)问实际上是考查史实再现和历史概念,结合相关史实回答。第(3)问首先要根据材料提炼“不流血方式实现政权过渡”“共和制”“宪法”等信息,在此基础上结合辛亥革命在政治、经济、思想方面的影响来回答。- 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