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乘客电梯安装作业指导书.docx

上传人:Che****ry 文档编号:27202104 上传时间:2022-07-23 格式:DOCX 页数:58 大小:1.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乘客电梯安装作业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2022年乘客电梯安装作业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乘客电梯安装作业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乘客电梯安装作业指导书.docx(5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乘客电梯安装作业指导书 编号: BX02-01 编 制:校 对:会 审:批 准:晋中博信机电设备贸易有限公司 2022 年 3 月名师归纳总结 电 梯 安 装 作 业 指 导 书1/35 第 1 页,共 35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编制说明现在各类电梯施工工艺在电梯的安装、修理、改造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日益 彰显;在各地分公司当地的安装、修理资质申请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工程 技术科在近两年内对各类电梯的施工艺作过汇总编制工作,以便于对工艺类文 档的统一治理和发行;政府部门最新出台的机电类特种

2、设备安装改造修理许可规章 试行,规 范了机电类设备安装、修理、改造单位的资格许可工作,对应规范的精神和要 求,我们工程技术科在原有各电梯施工工艺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和补充,特此 特地编制了这套工程指导丛书,用以更好地在现场指导工程实施;工程部 20223 电 梯 安 装 作 业 指 导 书 2/35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35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目 录第一部分(一)电梯安装作业指导书(机械部分) 1、使用范畴2、一般规定3、安装前的预备工作4、机房承重梁5、导轨架6、轿厢及导靴7、轿厢8、对重9、缓冲器 10、曳引绳 11、门系

3、统装置 12、安全钳 13、限速器 14、平层精度调整 15、安装后工井道机房整理(二)电梯安装作业指导书(电气部分)16、井道内电线敷设17、试车调整18、电梯常见故障电 梯 安 装 作 业 指 导 书 3/35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35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电 梯 安 装 作 业 指 导 书(机 械 部 分)使用范畴本适用于各类曳引式电梯;电 梯 安 装 作 业 指 导 书 4/35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35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1 一般规定1.1 电梯在

4、安装前必需完成与之有关的土建项目,其基本要求如下:1.1.1 按井道布置图的要求完成电梯井道、电梯机房的土建施工;进场前完成对双方约 定的井道尺寸进行勘测确认, 砖墙井道壁可不进行表面粉刷,但每项层之间应加一道钢 筋混凝土圈梁;1.1.2 按井道布置图的要求布置井道壁上的预埋铁,其位置偏差应符合设备基础尺寸 和位置的质量要求 的规定,预埋钢板表面可凸出井道壁 20mm,但不能超过 50mm,对于井道的宽度和深度与其相应的抱负面的偏差不得大于30m(正偏差);1.1.3 井道底坑应是防水的,应适当考虑梅雨季节的特殊情形;1.1.4井道布置图所标层门口尺寸为装修后尺寸,建筑上应有装饰预留量;(实际

5、施工尺寸应比图上所标尺寸大) ;1.1. 5 井道内 1m范畴内不准有水管或电缆通过;1.1.6 井道底坑内应预埋有接地线,其接地电阻应不大于 4 ;1.1.7 机房应与水箱和烟道隔离,机房楼面的负栽才能应大于 6000N/m;1.1.8 机房内钢丝绳与楼板孔洞每边间隙应为 20-40mm,通向井道的孔洞四周应筑高 50mm以上的台阶;1.2 电梯在安装前必需按部件装箱清单,对主要零部件的质量和安装设备、工具的完好程度进行全面的检查、查看其是否有缺件、缺陷或损坏,如有问题应准时提出,并填写“ 电梯开箱检查记录” (在安装过程记录内) ,从发货日起到运输及库存保管不超过六个月,缺件、缺陷及损坏由

