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经济研究管理与财务知识分析对策.docx

上传人:修**** 文档编号:26854810 上传时间:2022-07-19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87.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府经济研究管理与财务知识分析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政府经济研究管理与财务知识分析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政府经济研究管理与财务知识分析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府经济研究管理与财务知识分析对策.docx(4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人口老龄化对日本经济的影响及日本政府的对策研究2005级世界经济研究生 王伟摘 要日本是世界上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早在20世纪70年代,日本就迈入了老龄化社会,是亚洲最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国家。30多年来,日本政府在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过程中,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采取了多种应对措施,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本文分析了日本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论述了日本政府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政策措施,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全文包括以下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阐述了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人口老龄化的衡量模式和日本人口老龄化发展的几个阶段,分析了日本老龄化问题的成

2、因及特点。 第二部分,重点探讨了人口老龄化对日本经济的影响。人口老龄化问题对日本经济的影响是潜在的、全方位的并越来越深刻。该部分主要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对日本劳动力供给、企业雇佣体制、社会保障制度、劳动年龄人口负担、产业结构调整和内需主导型经济战略等五个方面的影响。第三部分,全面论述了日本政府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政策措施。面对来势凶猛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日本政府积极采取如下政策措施:始终把理论准备放在首位;不断改革完善老年社会保障制度;开发利用老年人力资源;鼓励生育,延缓老龄化进程。上述政策措施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各种问题,促进了人口老龄化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第四部分,分析了日本

3、政府采取措施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以来,各方面取得的主要成效。第五部分,论述了中国对日本经验的吸收与借鉴。中日两国在人口老龄化问题上存在诸多相似之处,日本30多年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有益经验,对中国有借鉴意义。本文针对中国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提出了五点建议:一是建立科学完善的老年社会保障体系;二是人口红利开发最大化;三是大力发展老龄产业;四是加强对老龄化社会的前瞻性研究;五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关键词:日本,人口老龄化,影响目 录前 言1一、日本人口老龄化概况2(一)日本人口老龄化的历程与趋势2(二)日本人口老龄化的原因及特征41日本人口老龄化的原因42日本人口老龄化的特征5二、人

4、口老龄化对日本经济的影响7(一)对劳动力供给及企业雇佣体制的影响71劳动力供给减少、年龄老化72企业雇佣制度出现危机9(二)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91人口迅速老化,年金制度难以为继102国民健康保险的财政压力日益增大,医疗保险体制出现危机113加重护理保险的费用负担12(三)赡养人口增多,劳动年龄人口负担加重13(四)对日本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131年轻劳动力供给不足不利于产业结构调整142老年人的需求状况不利于产业结构调整14(五)对日本内需主导型经济发展战略的影响15三、日本政府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政策措施17(一)未雨绸缪,理论先行17(二)不断改革完善老年社会保障制度181改革养老保险制度18

5、2改革医疗保险制度193改革护理保险制度20(三)开发利用老年人力资源21(四)鼓励生育,延缓老龄化进程22四、日本人口老龄化对策的成效分析24(一)企业积极响应雇佣政策,老年就业率不断提高24(二)保障了国民生活25(三)人口政策作用不明显27五、启示与借鉴29(一)建立科学完善的养老保障体系29(二)人口红利开发最大化31(三)大力发展老龄产业32(四)加强对老龄化社会的前瞻性研究34(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34参考文献37后 记39III前 言前 言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是生产力提高和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人口发展的总趋势,任何国家都无法回避。人口老龄化改变

6、了劳动力与非劳动力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这是人类社会人力资源结构的一个重大改变,必然带来经济资源配置关系和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改变。因此,人口老龄化必然对社会经济产生多方面的深刻影响,如对劳动力就业、消费、产业结构、未来经济增长以及对一般社会经济状况和政策等都会产生重大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计划生育政策的顺利实施,我国已于2000年成为人口老年型国家,再过15年左右,我国人口老龄化将进入高峰期。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水平应对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的老龄化问题,将是我国面临的一项严峻的挑战。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人口老龄化这一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我们必须未雨绸缪,认真对待。在所有老龄化国家中,本文

