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数教学设计(共16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27534578 上传时间:2022-07-2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均数教学设计(共16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平均数教学设计(共16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平均数教学设计(共1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均数教学设计(共16页).doc(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平均数教学设计课型:组内研讨 使用班级:三(12)班 时间2014.4.1 授课人:XXX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平均数”教学目标:1. 结合具体情境,在动手操作、观察、讨论等活动中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2. 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灵活运用平均数相关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3. 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体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成功的愉悦,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理解并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突破方法: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灵活运用

2、平均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突破方法: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教法与学法:教法:动手实践与引导探索相结合。学法: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究相结合。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有关平均数的数据统计表。教学过程:一 浏览信息,引出平均数1.引入信息:师:同学们,我今天带来了一些我们生活学习中的信息,请看屏幕。(课件出示信息)(1)四(1)班踢毽子的4位选手平均每人1分钟踢50个。(2)一年级第一小组的3位男生的平均身高是120厘米。(3)三年级平均每个班开展了3项课间活动。(依次出示信息,分别请3名同学读题,其他同学认真的看屏幕并倾听)2.感知平均数:师:同学们,在这些信息中都用到了同一

3、个词,你们发现了吗?(都有“平均”这个词,课件再次用红色显示信息中的“平均”)对,(指着50个,120厘米,3项,课件同时用粉色显示这些数据)这些数据都是“平均数”。(板书课题:平均数)3.进行质疑: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想通过今天的学习了解那些知识?生可能会说:a:平均数是一个什么数?b:平均数与平均分有什么关系?c:怎样计算平均数?d:平时在生活中那些地方常用平均数?(如果学生不能提出这个问题,教师可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说一说平时生活中见到或听到过哪些类似的“平均数”,学生举完例子后教师可举“这次数学考试平均成绩是80分,说说这里的平均数,你们是怎么理解平均数的,是不是每个同学的成绩都是8

4、0分?)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研究今天的知识。设计意图:选取学生熟悉的数学信息,让学生感知平均数,激发学习兴趣,培养问题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二 探究交流,认识平均数1. 出示情境,提出问题:师:我们每周都要开展“爱心回收站,争做环保小卫士”保护环境活动,这是一年级4位小朋友收集的矿泉水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们收集的情况。(课件出示统计表)小红小兰小亮小明14个12个11个15个师:你看到什么信息?(学生说看到的信息老师板书统计表中的内容)师:请同学们思考这个问题(课件出示问题)思考:怎样求这4个学生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瓶子?(生可能会说:先求4个人收集的瓶子总数,再除以4,或者会说把所

5、有的瓶子加起来,再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平均每个人收集的瓶子数量,教师都要给予肯定)师:要求这4个学生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瓶子,也就是指假如每个人收集的瓶子数量是同样多,这个数量是多少?2. 出示条形统计图,探究方法:师:请看屏幕(课件出示主题图),这是他们4人收集瓶子的统计图,你能发现什么数学信息吗?(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图中的数据,说明横轴分别表示什么,每个人收集的数量是多少,谁最多谁最少,请同学汇报)师:你们观察的真仔细,他们每个人收集的瓶子数量同样多吗?(不一样多)(教师板书:“不一样多”)你能想办法,把他们4个人收集的瓶子数量变成同样多吗?(板书“同样多?”)活动要求:4人小组合作,可以

6、看着统计图说一说,比划比划,页可以动手算一算。(学生以4人小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3. 交流算法(1).移多补少法师:怎么样才能让每个人收集的瓶子数量同样多呢(或平均每个人收集多少个瓶子)?(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汇报自己的想法)请你给大家说说你的想法.(学生可能会说把小红的瓶子给小兰1个,小明的瓶子给小亮2个,如果学生说出先算他们的总数在除以4,老师可以让这位同学把他的想法告诉大家,并把算式写在黑板上)师:大家听明白了吗?那位同学的想法和这位同学的想法一样,请你演示给大家看一看,边演示边说。其他同学仔细看,看他的方法和你的方法是否一样,想一想他为什么这样做。(学生利用课件演示说明自己的方法)师:谁

7、看明白了?他是怎样移动瓶子的?(学生再次说明移动过程,课件用箭头出示移动的路线和数量)师:你为什么要把小红的瓶子移给小兰?(小红的多,小兰的少)他是把多的移给少的,这样每个人收集的瓶子数量就怎么样了?(同样多)师:刚才这几位同学都是通过把多的瓶子移出来,补给少的同学,让每个同学的瓶子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就叫“移多补少法”(板书“移多补少法”)师:现在每个人的矿泉水瓶子同样多吗?(同样多)那同样多是多少个?(13个)(同样多的下面板书13个)13个就是他们收集瓶子数量的平均数。(课件13个后面出线红色虚线)在图中红色虚线就表示平均数是13个(板书“平均数”)(2)先求和再平均分师:谁还愿意交流?