6、生产厂负责,否就将由用户自理;1.3 安装过程中,如发觉本厂产品有结构不和理的地方和错误时,按安装质量治理制度规定准时提出并商讨解决的方法;1.4 本说明书中所说的安装方法,在满意安装验收技术条件下,也可用新的安装方法;电 梯 安 装 作 业 指 导 书 5/35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35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2 安装前的预备工作 2. 1 安装小组一般由四至六人组成,其中需要有娴熟的机械安装钳工和电工各一名负责安 装和调试;机械与电气部分的安装可以实行并行操作,由安装小组长制定作业方案,明确要求统一支配;2.2 安装前,安装

7、人员依据装箱清单及由安装小组长制定作业方案,明确要求统一支配;清点核实全部零部件及安装材料 (与一般的规定结合在一起) ,并明白该种电梯的形式,掌握方式等,并对安装检测设备进行认真检查;2.3 电梯井道应符合“ 电梯土建总体布置图” 安装人员复核井道内径尺寸,预留孔、层站、顶层高度、地坑深度、层门口尺寸、牛腿及其它有关要求,合格后方可进入安装;2.4 安装人员必需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在井道内应留意防止上、下同时作业,在轿顶作业 时,应将安全窗关闭;2 .5 清理井道;2.5. 1 脚手架应安全稳固,单井脚手架可采井字形式,组合式电梯的脚手架也可采双井 字组合式;2.5.2 当采纳竹制脚手架并在井

8、道内使用电焊时,其邻近竹篾子捆扎处应用1.2mm镀锌 铁丝捆扎牢固, 焊接中与焊接完毕后应特殊留意检查在井道内各处有无起火之隐患;2.5.3 顶层楼板以上的脚手架架设应当考虑当电梯安装完毕后便于拆除;2.5.4 脚手架架设完毕,须经安装人员全面认真的检查,合格方可使用;2. 6 安装施工照明应符合以下要求:2.6.1 应采纳 36V的安全电压;2.6.2 每台电梯井道单独供电,在底层井道入口处墙上设开关;2.6.3 井道底坑应有足够的高度,并依据需要在底坑适当位置设灯插座;2.6.4 顶层或底坑应设2 或 2 个以上的照明灯交叉照明;2.6.5 机房照明灯数量电梯台数2;2.6.6 施工所用动

9、力电源应送到机房内和工地的施工场地,确保正常施工;名师归纳总结 2.6.7 电源总开关应装在机房内入口处距地1.3-1.5 m的墙上;6/35 电 梯 安 装 作 业 指 导 书第 6 页,共 35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3 机房承重梁3.1 机房承梁是承担电梯全部动静负载的重要构件,因此,承重梁的两端必需牢靠地架设在坚固的墙或横梁上, 按“ 井道布置图”的规定来确定安装承重梁的的位置,方向与规格;3.2 承重梁的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3.2. 1 承重梁两端埋入墙内时,其埋入深度应超过墙厚中心 50mm,且不应小于 150mm;(对砖墙,

10、梁下应垫以承担其重量的钢筋混凝土过梁或金属过梁;)(见图 3-1 )3.2.2 承重梁的平行度偏差不应超过 2 mm见图 3-2 ;1/1000 ,相邻两承重梁中间的高度答应误差不超过3.2.3承重梁的水平偏差不应超过1/1000 ;2:1 绕法时钢梁的布置(见图3-3 )(图示为左置式布置);3.3 承重梁的安装,承重梁一般放置在机房内且必需在两侧承重墙上;3.3.1 按井道布置图,在机房承重墙上按要求留有墙洞,在另一端筑一混凝土墩子(见 图 3-4 ),在机房未预埋时,可用膨胀螺栓固定钢板,校正钢板两端水平度不大于 0.5/1000 ,且两块预埋 设 钢板高度偏差应 20mm;将承重刚梁按