7、选择日本作为研究对象,其原因在于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日本是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也是人口老龄化对策取得一定成效的国家。1970年,日本继西欧之后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而今,65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已达20%。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速度也非常快,在老龄化进程中出现了出生率下降、老人赡养费用激增、家庭负担加重等现象,与日本人口老龄化进程中出现的现象有相似之处。所以,研究日本人口老龄化问题对中国有较强的针对性。日本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才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我国学术界对日本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研究还不够成熟,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日本老人福利制度、年金制度等方面,将人口老龄化对日本社会经济、家庭以及产

8、业结构等各个方面的影响加以综合研究的论述,还比较少见。各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验都是人类的财富,可以相互吸收借鉴。因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人口学、经济学的理论,搜集大量最新数据,论证了人口老龄化对日本劳动力供给及企业雇佣体制、社会保障制度、劳动年龄人口负担、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日本内需型主导战略等方面产生的不利影响,可以通过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使之减少或消除,从而得出了人口老龄化可以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结论。以此为基础,本文对我国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设想。 39一、日本人口老龄化概况一、日本人口老龄化概况人口老龄化是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不断加大的过程。人

9、口年龄类型有年轻型、成年型和老年型三种类型。1956年联合国发表的人口老龄化及其经济社会含义提出了划分人口年龄类型的标准,如表1-1所示。表1-1 联合国颁布的人口年龄类型划分标准年轻型成年型老年型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0-14岁少年儿童比重老少比(老年人口/少年儿童人口)年龄中位数4%以下40%及以上15%以下20岁以下4%-7%30%-40%15%-30%20-30岁7%及以上30%以下30%以上30岁及以上资料来源:熊必俊,人口老龄化与可持续发展,2002年出版,第12页。在表1-1所列的四种划分标准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是划分人口年龄类型最常用的一个指标。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

10、重达到7%及以上的人口,属于老年型人口;老年型人口的国家和地区称为老年型国家和地区。为适应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需要,1982年维也纳老龄问题世界大会把60岁也作为老年人口起点年龄。因此,在划分人口类型时,也可使用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作标准,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10%及以上的人口,也属于老年型人口。这种老年型人口的国家和地区,同样称为老年型国家和地区。由于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程度加重、老年人口绝对数量增多和人口预期寿命延长,人们又将老年人口划分为低龄老年人口(65-69岁或60-69岁)、中龄老年人口(70-79岁)和高龄老年人口(80岁及以上)。用高龄人口在老年人口中所占比重

11、来表明人口高龄化的程度。(一)日本人口老龄化的历程与趋势根据日本内阁府2006年的老龄化年度报告,截止到2005年10月1日,日本总人口为1亿2770.8万人,其中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数为2560万人,占总人口的20.04%,75岁以上的中高龄人口数为1157万人,占65岁以上人口的45.2%,总人口的9.1%。分析日本老龄人口数量的变化可以发现,20世纪50、6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人口结构比较年轻。1950年,65岁以上人口总数为411.4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只为4.94%。伴随着经济起飞,日本的老龄人口数量迅速增加,其占总人口的比例也随之激增,只用20年左右的时间就步入了老龄化社

12、会。1970年,65岁以上老龄人口总数为733万人,1980年为1071.9万人,1990年为1522.1万人,2000年达2204.1万人,2005年进一步增至2539.2万人。35年内老龄人口数量翻了近两翻。另一方面,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在1950年以前一直在5%左右浮动,但1950年以后迅速提升,1970年为7.1%,1990年上升到12.08%,2005年更是高达19.9%,平均5个日本人中就有一位年龄在65岁以上的老人。(见表1-2)表1-2 1950-2050年日本老龄人口数量统计与预测年份总人口(千人)65岁及以上人口(千人)65岁及以上人口(%)年份总人口(千人)65岁及以上

13、人口(千人) 65岁及以上人口(%)195019551960196519701975198019851990199520008320089276934199827510372011194011706012104912361112557012692641144748535061817331891210719125101522118392220414.945.325.736.297.077.929.1010.3012.0814.5617.362005201020152020202520302035204020452050127708127473126266124107121136117580113

14、6021093381049601005932539228735327723455934726347703514536332363963586319.922.526.027.828.729.630.933.234.735.7资料来源: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人口问题研究所,Population Statistics of Japan,2006年3月。从人口老龄化发展的趋势看,根据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人口问题研究所于2006年3月发表的报告,日本总人口数量在2006年达到峰值的1亿2774万人以后,将进入一个长期减少的过程,预计2013年将大致回落到2000年的人口水平,2050年将减少至1亿零50万人左右。

