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特色技术实际操作标准规范.doc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2748398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566.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特色技术实际操作标准规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中医特色技术实际操作标准规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特色技术实际操作标准规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特色技术实际操作标准规范.doc(4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医特色治疗技术1、传统针灸特色治疗技术(1) 普通针刺毫针刺法是用毫针刺激人体腧穴等部位而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是针刺疗法的主体,临床应用最广。毫针规格以针身的长短和粗细来区分。针刺练习有纸垫练针法、棉团练针法、自身试针法。针刺前体位的选择根据治疗部位而定,有卧位、坐位等。进针时有单手进针法、双手进针法(指切进针法、夹持进针法、提捏进针法、舒张进针法)。针刺角度有直刺(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斜刺(45)、横刺(15)。针刺深度在临床实际操作中,必须结合病人的年龄、性别、体质、体形、病位、病性、腧穴部位等因素综合考虑。行针基本手法有提插法、捻转法,辅助手法有循法、刮法、弹法、摇法、震颤法。针

2、刺最主要讲究得气,指针刺入腧穴后产生的经气感应,即针感。病人感觉腧穴局部酸、麻、胀、重等,有时会有不同程度的感应扩散或传导。医生感觉针下沉重、紧瑟等。一般而言,得气迅速,疗效好;得气较慢,疗效差。针刺补泻手法与机体的机能状态、腧穴特性、针刺手法相关。针刺异常情况包括晕针、滞针、弯针、断针、血肿、刺伤重要器官等,但正规医生临床实践中很少发生上述情况,即使发生,也能及时果断的处理。针灸治疗作用主要包括调和阴阳、疏通经络、扶正祛邪。(2) 温针 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一种方法,又称针柄灸。即在留针过程中,将艾绒搓团捻裹于针柄上或将艾条切成长约1.5cm的艾段插于针柄上点燃,通过针体将热力传入穴位。本法具

3、有温通经脉、行气活血的作用,适用于寒盛湿重、经络壅滞之证,如关节痹痛、肌肤不仁等,也可用于骨质增生、腰腿痛、冠心病、高脂血症、胃脘痛、腹痛、腹泻等。本法兴盛于明代,明高武针灸聚英及杨继洲之针灸大成均有载述:“其法,针穴上,以香白芷作圆饼,套针上,以艾灸之,多以取效此法行于山野贫贱之人,经络受风寒者,或有效”。操作过程中要严防艾火脱落灼伤皮肤,可预先用硬纸剪成圆形纸片,并剪一至中心的小缺口,置于针下穴区上;嘱患者不要任意移动肢体,以防灼伤。(3) 头皮针 指用毫针刺激头皮上的特定部位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按中国头皮针施术部位标准化方案,头皮施术部位分为4个区、14条标准线:额中线、额旁1线、额旁

4、2线、额旁3线、顶中线、顶颞前斜线、顶颞后斜线、顶旁1线、顶旁2线、颞前线、颞后线、枕上正中线、枕上旁线、枕下旁线。头针主要治疗脑源性疾患,如中风偏瘫、皮层性视力障碍、小脑性平衡障碍、遗尿、帕金森病、舞蹈病等。此外,对某些非脑源性疾患也有作用,如腰腿痛、神经痛、哮喘、呃逆、洱源性眩晕、耳鸣、听力障碍、胃脘痛、子宫脱垂等。(4) 梅花针也称皮肤针法,指用多支不锈钢短针集成一束,叩击人体体表一定部位,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刺激强度包括弱、中、强刺激。叩击部位包括局部扣刺、穴位扣刺、循经扣刺。适应范围较广,如头痛、失眠、口眼歪斜、眩晕、胃痛、呕吐、阳痿、遗精、遗尿、痛经、肩周炎、痿症、痹症、急性腰扭

5、伤、肌肤麻木、牛皮廯、斑秃等。(5) 耳针 指使用短毫针针刺或其他方法刺激耳穴,以诊治疾病的一种方法。耳廓与人体各部存在着一定的生理联系。望耳的形态、色泽可以辅助诊断疾病,刺激耳部穴位可以防治疾病。运用耳穴诊治疾病,早在灵枢五邪篇就有记载:“邪在肝,则两胁中痛取耳间青脉以去其掣。”唐代干金要方有取耳中穴治疗马黄、黄疸、寒暑疫毒等病。总结主要有疼痛性疾病,如各种扭挫伤、头痛、神经性疼痛等;炎症性疾病及传染病,如牙周炎、咽喉炎、扁桃腺炎、流感、腮腺炎、百日咳、急慢性结肠炎、菌痢等;功能紊乱疾病,如眩晕、高血压、心律不齐、神经衰弱、荨麻疹、哮喘、鼻炎、紫癜等;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或

6、低下、糖尿病、肥胖症、更年期综合征等;其他有催产、催乳、预防和治疗输液或输血反应等作用,同时还有美容、戒烟、戒毒、延缓衰老、防病保健等作用。(6) 电针 指用针刺入腧穴得气后,在针上通以(感应)人体生物电的微量电流波。 其中连续波用于治疗疼痛,如颈、肩、腰、腿痛;断续波用于治疗胃肠病,如胃下垂、腹胀等。凡用针灸治疗有效的病症均可用电针治疗,其中对癫痫、神经官能症、神经痛、神经麻痹、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小儿麻痹后遗症、胃肠疾病、心绞痛、高血压等疗效较好。在针刺麻醉手术中,电针更有独特的优点。一般57次为1疗程,每天或隔天1次;慢性病的疗程可稍长,每10天或10次为1疗程;急症、新发病疗程可缩短,以

