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物质的溶解第一课时.pptx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7428500 上传时间:2022-07-24 格式:PPTX 页数:13 大小:7.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5物质的溶解第一课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15物质的溶解第一课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5物质的溶解第一课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5物质的溶解第一课时.pptx(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5 1-5 物质物质的溶解的溶解(第(第1 1课时)课时) 初中八年级上册初中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第一章 水和水的溶液水和水的溶液在一定的条件下,溶质是否可以无限地在一定的条件下,溶质是否可以无限地溶解?溶解?在一定量的溶剂里呢?在一定量的溶剂里呢?1如图如图1-41所示,将所示,将1药匙药匙蔗糖放入盛有蔗糖放入盛有20毫升水的烧毫升水的烧杯中,进行充分搅拌,你观杯中,进行充分搅拌,你观察到的察到的现是现是 。2逐渐增加放入水中的蔗糖的数量,你观察逐渐增加放入水中的蔗糖的数量,你观察到的现象是到的现象是 。蔗糖溶解了蔗糖溶解了放入一定量后,蔗糖不溶解了放入一定量后,蔗糖不溶解了结结 论:论:

2、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中,物质能够溶解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中,物质能够溶解的数量是有限的。的数量是有限的。1.在室温下,在在室温下,在2只烧杯中都装有只烧杯中都装有20毫升的水,毫升的水,分别加入分别加入10克克的硫酸铜和食盐(氯化钠),并进行搅拌的硫酸铜和食盐(氯化钠),并进行搅拌,观察,观察两种物质是两种物质是否都能完全溶解?否都能完全溶解?硫酸铜硫酸铜食食 盐盐硫酸铜在水中能够完全溶解,而食盐则不能完全溶解。硫酸铜在水中能够完全溶解,而食盐则不能完全溶解。说明不同溶质在同一种溶剂中,溶解能力不同。说明不同溶质在同一种溶剂中,溶解能力不同。2.在室温下,取另一只装有在室温下,

3、取另一只装有20毫升的酒精烧杯,毫升的酒精烧杯,加入加入10克的硫酸铜,克的硫酸铜,并进行搅拌,观察是否能完全溶解?并进行搅拌,观察是否能完全溶解?硫酸铜在酒精中不能完全溶解。硫酸铜在酒精中不能完全溶解。说明同一溶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能力不同。说明同一溶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能力不同。通常把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叫做溶解性。通常把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叫做溶解性。溶解性是物质的一种物理性质。溶解性是物质的一种物理性质。一、一、物质的溶解性物质的溶解性1、涵义:涵义:从以上从以上实验可以实验可以归纳出溶解性与什么因素有关?归纳出溶解性与什么因素有关?2、影响溶解性大小的因素

4、、影响溶解性大小的因素(1)与溶质、溶剂的性质有关。)与溶质、溶剂的性质有关。 (内因)(内因)溶解性还与什么因素有关呢?溶解性还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1提出问题提出问题 :物质的溶解性物质的溶解性可能跟温度可能跟温度有关?有关?2建立假设建立假设 : 其他条件一样,温度越高,溶解越多。其他条件一样,温度越高,溶解越多。3设计实验进行检验:设计实验进行检验:实验目的实验目的条件控制条件控制实验方案实验方案实验数据实验数据实验结论实验结论研究温度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研究温度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同一种溶质、溶剂。同样质量的溶剂。同一种溶质、溶剂。同样质量的溶剂。

5、(1)烧杯中注入)烧杯中注入20毫升水,加入毫升水,加入10硝酸钾硝酸钾,室温下室温下进行溶解。进行溶解。(2)烧杯中注入)烧杯中注入20毫升水,加入毫升水,加入10硝酸钾硝酸钾,50下下进行溶解。进行溶解。室温下,硝酸钾不能全部溶解,室温下,硝酸钾不能全部溶解,50下下完全溶解。完全溶解。其他条件一样,温度越高,溶解越多。其他条件一样,温度越高,溶解越多。取一只透明的玻璃杯或烧杯,打开汽水取一只透明的玻璃杯或烧杯,打开汽水或啤酒或啤酒瓶盖,将其中的汽水或啤酒倒瓶盖,将其中的汽水或啤酒倒入杯中,入杯中, 你你观察到的现象是观察到的现象是_ _ _,你你的的判断是判断是_ _ _。有气泡冒出有气

6、泡冒出压强减少,原来溶解水中压强减少,原来溶解水中的二氧化碳冒的二氧化碳冒出出说明气体物质的溶解性可能跟说明气体物质的溶解性可能跟 因素有关因素有关?压强压强(2)与外界条件(温度、压强)有关)与外界条件(温度、压强)有关2、影响溶解性大小的因素、影响溶解性大小的因素(外因)(外因)(1)与溶质、溶剂的性质有关)与溶质、溶剂的性质有关。 (内因)(内因)物质溶解时,是从外界吸收热量,还是向外界释放热量呢?物质溶解时,是从外界吸收热量,还是向外界释放热量呢?现象:现象:氯化钠溶解于氯化钠溶解于水时水时温度温度没有温度温度没有变化。变化。氢氢氧化钠溶解于氧化钠溶解于水时水时温度温度显著显著升高。升