11、图 3-4 架设在墙洞或 混凝土土墩预埋(设)钢板上,按曳引机及曳引机机架尺寸按样板架设上留出的轿厢和 对重中心尺寸,确定两根钢梁架设宽度尺寸;将曳相机减震垫与承重梁专用压板初步定位,将机架与减震垫用螺栓连接,然后将曳引机与机架连接,按样板放线要求,调正承重梁位置,当调正好位置且确定无误时,见钢梁与预埋(设)钢板焊接固定;焊接要求均按: 8 38 3 30 (55) 30 (55)当机房墙侧也在机房楼板延长方向时,见 土墩和墙洞,现场开凿墙洞后,用宽度3-5 所示,搁机梁安装方法同上,如未留混凝 1/2 墙厚的槽钢,在槽钢下焊接比曳引机宽度大的钢板,再用膨胀螺栓将钢板固定在承重墙上;电 梯 安

12、 装 作 业 指 导 书 7/35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35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3.3.2 对无导向轮,曳引比为21 绕法的电梯,可按(图3-4 )将承重梁安置在机房内高出机房楼板平面不小于100mm的承重墙上,承重梁下边预埋(设)厚度为1216mm的钢板,详细方法同上,如无减震垫机架时,就曳引机直接与钢梁固定;3.4 曳引机的位置确定:(图 14),3.4.1 安装拽曳引机应符合以下要求:3.4.1.1曳引轮的位置偏差,在前、后(向着对重)方向不应超过2mm;在左、右方向不应超过 1mm(对重在后时),如对重在旁边时就相反

13、;3.4.1.2在曳引机轮轴方向,蜗杆轴方向水平偏差均不应超过1/1000 ;3.4.1.3曳引轮在水平面内的扭转不应超过0.5mm;3.4.2 闭式制动器闸瓦应紧密贴合制动轮的工作表面上,动轮表面,其间隙不应大于 0.7mm;3.5 导向轮的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当松闸时, 两侧闸瓦应同时离开制3.5.1 导向轮装于机架下方, 在机架上对着样板上标注的对重中心线,悬下铅垂线, 且另悬下两根导向轮宽度间距的帮助垂直线,校正导向轮水平方向偏摆至正确的位置;3.5.2 导向轮端面对曳引轮端面偏差不应超过1mm;3.5.3 导向轮端面的垂直度偏差不应超过 2mm;3.5.4 导向轮的位置偏差, 在前、

14、后(向着对重)方向不应超过 3mm,在左、右不应超过1mm;电 梯 安 装 作 业 指 导 书 8/35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35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3.6 上行爱护装置的安装 3.6.1 安装位置 3.6.1.1 上行爱护装置采纳夹绳器,其安装在机房的主机旁边的曳引机的承重梁上 3.6.2 在安装制动器之前,要将制动器松开 3.6.3 制动器的全部加封处不得随便调整;电 梯 安 装 作 业 指 导 书 9/35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35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15、 4 导 轨4.1 制作样板架4.1.1 制作样板架的木条应干燥,不易变形,四周刨平,互成直角,其断面尺寸可参照(表4-1 ) 的规定;提上升度样板架的木条尺寸宽(mm)表 4-1 厚( mm)20 40 80 20 50 100 注:提上升度越高,木条厚度应增大或用角钢制作,根“ 电梯井道布置图” 中所给的尺寸制作样板架,并确定样板架结构形式;4.1. 2 样板架上标出轿厢架中收线, 2:1 绕法时应标出轿顶中心线, 门中心,门口净宽线,导轨(轿厢和对重导轨)中心线;4.2 样板架的安置和悬挂铅垂线;4.2.1 在机房楼板下面 1m 以内的井道墙上,板架用水平仪校正后稳固;4.2.2 在样板

16、架上标记悬挂铅垂线的各处,用 0.71-0.91mm 镀锌铁丝和重锤矫正垂直;校正样板的正确位置后钉牢在木梁上;4.2.3 样板架的安置应依据井道内的实际空间尺寸来确定;4.2.4 样板架水平度偏差不应超过 2mm;4.2.5 顶部底部样板架间的水平偏差不超过 1mm;4.3 导轨支架应符合以下要求:4.3.1 每根导轨至少要有两个导轨支架,其间距不应大于2.5mm;6 所示;4.3.2 预埋铁和主导轨支架,其间距不应大于2.5m;4.3.2 预埋铁和主导轨的安装方法见图5,副导轨支架的安装方法见图4.3.3 导轨支架固定位置不得与导轨连接板之间造成相相干涉;4.4 导轨支架的安装;4.4.1

