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版中考历史 1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精练精析 岳麓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版中考历史 1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精练精析 岳麓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一、选择题1.火的使用是人类利用自然力的一个重大进步。迄今为止的考古证明,我国最早使用天然火的原始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C.河姆渡人 D.半坡人2.下面是对北京人小毛一天生活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A.早上,小毛独自一人在原始森林中射死了一头野兽B.中午回家后,小毛马上钻木取火烧烤捕到的野兽C.下午,小毛用陶罐蒸出香喷喷的小米饭D.晚上,小毛与大家共同住在洞穴中,洞口燃着一堆大火以驱赶野兽3.(2012连云港模拟)小明在网上搜索“黄河流域”“粟”“半地穴式房屋”。由此你能判断小明搜索的最可能是( )A.元谋人遗址 B.河姆渡原始居民遗址C.北
2、京人遗址 D.半坡原始居民遗址4.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 )A.农业生产的出现 B.火的使用C.建造房屋 D.使用陶器5.(2011株洲学业考)株洲有很多以“神农”命名的景观或建筑,如神农公园、神农阁,还有正在建设中的神农城,请问这是为了纪念( )A.炎帝 B.黄帝 C.禹 D.尧6.在古希腊神话中,众神经常参加人间战争。传说在中国古代,也有一场“风伯御风,雨师行雨”的战役,在这场战役中,炎帝、黄帝部落大败蚩尤部落。该战役发生在( )A.牧野 B.涿鹿 C.长平 D.城濮7.每年全国“两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期间, “两会”代表都向政府有关部门
3、提出选民们的意见和要求,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以下制度中,体现朴素的民主观的是( )A.禅让制度 B.世袭制度 C.分封制度 D.册封制度 8.“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这种状况始于( )A.尧 B.舜 C.禹 D.启9.制作年代尺,可以更有效地学习历史。下面是小明复习夏、商、周更迭知识时制作的年代尺。其中“?”部分应填( )A.盘庚迁殷 B.武王伐纣C.平王迁都 D.西周灭亡10.(2012昆山模拟)左传中记载:在一个重要的仪式上,司空(官名)冉季代表周天子向周武王之弟康叔分赐疆土,司徒(官名)陶叔代表周天子向康叔分赐平民、奴隶。这一仪式反映出西周实行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4、C.奴隶制 D.分封制11.(2012衡阳模拟)品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联中成语“卧薪尝胆”源于春秋时期哪一位霸主的典故( )A.齐桓公 B.晋文公C.吴王阖闾 D.越王勾践12.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竞相改革成为时代风潮。推动这一风潮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战争频繁 B.诸侯争霸C.百家争鸣 D.铁器和牛耕的推广13.(2012泰兴模拟)战国时期有一户人家:老大因作战有功获得爵位,老二在家勤于耕作免除徭役,老三则被国君派往小县为吏。据此判断这户人家最有可能生活在( )A.齐国 B.楚国 C.燕国 D.秦国14.战国时期的商鞅变
5、法在秦国确立了( )A.禅让制 B.土地私有制 C.王位世袭制 D.科举制15.(2011岳阳学业考)商鞅变法的内容中,对促进农业生产、提高军队战斗力都起了直接作用的是( )A.承认土地私有 B.奖励耕战 C.建立县制 D.任人唯贤二、非选择题16.复习完本单元后,九年级(3)班举行了一次知识竞赛活动,邀你一起参加。【图片解读】识读图片,回答问题:(1)上面两幅图片表明原始人类已经过上定居生活。请指出它们分别是哪个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屋?造成上述房屋结构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人物闯关】猜猜“他”是谁?(2)他具有“部落联盟首领”和“奴隶制国家国王”的双重身份,他是_。(3)他领导牧野之战,率军攻
6、入商都,商朝灭亡。他是_。【火眼金睛】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4)西周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巩固地主阶级政权。 ( )(5)春秋时期“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 )17.(2011龙岩中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材料二材料三 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即位前的一百多年间,秦军同六国共交战65次。秦军战绩全胜未获全胜或互有胜负败北58次3次4次摘编自栗劲秦律通论(1)材料一这句话是谁说的?表明了他的什么思想?(2)材料二所反映的内容与他的哪一项变法措施相对应?他的变法措施中对秦国封建制度的确立和巩固起了关键作用的又是哪一项?(3)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商鞅变
7、法的历史影响。答案解析1.【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在元谋人遗址发现了大量炭屑、小块烧骨,证明元谋人已经会用火。故选A。2.【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北京人时期尚无原始农业,过着群居生活,会使用天然火。故A项中的“独自一人”,B项中的“钻木取火”,C项中的“小米饭”均与北京人的生活实际不符。3.【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是农耕时代的主要代表,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长江流域,种植水稻,居住干栏式房屋;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种植粟,居住半地穴式房屋;元谋人和北京人住在山洞里,不会种植农作物。故选D。4.【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
