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正确认识自己》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26830272 上传时间:2022-07-1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3.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课 《正确认识自己》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第3课 《正确认识自己》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3课 《正确认识自己》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课 《正确认识自己》教学设计.docx(2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3课 正确认识自己教学设计 第3课正确认识自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要让学生了解自己作为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征,以及促进自己身心健康发展的途径。让学生们明白,自己的社会角色已经发生了变化,已经不再是小学生,而是初中生了,相应地增加了很多社会责任。 教学生用恰当的方法对自己进行全面、正确的评价,认清自己的优点和局限,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弥补自己的不足,从而学会热爱生命、做到自尊自信。 教材分析 逻辑分析 与小学阶段相比,初中生有了更复杂的角色和更大的责任,而刚刚开始初中生活的学生们可能还不适应这种角色的变化,也不明白为什么要负责任。他们还会根据某些信息片面地

2、认识自己,而产生种种自卑或自满的心理。青少年正处于形成自我同一性的关键时期,学生在尝试不同的角色,并希望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角色。本课主要介绍的就是如何正确认识自己的角色和责任、如何正确认识自己,并为学生提供了几个既系统,又切合实际的正确认识自己的途径。 本课共分为两站。 第一站:角色与责任。 本站主要让学生明确:每个人因其社会地位不同,会有不同的角色,一个人可以同时扮演很多种角色,而这些角色都要求他们承担一定的责任。包括两层含义: (1)步入初中,我们的社会角色发生了变化。 (2)正确认识我们的责任。 这两个问题有很强的内在逻辑关系。步入初中后,学生就进入了人生发展的新阶段,这必然会导致个体的

3、社会角色发生巨大变化。而这种社会角色的变化又会使学生承担更多的责任。 第二站:认识自己。 刚刚步入初中的学生,对如何认识自己还很迷茫。学生的潜能是有差异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然而,生活中却常有人只看到自己的优点,却看不到自己的弱点;也有些同学常看到自己的很多问题,却看不到自己的长处。所以,正确认识自我也是一种本领、一种技能,需要学习和讨论。本站就是告诉学生,如何从实践中、从别人的态度里、通过多重比较和自省正确认识自己。图示: 步入初中,我们的社会角色发生了变化 角色与责任正确认识我们的责任 在实践的检验中认识自己 认识自己从别人的态度中认识自己 在多重比较中认识自己 在自我观察和内

4、省中认识自己 内容分析 第一站:角色与责任 本站讲的是学生进入初中后,角色和责任的变化。一些新生入学后,心理不太适应这一角色转变,从而导致心理失衡。对此,新生首先要逐步接受自己的新角色,接纳自我。 在本站开始的“想一想”中,学生拿出自己以前的照片,对比过去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看看自己有什么变化。这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明白地看到自己的成长历程,从而明白自己已经步入初中了,跟在幼儿园、小学的时候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 接下来的“知识链接”这一栏目中,呈现了“社会角色”这个词的概念,在让学生理解了这个概念后,就告诉学生,步入了初中后,我们进入了人生发展的新阶段,有了新的社会角色,这些社会角色的特征是要

5、求学生学会自立、助人、守则。 学生了解了自己社会角色的变化后,就会明白,针对这些新角色,有了新的责任。学生要对学习负责、对生活负责、对集体负责、对社会负责,还必须承担一定的道德和法律责任。蓝极速网吧的事件就证明了,人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教材第36页的“活动平台”中的“新角色定位”这一活动,可以让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有很多种不同的角色。学生通过这个活动,可以明确自己的各种角色,以及自己要为这些角色所负的责任。 通过对社会角色和责任的进一步讨论,引出下一站的内容:学生要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对自己和社会负责。 第二站:认识自己 本站讲的是个体正确认识自己的各种途径。 本站开始的“想一想”让学生回想一下

6、自己是否了解自己,以及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来了解自己的。“各抒己见”让学生在课堂上讨论正确认识自己对学生的重要性。从而引出下面的内容,即如何正确认识自己,课文中描述了认识自我的四种途径: (1)在实践的检验中认识自己。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认识自己绝不能完全依靠想像和感觉。要正确地认识自己,必须在生活实践中体验成功和失败。分析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比较成功,哪些方面做得不够好,自己适合或擅长的是什么,不擅长的是什么,等等。但是,我们不应该因为一时的失败而气馁,也不能因一时的成功而骄傲。要全面地看待自己。 (2)从别人的态度中认识自己。 由于别人是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待你,所以,往往比自己带着某种