7、治愈为准,每天可电针治疗2次。两疗程之间可休息35天。注意事项:每次治疗前,检查电针机输出是否正常。治疗后,须将输出调节电钮等全部退至零位,随后关闭电源,撤去导线。电针感应强,通电后会产生肌收缩,须事先告诉病人,使其思想上有所准备,配合治疗。 对患有严重心脏病的病人,治疗时应严加注意,避免电流回路经过心脏;不宜在延髓、心前区附近的穴位施用电针,以免诱发癫痫和引起心跳、呼吸骤停。曾作为温针使用过的毫针针柄表面往往氧化,而导电不良;有的毫针针柄由铝丝绕制,并经氧化处理成金黄色,导电性能也不好。这类毫针最好不用,如使用时须将输出电极夹在针身上。治疗时,如遇到输出电流时断时续,往往是电针机发生故障或导

8、线断损,应修理后再用。毫针多次使用后,易缺损,在消毒前应加以检查,以防断针。(7) 火针古称“焠刺”、“烧针”等,是将针在火上烧红后,快速刺入人体,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灵枢寿夭刚柔云:“刺布衣者,以火焠之。“灵枢官针云:“焠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张仲景伤寒论中有“烧针令其汗”,“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表里俱虚,阴阳气并竭,无阳则阴独,复加烧针”等记载。直到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才正式定名为“火针”。明代杨洲的针灸大成记述最详:“频以麻油蘸其针,针上烧令通红,用方有功。若不红,不能去病,反损于人。”明代高武针灸聚英云:“人身诸处皆可行针,面上忌之。凡季夏,大经血盛皆下流两脚,切忌妄行火针于两

9、脚内及足火针者,宜破痈毒发背,溃脓在内,外皮无头者,但按肿软不坚者以溃脓。”说明火针在明代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近代火针使用一般有两种情况:长针深刺,治疗瘰疬、象皮腿、痈疽排脓;短汁浅刺,治疗风湿痛、肌肤冷麻。但要注意:火针刺激强烈,孕妇及年老体弱者禁用;火热证候和局部红肿者不宜用;高血压、心脏病、恶性肿瘤等禁用。施行火针后,针孔要用消毒纱布包敷,以防感染;使用火针时,必须细心慎重,动作敏捷、准确,避开血管、肌腱、神经干及内脏器官,以防损伤;火针必须把针烧红,速刺速起,不能停留,深浅适度;用本法治疗前,要做好病人思想工作,解除思想顾虑,消除紧张心理,取得病人配合,然后方可进行治疗。(8) 灸法 灸

10、法,以艾叶等可燃材料或其他热源在腧穴或病变部位进行烧灼、温烤,以起到温通经络、调和气血、扶正祛邪作用的医疗保健方法。是针灸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施灸材料主要为艾叶。灸法治病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说文解字:“灸,灼也,从火,久声。”灵枢官能:“针所不为,灸之所宜。”近代对灸法的应用分类大体为:艾炷灸(着肤灸、间隔灸)、艾条灸、温灸器灸、电热灸、敷药灸(药物发泡灸)等。 灸法的作用有:温通经络、祛除寒邪,可用治寒邪所致疾患。有引导气血的作用,或升提中气或引气下行,可治中气下陷、肝阳上亢之证。回阳固脱、补气固本,治阳气虚脱证。行气活血、散瘀消肿,能治疗各种痛证和寒性疖肿等。灸法对慢性病、虚寒等证较为适合

11、,如久泄、痰饮、水肿、痿证、痹证、腹痛、胃痛、阳痿、遗尿、疝、虚劳,妇女崩漏、阴挺、中风脱证、外科阴疽、瘰疬、瘿瘤等。临床上,可治呼吸系统疾病:用艾灸法可治疗支气管炎、哮喘、肺结核、 感冒、鼻炎、扁桃体炎、肺炎等;消化系统疾病:可以治疗消化不良,脾胃冷痛,病毒性肝炎,胃下垂,术后腹胀,肠炎,痢疾,溃疡性结 肠炎,脱肛,腮腺炎等多种消化系统疾病;泌尿及生殖系统疾病:用于泌尿系统感染,遗尿症,血尿,乳糜尿,产后排尿异常,阳痿,膀胱炎,睾丸膜积液等疾病;治妇科出血等疾病:用于崩漏,月经不调,产后子宫收缩痛,功能性子宫出血,产后出血,阴痒,妊娠呕吐,不孕,外阴白斑,盆腔炎等疾病。孕妇也可使 用艾灸疗法

12、纠正臀位;治心血管以及内分泌系统疾病: 用治高血压,冠心病,脑动脉硬化,脑炎后 遗症,休克,美尼尔氏综合症,甲状腺炎及甲状腺减退症等;治骨伤及类风湿疾病:可促进骨折部位的愈合,治疗扭、挫伤、外伤滑膜积液、骨髓炎、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关节痛等;治皮肤疾病:皮肤瘙痒,湿疹,荨麻疹,带状疱疹,臁疮,褥疮,硬皮病,毛囊炎,斑秃,白殿风, 银屑病,痔疮,肛裂,疣赘等;治疟疾、癌症、毒蛇咬伤;可防治“禽流感”。(9) 挑治法 挑治疗法是在病人一定部位的皮肤上,用粗针挑断皮下白色纤维样物,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常用于痔疮,肛裂,肛瘘,肛门瘙痒,脱肛,急慢性前列腺炎,痧症,甲亢,急性结膜炎,麦粒肿,痤疮等病症。挑