8、分析理解能力。农业生产的出现,使得原始居民的食物来源比较稳定,开始了定居生活。5.【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相传炎帝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号称神农氏。6.【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涿鹿一战中大败蚩尤。7.【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禅让制是原始社会后期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体现了朴素的民主思想,故选A。B项是我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实行的王位继承制度;C项是西周实行的巩固统治的制度;D项是古代中央政府的授勋封爵制度。8.【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的第二代国王,世袭制
9、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9.【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军与商纣决战于牧野,商纣自焚,商朝灭亡。10.【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题干的意思是周天子向康叔分赐土地、平民、奴隶,可知与西周实行的分封制有关。11.【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越王勾践在与吴国的战争失败后,卧薪尝胆,经过十年的努力,振兴了越国。随后他灭掉吴国,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12.【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春秋时期以来,铁器和牛耕广泛用于农业生产领域,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地主阶级产生了。新兴地主阶级为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掀起了
10、变法运动。生产力的发展是引发社会变革的根本原因。13.【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题干中的“作战有功获得爵位”“勤于耕作免除徭役”“县”与商鞅变法的内容:奖励耕战和建立县制有关,商鞅变法发生在秦国。故选D。14.【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商鞅变法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从而在秦国确立了土地私有制。禅让制是原始社会民主选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王位世袭制确立于夏朝,科举制创立于隋朝。故答案为B。15.【解析】选B。奖励耕战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免除劳役,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二是立了军功的人,按照功劳的大小封爵,提高了军队战斗力。所以B项正
11、确。【拓展延伸】图示商鞅变法的作用16.【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识记和辨析能力。第(1)题通过识图,可以判断图一是半坡原始居民居住的半地穴式房子,图二是河姆渡原始居民居住的干栏式房屋,结合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的区域,可知房屋结构的不同是自然环境的差异造成的。第(2)(3)题依据所学知识回答。西周是奴隶制国家,实行分封制是为了巩固奴隶主政权;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要依附于强大的诸侯国,故“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所以第(4)题错误,第(5)题正确。答案:(1)图一是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图二是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房屋。自然环境的差异。(2)禹(3)周武王(4)(5
12、)17.【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理解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第(1)题根据材料中的“不法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出自商鞅之口,反映了商鞅要求变法、改革的思想。第(2)题从材料二中的文字“奖励耕织”即可得出答案。封建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土地私有,因此对封建制的确立和巩固起了关键作用的内容是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第(3)题从封建制的确立、封建经济的发展、军队战斗力增强以及后来统一六国等方面综合作答。答案:(1)商鞅。根据时代变化和需要,进行改革、变法的思想。(2)奖励耕战。承认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3)通过变法,秦国废除了旧制度,建立起了封建制度;封建经济得到发展;秦军的战斗力不断加强;使秦国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为秦灭六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方法探究】材料分析题是历史学科的特色试题,往往也是一套试题中最难的题目。这种题型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既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又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和灵活应用能力。解题的关键步骤有四:第一步,阅读题目。明确问题,明白考查意图。第二步,阅读材料。材料种类较多,有文字材料、图片材料,关键是读懂材料,要明白提供的材料大意,明确图片反映的主题。第三步,提取有效信息,结合问题找出文中或图中的关键词语、元素进行知识的联系。第四步,按要求回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