15、然而,总人口中的老龄人口今后还会继续增加,预计2013年将突破3000万人,2018年将达到3417万人。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1947-1949年生育高峰期诞生的人口将全部进入老龄期所致。而后,老龄人口数量还将缓慢上升,预计2050年将达到3586万人。届时,65岁以上老龄人口的比例将高达35.7%,即平均2.8个日本人当中就有一位年龄在65岁以上的老人。(二)日本人口老龄化的原因及特征1日本人口老龄化的原因从人口老龄化的直接表现来看,出现人口老龄化的原因主要有如下两点:一是人口出生率下降,使少年儿童的数量和比重减少,老年人口的数量和比重相对增加;二是人口死亡率下降,老年人平均寿命延长,

16、使老年人口的比重增加,加速了人口老龄化。 日本人口出生率是从1920年前后开始下降的,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下降速度比较缓慢,战后才开始加快。1947年至1949年出现了连续三年的生育高峰期,出生率由1945年的23.2迅速提高到1947年的34.2。如今,这个时期出生的人快60岁了,不久将形成庞大的老年集团。生育高潮过后,日本人口出生率急速下降,每年新出生婴儿的数量约为160万人,比战前减少40多万。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大约20年的时间里,日本人口出生率一直维持在较为合适的人口替代水平1上,这20年也是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国民生活明显提高的时期。这种稳定的人口动态在70年代后

17、期开始发生变化。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人口动态统计”的资料显示,日本育龄妇女的总和生育率21975年首次低于2,为1.91,此后一路下滑,1990年降到1.54,1995年降到1.42,1997年降到1.39,1999年又降到1.34。2001年,日本新生人口比2000年减少19885人,为117.1万人,育龄妇女的总和生育率为1.33。2002年,日本新生人口数量为115.4万人,比上一年减少1.5万人。今后,这一趋势将进一步加剧,预计今后40多年日本每年的新生人口数量将继续减少,最终从2001年的117.1万人减至2050年的66.7万人。在人口出生率明显下降的同时,日本人口的平均寿命却大大

18、延长了。1947年,男性人口的平均寿命仅为50岁,女性仅为54岁。此后,随着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伴之而来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技术的进步以及社会福利事业的完善,日本人口的平均寿命大幅度提高。1985年日本男性人口的平均寿命为74.8岁,女性为80.4岁,1995年分别提高到76.4岁和82.8岁,2005年又分别提高到78.56岁和85.52岁。据日本人口研究所统计报告的预测,日本人口平均寿命将进一步延长,2050年男性人口的平均寿命将达到80.95岁,女性将达到89.22岁3。2日本人口老龄化的特征(1)老龄化速度快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日本的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1960年,日本总人口中6

19、5岁以上老人所占比例仅为5.7%,远低于美国的9.2%、法国的11.6%、英国的11.7%和瑞典的12.0%。1980年,上述老龄人口比例日本迅速上升为9.1%,而美国、法国、英国和瑞典的比例只分别上升为11.2%、14.0%、15.1%和16.3%;1990年,日本为12.1%,美国为12.4%,法国、英国和瑞典分别为14.0%、15.7%和17.8%。在30年内,日本的老龄人口比例提高6.4个百分点,美国、法国、英国和瑞典分别只提高3.2个百分点、2.4个百分点、4.0个百分点和5.8个百分点。日本老龄人口比重提高的幅度大体是其他发达国家平均提高幅度的一倍以上。2000年,日本的老龄人口比

20、重上升为17.36%,超过美国的13.0%、法国的16.2%、英国的15.8%和瑞典的16.7%;预计到2020年,日本的老龄人口比重将进一步上升为27.8%,将高于美国的16.3%、法国的20.8%、英国的19.1%和瑞典的21.0%。从1990年到2020年的30年间,日本的老龄人口比重将提高15.7个百分点,而美国、法国、英国和瑞典分别提高3.9个百分点、6.8个百分点、3.4个百分点和3.2个百分点。日本老龄人口的增加速度不仅遥遥领先于其他欧美发达国家,也超过了前30年增加速度的一倍以上。(2)老年人口高龄化趋势明显日本国民的健康水平较高,平均寿命也居世界前列。据日本厚生劳动省公布的统