13、治的操作方法举例:暴露腰背部,选定挑治点,局部皮肤消毒后,以消毒的粗针将选点部位的表皮纵行挑破0.2-0.3cm(最好先用1%的普鲁卡因作局部麻醉),然后深入皮下挑,拉断或割断白色纤维,反复挑割,将皮下白色纤维(如羊毛状)挑尽为度,一般不出血或略有出血。挑尽后填入生盐一粒或用碘酒消毒,贴以胶布即可。一次不愈者,可于二、三周后再施行挑治,其挑治点可以另选。注意事项:水中注意无菌操作,术后注意局部清洗,以防感染;针尖应原口进原口出,切忌在创口下乱刺;挑治当日创口禁用水洗,并注意休息,少吃刺激性食物;孕妇,皮肤病患者,出血性疾病,严重心脏病,肿瘤,急腹症忌用本法。(10) 火罐拔罐疗法,又名“火罐气

14、”、“吸筒疗法”,古称“角法”,是一种以杯罐作工具,借热力排去其中的空气产生负压,使吸着于皮肤,造成淤血现象的疗法。古代医家在治疗疮疡脓肿时用它来吸血排脓,后来又扩大应用于肺痨、风湿等内科疾病。机械刺激作用:拔罐疗法通过排气造成罐内负压,罐缘得以紧紧附着于皮肤表面,牵拉了神经、肌肉、血管以及皮下的腺体,可引起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反应,调节血管舒、缩功能和血管的通透性从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负压效应:拔罐的负压作用使局部迅速充血、淤血,小毛细血管甚至破裂,红细胞破坏,发生溶血现象。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释放对机体是一种良性刺激,它可通过神经系统对组织器官的功能进行双向调节,同时促进白细胞的吞噬作用,提高皮

15、肤对外界变化的敏感性及耐受力,从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其次,负压的强大吸拔力可使汗毛孔充分张开,汗腺和皮脂腺的功能受到刺激而加强,皮肤表层衰老细胞脱落,从而是使体内的毒素、废物得以加速排出。温热作用:拔罐局部的温热作用不仅使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而且可增强血管壁的通透性和细胞的吞噬能力。拔罐处血管紧张度及黏膜渗透性的改变,淋巴循环加速,吞噬作用加强,对感染性病灶,无疑形成了一个抗生物性病因的良好环境。另外,溶血现象的慢性刺激对人体起到了保健功能。目前有竹筒火罐、陶瓷火罐、玻璃火罐、抽气罐。火罐法有投火法、闪火法、滴酒法、贴棉法、架火法。2、 传统推拿特色治疗技术推拿(massage),中医指用手

16、在人体上按经络、穴位用推、拿、提、捏、揉等手法进行治疗,具有恢复体力、减轻疲劳、增强人体血液循环、提高人体抗病能力、调节脏腑,美容减肥、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功能。又有“按跷”、“跷引”、“案杌”诸称号,为一种非药物的自然疗法、物理疗法。推拿按摩经济简便,因为它不需要特殊医疗设备,也不受时间地点气候条件的限制,随时随地都可实行;且平稳可靠,易学易用,无任何副作用。正由于这些优点,推拿按摩成为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养生健身措施。(1) 颈椎病推拿颈椎病是常见病、多发病,症状复杂多变,根据症状的不同,一般可分为颈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交感型颈椎病等几种,颈椎按摩也要“因

17、病而施”。 颈型颈椎病 患者取坐位,用握拳磙法松解颈项部三线,风池肩井、风府大椎,冈上肌以及背部竖脊肌。一指禅推痛点,推按风池、大椎,按揉颈项部两侧大筋,由上而下数遍。摇颈椎,拔伸颈椎。直擦颈项部项韧带以及两侧肌肉,以透热为度。每日1次,每次30分钟。颈部肌肉可触及痉挛的肌腹,常配合按揉风池、天鼎、天柱、天宗及颈椎棘突旁压痛点,拿风池,拿颈项,拿肩井以提高镇痛解痉作用。神经根型颈椎病 患者坐位,用侧磙法松解颈椎旁肌肉,用一指禅推颈项部三线,风池肩井、风府大椎。用侧攘法施于患肢至麻木手指部。推按风池、大椎,点按患侧肩井、臂臑、曲池、合谷。颈项部拔伸法,拿上肢,拿肩部(三角肌)上臂(肱二头肌、肱三

18、头肌)前臂(伸肌群、屈肌群)。捻、理、拔手指。搓、抖肩与患肢。直擦颈项部项韧带以及两侧肌肉,以透热为度。每日1次,每次30分钟。如果患者颈椎棘突偏外,在以上手法完成后,患者前屈颈部至适当角度,一般上位颈椎前屈幅度小,下位颈椎前屈幅度大,可先以一手拇指触摸于应复位的颈椎棘突,令患者颈部前屈,当前屈幅度逐渐增大时,该棘突会向上滑动,即令患者停止,并保持此幅度。医生以一手拇指抵按错位棘突,另一上肢肘部托住患者下颌,前臂环绕面部颞部,再用手按住病人枕部向上牵引,同时向患侧旋转,使椎间关节整复。整复的标志应以拇指接触的棘突错动为准,弹响不应作为整复的标志。椎动脉型颈椎病 患者取坐位,用握拳磙法松解颈项部