8、还有不同的方法吗?请把你的计算过程(算式)写在黑板上。生: (14+12+11+15)4 =524 =13(个)师:【指着算式14+12+11+15)4】我们来看看这位同学的方法?请你说说你是怎么想的。(生可能会说:我是先把他们4个人收集的瓶子总数加起来,再平均分成4份或我是先算他们一共收集了多少个瓶子,再算平均每个人收集多少个瓶子。)师:听懂了吗?谁和他的方法一样?再给大家说一说。(学生交流) 会用这种方法的同学请举手?我们一起来算一算,结果是多少,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师:52表示什么?(4个人收集瓶子的总数)师:是呀,是把小红他们4人收集瓶子的总数量先求出来,是52个。(教师板书“总数

9、量”)为什么再除以4?生:把总数平均分给4个人,就是求出了平均每人收集了13个(平均分成4份,4表示总份数)师:4就是总份数,除以4表示平均分成4份,这13个就是他们每个人收集瓶子数量的平均数。(板书“平均数”)我们刚才通过先求再平均分的方法计算出来平均数也是13个。(在13个下面的平均数用红色粉笔画出来)(小结) 师:我们用“移多补少”的方法和计算的方法都得到了平均数是13个。 想一想:(1) 13个这个平均数量是每个学生收集到矿泉水瓶子的实际数量吗?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发现每个人实际收集的数量比13多或比13少)(13个这个平均数并不是每个人收集的实际数量,发现实际每个人收集的数量比1

10、3个多或比13个少)(2) 为什么有的同学收集到瓶子的数量比13个这个平均数量多,有的比平均数量少呢?(引导学生理解平均数并不是每个学生实际收集的数量,而是通过移多补少或先求和再平均分的方法得到的,就是相当于把4个人收集的瓶子的总数平均分成4份得到的)(3) 怎样直接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让学生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设计意图:联系学校生活实际,利用活动课创设问题情境,引发探究兴趣,在学生理解平均数意义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动手比划,体会,算一算发现求平均数的方法,经历数学概念、方法形成的过程,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充分交流一级多媒体辅助的直观作用,使学生初步理解了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两种不同方

11、法。4. 联系实际,巩固应用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平均数的意义,能说说这里的平均数表示什么意义吗?(课件出示课前平均数信息)(1).四名参赛选手平均每人踢50个.(让学生充分说说自己的理解)师:平均数是50个,而实际每个人踢的个数会有多种情况,我们来看看这4名选手的实际成绩。(课件出示)小娟:70个 小丽:45个 小明:50个 小飞:35个你们理解的很正确,确实每个人实际踢的数量有的比50个多,有的比50个少,还有的正好是50个。(2)3名学生平均身高120cm。师:这个平均数你们又是怎么理解的,把那么的想法和你的同桌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师:如果3名同学的身高都比120cm高,那么他

12、们的平均数身高还会是120cm吗?如果都比120 cm矮呢?(学生回答后课件出示:都比120cm高和都比120 cm矮的情况,然后让学生分别求出他们的平均身高,引导学生发现:1.平均数介于最小数据和最大数据之间;2.在一组数据中任何一个数据的变化都会引起平均数的变化。)李明张丽王军平均123125124?马晓孙杨赵菲平均13689117?(通过练习让学生发现移多补少在数据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很方便,但是如果数据相差很大的情况下运用移多补少的方法很麻烦)(3).二年级平均每个班开展了3项活动。师:关于课间活动老师制作了一个调查表,收集了这样一组数据,二年级5个班大课活动情况如下(出示表格)班级1班2

13、班3班4班5班活动数量22443你知道每个班开展了几项活动吗?(学生独立完成)师:谁把你的方法和大家交流一下?师:还有别的方法吗?(鼓励学生用两种方法)师:你们计算的结果和信息中的平均数是一样的。设计意图:再次回到学生生活信息中,让学生体会平均数与生活的联系,通过学生说一说平均数的意义,亲自求一求平均数,进一步加深对平均数意义和求法的理解,也让学生感受到理解和计算的正确给他们带来的成功愉悦。三 联系实际,理解意义:师:同学们不仅认识了平均数,还知道了平均数的算法,下面我们就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理解平均数的意义)(1) 课件出示图片师:这条河的平均水深是110厘米,冬冬身高140

