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3节 大气压强 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黄****学 文档编号:2732819 上传时间:2020-05-0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3节 大气压强 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3节 大气压强 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3节 大气压强 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3节 大气压强 教学设计.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三节大 气 压 强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由于大气压强的客观存在而产生的现象。(2)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了解大气压强的大小和单位。(3)了解抽水机的工作原理。(4)了解生活中利用大气压强的现象。2过程与方法(1)观察跟大气压强有关的现象,感知大气压强一种客观存在。(2)观察演示实验现象,感知大气压强的大小和单位。(3)通过观察感知人类是如何利用大气压强的。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通过大气压强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教学重点:大气压的测量方法;知道大气压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教学难点:设计多种方法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测量大气压强的方

2、法,理解托里拆利实验。教学方法:实验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目标导学法,分析对比法教具:多媒体课件、玻璃杯、纸片、空饮料盒或罐、加颜料的水、吸盘、托里拆利实验视频、金属盒气压计、抽水机模型的图片等。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通过“取水”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复习液体压强特点从而引入新课。二新课教学 (一)大气压的存在1演示覆杯实验(实验层层推进,不断置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1) 不装水,纸片会不会掉下来(2) 装了水,纸片会怎样(3) 将杯子不同角度旋转又怎样(4) 是否是水把纸片粘住的,排除这个猜想可以怎样操作2介绍马德堡半球实验3得出结论:大气压强确实存在。强调:马德堡半球实

3、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二)大气压强的测量1估算大气压强的数值:课本 “想想做做”2通过演示介绍“托里拆利实验”(1)强调第一个用实验方法测出大气压数值的是意大利的科学家托里拆利。(2)观看托里拆利实验视频提出问题:大气压的数值是多大?为什么 实验中换用不同大小的管来测,结果是否相同? 将管提起一些(始终未露出液面)、压入一些,结果是否相同? 将管倾斜,结果是否相同?分析大气压强的数值等于这段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把760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叫做标准大气压。P0 = 760mmHg =1.013105Pa。3大气压的变化(1)大气压受天气的变化而变化;(2)大气压随大气高度的变化而变化,在海拔3

4、000m以内,大约每升高10m,大气压减小100Pa。4测量大气压的仪器叫气压计。介绍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5大气压的作用:(1)抽水机(2)用吸管吸饮料三小结:(1)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有什么特点;可以用哪些实验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2)托里拆利实验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一个标准大气压的值是多少(3)大气压强的应用有哪些四巩固练习:练习。1.有关大气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大气压强等于760厘米水银柱高 B.大气压强的值在不同的地方是不同的C.同一地方的大气压的值总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D.大气压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大2.地球上大气压的存在是众人皆知的事实,但不是任何现象都能证实的,也不是各种运

5、动都能证明大气压的存在。下面的几种说法中不能证明的是 ( )A.活塞式抽水机的抽水过程 B.离心式水泵的抽水过程C.钢笔吸墨水 D.车辆的行驶3.测量大气压强可以采用一端封闭的玻璃管进行。如果测量时用水实验,则管的长度应是 ( )A.1米左右 B.0.76米就可以了C.与管的粗细无关,小于10米即可 D.管长大于10米4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应用大气压的是 ( )A塑料挂衣钩能贴在墙上挂衣服 B纸片能托住倒过来的一满杯水而不洒C用吸管吸起汽水瓶中的饮料 D用注射器能把药液注进肌肉里5托里拆利实验中,下面哪种情况能使玻璃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发生变化( )A向水银槽里加少量水银 B将管倾斜C将玻璃管变粗

6、 D外界大气压发生变化6托里拆利实验中,当水银柱稳定后,在管顶穿一个小孔,那么管内水银将( )A往上喷出 B稍微下降 C保持原来的高度不变 D降到与管外水平面相平五布置作业:P43 第4,5题教学反思这一节知识比较抽象,因此教学中要注意联系实际,加强实验,通过日常生活中大气压的例子和随手可得的小实验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感性认识,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托里拆利实验的教学,利用一段视频讲解托里拆利实验,效果较好。组织学生计算大气压的值时,很多同学不知怎么下手,说明同学们的计算能力比较薄弱,也影响到了我的正常的教学进度。在今后的教学中,对于问题设计的合理性,教师要把问题设置在学生思维的最佳突破口上,才能有效的点拨学生,启迪学生的智慧的火花,同时,问题深度、难易要适中,能恰到好处的引发学生积极思维,这就要求教师在考虑问题的设置时,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因才设疑”。既不可进行填空式的简单置疑,也不能把知识搞得过于繁杂、神秘,让学生不知所措,失去探究的 “抓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