19、三线,风池肩井、风府大椎,冈上肌以及背部竖脊肌。一指禅偏峰推印堂神庭、前额至左右太阳。大鱼际揉前额以及左右太阳。大拇指按印堂百会,分按前额。扫散法施于头部两侧颞部,分、合推前额。颈项部拔伸。直擦颈项部项韧带以及两侧肌肉,以透热为度。每日1次,每次30分钟。恶心、呕吐者,指按揉内关、脾俞、胃俞、足三里等穴。眩晕、耳鸣者,指按揉太阳、攒竹、百会、耳门、听官、听会、翳风等穴。偏头痛者,扫散法施治于头之两侧约率谷穴处,指按揉风池、风府、合谷等穴。 交感型颈椎病 患者坐位,用侧磙法松解颈椎旁肌肉,用一指禅推颈项部三线,风池肩井、风府大椎。指揉按人迎、气舍、翳风,按压上下眼眶12次。从太阳穴起,由前向后,

20、用五指拿头的中间、两侧和下部12次。拿风池以及颈项部,由上而下数遍,以酸胀为度。颈项部拔伸。直擦颈项部项韧带以及两侧肌肉,以透热为度。每日1次,每次30分钟。胸闷者,可中指按揉膻中、中府、云门等穴。心悸者,指按揉肺俞、心俞、厥阴俞以及内、外关等穴。有小腿酸胀者,可揉捏小腿三头肌,点按委中、承山穴,提拿跟腱。 从现代医学角度看,颈椎推拿主要作用有:疏通脉络,止痛止麻;加宽椎间隙,扩大椎间孔,整复椎体滑脱,解除神经压迫;松解神经根及软组织粘连,缓解症状;缓解肌肉紧张,恢复颈椎活动;对瘫痪肢体进行按摩,可以减轻肌肉萎缩,防止关节僵直和关节畸形。(2) 腰椎病推拿腰椎推拿治疗,本病的症状是由于经络不通

21、所致, 故手法治疗原则是舒筋通络, 行气活血。施术部位是腰骶部及下肢部。具体操作如下:按揉法 沿受累的神经路线重点按揉至小腿,以松解肌肉,改善受累区血受累区血液循环,恢复麻木区的神经组织。揉法 沿腰背部顺行向下至小腿进行揉摩,以放松身体,舒通经络使气血得以畅通。点按法 点按双侧腰肌,以改变腰肌紧张状态。摇法 仰卧位屈膝屈髋后进行旋转摇运,以松解通利腰骶关节与椎间关节,调整关节内在平衡。弹筋法 弹拨腰肌,以兴奋肌肉,恢复肌纤维组织弹性。推法 用双手掌根沿脊拄两侧自背部开始推至臀部,以调达气血、疏通经络,使腰背肌肉得以调整。翻身仰卧,采用捏拿法。捏拿股四头肌,改善肌肉弹性,恢复肌张力。推理法 沿大

22、腿后侧顺行向下至跟腱进行推理,使下肢整体气血流通,肌肉舒展。点穴法 自腰部开始依次点按肾俞、环跳、承扶、殷门、风市、委中、阳陵泉、承山、昆仑、涌泉穴,以通经活络.改善神经传导,促进神经组织恢复。(3) 内科推拿 内科推拿,又称内科按摩,是针对除外科之外的疾病进行推拿,可治疗身体各个系统的疾病,科目涉及妇、内、幼等各科。相反的概念叫做外科推拿,主要治疗颈肩腰腿痛等外科疾病。中医的哲学基础是天人合一的整体观,理论基础是阴阳五行学说、五脏六腑学说、经络学说,治疗上讲究辨证施治。通过阴阳认识、五行认识、脏腑认识,结合望闻问切来辨证;根据辨证结果,通过医疗刺激的介质施以治疗,首先让刺激归于经络,然后归于

23、脏腑,使脏腑达到平衡,实现整体治疗的观念。医疗刺激的介质,出现两条分支:一是中药,它是大家最常见、也最易从思想上接受的方式;另一是直接对经络施以穴位刺激,包括针灸、推拿等,根据辨证的结果,选取穴位,直接刺激经络,然后把这种刺激信息传递到脏腑。这两个分支相比较,使用针灸或推拿的刺激,比使用中药的效果更直接。针灸和推拿相比,推拿有又具有安全性,也更具有可普及性。采用推拿方法治疗的最大好处是能够绕过患者药物不吸收的问题。有些脾胃功能本来就差,即使对于普通食物的吸收也存在问题,更不要说对于药物了。带有一定毒性的大量汤剂,还会刺激破坏患者的消化系统,变得更加面黄肌瘦,药物的吸收会进一步变得困难,于是药物