7、情绪看自己更加客观、公正、全面。我们可以参考别人对自己的态度来认识自己。唐太宗李世民“以史为镜,以人为镜”就是很好的例子。 (3)在多重比较中认识自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但是,由于受到各种条件 的限制,往往得不到正确的答案,使得他们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似懂非懂,对自己的认识也是常常找不对位置,不是过高就是过低。孔雀和朱娜的例子就说明了这一点。在这里,我们要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地与别人做比较。学生在认识自我的过程中,应积极与他人做比较,通过比较发现自己的优缺点,恰当地评价自我,发挥加强自身的长处,克服弱点,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就是这个道理。只有正确与他人比较,才能获得自信

8、、发展自身。 (4)在自我观察和内省中认识自己。 认识自己,关键在于自己的观察和内省,只有自己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真正了解自己,才能对自己作出正确的评价。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就非常重视内省,他提出了“吾日三省吾身”,这是认识自己的最好方法。对自己的评价不要太高,也不要太低。对自己有一个清楚全面的认识,才能准确地对自己进行重新的角色定位,也才能很快地适应环境,克服心理失衡。 教材第40页的活动平台中的“小记者在线”这一活动,通过让学生以记者的身份对身边的人进行采访,归纳自己的优缺点和潜力,从而更加了解自己,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 本课最后的扩展阅读所选的文章讲的是认识自己与成功之间的关系,这篇文章通过

9、讲述很多名人的事例来告诉学生: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扬长避短,才能获得成功。 教学建议 重点难点分析 掌握认识自己的技能,正确审视自己,客观全面地认识自己,不盲目自卑或骄傲。这既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从人的身心发育规律看,青少年正处在长知识、长身体的阶段,发生不能正确认识自我的情况,也是不可避免的。但如果不加以矫正,再加上一些地方放松警惕,就会后患无穷。许多同学由于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导致能力下降,心理不健全,以至引发诸如轻生、出走、暴力袭击他人之类的行为发生。由此可见,正确认识自己是何等重要。同样,正确认识自己的方法也很重要。 现实中没有人是全才全能,

10、清醒、正确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长处和短处,实在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最好保障。以付出同样的努力而论:扬长避短的人,事半而功倍;扬短避长的人,事倍而功半。生活中没有人愿意做无效劳动,付出无谓的牺牲,但实际上经常走弯路的人并不少。除了可能对形势判断有误以外,更多的因素也许是:不了解自己。但要正确地认识自己,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首先,要帮助学生抛弃自负。自负的学生大多是比较聪明,或者在某一方面有特长,或者是家庭生活比较宽裕。因此,在同学面前自以为是,常常喜欢炫耀自己,好哗众取宠,其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招致同学反感。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自信是绝不可缺少的,但这得有个度。自信恰到好处,同学们便会因为这

11、个学生自信所散发出来的魅力而喜欢并靠近他。但自信一旦过了头,变成自负,别人就会对这个学生有种排斥心理。自然,这个学生便不受欢迎,不能与同学相处得愉快。因此,要帮助那些自负的同学正确认识自己这一缺点,赶快改正。 其次,要引导学生走出自卑。自卑的同学大多数是因为自己的家庭状况不太好,或者是在学习等方面不如其他同学,便觉得自己处处不如别人,认为自己无 用,也无能,把一次小小的失败归结到自己的智力低下,父母遗传基因不好,家庭生活水平不高等原因上。在学习和生活中不积极主动,平日沉默寡言,缺乏开拓进取精神,长此以往,恶性循环,就会越来越消极。其实,大可不必这么悲观。这样的学生这一方面不如别人,另一方面也许

12、就比别人强;此时无用,并不代表他将永无用处。关键是要让这样的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重新树立信心,努力改变自己,使自己变得更优秀。 第三,要让学生远离虚荣心和嫉妒。有虚荣、嫉妒心的学生大多是在一定的优越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在某些地方有些天分,或者有一定的优越性,害怕别人超过自己,因此产生畸形心理,对比自己优秀的同学嫉妒,有的甚至对别人进行诽谤,恶性攻击,这种现象时有发生。这样我们就必须要提醒学生,面对强有力的对手,不要用卑鄙的手段,不正当的方式与其竞争。我们应该让学生正确认识到,竞争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通过公平,公正的方法打败对手,这才是正确的胜利。虚荣,嫉妒心人人都会有,我们要引导学生把这