17、 依据铅垂线来安装导轨支架;4.4.2 对同一井道内安装两台或两台以上的并联的电梯,中间无隔墙但设有金属梁的,相邻电梯可公用同一个特制的导轨支架,见图7 所示,导轨支架可与金属梁用螺栓连接,也可直接焊在金属梁上,有中间隔墙时,可用对穿螺栓的方法安装导轨支架,也可用预埋钢板的方法;4.4.3 安装导轨支架的要求:4.4.3.1 导轨架的水平度偏差不大于 1.5%全长不应超过 5mm;4.4.3.2 当井道壁厚 200mm以上时采纳预埋法,其埋入深度不应小于 120mm,见图 3-4 ;4.4.3.3 对井道壁为混凝土且其厚度为 150mm时,就可用对螺栓法固定,4.4.3.4 焊接导轨支架时,应

18、双面焊牢;4.5 导轨的安装;4.5.1 安装轿厢导轨或对重导轨座,其水平偏差不超过 1/1000 ;4.5.2 按图 8 距各导轨中心端面 5mm处,从样板架上悬下铅垂线,精确地稳固在底坑样板架上,以此铅垂线为准初校导轨;名师归纳总结 电 梯 安 装 作 业 指 导 书10/35 第 10 页,共 35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4.5.3 导轨的校正 4.5.3.1在顶部样板架上轿厢与对重中心处,各悬下一根铅垂线, 稳固在底坑样板架上, 用特制的导轨卡板校正导轨的位置;然后再用找导尺校正两列导轨的平行度和导轨中心的重合度;4.5.3.2

19、导轨应符合以下要求:A:两导轨内表面距离的偏差在整个高度上,应符合表 4-2 的要求;电梯类别 甲 类2 3 乙类( 1.5 1.75 )及丙类( m/s)以 下导轨用途轿厢导轨对重导轨轿厢导轨对重导轨偏差不超过 0.5 mm B:两导轨的侧工作面垂直线的偏差每 过mm;5m不应超过 0.7mm,相互的偏差在整个高度上不应超:导轨接头处在全长上不应有连续的缝隙,局部缝隙不应大于 0.5mm;导轨接头处的台阶不应大于 0.05mm;如导轨接头阶差 0.05mm时,应用饱削或锉平,过渡斜面表面粗糙度与导轨一样当 Vm/s 时,过渡斜面修理长度 光长度 300mm;150mm200mm,当 V m/

20、s 时过渡斜面修:导轨连接处平面的台阶可用 300mm或 500mm钢直尺靠在导轨表面塞尺检查 (如图所示);当导轨检查符合要求后,轿厢导轨座或对重导轨座,四周筑宽度为 150mm,高度至导轨座平面相平内部浇入混凝土填充密实(如图 10);电 梯 安 装 作 业 指 导 书 11/35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35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电 梯 安 装 作 业 指 导 书 12/35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35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5 轿厢架及导靴5.1 拆除井道

21、顶层楼平面以上的脚手架,在相对层门口楼面的井道墙上,预留脚手架,以 便安装车厢主架;5.2 轿厢架的安装:5.2.1 将下梁框放于顶层井道内的支承梁上,校正下梁上平面的水平公差不应大于 1/1000 ,并使导轨面与安全钳座间的间隙两端一样后将下梁稳固;5.2.2 将两侧立柱与下梁连接坚固;装上梁前,两侧立柱在整个高度上垂直度偏差不应超 过 1.5mm. 5.2.3 用手拉葫芦将上梁吊起与立柱连接紧固,再校正立柱的垂直度;5.2.4 轿底托架平放于下梁上,用木块调整其平面,水平度不应超过 1/1000 ,然后将斜拉 条与立柱连接紧固;5.23.5 在轿厢一侧设置的限位开关打板应固定坚固且须校正其

