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26938230 上传时间:2022-07-2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8.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自转 课标内容 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的自转;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课标分解 同课异构 作者:张秀娟单位:济南市历城区教学研究室 目标与策略 重点与难点 重点:地球自转的方向、昼夜更替、时间差异。 难点:地球自转产生的时间差异。 过程与方法 课前准备:将学生分组,每组4人,每组一个地球仪事先在地球仪上贴好A(0,0)、B(0,90W)、C(0,180)三点,一个手电筒。讲台上摆放大地球仪和手电筒。自制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二、多维

2、互动,学习新课 授课流程如下: 演示与记录观察与发现追问与探索收获与分享 三、课外实践,布置作业 1观察一天中某物体影子的长度和方向的变化,记录下来,分析原因。 2观察每天中午某物体影子长度的变化,试分析原因。 两个课外作业的设计,既将课内活动延伸到课外实践,由地球自转的学习过渡到地球公转的学习,又和新课标的活动建议进行了密切结合。 四、配乐朗诵,结束新课 教学反思 本教学设计依据课程标准进行设计,体现课程标准要求。本节课主要运用演示探究教学策略,充分利用地球仪、手电筒等直观教具,采取小组学习形式,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演示、观察、讨论、探究、交流,让学生动眼、动手、动口、动脑,调动其多种感官,通

3、过参与活动得出结论。本设计打破了教师讲、学生听或者是教师播放课件学生记结论的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如此得来的知识才印象深刻,回味弥久。 作者:徐秀玲单位:章丘市第二实验中学 目标与策略 根据上述课标分解,制定教学目标,根据学情选择合理的学习探究方法,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完成学习任务,其设计如图所示: 重点与难点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和学生特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用事实说明地球自转及产生的地理现象,会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 教学难点:理解地球的自转产生的昼夜更替现象。 过程与方法 教学环节一:情境导入 整体感知: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每天都会经历着白昼和黑夜,看到太阳东升西落。更长

4、远一点的还有四季的变化,星座的更替。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些究竟是为什么呢?我们知道地球只是宇宙中无数颗行星中的一颗。是什么让它能适宜我们人类的生活的?其实这和我们地球的运动是分不开的。地球的运动主要有两种:自转和公转。今天我们主要学习的就是它运动方式的一种。(播放太阳东升西落,配以优美乐曲)。 问题引领: (1)每天,我们看到太阳在空中是怎样运动的? (2)伴随太阳的东升西落,发生了什么现象? (3)昼夜现象有什么规律? (4)是地转还是天转?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评价:通过一组问题引出本课的学习线索,让学生了解研究地球运动形式的方法。 教学环节二:自主

5、合作 学习过程:教师先演示地球自转的过程,再把学生分组,让同学利用地球仪、手电筒演示地球的自转,带着问题一边演示,一边思考,认真观察,并进行分析、总结。 学生活动1:运用类比的方法,联系生活,学生讨论坐车的经历,并且能够解释太阳东升西落的原因。 演示地球自转 问题引领: 当看到车窗外的景物在向前移动,这说明什么? 当看到车窗外的景物在快速地向后移动,这说明什么? 设计意图:链接生活,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联系生活实际,运用已有的知识,重新再去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这就符合了新课标提出的“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生活动2:观

6、察讨论。什么叫地球的自转?地球是绕着什么在转?(地轴)地 球自转时的姿势是怎样的?(倾斜。至于倾斜的角度这里不用说,到后面学习地球公转时再强调)地球沿哪个方向绕地轴自转?(自西向东) 问题引领:那现在请大家想象一下,假如你成为一个宇航员,有机会可以遨游太空,在北极上空、南极上空观察地球,地球是怎样转动的呢? 设计意图:生活中处处有地理。 学生活动3:小组讨论。学生结合生活体验,说一说每天我们在夜半球和昼半球大体经历多长时间? 问题引领:人们以1天(24小时)为单位的起居和作息时间与地球自转的关系是什么?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教师引导他们把这些零散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论知识。 教学环节

