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频域法串联超前校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频域法串联超前校正.docx(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频域法串联超前校正 一、任务书 频域法串联超前校正 摘要 此次课程设计以二阶系统为例,分析了二阶系统的动态性能,串联超前校正的方法改善了系统的性能,利用不同的分析法对给定系统进行性能分析。 在控制工程中用得最广的是电气校正装置,它不但可应用于电的控制系统,而且通过将非电量信号转换成电量信号,还可应用于非电的控制系统,各类校正装置的特性可用它们的传递函数来表示。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生产出来的机器由于在结构和材料等方面上的限制,很难达到预期的性能指标,这就需要我们应用自动控制理论对其进行校正,使之得到一个更好的性能。 关键词:二阶系统;串联超前;传递函数;自动控制 Abstr
2、act Taking the second-order system as an example, the dynamic performance of the second-order system is analyzed. The method of series advance correction improve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 and different analysis methods are used to analyz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given system. The most widely us
3、ed in control engineering is the electrical correction device, which can not only be used in the electric control system, but also can be applied to the non-electric control system by converting the non-electric signal into the electric signal.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arious correction devices can b
4、e represented by their transfer functions. In our daily life, the machines we produce are difficult to meet the expected performance targets because of the limitations in structure and materials, which requires us to apply the automatic control theory to correct them. Make it get a better performanc
5、e. Keywords:second-order system;series advance;transfer function; auto-control 绪论 (1)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及题目 (2) 1.1课程设计的目的 (2) 1.2课程设计的题目 (2) 二课程设计的任务及要求 (3) 2.1课程设计的任务 (3) 2.2课程设计的要求 (3) 三校正函数的设计 (4) 3.1理论知识 (4) 3.2设计部分 (5) 四传递函数特征根的计算 (10) 4.1校正前系统的传递函数的特征根.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校正后系统的传递函数的特征根. 错误!未定义书签。五系统动态性能的分析.
6、 (13) 5.1校正前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 (13) 5.2校正后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 (15) 六系统的根轨迹分析 (19) 6.1校正前系统的根轨迹分析 (19) 6.2校正后系统的根轨迹分析 (21) 七系统的奈奎斯特曲线图 (23) 7.1校正前系统的奈奎斯特曲线图 (23) 7.2校正后系统的奈奎斯特曲线图 (244) 八系统的对数幅频特性及对数相频特性 (24) 8.1校正前系统的对数幅频特性及对数相频特性 (25) 8.2校正后系统的对数幅频特性及对数相频特性错误!未定义书签。总结 (267)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III 在控制工程中用得最广的是电气校正装置,它不但可应
7、用于电的控制系统,而且通过将非电量信号转换成电量信号,还可应用于非电的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的设计问题常常可以归结为设计适当类型和适当参数值的校正装置。校正装置可以补偿系统不可变动部分(由控制对象、执行机构和量测部件组成的部分)在特性上的缺陷,使校正后的控制系统能满足事先要求的性能指标。常用的性能指标形式可以是时间域的指标,如上升时间、超调量、过渡过程时间等(见过渡过程),也可以是频率域的指标,如相角裕量、增益裕量(见相对稳定性)、谐振峰值、带宽(见频率响应)等。 常用的串联校正装置有超前校正、滞后校正、滞后-超前校正三种类型。在许多情况下,它们都是由电阻、电容按不同方式连接成的一些四端网络。各类