13、种心理压力化作不断完善自己的力量,而不是让它支配学生做错事。 第四,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有些学生从小就生活在父母的掌心中,或者长期在父母,老师的包办、专制中成长。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有事依赖父母、老师,而从来不自己用大脑去思考问题,从来不主动、积极地去做某一件自己想干的事。毕竟,学生要长大,都要独立。人生道路漫长,还要学生们自己去走。我们应向美国、日本这些国家学习,从现在开始,就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能力,让他们尽量不要再依赖别人,做到力所能及的独立。 教学过程 第一站:角色与责任 (1)不同时期的变化。 课前让学生准备婴儿、学前、小学和初中时期共四张照片。上课后,先让学生完成教材第33页“

14、想一想”里的问题: 瞧瞧照片中不同时期的你,发现有什么变化? 好好思考一下,自己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一下,教师再做出总结: “就像刚才同学们讨论中所说的那样,从呱呱坠地的婴儿到天真活泼的小学生,再到现在意气风发地步入初中,我们的身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那么,怎样更好地理解这个变化呢?” 引出教材第34页知识链接中“社会角色”这一概念,并加以解释: 社会角色是一定的社会文化在各种社会关系上的体现,是人们社会价值观的集结;社会角色是人们的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社会角色是一种社会性的行为模式,它由社会体系通过一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加以规范;社会角色是社会对特定社会关系上的同一种社会位置

15、的价值与意义期望;社会角色是人们社会行动的依据和基础,人总是根据自己所扮演的特定社会角色进行自己的社会行动。 角色可以解释人类社会是如何建构起各种各样复杂而又有序的社会关系的;可以解释社会地位是通过什么而得以表现的;可以解释每个社会的社会规范为什么是统一的和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可以解释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行动依据问题。 (2)步入初中后,我们的社会角色发生了变化。 让每位同学在纸上写下自己对角色的理解,教师的指导语如下:“同学们,你们在社会上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这些角色又对我们有怎样的要求呢?请写在 纸上,越多越好!”写完后,让同学进行分组讨论,最后进行报告,教师进行归纳。 (3)正确认识我们的责

16、任。 了解了我们的社会角色发生变化之后,我们还要知道,每种社会角色都有相应的责任。这包括对自己负责、对班级负责、对社会负责等等。 (4)小品表演:让学生填写教材第36页的图表,回答这些问题,并分组进行讨论。讨论结束后,让每一组的同学表演学生在学校、家庭、班级和社会上扮演的不同角色,以及同学们日常生活中扮演这些角色时做出的行为。 表演结束后,组织学生讨论:这些表演出来的行为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大家讨论结束后,教师给予总结。最后得出自己的多种社会角色以及与之相伴的责任。 总之,在教学和讨论中,要让学生自己充分发挥想像力,自行讨论、学习并得出结论,这样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防止单纯说教。

17、 第二站:认识自己 (1)你了解自己吗? 提问:你了解你自己吗?我想请一名学生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并归纳出自己的外貌、性格、兴趣爱好,优缺点等。这些归纳到底全不全面呢?我们要如何全面、深刻地认识自己呢? 教师找几名学生对自己进行评价。这样可以了解一些学生对自我的错误或不当的评价,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教育。在这一环节中,先不要对学生做出的评价提出任何指导意见,留下悬念,让同学对学习接下来的课程更有兴趣。 提问:认识自己,对我们到底有多重要呢?教师给学生讲述小孩抓糖的故事:一个小孩跟他爸爸去邻居家玩,邻居很喜欢这个小家伙,就拿出糖罐说:“来,抓一把。”小孩两眼看着糖罐,手却一动不动,邻居催促了几次

18、,小孩就是不伸手。最后,邻居只好自己动手,抓了一大把糖果塞到小孩的衣袋里。在回家的路上,小孩的爸爸问他:“平时你最爱吃糖果了,今天为什么自己不伸手?” 如果你是那个小孩,你会怎样回答?是因为害羞吗?不是。 故事中的小孩是这样告诉他爸爸的:“我的手小,抓一把抓得太少。他的手大得多,还是让他抓好一些。” 提问:这个小孩的聪明之处在哪里? (知道自己的短处并巧妙地避开,从而为自己争取更大的好处。) “认识你自己”,这是几千年前镌刻在古希腊阿波罗庙宇上的一句话,作为神对人的忠告,这被当时的哲学家认为代表了人类的最高智慧。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孙武把“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作为一条军事箴言写入孙