21、计资料显示,2001年日本女性的平均寿命达84.19岁,已连续17年在全球名列榜首,男性平均寿命为78.11岁,也连续2年保持世界第一。目前,日本65岁以上老年人口中,75岁以上中高龄人口所占比重为世界最高,并且还在不断上升。从绝对数量来看,1990年,日本75岁以上中高龄人口为597.3万人,2004年增加到1106.7万人,14年间增长了1.8倍多,年平均增长率达6.58%,分别是同期总人口和65岁以上老年人口年平均增长率(0.19%和3.33%)的34倍和1.9倍。可见,日本老年人口高龄化的发展速度比总人口的老龄化速度更快。另外,据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人口问题研究所的预测,日本75岁以上老年

22、人口的数量还将进一步增加,2025年将达到1939.1万人4。(3)在人口老龄化进程中存在着地区之间不平衡一般来说,日本农村的人口老龄化速度比城市的人口老龄化速度快,边远地区的农村又比大城市周边地区的农村快。1960年至1985年,日本总人口中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由5.7%上升到10.3%,增加了4.6个百分点,但同期农村人口中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却从8.2%猛增到17.3%,翻了一番多,农村人口的老龄化进程大致上比总人口的老龄化进程早了20年。2000年,老龄人口比重最高的是日本海沿岸的农业县岛根县,达24.8%,最低的是邻近东京的埼玉县,为12.8%。岛根县的老龄人口比重几乎比埼玉县的

23、高出一倍,其原因非常明显,随着日本经济越来越向东京等大城市集中,农村地区的青壮年大量涌向大城市,以致这些农村地区的老龄人口比重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厚生劳动省、日本媒体及人口研究部门等各方面的预测分析都显示,青壮年人口向东京等大城市集中的现象仍将持续,东京人口占日本人口总数的比例由2005年的9.8%将上升到2035年的11.5%。各都道府县65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率也都将增加。目前,日本还没有任何一个都道府县65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超过30%,但到2020年将有31个县超过这一比率,到2035年,除爱知县、滋贺县、冲绳县外,44个都道府县的这一比率都将超过30%。2035年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率最

24、高的将是秋田县,达到41.0%;最低的将是冲绳县,为27.7%5。本章注释: 1 人口替代水平:也称生育更替水平。即同一批妇女生育女儿的数量恰好能替代她们本身。总和生育率为2.1即达到人口替代水平。 2 总和生育率:每名妇女在生育年龄内的平均生育数。3 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人口问题研究所,Population Statistics of Japan,2006年3月。4 中国人口信息网,。5 新华每日电讯,日本“少子化老龄化”趋势正在加剧,。二、人口老龄化对日本经济的影响二、人口老龄化对日本经济的影响日本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和老年人口数量的急速上升,给日本经济发展、社会生活、公共设施、福利制度等方面

25、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对劳动力供给及企业雇佣体制的影响1劳动力供给减少、年龄老化劳动力数量和供给一般是由总人口中处于劳动年龄人口的多少来决定的。劳动年龄人口数量的多少和年龄结构的变化对劳动力数量和供给的变化具有制约作用。根据人口学的基本规律,人口老龄化将使进入劳动年龄的人口比重出现下降,从而形成劳动力供给困难的局面,这是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供给的负面影响。数据显示,日本劳动年龄人口曾一度随着人口总数的增加而增加,年均增长率约为1%,只是在20世纪的最后5年间年均增长率才出现了大幅下降,仅维持在0.4%左右。21世纪的最初几年,日本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已达到峰值,今后将出

26、现明显下降。表2-1是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人口问题研究所对日本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动情况进行的统计与预测。从表2-1中可以看出,日本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减少趋势明显。由于人口出生率的不断下降,21世纪日本人口将出现不断减少的趋势。2000年,日本劳动年龄人口总数为8638万人,到2010年将减少为8166.5万人,到2050年将进一步减少为5388.9万人。在50年的时间里,预计劳动年龄人口将减少3000多万人。目前,日本虽然有相当一部分65岁以上的老年人仍在工作,而且近年来日本老年就业人口还有增加的趋势,但这并不能完全弥补年轻人口减少所造成的劳动力减少。而且,除了有特殊技能的老年人仍然能够在某些

27、领域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外,多数老年人并不适应众多需要一定体力与新知识的工作岗位。因此,伴随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提高,日本劳动力供给不足的问题将不可避免。表2-1 2000-2050年日本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统计与预测年份人口数量(千人)年增长率(%)总量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总量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520202025203020352040204520501269261271831273771275241276351277081277411277331276861275991274