22、垂直度不应超过 1/1000 ,最大偏差不大于 3mm(撞弓斜面除外);5.2.6 对于有反绳装置的(即轿顶轮) ,调整其与轿厢上梁的间隙匀称两侧误差不应超过 1mm,轮的铅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 0.5mm;5.3 导靴的安装要求:5.3.1 导靴有滑动导靴和滚动导靴两种,滑动导靴又分固定滑动导靴和弹性滑动导靴,滚 动导靴用于 V 2.0m/s 的电梯上; 本公司生产速度在 1.75m/s 以下的电梯, 选用弹性滑动导靴; 固定滑动导靴用于运行速度0.63m/s 的载货电梯上, 固定滑动导靴和弹性滑动导靴的安装尺寸不一样,当滑动导靴固定后, 导靴底面与导轨端面应留有0.8 1.2mm的间隙,安装

23、前应认真检查尺寸是否符号要求;5.3.2 将导靴固定在上梁底板及下梁上并连接紧固,使其与导轨吻合良好;6 轿 厢6.1 初步将轿壁依次固定在轿底上, 轿壁与轿壁间用少量螺栓连接,再将轿顶依次与轿壁连接并调整,校正有轿门侧壁的铅垂度不应超过1/1000,并将轿顶与直梁用轿厢定位装置定位,然后安装电风扇、照明灯,轿内操纵厢和轿顶操纵厢等;6.2 具有双层轿底的轿厢,先将轿底固定在轿厢架下梁上,调整轿厢架的拉条,与轿厢底盘上的平面水平度公差在2/1000 之内,超载称重装置如图13;13/35 电 梯 安 装 作 业 指 导 书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3 页,共 35 页精选学

24、习资料 - - - - - - - - - 6.6 对装有平稳块的轿厢在轿厢全部安装完毕后,用手拉葫芦在轿厢架中心将轿厢架提起,并在轿底下面用平稳块调整轿厢的平稳;名师归纳总结 电 梯 安 装 作 业 指 导 书14/35 第 14 页,共 35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7 对 重 7.1 对重导轨的安装:7.1.1 距底坑起约 56m处,在两对重导轨的中心处, 坚固的安装一个用以起重对重的起重 用具;7.1.2 依据行程的要求, 将对重架悬吊到适当的高度, 并在其底部与地面用木块垫稳后安装 导靴;7.1.3 按 40-50%平稳系数(对重

25、装置总质量=轿厢净重 +额定起重量4050%);将平稳块装到所需重量,为防止运行时产生碰撞声,必需将平稳块和对重架固定坚固;7.2 底坑安全栏底部离底坑平面应为300mm,其上部必需延长究竟面以上2.5m 的高度;电 梯 安 装 作 业 指 导 书15/35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5 页,共 35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8 缓 冲 器8.1 轿厢架下梁,对重架底部至缓冲器的距离均为150400mm(耗能型缓冲器),200350mm(蓄能型缓冲器);缓冲器应安装在井底角铁上,井底角铁应用条形混凝土浇灌;8.2 轿厢底部同一基础上如安装了2 个

26、缓冲器,其顶面相对高度差不应超过2mm;16/35 8.3 单个弹簧缓冲器顶面的水平度偏差不应超过4/1000 ;8.4 缓冲器中心对轿厢或对重架上相应加高座中心的偏移不应超过20mm;电 梯 安 装 作 业 指 导 书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6 页,共 35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9 曳 引 绳9.1 曳引绳应符合 GB8903-88电梯用刚丝绳的规定;9.2 曳引绳的长度 L 的确定,按轿厢位于顶层位置,对重位于底层距缓冲器 S2(图 15)处,并依据井道实际高度、曳引方式,曳引比(有无导向轮,反绳轮)及加工绳头余量来运算,亦可用直径2m