24、对患者难以起到作用。推拿存在一种无毒无副作用的天然优势:人体经络本身就是天然药库,选取穴位进行推拿调理,可直接刺激人体经络、脏腑,起到直接治疗的作用,避免了患者脾胃虚弱体质所导致的药物不吸收问题。另外,推拿综合取穴,可改善患者的整体素质,从基本的消化吸收能力的改善,到身体的抵抗能力的提高,精、气、神也随着向好,最终实现疾病的好转或治愈。 (4) 美容推拿主要介绍面部美容法。颜面是人体脏腑经气的外在表现,面部美容亦需中医辨证来实施,由内治外,通过脏腑经气的调整,达到容颜、消斑、祛皱及延缓自然衰老速度的作用。方法:摩腹 搓掌令热,摩脐下3寸13分钟。揉中脘 掌揉脐上4寸中脘穴13分钟。摩膻中 用三

25、指摩前正中线,平第4肋间处13分钟。摩印堂 用三指摩两眉间中点印堂穴13分钟。按揉合谷 用指按揉虎口近第二指骨中点处合谷穴1分钟。推前额 用指自中间向两侧推至太阳穴数次,并揉太阳穴。按揉头维 用指按揉两侧头维穴(头侧部,额角发际上0.5寸)1分钟。揉眼周 依眼轮匝肌顺序揉13分钟。浴鼻 两手指先点按攒竹穴(眉头凹陷处),向下沿鼻侧至迎香穴捋之,继揉迎香穴(鼻翼旁0.5寸,鼻唇沟中)10余次。揉口周 依口轮匝肌顺序揉之12分钟。摩颊。用掌摩两颊至热。 点揉颧髎、下关、颊车 用两手指点揉颧髎穴(目外眦直下,颧骨下缘凹陷)、下关(耳前,颧弓与下颌间凹陷)、颊车(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咀嚼时咬肌隆起高点

26、),各1分钟。揉耳前三穴 用指揉耳门(耳屏上切迹前方,下颌骨髁状突后缘,张口凹陷处)、听会(耳屏间切迹前)、听宫(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后),各1分钟。梳头 用五指由前发际向后发际梳拿头顶、头侧10余次。叩顶 两手十指微屈,指尖垂直向下叩头1分钟。推背俞 自大杼始,沿后正中线旁开1.5寸,膀胱经线向下推揉至骶部。据辨证,相应以肺俞、厥阴俞、心俞、膈俞、肝俞、脾俞、胃俞、肾俞、大肠俞等重点按揉35分钟。拿三阴交 用三指自三阴交拿至太溪穴1分钟。拿血海 用拇、食指分别按血海、梁丘穴拿揉1分钟。按揉足三里 用拇指按揉足三里穴13分钟。擦涌泉。用指擦涌泉穴,透热为度。每日一次。不可随意乱用护肤、美容品,

27、少食辛辣刺激品。(5) 足底推拿人体的各脏腑器官在足部都有各自的神经聚集点,而且每一点都和机体相应的脏腑器官存在紧密的内在联系。当按摩刺激足部某一部位时,即可反射到机体相应的某一器官,这就称之足部的反射区。足底按摩,能显著刺激各部位反射区,使得血液循环畅通,排除积聚在体内的废物和毒素,能够使得新陈代谢作用正常运作,最终达到治疗效果。 在进行足底按摩的时候,可以用拇指的罗纹面、食指和中指的指间关节对反射区进行按柔点压,也可以使用一些如光滑的塑料棒刺激反射区。足底按摩一般以压痛反应比较强的部位为治疗重点,按照先左足后右足,先主要区域再次要区域的顺序进行治疗。足底按摩操作手法如下: 触摸法:是最先用

28、的一种手法。通过触摸来察觉施按摩手法的部位的组织结构的状况。同时也可以先察看患者对手法的心理反应。揉捏法:是将肌肉及皮肤毛发捏在手中,用双手交替作扭曲活动。运推法:是一种不扭曲的揉捏法,只在皮肤表层捏。轻抚法:以手掌面或用指尖在表皮滑动。摩搓法:用掌心或一个手指或几个手指指端摩搓,使皮肤及深层产生位移。推压法:用指尖或手掌垂直加压于治疗部位,这是摩搓法的补充手法。颤动法:也是一种压椎法。它是用手掌或指尖不断地重复进行的有节奏的颤动,产生深透的机械性波动传达至患者体内。叩击法:其特点是用手指、掌根或掌心捶击反射区,最常用的是以手掌的尺侧缘叩击,施术时手指分开,自然微屈,又称斩剁法。中国有句俗语“

29、人老脚先衰,养生先养脚”。经常转动脚腕子,并按摩踝部至脚底的一些穴位,能起到降低血压、预防疾病、减缓衰老的作用。如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处的涌泉穴,按摩它能够治疗神经衰弱、倦怠、失眠、高血压、眩晕、更年期障碍等。还有位于脚大拇指根部横纹中央的“高血压点”,用两手的大拇指按压此处6秒钟,一天10次,对降血压有显著疗效。 (6) 耳穴推拿耳穴是分布于耳廓上的腧穴。当人体内脏或躯体有病时,往往会在耳廓的一定部位出现局部反应,如压痛、结节、变色、导电性能等。利用这一现象可以作为诊断疾病的参考,或刺激这些反应点(耳穴)来防治疾病。耳与脏腑经络有着密切的关系。各脏腑组织在