28、731262661241071211361175801136021093381049601005931850518307181231796417842177271762317501173851723517074161971509514085132331256712017114551084286380860338567385341850718459083946832728264381994816657729674453723256957665891609905710853889220412284323581242192472225392261722695927658283702873532772

29、345593472634770351453633236396358630.200.150.120.090.060.03-0.01-0.04-0.07-0.10-0.19-0.34-0.48-0.59-0.69-0.76-0.81-0.85-1.07-1.01-0.88-0.68-0.65-0.59-0.69-0.66-0.87-0.93-1.05-1.40-1.38-1.24-1.03-0.89-0.95-1.10-0.40-0.42-0.39-0.32-0.57-0.76-0.80-0.76-0.78-0.40-1.09-0.75-0.58-0.77-1.08-1.53-1.31-1.153

30、.643.232.712.082.713.073.012.592.571.292.661.070.100.030.210.670.04-0.30资料来源: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人口问题研究所,Population Statistics of Japan,2006年3月。在人口迅速老龄化的同时,日本的劳动年龄人口也在趋向老龄化。日本厚生劳动省和日本大学的统计与预测表明,日本劳动力的老龄化系数(45-64岁人口/15-64岁人口)1975年为29%,1985年为36.5%,1995年为42.3%,2005年为43%,呈现迅速提高的趋势。日本厚生劳动省职业安全局的统计数据表明,1984年,日本的劳动力人口

31、为5927万人,其中55岁以上人口为1044万,占总劳动力人口的17.6%;60岁以上人口为569万人,占9.6%。到2005年,在全国6772万劳动力人口中,55岁以上人口已达1799万人,占26.6%;60岁以上人口为1012万人,占15%。预计2010年全国6723万劳动力人口中,55岁以上人口将达到1894万人,占28.2%;60岁以上人口将达到1224万人,占18.2%,届时,每3.5个劳动力人口中就有一个人的年龄在55岁以上。预计2000-2010年的10年中,日本全国劳动力人口虽然只能增加113万人,但其中55岁以上的劳动力人口将增加312万,而15-54岁的劳动人口将减少199

32、万人。由此可见,日本劳动年龄人口老龄化对于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和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将会越来越大。 2企业雇佣制度出现危机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不仅会减少日本劳动力供给,还将严重冲击曾在日本大企业中占主导地位的并对昔日经济的高速增长发挥过重要作用的雇佣体制。20世纪90年代以前,终身雇佣制曾是日本企业的一大特色。许多大企业都坚持终身雇佣制,这不仅保证了被雇佣者个人的就业及其家庭的经济来源,而且解除了员工的后顾之忧,同时又把企业利益与员工利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对于社会稳定和企业发展功不可没。但是,进入90年代以后,由于少子、人口老龄化造成的劳动力减少的问题日益突显,在劳动力供给不足的情况下, 企业间出

33、现了争相雇佣年轻劳动力的竞争,并扩大“中途采用”人员的比例,这势必要以提供较高的待遇为突破口。如果企业不能提高内部年轻职工的工资收入,还可能引发年轻职工的外流。另一方面,日本大企业实行的年功序列工资制在过去年轻劳动力丰富,从业人员中年轻人比例高的情况下,是一种节约劳动力成本的工资制度。但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年轻劳动力减少,年老职工增加,继续维持年功序列工资制会使企业成本增加,降低企业利润。企业追求利润的本能会要求降低成本,改革雇佣制度和工资制度。另外,从员工的角度出发,随着员工老龄化的发展,特别是企业发展趋缓,晋升职位难以增加,工资也很难随工龄的增长而增长,即工资得不到增加的人员在增多,

34、员工要求改革雇佣制度和工资制度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所以,企业对终身雇佣制和年功序列工资制的改革力度在不断加大,重视个人实绩的业绩主义、考核主义的企业在增加。(二)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现代日本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在上个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初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有利条件下得到迅速发展和完善的。当时,日本尚未像欧美发达国家那样遇到沉重的人口老龄化压力,老年人口带来的社会保障负担相对较轻。但在步入人口老龄化的今天,老年人口比例迅速上升,社会保障给付激增,社会保障制度开始面临严峻考验。 1人口迅速老化,年金制度难以为继日本的年金制度从下至上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国民年金,即基础养老保险,它强制全民必须加入。