27、m镀锌铁丝按上述要求进行实际测量;9.3 截取钢丝绳时,应先将钢丝绳自由悬吊充分退扭后放平在平地上,量取所要截取的长度,为防止绳头松散将两端截断处用直径 9.4 绳头做法:0.7mm镀锌铁丝预先扎紧; 然后再截断;9.4.1 用汽油清洗绳头锥套后将钢丝绳穿入,解开绳端铁丝,将各股钢丝松散的中间纤维 剪去,然后将松散钢丝回环弯曲;9.4.2 将钢丝绳拉入锥套内并拉紧使钢丝绳不露出锥套方孔下开口处,用绵纱或带缠紧13( 12)mm锥口,以免浇巴士合金时渗出,在锥套上部用厚纸坚固裹紧;9.4.3 将巴士合金加热高出熔化温度70100待全面熔化表面米黄色后(轴承合金的熔化温度约 380)除去表面渣滓,

28、浇入锥套并高出锥套下开口部 1015mm;9.5 将曳引绳两端与轿厢架,对重架连接坚固,待限速器与轿厢连接并在机房安装后用手拉葫芦提起轿厢架,拆除托轿架木梁,将轿厢架缓慢放下,使曳引绳全部涨紧,并对轿厢的水平,导轨与导靴的吻合,安全钳座与导轨之顶面间隙,安全钳锲块工作面与导轨工作面的间隙,定位侧11.5mm移动侧 2.5mm左右,安全钳钳口底与导轨顶面间隙( 56mm)等;再校正钢丝绳相互张力差值不应超过 5%;9.6 曳引绳伸长时,可调剂绳头组合螺母,如伸长超过调剂量时,就须拆下截短并重新浇注巴士合金;名师归纳总结 电 梯 安 装 作 业 指 导 书17/35 第 17 页,共 35 页-

29、-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10 门系统装置10.1 自动门机按开关方式不同可分为中分式门机、及旁开式门机,开门形式为水平滑动;10.2 自动门机安装时将横臂梁固定在轿架直梁上,用螺栓紧固初校,用水平尺找正水平位 置,且保证两侧在轿厢宽度方向的平行度误差不大于 1mm;10.3 将门机架用螺栓固定在臂梁端部;10.4 将角架联接在轿门上坎两端,上坎吊起与门机架初装联机(用扎头将轿门上坎压实在 门机架上);A)调整轿门导轨的水平度与轿厢地坎及槽的平行度均不大于 1/1000 ;B)滑板下口至轿厢地坎平面的距离应为门扇高度 +10mm;C)调整好前后、左

30、右位置,使门扇挂上后的垂直度不大于1/1000 (门滑块在地坎槽内定位),然后上坎中部与门机架贴合面处牢靠点焊,两侧角架螺栓与门机架联接;D)在门扇牢靠装上固定门刀,应校正其垂直度不大于1/1000 ,当门扇为闭合状态时,门刀与门球之间距离为35mm且两侧相等;门刀顶面与层门地坎之间间隙510mm;门扇与门扇,门扇与门套,门扇下端与地坎的间隙客梯为16mm;货梯为 18mm;10.5 轿门地坎至各层门地坎的水平距离为 30mm,其最大偏差不大于3mm;10.6 机械式安全触板分为中分式,旁开式;安全触板自由状态下比门板突出 2025mm,推进动作时应比门突出 5mm;中分式触板与触板之间缝隙为

31、 6mm;触板与门板之间为 5mm; 图1610.5 层门地坎(即踏板)安装:10.5.1 层门依据“ 井道布置图”,并按木制样板架设所悬挂的铅垂线为依据,确定层门门口位置及开门方向, 并将悬挂沿垂直线精确的固定于底坑,然后以轿厢导轨为基准, 确定地坎的前后位置, 并定出地坎中心位置用500mm水平仪放在地坎的表面上, 确定地坎的横向水平度及纵向水平度均不应超过 1/1000 ;校正并用水泥浇灌后应有 23 天的保养期方可进行下道工序,安装竣工后地坎与楼板地面抹成 1/50 的过度斜坡;层门地坎的固定有两种方法有混凝土和无混凝土牛腿,当为后者时应用钢牛腿与支撑座连接,支撑座用膨胀螺栓固定在井道

