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针的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针的思考.doc(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摘要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让人的价值取向在不断地变化,在基于相同的价值认同视阈下将我国的传统的优秀文化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去,既是弘扬优秀传统美德的途径,也是引导青年大学生建立健全自身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教育方式。本文从当前两者融合的困境出发,提出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定位,然后提出对于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努力方向。 关键词价值认同;优秀传统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引言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整个教育系统来说是重要的一部分,增加大学生的文化认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而这种对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只有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有效地
2、实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高校对知识文化的传递,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渠道,在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方面有独特的优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高校是发挥作用的重要平台,找到融合传统优秀文化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契合点将是实现大学生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从基本含义上看,要将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是要进行去粗取精的,将传统文化中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有益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和价值规范,通过适当的教育方式方法来放到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去,从而实现提高大学生基本素养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的目的。 一、当前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 (一)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价值认同的
3、“缺失” 全球化和中国经济的不断崛起让世界性的多元价值观进入大学生的日常,受到“意识侵略”的大学生不自知的对中华传统文化出现认知失调,这种认知的失调主要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传统文化的意识淡薄,当代大学生都处于95年左右的网络原住民,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后的,在国家经济基础获得一定提升后出生的人,这一群体在网络的影响下,从小就接触多元的世界文化,在对西方节日的追逐和中式传统节日的漠视对比下,不难看出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的缺失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如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这些是大学生必过的节日,而相对传统的中国的七夕、重阳节,这些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节日都在大学生的意识里逐渐被淡化,传统节日在
4、大学生心中的认可度远不及西方节日,这是价值认同失调的一种表现。其次是在传统的文化知识上的缺乏,大学生的课外阅读主要集中在娱乐和应用方面,在移动互联网的影响下,阅读的便捷性带给了大学生更快速的知识消费,对于传统文化的知识不仅大学生很少涉猎,社会主流的知识文化也将其边缘化,能够看到的优秀的传统文化知识的作品和著作都比较少。在传统知识文化的现代化表达中还很欠缺,变现优秀传统文化的电视类节目、网络节目都很少,大学生在课堂之余接触传统文化的途径就相对较少。其三是价值意识淡薄,在越来越多的“宁愿在宝马里哭,也不愿在自行车上笑”的价值取向被社会认同后,金钱至上的价值观淹没了传统的精神美德,漠视了集体主义和社
5、会公德的重要性,将传统文化的道德追求毁于市场经济和个人经济的光环下。 (二)“说教式”的思政教学影响传统文化的渗入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经过了时间长河的检验的,在历史过程中一步一步地积淀下来。它的形成和演化是经过一定社会实践,经过不同的社会环境获得的,在现代社会的传承和弘扬要考虑到现实的“时空场景”和“教育方式方法。在传统文化要适应不同的社会条件时,这对于我们的教育中介和教育传播者来说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在高校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教式”教学对于传统的中华文化而言,过分强调了知识点的灌输,而忽视了价值观念的培养和传递。另一方面,优秀的传统文化要融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去还存在着一些走形式和争荣誉的
6、情况,轻启发重说教的教育模式难以调动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就不能得到大学或缩能的价值的认同和共鸣,甚至会在认知不全面的基础上误解这种文化,在内心一旦产生抵触就很难在众多的文化现象中再获得认同。“说教式”的传递方法难以让大学生发自内心的接受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更加无法进一步的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浸润,入不了脑,更入不了心。“说教式”的教育方式让本身优秀的传统文化失去了对于大学生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兴趣是一个噩耗。 (三)“融入”过程与大学生生活实际相脱离 优秀的传统文化要融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要融入大学生的实际日常生活,要在可感的实践生活中去实现,结合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在