30、耳廓均有相应的反应区(耳穴)。刺激耳穴,对相应的脏腑有一定的调治作用。耳穴保健按摩,是用手适度刺激耳部不同的部位或反射区,有效地调整人体的气血循环、防治全身疾病,可以消除疲劳,减轻压力,疏通经脉,调整气血,从而增强人体的抵抗力、免疫力和修复能力。刺激耳穴的方法有针刺、埋针、放血、耳穴贴压、磁疗、按摩等,主要介绍以下三种:搓摩法 以拇指和食指罗纹面相对夹住体表,做往返移动。要领是:以手指罗纹面着力,揉动时要带动皮下组织,操作时速度适宜,轻重适当。贴膏法 将普通胶布或伤湿止痛膏之类的药胶布剪成小方块,贴于耳穴上,然后搓摩片刻。贴膏前要清洁耳穴部位,否则胶布容易脱落。压丸法 用胶布将王不留行子或黄米

31、贴敷于耳穴上,定时按压。要领是:贴敷前要局部消毒,以防皮肤破溃感染,为防止过敏,最好5天更换一次。以局部微痛为度,每日按压数次,每次5-10分钟。此外,还有妇科推拿:痛经、闭经、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乳痈、声门闭合不全等;儿科推拿:咳嗽、婴幼儿腹泻、呕吐、疳积、腹痛、肠套叠、惊风、夜啼、小儿肌性斜颈等;骨伤科推拿:扭挫伤、漏肩风、胸胁迸伤、落枕、腰肌劳损等。3、 中医针刀治疗 小针刀是由金属材料做成的在形状上似针又似刀的一种针灸用具,是在古代九针中的针、锋针等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外科用手术刀而发展形成的,是与软组织松解手术有机结合的产物。操作特点是在治疗部位刺入深部到病变处进行轻松的切割、剥离等

32、不同开工的刺激,以达到止痛祛病的目的,其适应证主要是软组织损伤性病变和骨关节病变。其优点是治疗过程操作简单,不受任何环境和条件的限制。治疗时切口小,不用缝合,对人体组织的损伤也小,且不易引起感染,无不良反应,病人也无明显痛苦和恐惧感,术后无需休息,治疗时间短,疗程短,患者易于接受。 操作方法:(1) 体位的选择 以医生操作时方便、患者被治疗时自我感觉体位舒适为原则。如在颈部治疗,多采用坐位;头部可根据病位选择仰头位或低头位; (2) 在选好体位及选好治疗点后,作局部无菌消毒,即先用酒精消毒,再用碘酒消毒,酒精脱碘。 医生戴无菌手套,最后确认进针部位,并做以标记。对于身体大关节部位或操作较复杂的

33、部位可敷无菌洞巾,以防止操作过程中的污染。 为减轻局部操作时引起的疼痛,可作局部麻醉,阻断神经痛觉传导。常用的注射药物有:1%普鲁卡因2-5毫升/每个进针点;2%利多卡因5毫升左右/每个进针点;2%利多卡因5毫升,确炎松A1毫升,混匀后分别注入2-3个治疗点。 (3) 常用的剥离方式: a、顺肌纤维、或肌腱分布方向做铲剥-即针刀尖端紧贴着欲剥的组织做进退推进动作(不是上下提插),使横向粘连的组织纤维断离、松解。 b、做横向或扇形的针刀尖端的摆动动作,使纵向粘连的组织纤维断离、松解。 c、做斜向或不定向的针刀尖端划摆动作,使无一定规律的粘连组织纤维断离松解。 剥离动作视病情有无粘连而采纳,注意各

34、种剥离动作,切不可幅度过大,以免划伤重要组织如血管、神经等。 (4) 每次每穴切割剥离2-5次即可出针,一般治疗1-5次即可治愈,两次相隔时间可视情况5-7天不等。 (5) 小针刀的应用指征: a、病人自觉某处有疼痛症状。 b、医生在病变部位可触到敏感性压痛。 c、触诊可摸到皮下有条索状或片状或球状硬物,结节。 d、用指弹拨病变处有响声。 临床应用:(1) 颈椎病取穴:痛点为主穴。阳明经头痛配合谷、内庭穴;少阳经头痛配足临泣、风池穴;太阳经头痛配昆仑、后溪穴。 方法:用直刺法。轻轻纵剥1-2次即可,可配合局部推拿以增强疗效。 (2)肱骨外上踝炎(网球肘)取穴:找出压痛最明显处。 方法:使小针刀

35、刀口线和伸腕肌走向平行刺入肱骨外上髁皮下,先用纵行疏通剥离法,向后再用切开剥离法,感觉锐边已刮平,再用横行刮剥法,再疏通一下伸腕肌,伸指总肌,旋后肌肌腱,出针刀,进行包扎。再曲屈肘关节2-4次,一般1、2次可愈,每次间隔5天。 (3)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弹响指)取穴:局部痛点。方法:用纵向铲剥法。 (4)足跟痛(足跟骨刺)取穴:骨刺尖部(压痛最明显处)。 方法:患者仰卧于治疗床上,将足放稳,找出最明显的压痛点,常规消毒后,针刀口线和纵轴垂直,针体和足跟呈60角,深度直达骨刺尖部,作横行切开剥离和铲削剥离,3-4次即可出针刀,如1次未愈,隔5-7天后可做第二次。 (5)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取穴:

36、压痛明显处。 方法:以小针刀刀口线和人体纵轴线平行刺入,当刀口接触骨面时,用横行剥离法,感觉肌肉和骨面之间有松动感时即可出针。一般1次即愈,不愈者隔5天后再行第二次。 (6)慢性腰肌劳损取穴:腰部压痛点(肾俞)。 方法:同前。可配合拔火罐以加强刺激。 (7)腰椎间盘脱出症取穴:椎间隙压痛点(椎间关节处),小腿麻木区中点或承山穴。 方法:腰部在痛点中心进针刀,针刀尖到达椎间小关节韧带周围组织时进行疏通剥离3-4次,出针刀;小腿部位用直刺纵向剥离法即可。 注意事项: (1)由于小针刀疗法是在非直视下进行操作治疗,如果对人体解剖特别是局部解剖不熟悉,手法不当,容易造成损伤,因此医生必须做到熟悉欲刺激

37、穴位深部的解剖知识,以提高操作的准确性和提高疗效。 (2)选穴一定要准确,即选择阿是穴作为治疗点的一定要找准痛点的中心进针,进针时保持垂直(非痛点取穴可以灵活选择进针方式),如偏斜进针易在深部错离病变部位,易损伤非病变组织。 (3)注意无菌操作,特别是做深部治疗,重要关节如膝、髋、肘、颈等部位的关节深处切割时尤当注意。必要时可在局部盖无菌洞巾,或在无菌手术室内进行。对于身体的其它部位只要注意无菌操作便可。 (4)小针刀进针法要速而捷,这样可以减轻进针带来的疼痛。在深部进行铲剥、横剥、纵剥等法剥离操作时,手法宜轻,不然会加重疼痛,甚或损伤周围的组织。在关节处做纵向切剥时,注意不要损伤或切断韧带、

38、肌腱等。 (5)术后对某些创伤不太重的治疗点可以做局部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和防止术后出血粘连。 (6)对于部分病例短期疗效很好,1-2个月后或更长一些时间,疼痛复发,又恢复原来疾病状态,尤其是负荷较大的部位如膝关节、肩肘关节、腰部等。应注意下述因素:病人的习惯性生活、走路姿势、工作姿势等造成复发;手术解除了局部粘连,但术后创面因缺乏局部运动而造成粘连;局部再次遭受风、寒、湿邪的侵袭所致。因此,生活起居尤当特别注意。 4、中医穴位注射疗法又称“水针”,是选用中西药物注入有关穴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由于使用了现代提纯的药物,这种疗法又不同于传统的针灸。在临床中,“穴位注射”可以治疗哮喘、美尼尔

39、综合症、硬皮病、白塞氏综合症等国际疑难病,对妇科康复尤其有效。穴位注射主要作用:(1) 止痛作用 大量的临床资料和实验结果证实,穴位注射与针刺一样,可以兴奋多种感受器,产生针感信号,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脊髓和脑,产生诱发电位,这种诱发电位可以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因局部刺激信号进入中枢后,可以激发许多神经元的活动,释放出多种神经介质,其中有止痛作用的5-羟色胺、内源性吗啡物质,这些物质的释放起到了止痛作用。 (2) 防御作用 穴位注射可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主要是因其针刺可以激发体内的防御机理有关。免疫是机体识别和清除外来抗原物质和自身变形物质,以维持机体外环境相对恒定所产生的一系列保护性反应。 (

40、3) 调整作用 穴位注射对人体的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等均有不同程度的调整作用。如对消化系统的调整作用,主要表现在可解除胃肠平滑肌痉挛,调整消化液分泌,调整胃肠蠕动等方面,其调节作用是双向的,当功能亢进时,通过穴位注射使其功能缓解;当功能低下时, 通过穴位注射使其功能增强。 穴位注射的效应:(1) 穴位注射的放大作用 很多实验表明,穴位对药物有放大作用。即相同剂量的药物在穴位注射产生的药效,要强于皮下或肌肉注射甚至静脉注射;或者达到同样药效时,穴位注射的剂量要小。 (2)穴位注射的三重作用 即时效应,在进针数分钟及数小时内产生。多为针刺和药物注入对局部刺激而引起;慢效应,可在治疗数小时至1

41、 d内出现,与药物在穴区进行生物化学作用有关;后作用,是在前两个治疗效应基础上调动和恢复患者自身的调节功能而实现。这种初期为机械刺激效应,通过经穴的传导得到即刻效应,中期为药物化学效应及后期的后作用效应,则使经穴与药物的综合作用得到发挥。这就必然使穴注后疗效的有效期得到延长,使疾病在这个较长的治疗过程中得到更彻底的治疗。穴位注射时药效的发生与持续,有经穴功能的参与和协调。在这个过程中,经穴和药物的亲和性、归经性、直达性、趋病性、速效性及延长性等特殊功能,促成了穴注的高效和速效,在穴位注射治疗机理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3)穴位注射的双向作用:研究者发现,不同经穴对不同药物反应性不同,经穴有辨别性

42、的接受化学性刺激的性质或者说穴位组织对注射药物有一定的辨识作用,这正是药物的归经理论表现所在。在穴位注入有相对特异性的药物,这种药物的性味与此经穴具有特殊的亲和作用,即归于此经,就能显著地加强穴注药物的效应;相反,如果注射进入的药物被识别不利时,穴组织能够减弱或者纠正这种不良效应。穴位注射当以经络为载体,把药物运送到相应区域或部位,从而发挥药物和经穴的双向作用,使药效得到加强,并且更迅速、持久。显药效的发生与发展有经络功能的参与和协同,有一定的循经性,遵循经穴脏腑相关原理。 常用药物:维生素制剂:维生素B12、维生素D2果糖酸钙注射液(CCO) ;中草药制剂:丹参针、当归针现代医学研究:局部用