32、墙内,它可以调剂由于井道垂直度误差引起的尺寸变化,层门必需装护脚板,层门地坎须与牛腿用螺栓连接;10.6 层门门套和门框架的安装;10.6.1 门套立柱与地坎连接是用连接板将门套与地坎用螺栓固定,上端用门额与层门上坎 连接,立柱的垂直度和门额的水平度偏差均不超过 1/1000 ;10.6.2 将门套立柱两侧与固定在井墙内壁的门套定位板焊接坚固(一侧 3 处),然后往孔洞 浇灌水泥沙浆,封堵密实,再次校正立柱的垂直度和横梁水平度偏差均不应超过 1/1000 ;10.7 层门上坎的安装:10.7.1 上坎导轨与地坎槽在轨道两端和中间三处的垂直线相对滑槽中心的垂直距离偏名师归纳总结 差均不超过1mm

33、;18/35 电 梯 安 装 作 业 指 导 书第 18 页,共 35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10.7.2 层门导轨对地坎平面的平行度偏差不应超过 1mm;10.8 层门门扇的安装 : 10.8.1 门扇下端与地坎的间隙客梯为16mm;货梯为 18mm;10.8.2 吊门滚轮与导轨下口的间隙不应大于 0.5mm;10.8.3 在门扇的中间沿导轨的水平方向任何部位牵引时,其阻力应在关门的行程 1/3 后测量,其值不应超过 150N;10.8.4 被动门必需装设证应层门闭锁的安全触点,当门关闭后,安全开关触点必需牢靠接通,并尚有肯定压缩裕度;

34、10.8.5 层门与轿门开启后其侧面应平齐,最大阶差不应大于 2mm;10.8.6 门扇与门套,门扇与门套的间隙客梯为16mm,货梯为 18mm;10.8.7 中分式层门的门扇在对合处的间隙不应大于 3mm;门缝的误差在整个可见高度上不应大于 2mm;10.8.8 层门装完后用手推拉,应轻快,无明显的撞击声及不正常的噪声,强迫关门装置应通牢靠地关住;电 梯 安 装 作 业 指 导 书 19/35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9 页,共 35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11 安全钳11.1 安全钳是设置在轿厢架下梁两端上的重要安全装置,安装时将已装入安

35、全钳座内相对导轨两侧工作面间隙进行初校;渐进式安全钳固定侧间隙为 11.5mm,移动侧为 2.5mm;其螺栓拉条 1 根,下端与移动臂连接并用开口销锁定,上端与直梁后侧用支撑板连接,上端拉杆头穿过上梁固定上装安全钳开关装置的拉杆;假如位置上不符合应进行调整,直至符合要求; 图 17 11.2 调整下梁上安全钳连动机构的非自动复位安全开关,开掌握回路;此开关应是安全触点的 UKS开关;使之当安全钳装置动作的瞬时即断11.3 安全钳装置在绳头处的提拉力为 150 300N,在一次动作后拉杆头装置不应永久变形会在电梯上行后能自动复位;电 梯 安 装 作 业 指 导 书 20/35 名师归纳总结 -

36、- - - - - -第 20 页,共 35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12 限速器 12.1 限速器在出厂时均已经经过严格的检查和试验并已铅封,安装时不准随便启封调整限 速器的弹簧压力, 以免影响限速器的正常工作; 留意限速器的铭牌是否与该梯速度相配;12.2 限速器的安装 12.2.1 依据“ 电梯总体布置图” 中要求的安装位置,将限速器安装在机房楼板水泥基础或 30mm;承重梁上,水泥基础应大于限速器底座每边 2540mm;四周高出地面 12.2.2 限速器位置的确定,从限速器绳轮轮槽内悬挂铅垂线,并通过机房楼板至轿厢架上 梁,钢丝绳拉手或通过瞬时式安全钳装置拉