7、高。硝酸铵硝酸铵溶解于水时溶解于水时温度温度显著显著降低。降低。说明:说明:氯化钠溶解于水时既没有放出热量,也没有吸收热量。氯化钠溶解于水时既没有放出热量,也没有吸收热量。氢氢氧化钠溶解于氧化钠溶解于水水要放出要放出热量。热量。硝酸铵溶解硝酸铵溶解于水时要吸收热量。于水时要吸收热量。物质物质溶解溶解时时吸热与放热实验(教材吸热与放热实验(教材P26)二、二、物质溶解时的热量变化物质溶解时的热量变化实验表明:实验表明:有的物质溶解时,会放出热量,使溶液温度有的物质溶解时,会放出热量,使溶液温度升高;有的物质溶解时,会吸收热量,使溶升高;有的物质溶解时,会吸收热量,使溶液温度降低液温度降低;也也有

8、许多物质溶解时,溶液的有许多物质溶解时,溶液的温度没有明显变化温度没有明显变化。物质溶解时吸热与放热的原因物质溶解时吸热与放热的原因物质溶解在水里,通常发生两种过程:一种是溶质的分子物质溶解在水里,通常发生两种过程: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的(或离子)的扩散过程,这种过程吸收热量,是物理变化。扩散过程,这种过程吸收热量,是物理变化。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形成水合分子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形成水合分子(水合离子)的(水合离子)的过程,这种过程放出热量,是化学变化。过程,这种过程放出热量,是化学变化。物质溶解过程,温度升高还是降低,要看这两种过程的热量物质溶解

9、过程,温度升高还是降低,要看这两种过程的热量多少。吸收多于放出,温度下降,例如硝酸铵溶解。多少。吸收多于放出,温度下降,例如硝酸铵溶解。三、三、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1. 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在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里,不能继续溶解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饱和溶液。2. 2. 不饱和溶不饱和溶液液在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里,还能继续溶解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概念

10、叙述中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概念叙述中为什么要为什么要在一定温度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的条件限制?下,一定量溶剂的条件限制?如果没有这两个条件限制,上述概念无意义。如果没有这两个条件限制,上述概念无意义。如何用实验证明两瓶溶液中,一瓶是如何用实验证明两瓶溶液中,一瓶是饱和溶液饱和溶液,而另一瓶是,而另一瓶是不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加少量的溶质,溶质能继续溶解的是不饱和溶液,加少量的溶质,溶质能继续溶解的是不饱和溶液,不能溶解的是饱和溶液。不能溶解的是饱和溶液。如何将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转化成饱和的如何将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转化成饱和的硝酸钾硝酸钾溶液?溶液?饱和溶液饱和溶液 增加溶剂,增加溶剂,增

11、加溶质,增加溶质,3.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 加硝酸钾加硝酸钾 蒸发溶剂蒸发溶剂 降低温度降低温度不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升高温度降低温度降低温度蒸发溶剂,蒸发溶剂,4、 浓溶液和稀溶液:浓溶液和稀溶液:在溶液中,溶有较多溶质的叫做在溶液中,溶有较多溶质的叫做浓溶液。浓溶液。有的溶有较少溶质,称为有的溶有较少溶质,称为稀溶液稀溶液。 在在2 2支装有支装有1010毫升水的试管中分别加入毫升水的试管中分别加入1 1小匙蔗糖和熟石灰,振荡后,静小匙蔗糖和熟石灰,振荡后,静置片刻,你看到了什么现象?置片刻,你看到了什么现象?结结 论:论:熟石灰在水里溶解的量极少,

12、溶液很稀,但已经达到饱和了熟石灰在水里溶解的量极少,溶液很稀,但已经达到饱和了 ;蔗糖在;蔗糖在水里溶解的量较多,溶液很浓,却还未达到饱和。水里溶解的量较多,溶液很浓,却还未达到饱和。根据上述实验事实,思考根据上述实验事实,思考“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这句话是否正确。你能这句话是否正确。你能举出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吗?举出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吗?不正确。不正确。 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在同一条件下,对同一物质而言在同一条件下,对同一物质而言,饱和溶液,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比不饱和溶液浓一些。液浓一些。物质的溶解性物质的溶解性涵涵义义影响的因素影响的因素溶解时的溶解时的热量变化热量变化溶解程度溶解程度饱和溶液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溶质、溶剂与溶质、溶剂的性质有关的性质有关与外界条件(温与外界条件(温度、压强)有关度、压强)有关浓溶液浓溶液稀溶液稀溶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