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题第十章 机械与人— 沪科版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同步练习.docx

上传人:黄****学 文档编号:2801197 上传时间:2020-05-0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04.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题第十章 机械与人— 沪科版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同步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实验题第十章 机械与人— 沪科版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同步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验题第十章 机械与人— 沪科版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同步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题第十章 机械与人— 沪科版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同步练习.docx(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实验题同步练习第十章 机械与人 实验题单元练习 (有答案)1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实验中,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的钩码,分别做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实验次数钩码所受重力G/N提升高度h/m拉力F/N绳端移动的距离s/m机械效率120.11.00.366.7%240.11.70.378.4%360.12.40.3(1)在实验过程中,应沿竖直方向_拉动弹簧测力计。(2)在第3次测量中,滑轮组做的有用功是_J,机械效率为_。(3)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同一滑轮组,提升钩码越重,机械效率越_(填“高”或“低”)。2如图所示,在“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

2、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将小钢球从高度为h的同一斜面上由静止开始滚下,推动同一小木块向前移动一段距离s后停下完成甲、乙、丙所示的三次实验,其中h1h3h2,mAmBmC(1)小钢球在滚下斜面的过程中,它的_能转化为动能,其动能大小是通过_(选填“高度h”或“距离s”)大小来反映的;(2)小钢球在水平面上不能立即停下,是因为小钢球具有_,小木块最终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_力的作用;(3)分析比较甲和乙两组实验可得,物体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动能越_;(4)分析比较_两组实验可得出物体的动能与质量的关系;(5)综合上述可知,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是交通管理部门对不同车型设定的最高_3如图所示,在“探究影响

3、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实验中,有三个实心的、大小相同的铁球A,铁球B和塑料球C,球A,C离沙地高度相同.现让三个球同时从图示位置由静止释放,球落到沙地上的状态如图中虚线球所示.(1)根据_可以判断出球_释放前的重力势能最大.(2)比较球A,C可得出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是_.(3)球在空中下落时减少的重力势能主要转化为_.4在“探究影响动能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如图所示,让小球从同一光滑斜面上由静止滚下,小球撞击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使木块滑动,虚线位置为木块滑动一段距离后静止的位置(已知h1h2h3)(1)球从斜面上滚下的过程中,小球的_能转化为小球的_能(2)本实验是通过_比较小球动能的大小(3

4、)分析图中的三次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物体的_一定时,_越大,它的动能越大;通过实验结论可知,开车时要注意不能_(“超载”或“超速”)5小明在复习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时:(1)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好处是_;(2)调节完毕后,在杠杆A 点挂3 个相同的钩码如图甲所示,在杠杆B 点应挂_个相同的钩码才能使杠杆恢复在水平位置平衡若将A、B两点下方所挂钩码各取下一个,那么杠杆_(选填“左或“右)端下降;(3)小明测出一组数据后就得出了“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的结论同组的同学认为他的做法不合理,理由是_;(4)测定油箱油量的装置应用了杠杆如识( 如图乙),当油面

5、下降时,变阻器R 连入电路的阻值将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若将图中电流表换成电压表表示油量的多少,则电压表接在_(选填“R0”或“R”)两端时,电压表示数越大,表示油量越多6甲、乙两位同学一起做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以杠杆中点为支点,如图甲、乙所示(1)若杠杆右端低左端高,为使其在水平位置上静止,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2)如图甲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记录数据根据这一次实验数据,甲同学立即分析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这种做法的不足是: (3)如图乙所示,乙同学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第一种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方向拉,其读数为F1;第二种弹簧测力计倾斜拉,其读数为F2第 (填“一”

6、或“二”)种实验方案更方便在同等条件下,两次弹簧测力计读数F1 F2(填“”、“=”或“”)(4)乙同学用图丙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当杠杆水平平衡时,与甲同学得出的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可能的原因是: 7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实验前,杠杆左端下沉,则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_调节(选填“左”或“右”),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如图甲所示,杠杆上的刻度均匀,在A点挂4个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B点挂_个相同的钩码(3)如图乙所示,已知每个钩码重0.5N,当弹簧测力计在C点斜向上拉(与水平方向成30角)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大小为_N(4)学完杠杆知

7、识后,小明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制作杆秤他取一根质量均匀分布的圆木棒,测得木棒AB长度为80cm、质量为50g;一质量为350g的小盘和一质量为150g的螺母如图丙所示,小明将小盘悬于棒的A端,用细线在O点提起木棒,木棒恰好水平平衡,则OA为_cm小明用该杆秤称某物体的质量,平衡时的情形如图丁所示,则该物体的质量为_kg8喜爱实验探究的小明用家中常见物品与刻度尺巧妙地测量出了一石块的密度,实验如图所示:A用细线将一直杆悬挂,调节至水平平衡,将一重物悬于支点O左侧的P点;B如图甲,保持重物的悬点P不变,将装水的轻质塑料袋挂在支点O的右侧并移动至直杆水平平衡,用刻度尺测得该点到O的距离L1;C如图乙,在