7、三:实验探究 实验器材和要求:每四人一小组,准备一个地球仪和手电筒,并在地球仪上找到中国的北京,用不干胶做成红色五角星,粘在这里,再把一张硬纸壳中间掏空呈圆形,卡在地球仪上。一手拿着手电筒,照在地球仪上,一手轻轻拨动地球仪,使它自西向东转动。 问题引领: (1)地球是个透明的球体吗? (2)假定它是静止的,观察地球表面向着太阳的一面(中国北京)和背着太阳的一面(美国纽约)各是什么现象? (3)将地球仪转动180,你来观察中国北京和美国纽约又会产生什么地理现象呢? (4)将地球转动360,或连续转动地球仪,你再来观察以上两地产生了什么地理现象? 设计意图:依据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主动学习,乐于探

8、究、勤于动手”的要求,本着体现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的新课标精神,把学生分成小组演示地球自转。让他们在一系列的动口、动手、动脑的过程中,通过观察、观察、再观察,体会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同时,增强学 生的交流合作和分析探究能力。 教学环节四:拓展延伸 问题引领: 1证明地球自转的方法和现象还有哪些? 2假设地球不自转,能否产生昼夜更替的现象?如果能产生,那么,需多长时间昼夜更替一次? 3假设地球运动的方向是自东向西,那么,“太阳从西边升起”能不能实现?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地理信息的习惯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让他们大胆想象、论证,

9、在讨论中达成共识。 板书设计 课堂检测 请列举自然界中什么现象可以证明地球的自转方向。 教学反思 与以往的教学大纲相比,课程标准对地球的运动这一基础知识内容的要求大大降低了难度,不要求学生系统地理解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而用地理现象代替地理意义。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小学已学过的知识,借助适当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课件、手电筒、地球仪等辅助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立体动态的观念。对于地球的自转运动,不是要求学生被动地接受,而是要求学生能用事实说明,或者能说明哪些现象是地球自转产生的就可以了。关于地方时的问题,课文并没有展开,只是通过计算两地的经度,计算出地球上的两地的时间

10、差异。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地球的公转 课标内容 用事实说明地球的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课标分解 关于“地球的公转”的内容标准,可分解如图所示: 同课异构 作者:尹晓洁单位:济南育英中学 目标与策略 根据上述课标分解,制定教学目标,根据学情选择合理的学习探究方法,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完成学习任务,其设计如图所示: 课标要求:用事实说明地球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教材分析:地球的运动虽然是地理学习的基础内容,但是,与以往的地理教学大纲相比,课程标准对此内容的要求大大降低了难度,并且又具有很大的弹性。分析本条“标准”,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地球公转的周期、方向等被看作是学生已具备的知识,因为

11、学生在小学已经学过了。第二,不要求学生系统地理解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标准”中还有意用“地理现象”代替“地理意义”,并且,对于“地理现象”也没有作明确的要求。第三,不是要求学生被动地接受,而是要求学生能用事实说明。第四,“事实”和“地理现象”可作等同理解,既可以理解为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运动,也可以理解为地球运动产生哪些地理现象。 通过以上的分析,对于本条“标准”,可以获得更为明确和完整的理解,即如果学生能用事实说明地球的公转,或者说学生能说明哪些现象是由地球公转产生的,就可以说达到了“标准”的要求。 在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中,四季更替和不同纬度地区热量的差异,是学生容易通过事实理解的。而对

12、于这两种现象形成的原因,如黄赤交角、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等需要较强的空间思维能力,一般不作深入分析。 学情分析:作为七年级起始课,学生认为地球公转是非常难学的一节课。难在学生不具备较高的空间想象能力,仅有课件呈现公转的动态过程,学生还是无法真正理解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更难以将其与四季的变化产生逻辑联系。 课标分解:课程标准是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和准则。结合教材内容和实际学情对课标要求进行如下分解: 重点与难点 重点: 1学会正确演示地球公转,理解地球公转的基本特点。 2观察比较二分二至日时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 3联系生活体验,明白产生四季的原因。 难点: 1太阳直射点的回

13、归运动。 2建立“公转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四季变化”之间的逻辑联系。 教法与方法 教法:教具演示法突破难点1;联系生活,启发讲授突破难点2。 方法:动手实践法、观察法。 教学思路:“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能够激发学生追求新知的动力。用生活中的真实感受导入本课的学习,使探求新知的过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实践出真知”,让学生亲自用教具演示、观察、分析地球公转基本特点,理解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与生活体验的联系,使达到课标要求的过程变得实用有效,水到渠成。如下图所示: 教学过程:导入: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年年岁岁都在感受着四季变化的无穷魅力。四季中你最喜欢哪个季节啊?