37、杆头中心上的孔中心点,再与底坑涨紧轮 的轮槽内形成“ 三点成一线” 的状态,即可确定涨紧装置的位置,涨紧装置应有导向 装置,且有肯定的摇摆裕度;12.2.3可直接将8( 6)钢丝绳绕过限速器与涨紧装置上、下梁绳轮来截取所需长度,用绳扎头牢靠固定,并将涨紧陀块放入涨紧装置使钢丝涨紧;当为渐进式安全钳时,一端钢丝绳绕过上下两轮, 另两截断处, 一头向下穿过拉杆头的二只孔向上用 2 只 8( 6)钢丝绳夹紧固;(图 18)12.3 限速器,涨紧装置的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12.3.1 绳轮沿垂度不应超过0.5mm;5mm;21/35 12.3.2 绳索至导轨距离 a、b(图 19)的偏差均不应超过电

38、梯 安 装 作 业 指 导 书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1 页,共 35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12.3.3绳索涨紧装置底面距底坑平面的高度应为400 50mm(额定速度 1.0m/s );45050mm(额定速度 0.就门区插板向下移动S;如 S0,就门区插向上移动S. c . 门区插板调整完毕后,必需重新进行井道自学习;d. 重新进行平层检查 , 如平层精度达不到要求就重复步骤 a-c ;13.3 如每次单方向平层具有规律性(都高或都低)就可通过调整上零速指令距离或下零速 指令距离来调整平层精度;13.4 舒服感调整 13.4.1 假如电梯

39、运行的舒服感不够抱负,第一应检查系统机械情形:如导靴的间隙、导靴 的润滑、钢丝绳的松紧度是否匀称、绳头夹板位置是否合适等 ; 这些都会影响电梯运 行的舒服感;机械部分经检查没有问题后,再对掌握部分进行调整;13.4.2 起动零速时间二的调整 : 此时间是从发出开闸命令到起动加速之间的推迟时间,该参 数是为适应现场开闸而设定的; 需依据现场开闸的实际动作时间调整;该值调整得合适与否,对电梯起动点的舒服感影响较大;如该值过小,可能造带闸起车;如太大,可能造成起动溜车;13.4.3 停止零速时间一;该参数设定电梯到达零速后到抱闸之间的时间;此时间的大小对 电梯停车时的抖动有影响;13.5 对变频器加

40、减速时间、 S 曲线等参数的调整;电 梯 安 装 作 业 指 导 书 23/35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3 页,共 35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14 安装竣工井道机房整理14.1 拆除脚手架,清洁井道,轿厢内外的厅门口用水泥沙浆堵住机房内通往井道的孔洞;14.2 凡有钢丝绳通过的机房楼板钢丝绳与楼板孔洞侧均应有 2550mm间隙,否就应修正;14.3 凡机房内通井道的孔洞,均应在四周筑一高 流入;14.4 标识的贴付;75mm以上,适当宽度的台阶防止油水等14.4.1 全部的标牌、留意事项、标志、操作说明应贴在明显的位置;出口电梯的文字采用

41、电梯安装所在国的文字,可以附加中文;14.4.2 标志包含以下部分:(1) 车厢内名牌、警铃、停止开关、报警开关、开关门按钮、车厢使用说明(2) 轿顶上的停止开关、检修运行的字样、栏杆上的警示标志(3) 机房中的主机旁、主机运行方向、盘车手轮运行方向、限速器运行方向、吊钩的承载范畴、(4) 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主机、上行爱护、掌握柜、门锁的名牌(5) 底坑、滑轮间、轿顶上的“ 停止” 字样电 梯 安 装 作 业 指 导 书 24/35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4 页,共 35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电 梯 安 装 作 业 指 导 书(电气 部 分)使用范畴本适用于各类曳引式电梯;电 梯 安 装 作 业 指 导 书 25/35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5 页,共 35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15 井道内电缆线敷设15.1.1 井道内导线一般用电线敷设,用圆电缆时可直接敷设;垂直电线槽(或电缆线)宜安装在距离呼唤显示箱较近的井道壁上;如为圆电缆时应应用井道挂线架固定电缆线;自顶层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