8、溢水杯中装满水,将石块缓慢浸没水中,溢出的水全部装入轻质塑料袋中;D如图丙,保持重物的悬点P不变,将石块挂在支点O的右侧并移动至直杆水平平衡,用刻度尺测得该点到O的距离L2;(1)上述实验步骤最佳顺序是_(填写字母);(2)已知水的密度为水,则石块密度石_(用字母水、L1、L2表示);(3)实验中,因为塑料袋本身重量,会导致测量结果偏_。9小明在做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了3次实验,如图所示,实验数据记录如表。次数钩码重/N购码上升距离/cm弹簧测力计示数/N弹簧测力计上升距离/cm机械效率12100.83083.8%24101.530?3610?3090.9%(1)第2

9、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2)如图丙所示,第3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N。(3)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得出结论:同一滑轮组,_。(4)在第2次实验时,如果拉力方向与竖直方向有一定夹角,那么所测得的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会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0为了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倾斜程度之间的关系,探究小组的同学利用木板、刻度尺、 弹簧测力计、木块等器材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测得的数据如下表:实验次数斜面倾斜程度木块重力G/N斜面高度h/m沿斜面拉力F/N斜面长度s/m机械效率1较缓30.21.6137.5%2较陡30.31.813最陡30.42.016

10、0%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解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要求用沿斜面向上的力拉着木块在斜面上做_运动,该过程中木块的机械能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2)第2次实验中,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斜面对木块的摩擦力为_N。(3)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之间的关系是: _。(4)试列举出生活中利用斜面的一个实例: _。11小明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进行了4次测量,测得数据如下表所示:次数钩码所受的重力G/N钩码提升的高度h/m拉力F/N绳端移动的距离s/m机械效率11.00.10.80.431.25%21.00.20.80.831.25%32.00.11.

11、20.441.67%42.00.11.5(1)根据表中的数据计算得出第4次实验时绳端移动的距离s_m,机械效率_。(2)通过比较1、3和4三次实验数据得出:同一滑轮组,物重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3)在忽略摩擦力和绳重的前提下,通过第1次数据可算出动滑轮的重力为_N.(4)以下选项中不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是(_)A动滑轮的重力 B绳子与滑轮之间的摩擦 C物体上升的高度12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实验中应沿竖直方向 拉动弹簧测力计(2)通过表中数据可分析出第2次实验是用 (选填“甲”或“乙”)图所示装置做的实验(3)通过第1次实验和第

12、2次实验的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的个数越多(动滑轮的质量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选填“越高”、“不变”或“越低”)(4)小组同学再用第2次实验中使用的装置做第3次试验,表中第3次实验中绳端移动距离s漏记,但仍然计算出第3次的机械效率= (保留3位有效数字)13“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小明同学让同一钢球A分别从不同的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观察木块B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s。回答下列问题:(1)小明同学在研究动能大小跟_的关系,实验中他控制了钢球的_不变;(2)钢球沿斜面滚下过程中,重力势能_(增大/减小/不变),动能_(增大/减小/

13、不变);(3)观察木块被撞击后移动距离的长短,是为了判断_;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本实验将_(能/不能)达到探究目的。14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杠杆刻度均匀,每个钩码的质量都相等(1)实验开始时,杠杆如图甲所示处于静止状态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移动(选填“左”或“右”)(2)调节杠杆水平平衡后,在杠杆上挂了如图乙所示的2组钩码放手后,杠杆_(选填“能”或“不能”)在水平位置平衡(3)实验过程中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_(4)用弹簧测力计和钩码配合使用,也可以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如图丙所示,若每个钩码的质量是50g,则可用量程为0-5N的弹簧测力计在_(选填“A”或“B”)处竖直向上拉杠杆,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获取实验数据(g取10N/kg)(5)将绳子拴在一根粗细不均匀的木头的某处,静止后木头水平平衡,如图丁所示,现将木头从拴绳处沿竖直方向切成A、B两段,可判断GA_GB(选填“”“=”或“ 15匀速 左 60 3.0 A 在其它条件相同时,斜面的倾斜程度越大,斜面的机械效率越高(或大);或在其它条件相同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 控制变量法 斜面的粗糙程度、木板的长度、拉木块速度、木板的面积等 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