19、子兵法以传之后世。可见,正确认识自己是多么重要。我们不妨闭目想一想:我知道自己每一天生活的价值和意义吗? 我知道自己在别人心目中是什么形象吗? 我知道自己真正的能力专长吗? 我们看到很多同学不分昼夜地在努力学习,却始终无法取得好成绩;可是还有另外一种同学,这些人学习起来很轻松,但却很成功。不努力肯定不能成功,但努力也未必一定能成功。很多人虽然很努力,也很勤奋,但可惜的是,成功似 乎总是在遥不可及的天之尽头。是他们没有天分么?不是这样的,如果这样的学生能在每天努力学习的过程中,稍微停下来,抽出一点时间来进行深入的内省和思考,花一点时间来重新定位自己努力的方向,也许成功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一个人如

20、果能够深入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扬长避短,再加上勤奋努力,也许离成功就不远了。 (2)在实践的检验中认识自己。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在实践的检验中认识自己指的就是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认识、体验自我。 提问:同学们,现在请你们回顾一下,对自己影响比较大的成功或者失败经历,在体验这些成功或失败的时候,你是怎样认识你自己的?成功时有没有觉得特别自信?失败时有没有感到自卑?我们应该如何正确面对这些成功和失败呢? 教师作出总结:一个人不可能永远成功,也不可能永远失败。所以,不必为暂时的失败而灰心丧气,以免加重自卑,形成恶性循环,也不必为一时的成功而过分沾沾自喜,产生优越感。优越感是自卑的另一

21、表现形式,越是自卑的人越想体验优越的快感。 另外,在这部分的教学中,要对在提问中表现出对自己评价不当或自卑的学生予以适当的鼓励,让他们说一说成功的事情。 教师在教授这部分内容的时候,还可以模拟实际情景,让学生表演小品,在不同的情况下对自己进行评价,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更好地达到课程目标。 (3)从别人的态度中认识自己。 讨论:找出自己的特点和优、缺点,并让同一小组的同学对这些特点和优、缺点进行分析讨论。这样讨论可以让学生达到正确认识自己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提醒学生,在通过别人来了解自己时,最好是主动些,态度要虚心和诚恳。 整天被老师、家长表扬的同学,难免过于自信,甚至可能会变成

22、自大狂:相信离开了他地球就不再以每天四万公里的速度旋转、人类就会陷于水深火热;整天被老师点名、家长批评的学生,又难免会过于低估自己,安于“差生”的现状,不再努力和奋斗,只是叹息着把自己的未来交给完全不可知的命运。 所以,虽然我们要从别人的态度中认识自己,但也不能完全依赖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在接受别人评价的同时,也要有自己的分析和思考。 (4)在多重比较中认识自己。 学生的潜能是有差异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然而,生活中却常有人只看到自己的优点,却看不到自己的弱点;也有些人常看到自己的很多问题,看不到自己的长处。著名作家劳伦斯说过:“每个人都有一个与众相同的自我和一个与众不同的自我,只是

23、所占比例不同。”所以,在比较时,一定要头脑清醒,真正看清自己的优势和弱势,切不可只看到别人的长处,忽视了自己的优点,这样只会让自己变得自卑,进而导致失败。 教师给学生讲下面的上帝没有看轻卑微这个故事: 一位父亲带着儿子去参观凡高故居,在看过那张小木床及裂了口的皮鞋之后,儿子问父亲:“凡高不是位百万富翁吗?”父亲答:“凡高是位连妻子都没 娶上的穷人。” 第二年,这位父亲带儿子去丹麦,在安徒生的故居前,儿子又困惑地问:“爸爸,安徒生不是生活在皇宫里吗?”父亲答:“安徒生是位鞋匠的儿子,他就生活在这栋阁楼里。” 这位父亲是一个水手,他每年往来于大西洋各个港口,他的儿子叫伊东.布拉格,是美国历史上第一

24、位获普利策奖的黑人记者。20年后,在回忆童年时,他说:“那时我们家很穷,父母都靠出苦力为生。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认为像我们这样地位卑微的黑人是不可能有什么出息的。好在父亲让我认识了凡高和安徒生,这两个人告诉我,上帝没有轻看卑微。” 原来,很多时候,是出身卑微的人自己看低了自己。 提问:伊东?布拉格的成功之处在哪里? 人在与他人进行比较的时候,一定要怀有一颗自信的、积极进取的心。自己可能和别人相比暂时有一定差距,但只要努力不懈,就一定可以成功的。 教师给学生讲索菲亚.罗兰的故事: 著名影星索菲亚.罗兰中学毕业后,一直未能找到工作,有一次她看到招聘演员的广告,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应聘。但几次试镜