14、你为什么喜欢这个季节? 四季变化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那么产生四季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它和我们今天讲的地球公转有什么关系呢?这节课就让我们通过了解地球公转寻找产生四季的原因。 第一个板块:我会演示正确理解地球公转的基本特点 (一)展示地球公转静态示意图,对比地球自转与地球公转,了解地球公转的基本特点,为进一步动手演示做铺垫。 (二)用教具演示地球公转。第一步:介绍教具;第二步:摆位置;第三步:学生自主演示;第四步:纠错;第五步:学生示范演示。 第二个板块:我会观察比较分析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 演示地球公转过程中,让地球仪停在公转轨道上北半球春分、夏至、秋分、冬至 的位置,通过学生观

15、察,认识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对号入座:根据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分辨二分二至日。 大胆质疑:为什么太阳直射点会南北移动呢?如果地球直着身子绕太阳公转,太阳直射的情况是什么样? 观察结论:因为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才导致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 承转: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会产生哪些影响呢? 第三个板块:我会描述明白产生四季的原因 联系生活谈体验: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变化,一个地方的正午太阳高低和白昼长短会发生变化,使得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多少不同,我们会感觉到冷热不同。 学以致用:今天是11月1日,地球公转到二分二至日中哪两个节气之间了?很快就到冬至了,在老师提供的三幅图中正确选择一幅

16、图来按照图表说明聊城冬至日的具体情况。 课堂总结:正是因为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轴倾斜,而且空间指向保持不变,引起正午太阳高低和白昼长短的变化,使得地面得到太阳光热的多少不同,我们感觉到春天温暖、夏季炎热、秋天凉爽、冬季寒冷,从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原来正是因为地球斜着身子绕太阳公转才产生了四季变化。 读教材资料,了解北半球季节的划分,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趣味应用:故事发生在公元18世纪,美洲探险者杰克漂洋过海来到埃及探寻金字塔之谜,夏日里的一天,杰克无意中发现了一张羊皮书,上面这样写道:“在一年中白天最短的那天来到的时候,当这一天中太阳升得最高的时刻,胡夫金字塔的影子顶端所在的地方

17、埋藏了你永远也无法想象的巨大宝藏。”杰克看到羊皮书惊喜万分,他是多么想立刻就得到宝藏啊,于是第二天他迫不及待地去挖宝藏,但是挖了很久他却一无所获。谁能快速在羊皮书中找到寻宝的关键?谁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说明这两句话所指的具体时间?杰克夏天去寻宝当然找不到宝藏,同学们学以致用找到了真正藏宝的地方。 教学反思 可能同学们还没有意识到,在这节课的学习中你也找到了一把探索地球奥秘的金 钥匙,那就是用智慧的眼睛观察生活,勇于质疑。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仅仅是目前人类在太阳系范围内对地球运动的认识,如果飞出太阳系,站到银河系的角度、站到河外星系的角度、站到我们远没有了解到的宇宙深空的角度看地球,它又在做什么运动呢

18、?同学们学习的脚步不会停止,天文科学家们探索宇宙、寻找地球起源真相的脚步也会继续。 作者:燕静单位:济南实验中学 目标与策略 重点与难点 1地球公转的基本特点; 2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过程与方法 :今天我们要上一堂地理实验课,做什么实验呢?请同学们看我手中的实验器材。地球仪代表我们的地球,还有地球公转轨道模型,外围这一圈就是地球的公转轨道,中心的小乒乓球自然就是太阳。这一道道射线,就是表示太阳放射的一道道光线。 :说到这里同学可能就明白了。我们今天要做的实验是什么? :地球公转。 :对,今天我们就是要做关于地球公转的模拟实验。地球公转的内容小学自然课大家已有了解。根据地球公转的实验器材,结合已有的知识来演示地球公转的过程。下面咱们就试一试。 教学环节一:五花八门话实验 (同学们四个一组进行演示,老师在一旁观察,一边演示,发现了问题) :这一组是这样的转的,大家发现有什么问题了吗?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时候,地轴是不变的。 :哦,好的,他的意思地轴保持不变。你说一说。 :在地球公转的时候地轴方向始终不变,指向北。 :非常好,请坐。你再演示一下给大家看看,有什么问题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策划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