43、药可促进机体血液循环,扩张周围血管,改善外周血液分布,修复已受损的生物膜,从而减低组织损伤,重建组织内环境稳定,缓解血液循环障碍,具有抗炎、镇痛的作用,并可改善脑部供血。5、中医水针刀疗法水针刀是将清朝年间张仲景医圣祠“刀针”与现代医学水针相结合,并柔和其他针刀疗法的精华,从而发展形成的一种可注射针灸用具。水针刀疗法作为传统医学九针疗法与现代医学水针疗法中西医合壁的后裔,是介于针灸疗法与开放性手术间非直视下的新型注射性微型外科手术,以软组织局部解剖学、立体解剖、动静态三维解剖学、生物力学、生物信息学、经络学说、无菌炎症学及动静态平衡学及中西药药理学为其理论基础。对软伤科疾病、脊柱相关性疾病的治

44、疗具有广阔的前景,被越来越多的世人所推崇。其特点如下:安全性高 水针刀在治疗前可以回抽检测避免了血管、脊髓及内脏损伤。治疗疼痛疾病疗效 因水针刀在软组织病变部位不仅可以松解分离,而且可以直接注射消除无菌炎症的磁化松解液、有色制剂及氧制剂。一方面,磁化松解液不仅可以直接消除病变部位的炎性致痛物,而且磁化药物具有镇静镇痛的作用。同时有色制剂可以抑制痛觉神经的向心性传导,达到治痛的作用。另外,消毒氧气的注射可以消除局部缺氧状态,调整营养神经及气体松解功能。 具有抗复发作用 无论哪种针刀都属于一种微创松解术,在松解软组织病变结节的同时,势必会造成一种再创伤再出血再粘连的恶性循环。而水针刀在松解病变结节

45、的同时,可直接注射止血止痛的抑制粘连药物及消毒氧气,因此,具有一定的抗复发作用。水针刀疗法的作用机制:缓解无菌性炎症 当局部软组织受到急慢性损伤后,由于机体自身应激性反应,分泌5羟色胺等无菌炎性物质,这些物质刺激局部神经血管,产生局部粘连增生压迫神经血管,在临床治疗软组织损伤性疾病时,水针刀微创针法注射松解液:a、可直接消除病变部位的无菌性炎症,减轻水肿;b、注射松解液有活血化淤药物,可以改善局部微循环,促进炎性物质的代谢;C、松解液具有液体松解功能;d、具有止血、止痛、抑制粘连、抗复发功能。 减缓神经血管的卡压 通过针刀微创针法对局部病变组织的粘连、增生挛缩等进行微创分离,减轻局部压力,解除

46、神经血管的卡压,从而消除临床症状。 适应证:慢性软组织损伤、陈旧性软组织损伤急性发作以及部分急性软组织损伤;外伤性滑囊炎、腱鞘炎、肌肉筋膜炎;末端病、骨骺炎、增生性关节炎;周围神经卡压征、骨纤维管卡压综合征;颈椎综合征、腰椎综合征、疲劳性骨膜炎及脊柱相关疾病等;部分内科、骨外科、肛肠外科及整形美容外科疾患。6、中药熏蒸疗法又称为中药蒸煮疗法、中药汽浴疗法、药透疗法,热雾疗法等,是以热药蒸汽为治疗因子的化学、物理综合疗法。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被称为“烘雅”。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中药熏蒸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均亦有相应发展,逐渐泛用于休闲保健、康复疗养和临床治疗疾病的诸多方面。(1)

47、风湿类疾病: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 (2) 骨伤类疾病:腰椎间盘脱出症、肩周炎、退行性骨关节病、各种急慢性软组织损伤。 (3)皮肤类疾病:银屑病、硬皮病、皮肤瘙痒症、脂溢性皮炎等。 (4)内科:感冒、咳嗽、高脂血症和高蛋白血症、糖尿病、失眠、神经官能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慢性肠炎。 (5)妇科:痛经、闭经等。 熏蒸疗法的十大功效: 疏通经络 可放松筋骨,打通人体经络,促进气血循环,对各种风痛有效。 净血排毒 可改善人体新陈代谢,促进血液循环,帮助排除体内废物及肝肾毒素,对各种水肿有特效。 清毒杀菌 可深入皮下组织,杀菌消毒,清除污垢,帮助去死皮,使肌肤美白。 清除疲劳 可使全身放松,缓解压力,心情愉快,恢复活力。 活化细胞 可使全身细胞活跃,有效改善体质,增强免疫能力。 强化机能 可刺激人体微循环系统,改善人体各种机能。 减肥瘦身 可帮助排汗,消除多余热量,燃烧多余脂肪,使身体苗条,凹凸有形。 美容除斑 可调节内分泌,预防妇科病,消除色斑。 改善睡眠 浴20分钟,相当于40分钟的剧烈运动,浴后可进入深度睡眠,醒后倍感轻松、精神。 预防冻疮 可改善四肢微循环,缓解手脚冰凉症状,预防治疗冻伤优势:(1)疗效显著 发汗解表、和卫散邪、疏通腠理、调气和血、解毒避秽、防疫保健、杀虫止痒等诸多功用,可广泛用于全身各种皮肤病的治疗,并有着较好的疗效;将中药物理作用于病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