8、校正装置的特性可用它们的传递函数来表示,此外也常采用频率响应的波德图来表示。不同类型的校正装置对信号产生不同的校正作用,以满足不同要求的控制系统在改善特性上的需要。在工业控制系统如温度控制系统、流量控制系统中,串联校正装置采用有源网络的形式,并且制成通用性的调节器,称为PID(比例-积分-微分)调节器,它的校正作用与滞后-超前校正装置类同。 一 课程设计的目的及题目 1.1课程设计的目的 1、掌握自动控制原理的时域分析法,根轨迹法,频域分析法,以及各种补偿(校正)装置的作用及用法,能够利用不同的分析法对给定系统进行性能分析,能根据不同的系统性能指标要求进行合理的系统设计,并调试满足系统的指标。
9、 2、学会使用MATLAB 语言及Simulink 动态仿真工具进行系统仿真与调试。 1.2课程设计的题目 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0 K G(S)S(S 2)(S 40) = +,试用频率法设计串联 滞后超前校正装置,使系统的相角裕量040,静态速度误差系数1v K 20s -=。 二课程设计的任务及要求 2.1课程设计的任务 设计报告中,根据给定的性能指标选择合适的校正方式对原系统进行校正(须写清楚校正过程),使其满足工作要求。然后利用MATLAB对未校正系统和校正后系统的性能进行比较分析,针对每一问题分析时应写出程序,输出结果图和结论。最后还应写出心得体会与参考文献等。 2.2课
10、程设计的要求 1、首先,根据给定的性能指标选择合适的校正方式对原系统进行校正,使其满足工作要求。要求程序执行的结果中有校正装置传递函数和校正后系统开环传递函数,校正装置的参数T,a等的值。 2、利用MATLAB函数求出校正前与校正后系统的特征根,并判断其系统是否稳定,为什么? 3、利用MATLAB作出系统校正前与校正后的单位脉冲响应曲线,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单位斜坡响应曲线,分析这三种曲线的关系?求出系统校正前与校正后的动态性能指标%、tr、tp、ts以及稳态误差的值,并分析其有何变化? 4、绘制系统校正前与校正后的根轨迹图,并求其分离点、汇合点及与虚轴交点的坐标和相应点的增益K*值,得出系统稳
11、定时增益K*的变化范围。绘制系统校正前与校正后的Nyquist图,判断系统的稳定性,并说明理由? 5、绘制系统校正前与校正后的Bode图,计算系统的幅值裕量,相位裕量,幅值穿越频率和相位穿越频率。判断系统的稳定性,并说明理由? 三 校正函数的设计 要求:首先,根据给定的性能指标选择合适的校正方式对原系统进行校正,使其满足工作要求。要求程序执行的结果中有校正装置传递函数和校正后系统开环传递函数,校正装置的参数T ,a 等的值。 3.1校正步骤 应用频率特性法设计串联滞后-超前校正装置的步骤如下: (1) 根据稳态误差要求,确定开环增益K 0。 (2) 利用已确定的开环增益,画出未校正系统的对数频
12、率特性,确定未校正系统的剪切频率0C ,相角裕度0和幅值裕度m G 以检验性能指标是否满足要求。若不满足要求,则执行下一步。 (3)确定滞后校正器传递函数的参数 s T s bT s G c 11111)(+= 式中,1,1, 11111c c w bT w T b a 。由以下表达式: )(lg 102c L a =- 还有公式 T a m c 12= = 求出参数a 、T (6)画出校正后的系统的Bode 图,并验算已校正系统相角裕量和幅值裕量。 s s a s T T G c 222 11)(+= 3.2设计部分 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0 K G(S)S(S 2)(S 40)
13、= +,试用频域法设 计串联滞后超前校正装置,使系统的相角裕量040,静态速度误差系数 1v K 20s -=。 (1) 由静态误差系数s K K K s s s s s H s G s s s v 1 2080 ) 40)(2(lim )()(lim -= +? =?=可知16000=K 。 所以,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40)(2(1600 )(+= s s s s G 。 (2)利用已经确定的开环增益K 0,画出未校正的系统的Bode 图,确定未校正系统的剪切频率0C ,相稳定裕度0。 s s s s s s S G 80421600 )40)(2(1600)(23+=+= 输入MAT
14、LAB 程序如下: G=tf(0 0 0 1600,1 42 80 0); kg,r=margin(G);figure(1); margin(G);hold on;figure(2); sys=feedback(G,1);step(sys) 校正前的Bode 图为: 模稳定裕度:6.44dB 相稳定裕度:35.9= 相位穿越频率:8.94rad/s 剪切频率:rad/s 13.6=c (3) 利用MATLAB 语言计算出滞后校正器的传递函数。 s T s bT s G c 11111)(+= 取校正后剪切频率s rad c /13.6=保持不变,c T b )10 1 51(11 =,取 c
15、1.0, 编写滞后校正装置传递函数的MATLAB 程序: wc=6.13; bt=1/(0.1*wc); T=bt/b;Gc1=tf(bt 1,T 1) 运行结果为: 1.631 s + 1 - 16.31 s + 1 即滞后校正装置传递函数为:1 31.161 631.1)(1+=s s s G c 串联滞后校正后的传递函数为:1 31.161 631.1)40)(2(1600)()(10+?+=s s s s s s G s G C 输入MATLAB 程序如下: G=tf(0 0 2609.6 1600,16.31 686.02 1346.8 80) kg,r=margin(G);figure(1); margin(G);hold on;figure(2); sys=feedback(G,1);step(sys) 串联滞后校正后的Bode 图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