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论语》十二章 基础过关卷--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1《论语》十二章 基础过关卷--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十二章基础知识过关卷一、 重点字词翻译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饱足),居无求安(安逸,舒适),敏(敏捷,勤快)于(对于)事而(表并列)慎(小心,谨慎)于言,就(靠近)有道(有道德的人)而正(使匡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2.子曰:“人而(表假设,如果)不仁,如礼何(固定句式,译为:怎样呢?)?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y)3.子曰:“朝(在早上,名词做状语)闻道(得知真理,懂得仁义的道理),夕(在晚上,名词做状语)死可矣。”(里仁)4.子曰:“君子喻(明白,知晓)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5.子曰:“见贤(形作名,有德行的人)思齐(形作动,看齐)焉,见不贤而内(名作状,在心里)自省
2、也。”(里仁)6.子曰:“质(质朴、朴实)胜文(华美、文采)则野(粗野、鄙俗),文胜质则史(虚饰、浮夸)。文质彬彬(配合适当的样子),然后君子。”(雍也)7.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广、大,这里指志向远大)毅(意志坚强),任重而(表并列)道远。仁以为(把作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停止),不亦远乎?”(泰伯)8.子曰:“譬如为(堆积)山,未成一篑(筐),止,吾止也。譬如平(形作动,填平)地,虽覆一篑(倾倒),进,吾往(坚持)也。”(子罕)9.子曰:“知(同“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10.颜渊问仁。子曰:“克(约束)己复(归复)礼为仁。一日(一旦)克己复礼,天下归(称赞)
3、仁焉。为仁由(依靠)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请允许我)问其目(细则)。”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实践)斯语矣。”(颜渊)11.子贡问曰:“有一言(一个字)而可以终身行(实践)之者乎?”子曰: “其(大概)恕(体谅)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12.子曰:“小子(老师对学生的称呼)何莫(为什么不)学夫(那)诗?诗可以兴(激发人的感情),可以观(观察政治的得失、风俗的盛衰),可以群(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可以怨(讽刺时政)。迩(近)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附录:理解性默写答案1.为了表达人们为追求真理而献身的
4、精神,我们可以用论语十二章中的“朝闻道;夕死可矣”这两句话来概括。2.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人要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要承担起实现强国梦的重大责任,曾子在论语十二章中也说过类似的语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3.论语十二章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4.论语十二章中,孔子阐释君子应勤勉做事而谨慎言谈,并向有道德的人学习以匡正自己的句子是“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5.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遵守礼仪也没什么用的句子是“人而不仁;如礼何”。6.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仁就是要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的句子是“克己复礼为仁”。7.增广
5、贤文有言“知已知彼,将心比心”,此语与论语卫灵公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讲的道理相似。8.在论语颜渊中,孔子认为一旦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了,天下的人就都赞许你有仁德的句子是:“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9.礼记中庸说:“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孔子在论语子罕中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具备这三德。10.在论语十二章中,“朝闻道;夕死可矣”两句最能体现孔子的道德价值观: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11.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君子与小人价值指向不同,道德高尚者只需晓以大义,而品质低劣者只能动之以利害的句子是“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12.论语十二章中表现文采和质朴兼备才有人格魅力的两句是“文质彬彬;然后君子”。13.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强调诗的重要性,认为诗可以“兴”“观”“群”“怨”,还可以“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14.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君子之道主要有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是:“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15.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任重道远”的具体原因是“仁以为己任”和“死而后已”。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