14、厘米,下水游泳不会有危险,对吗?(有人认为有危险有人认为没有危险)师:这是在水下拍的照片,你现在想对冬冬说什么?(2)有人不懂平均数遇到了麻烦吗,有人却因为平均数闹出了笑话。(课件出示)目前中国男性平均寿命大约是71岁。思考:有位70岁的老爷爷看报纸后落泪,你能从平均数的专业角度的劝告?女性的平均寿命大约是74岁。思考:有位68岁的老奶奶看报纸后,该高兴还是难过呢?(3)(出示课件)中国男子篮球队平均身高是200厘米(2米),为什么有人身高比2米高,有人比2米矮呢?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设计巩固练习,让学生在运用中体会平均数在生活中的作用,理解影响平均数的愿意,加深了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巩固了

15、求平均数的方法。四 全课总结:今天的这节课,相信大家都有收获,希望我们能好好的利用平均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板书设计:平均数移多补少不一样多 同样多 先求和再平均分 13个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平均数说课稿平均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统计中的内容,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小学里讲的平均数是指算术平均数,就就是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在统计中算术平均数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既可以用来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也可以用它进行不同组数据的比较,看出组与组之间的差别。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

16、、教学过程等环节进行说课。一 说教材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统计中,平均数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用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情况,有直观、简明的特点,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二、说教学目标:根据以上理论依据,我确立本节课的三维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使学生能理解移多补少求平均数的方法,能根据数据列出算式求平均数;2、过程与方法目标帮助学生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科学分析问题的能力。三、说教学重、难点: 1. 重点: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2. 难点:能根据数据列出算式求

17、平均数。 四、说学情由于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平均分的基础知识,所以应着重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学生能容易列出算式进行计算。五、说教法和学法:由于平均数意义比较抽象、难以理解,我尽量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方法,创造有利于学生主动求知的学习环境。在学法指导上,我重视观察法、比较法、发现法和讨论法等应用,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并相信自己有能力找到获取新知的途径。六、教学过程(一)浏览信息,感知平均数。1.引入信息。2.感知平均数。3.课堂质疑。课前这三个环节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学生熟悉的信息,让学生初步感知平均数,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

18、欲望。(二)探究交流,认识平均数1.出示爱心回收站学生收集矿泉水瓶子的统计表。让学生思考:怎样求这4个学生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瓶子?让学生理解这个问题就是指假如4个人收集的瓶子数量同样多,这个数量是多少?明白平均的意思。2.出示4位同学收集瓶子的条形统计图,探究平均数的方法通过思考:你能想办法把4个人的瓶子数量变得同样多吗?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进行4人小组活动,探讨研究求平均数的方法。4. 交流算法(1) 移多补少:结合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自己演示移多补少的过程,最后教师说明这种方法就是移多补少法。明确13个就是他们收集瓶子数量的平均数。(2) 先求和再平均分的方法:明确先求的是他们收集瓶子的总和

19、,再平均分。(3) 进行小结,提出3个问题 13个这个平均数是每个同学实际收集的数量吗? 为什么有的同学收集的比13个多,有的比13个少? 怎样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通过这3个大问题让学生明白平均数的意义的算法。5. 联系实际,理解意义。通过练习,让学生体会平均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说平均数的意义和算法,进一步加深对平均数意义和算法的灵活应用,感受成功的喜悦。(三)联系实际,巩固应用联系生活实际设计有趣的巩固练习,让学生在运用找体会平均数的生活中的作用,了解影响平均数的原因,加深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巩固求平均数的方法。(四)课堂小结:再次让学生自己回顾本节课的知识,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求法,感受数

20、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探究精神和学习情趣,感受成功的喜悦。平均数教学反思这节课在教学时,以课标为理论指导,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有以下2个突出的特点和感悟.1. 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参与意识,激发学习兴趣。课堂中的每个环节设计都是一生活中的真实情境,课始引入有关平均数的信息,让学生初步认识平均数,然后又回到生活中的信息,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具体意义。巩固练习和解决问题时又选取生活中熟悉的情境,让学生运用平均数的知识去解决,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平均数在生活中的作用,体验学习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2. 关注概念形成的过程,让学生

21、利用已有知识去构建新知。“求平均每份是多少”是在二年级就掌握的知识,利用这一知识让学生探索“4个人平均每人捡几个牌子”的问题,通过小组合作,比划不划,动手,动口,移多补少,使每个人的瓶子数量同样多,在此基础上抽象出平均数的概念,接着又引导学生讨论平均数的有关性质,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求平均数的方法,经历了从具体到抽象的概念形成过程。勒戒平均数的本质意义,学会求平均数的方法。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有反思的地方:1.是不是老师过于追求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算法,而忽视了数据收集整理,没有体现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和作用;2.有没有必要设计那3个问题,大问题在整理是不是有必要;3.课堂能否在放手,教师大胆的把课堂还给学生。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不断探究,在实践中不断的反思,不断成长。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