7、实践中提高大学生的基本素养。在“融入”的过程中来看,现在的融入方式还存在一定的误区。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大学生的思想教育生活是否有交集点,当前的融入让两者与大学生的生活世界相分离,使得“融入”的效果不佳。优秀的传统文化还只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零星点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1)重课堂,轻课外。在课堂上的理论传输是高校思政教育的主要方式,在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传输中也是采用这种方式,并没有即时的课下教育,在大学生的课后生活领域没有其他的方式进行传统文化的再教育。造成课上和课下的教育分离,传统的文化价值在于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课下的生活中进行可持续的传统文化的熏陶才能让学生
8、在生活日常中体会传统文化的影响力。(2)重理论,轻实践。在思政教育领域,高校的部分教育者仍停留在传统文化的思想理论的讲授层面,而忽视了教育实践对于大学生的教育影响,传统的文化不注重实践将发挥不了实践育人的作用。 二、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的关系定位 (一)传统文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升华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精神根基,是在上下五千年的文明中浪淘沙传承下来的。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大体系包括了文文字、曲艺、诗词和图画等等内容,百花齐放的文化形式包含着丰富的精神结合体,诸如爱国精神、民族精神、诚信精神、和谐精神等等。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兼容并蓄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高质量的教育素材和充
9、足的精神食材。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去,借助传统的力量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提高个人的道德水平,帮助学生融入集体,对于大学生的价值观的树立和人生观的形成都有着促进作用。传统文化是帮助高校形成良好的人文道德?鲇虻挠行?途径,高校的校风受到校园文化的影响,传统文化在高校中发挥“文化育人”的思想引领。在明确了传统文化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众多优质条件后,如何在新时期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合到传统的文化传承中去,在融合中去创新,在方法和资源上去创新,将这种优秀的教育文化的理论升华付诸于教育实践是值得高校思政教育者思考的问题。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优秀
10、传统文化的弘扬途径 传统的文化在价值认同方面受争议的点是与时俱进方面,在不断的进步和演化中将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的传承发展都是在社会环境中进行的,传统文化的灵活、继承性和发展性是在社会文化生活和教育领域中实现的。我国的经济快速强大起来的根本原因离不开优秀的文化传统,一方面优秀文化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多元的理论资源,是对现有思政教育资源的有力补充。另一方面,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传统文化也在被传播、被发扬,政治教育可以作为传播传统文化的载体。这对于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延续方面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在高校的教育改革向时代背景不断靠拢的情况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内涵都已与社会文化环境
11、相契合,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时代的社会文化相融合,然后通过价值观、个人观念进行输出,这对于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都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机会。 三、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努力方向 (一)?统文化融入思政教材和思政课堂 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载体很重要,在思政类的大学生教材中国融入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内容,改变现有的传统文化的优质文本的缺失,在教材上下功夫将是将两者相互融合的关键途径。当然,在此基础上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课程纳入到专门的文化课程体系当中去,将传统文化课程列为学校的必修课程。通过课程的设置、师资的匹配和教学的实践等,将传统文化作为一门公修课程进行传承,真正地将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
12、的思政教育、通识教育和教学实践过程中去,经由教师的授课,让学生更多维的体会到传统的文化魅力,强化对其价值的认同。在教法上,变“说教式”为“体验式”的教学方法,找到传统文化和现实生活的契合点。只有做到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融进教材、融进课堂、融进头脑和生活,才能真正地提高大学生对思想政治和传统文化两者的有效认同和价值认同。 (二)将传统文化融入新媒体,搭建网络新平台 现代社会是网络的社会,新媒体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在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融合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的借助新媒体的优势,将传统文化作为传播更快、覆盖面更广的信息形式进行推送。增多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接触机会,通过视频节目的来建构连接
13、大学生和传统文化之间的接触桥梁。控制好思政教育的“话语权”就是控制广播的喇叭。另一方面,在校园活动上下功夫,“传承经典”的微信、微博活动,文化专栏等形式,牢牢地把握住大学生的阅读和信息获取的方式,从大学生的喜好入手,取悦他,征服他。互联网时代,只有积极的发挥出新媒体的积极作用,才能更快、更好的实现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双融合。 (三)在大学生的生活日常中融入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中有重在实际行动的思想理念,要让传统文化更接地气,就要与大学生进行更直接的接触,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的场域进行传统文化的建构,以新形式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传统文化进校园、进宿舍等实践活动,让大学生体会到自己的真实世界里也有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并不对立,而是相融相促进的关系。此外,在传统文化的接地气过程中还可以由实践类型的活动实现,比如通过大学生慰问孤寡老人、关爱留守儿童等活动来体验,在学到传统的文化知识的同时,还增加一些人生体验,变枯燥的课堂教育为动情的体验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