25、之后,化妆师说她的鼻子太长,臀部过宽,不太理想,要做适当的整形手术。但是罗兰拒绝改变自己的容貌,后来有机会参与了演艺活动,发挥了自己的长处,终于以自己本来的面目获得了成功。 提问:索菲亚.罗兰与别人比较是否有优势? 如何正确认识自己与别人相比的优势和劣势? 索菲亚.罗兰与别人比较时的劣势是相对的,而这些劣势如果应用得当的话,恰恰会变成自己的特色,进而成为自己的优势。 另外,在与别人比较时,为了避免自卑心理的产生,大家应该选择与自己各方面相类似的人或事比较。否则与自己悬殊太大,或者拿自己的弱点与别人的优点相比,总免不了自卑感。与人比较时要讲究“可比性”,否则只有“人比人,气死人”。 (5)在自我

26、观察和内省中认识自己。 孔夫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每天要抽出三次时间用于自省。也许正因如此,他才在不经意间成了后人难以望其项背的思想巨擘,以致于他的真知灼见要用厚厚的一本论语来记载,并光耀中国文化两千余年。而内省这种方法,也恰恰是认识自己的最好方法。要认识自己,关键在于自己的观察和内省,只有自己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真正了解自己,才能恰当看待别人的态度,合理地与别人比较,这样才能对自己做出正确的评价。 所谓内省,就是让学生在外界的帮助和督促下,实现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评价、自我调控、自我完善。刚开始,学生的自我意识较差,谈不上什么评价、调控及如何去实现。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灵活运用教材,联系实际

27、并创设情境,以提高学生的认识。 在现实人生中,许多人一辈子也没有真正关怀和关注自己,甚至没弄清自己是谁、是干什么的。“你到底是谁”,其实是一个关乎心灵走向、关乎事业抉择的人生命题。 教师给学生讲述下面的这个故事: 一位留学英国剑桥大学的学者写过一篇文章,文章里面叙述了剑桥大学一位 德高望重的教授的故事。该教授欢送又一批学生即将毕业时,他忽然患了眼疾,自称失明了。非常敬仰他的学生们纷纷前来看望他,他问每一个来看望他的学生:“你是谁?告诉我你究竟是谁,从什么地方来?学什么专业?小时候幻想干什么?毕业后准备到什么地方去?将来准备做什么” 同学们觉着老教授在眼睛失明之后居然这样关心他们,都很感动,就把

28、各自的具体情况和想法如实的告诉老教授。老教授一边听一边连连点头,不时地说着:“好”、“很好”、“再说一遍”、“你很了解自己了”、“你目标明确,好好的实践吧”等等。 与同学们分手时,他又一一握着同学们的手,异常亲切而语重心长地说:“我知道你是谁了!不过,今后的漫长岁月里,你千万不要忘了自己是谁啊!”有的同学就觉得怪怪的,偷偷的对其他同学说:“老人家的眼睛一瞎,思维也好像不太清晰了,有些絮叨了。” 谁知,在学生们毕业离校的前一天,老教授的眼睛又“奇迹”般的复明了。他在送别会上对同学们说:“在我双目失明、意志消沉的时候,是同学们的关怀和激励让我重又心明眼亮了!我也给那些曾经看望我的同学们精心制作了一

29、件礼品我们的谈话录音。在今后的人生旅程中,当你们失意的时候、迷茫的时候、不知所措的时候,就听听这盘录音带吧” 直到这时,同学们才真正领悟到老教授的良苦用心。 提问:这个老教授的用意到底是什么? 如何内省? 建议教师在教学时,注重询问学生的内心感受,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注重自我观察和内省。并引用名人自省的例子,为学生做出榜样。 另外,要正确认识自己,除了需要深刻的内省,更需要超然、客观的心态,无论何时何地都对自己前进的方向有正确而清醒的认识,知足知不足,有为有不为,这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做得到的。 总之,整个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是教师单纯的说教,必须把各种生动的事例、生活实际融入其中。教师应当运用讨论、

30、情境模拟法、小品表演等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真正学会评价自己的方法。而且,本参考书还为在下面提供了几种相应的活动,使这些内容和方法更易被学生掌握。 评价建议 本课的评价应主要以学生的自我评价为主,辅以学生的小组互评。 自我认识非常的个人化,每个学生的性格、优势和局限都不一样,所以他们对自己的评价都会不同,学生是否真的认识到自己、是否真的树立了自信,应该让学生自己体会。建议让学生用日记的方式记录下自己的成长和改变,这样能使他们更深刻地感到自己的进步。 小组的互评可以使用下面教学活动设计里面提供的“乐音、噪音”这一活动,让学生之间互相提出优缺点,并与学生原有的自我认识进行对比,从而促进学生的自我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策划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