35、其费用包括从各种养老金中提取的基础养老金支付金以及国库负担的金额(基础养老金的三分之一)。截止到2004年末,国民年金的参保人数为6989万人,其中,领取养老金的有2212万人。第二层次与收入连动,即厚生年金或共济年金,大中型企业的员工和国家公务员都必须加入。截止到2004年末,厚生年金的被保险者数为3686万人,其中,领取厚生养老金的有1230万人。由于第一、第二层次的养老保险都由政府运营并且强制参加,因此被称之为公共养老保险。相对而言,第三层次的养老保险(厚生年金基金、新企业年金等企业年金)的可选择性比较强,企业或个人可以自由选择加入与否,属于非公共养老保险。另外,还有民间生命保险公司提供

36、的各种各样的商业保险可供选择。这样,日本的年金制度从下至上,通过公共年金、企业年金和商业个人年金这三大支柱,保障着国民退休后的生活。 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加,日本的年金制度出现了两大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老龄化的发展导致年金负担加重;二是各代人之间负担与收益出现明显的不平衡,越来越多的日本人逐渐远离年金制度。第一个问题比较容易理解。由于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程度提高,人口平均寿命大幅度延长,达到法定年龄领取年金者的数目日趋庞大,领取金额急剧增加,从而造成了日本政府日益沉重的财政负担,以致成为当前日本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重要问题。如在1970年度,厚生年金中的老龄年金领取金额为890亿日元;而到1990年

37、度已经增至8万亿日元;到2004年度更是增至27万亿日元1。1973年度和1983年度,老龄年金的支付额分别为1.08万亿日元和12万亿日元,分别占社会保障支出总额的17.1%和37.6%。1995年度,老龄年金的支付额猛增至31.1万亿日元,其占社会保障支付总额的比重也提高至48.1%;2004年度,此两项指标的数字更分别提高至43.8万亿日元和51.2%2。另外,考虑到老龄年金在年金支付额中占有最大比重,年金支出在整个社会保障支出总额中占有最大比重,且这两个比重都呈不断提高之势,后者比重在1980年度为42.2%,2004年度升至53.1%。由此可见,人口老龄化使老年年金负担越来越重,其负

38、担增加额占日本社会保障负担增加总额的三分之一。 第二个问题也是由于老龄化的进展而日益突显的,这就是各代人之间收益和负担不均衡,越来越多的日本人逐渐远离了年金制度。目前,领取年金者所领取的年金额不仅已远远超过其历年交纳保险费的总和,而且其超出额还有不断增加的趋势。另一方面,目前正在交纳年金的人其将来领取年金的数额要小于其交纳的保险费总和,这就产生了收益与负担的不对称、不平衡问题。根据三和综合研究所的测算,1997年为60岁的人,如果他是大学毕业生,妻子为家庭主妇的话,则他一生支付的保险费为2164万日元,按照日本人的平均寿命,在他去世之前一共可以领取7159万日元的养老金,比其当年支付的保险费总

39、和多出将近5000万日元。然而,以1966年出生的人为界,保险费与年金领取总额的关系出现逆转,1972年出生的人其退休后领取养老金总额要比他交纳的保险费少807万日元,而且这一数字还在进一步扩大3。随着以上问题的进一步加剧,越来越多的日本人不愿意交纳养老保险金,他们怀疑等他们退休后是否真能从中受益,特别是年轻人,他们认为自己将无法从年金制度中获益,不愿为上代人做出贡献。因此,在日本民众中,漏交或少交政府规定的养老保险金的国民数量在增多,2004年,漏交、少交的比例已达到37%。2国民健康保险的财政压力日益增大,医疗保险体制出现危机日本自1961年实现了全民皆有医疗保险以来,其医疗保险制度已经自

40、成体系,由行业保险与地域保险这两大独立的保险体系构成。行业保险也叫“职工医疗保险”,以产业工人、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公共事业人员等在职职工及其家属为对象。地域保险也叫“国民健康保险”,以农民、自由职业者以及各类职业的退休人员为对象,主要由日本的基层政府市、町、村组织管理。在两大保险体系中加入人数最多的为国民健康保险,截止到2003年3月末,参保人数约有4895万人4。一般而言,在各个年龄组中,老年人的身体免疫机能最差,抵御疾病侵袭的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大大降低,再加上中风等老年性疾病而导致的卧床不起,医疗开支要比年轻人高出很多。据估算,1999年日本70岁以上的老人平均医疗开支是14岁以下儿童和

41、青少年平均水平的8倍,是总人口平均水平的3.5倍5。由于日本收入很低的老年人几乎都参加了国民健康保险,因此,与其他医疗保险相比,国民健康保险的财政基础非常脆弱,其财政状况最差。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民健康保险的年度经常收支(扣除收入中的基金转账以及上年转入金,加上国库实际支出部分)连年赤字,1997年赤字额达到292亿日元,2001年达到1029亿日元。2001年,在所有市町村的国民健康保险中,财政赤字的比例高达62.2%。尤其是人口较少的市町村,医疗保险财政问题更为严峻。为确保国民健康医疗保险财政的稳定,许多市町村被迫从一般会计中拨款给予补贴。尽管日本政府曾经对老人医疗费用负担结构进行了大

42、幅度的改革,把老人医疗费平摊到各项制度上,减少了国民健康保险制度的老人医疗费负担,但是,随着老龄化的进一步发展,人口平均寿命延长,老人医疗费仍在不断上涨,国民健康保险的财政状况仍旧不容乐观。3加重护理保险的费用负担日本政府为了解决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照料和护理问题,并将护理制度从一种社会福利制度转变为一种社会保险制度,于2000年4月实施了面向所有老年人的护理保险制度。虽然护理保险制度的实施加快了日本由家庭养老模式向社会养老模式的转变,促进了日本社会保障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但是由于该制度刚刚开始实施,许多地方还不成熟,不够完善,还有需要解决的课题。如护理标准不明确、不同地区保险费相差较大等等,其中

43、比较突出的问题是需要护理的人数大幅度增加,护理保险的费用负担过重。 自护理保险制度实施以来,护理保险的利用人数不断增加,整体从2000年4月的149万人增加到2003年12月的298万人,增幅达2倍;由此,护理保险费用也从2000年度的3.2亿日元,增加到2003年度的5.5亿日元6。2005年护理保险的利用人数又进一步增加到411万人。其中,居家服务7 的利用人数从2000年的97万人增加到2005年的223万人,增长130%。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的调查和预测,2025年日本65岁以上的老年人将达到3400万人,其中需要护理的老年人大约有530万人。鉴于2025年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左右是65岁以

44、上的老年人,如何维持老龄化下的护理保险制度成为日本政府的重要课题。日本政府以往推行高福利、低负担的政策,但由于在养老金、医疗护理方面的支付水准水涨船高,刚性增长,导致社会负担日益加重,由于这些负担最终是要由下一代人来承担的,这就势必会影响年轻一代加入年金、医疗保险和护理保险的积极性。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日本引以自豪的社会保障制度将难以为继。(三)赡养人口增多,劳动年龄人口负担加重日本人口老龄化使退出劳动岗位的老年人增多,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相应下降,对老年人的赡养系数8上升,劳动年龄人口的负担加重。按人口年龄构成比例计算,1980年,日本劳动年龄人口每7.46人赡养1个65岁以上的老年人。随着老龄

45、化程度的加重,赡养1个老年人的劳动年龄人口数量1990年减少为6.02个,2000年减少为4.29人,2010年将减少为3.34人,2020年将进一步减少为2.81人(见2-2表)。表2-2 1980-2025年日本供养系数的变迁年份总供养系数儿童抚养系数老年赡养系数负担赡养1个老年人的人数198019851990199520002005201020152020202548.446.142.844.349.750.159.062.667.162.735.031.326.224.626.423.629.128.231.628.113.414.816.619.723.326.529.934.435.534.67. 7.466.756.025.074.293.773.342.902.812.89资料来源:熊必俊,人口老龄化与可持续发展,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年6月。表2-2中供养系数的计算是以15岁为劳动年龄起点的。目前,日本初中毕业生大约有93%升入高中,高中毕业生升入大学的比率为40%。随着高科技的发展,企业对劳动者文化素质的要求提高,普通工人也需要有高中毕业的水平。因此,实际上进入劳动队伍的职工年龄一般在19岁左右。这样一来,上述系数的实际值就更小了。 年轻人进入劳动队伍的时间推迟,势必使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下降,总供养系数和老年人赡养系数上升,劳动年龄人口负担加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财务管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