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版)上海市9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现代文阅读专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版)上海市9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现代文阅读专题.doc(5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上海市2004-2012年9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现代文阅读专题(2012年上海卷)(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6分)应该认真对待文献综述熊易寒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国内学术界都不太重视文献综述。近年来随着学术规范的逐步建立,这种情况有所转变,不过大多数综述都是罗列式的,报幕似的把相关研究一个一个列出来,丝毫感觉不到这些文献之间存在任何内在的关联,甚至也感觉不到这些文献与作者本人的研究有何相干。这样的综述机械、突兀,有生拼硬凑之嫌,称之为“伪综述”亦不为过。 阅读国际上的顶级学术刊物,有这么几个发现:一、书评以外的论文 有比较翔实的文献综述;二、专门的文献综述性文章 是由该领域的一流学
2、者撰写的;三、对相关著作的征引 采取间接引用的形式,很少直接引用。这与国内的情形很不一样,值得我们思考。 为什么必须有文献综述?一篇优秀的文献综述其实就是一幅学术谱系图。写文献综述不仅是为了陈述以往的相关研究,也不仅仅是为了表示对前辈、同行或知识产权的尊重,更是为了“认祖归宗”,对自己的研究进行定位。有时候只有把一篇文献放到学术史的脉络中去,放到学术传统中去,我们才能真正理解这个文本:作者为什么要做这项研究?他的问题是什么?他试图与谁对话?我们在开始一项研究时也同样要有问题意识和对话意识,不能自说自话。对话的前提自然是倾听,如果连别人说了什么都不知道,如何进行对话?正是在倾听的过程中,我们发现
3、了“问题”,才需要与对方进行讨论,否则便无话可说。通过综述的写作,我们就会知道:别人贡献了什么?我打算或者能够贡献什么?我是否在重复劳动?从这个意义上讲,撰写文献综述首先是为了尊重并真正进入一个学术传统,其次才是利他主义功能为他人提供文献检索的路线图。 为什么专门的文献综述性文章多由大家执笔?这类文献综述看似简单,其实是一项高难度的工作。首先,必须熟悉该领域的重要文献,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在“知识大爆炸”的今天,要做到这一点,非有积年之功不可。其次,面对汗牛充栋的文献,必须具备高超的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从宏观上把握总的研究状况,否则就不是你在驾驭文献,而是文献在驾驭你。我们(特别是初学者)在阅
4、读文献的时候,常常淹没在浩如烟海的文献之中,茫然不知所措,有时甚至感觉被人牵着鼻子走,面对不同观点的学术论争,觉得“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不免犯糊涂,此乃“段位”不够所致。最后,这类文献综述往往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和前瞻性,除了要总结现有研究,还需要高屋建瓴,指出现状的不足及其根源所在,为这一领域甚至整个学科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设性意见。如此看来,专门的文献综述性文章由德高望重、造诣深厚的学术权威撰写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为什么要尽可能间接引用?间接引用就是作者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引文的核心观点。这样做至少有两个好处:一是重新表述需要我们先将对方的观点吃透,然后围绕自己的核心问题和行文思路,重新加以组织
5、,这样可以使论述更加紧凑有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尽可能找出不同文本之间的内在关联,它们的分歧是什么,共识是什么,然后将众多的观点进行整合、归类。二是间接引用突破了原文的限制,可以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有效节省篇幅。 规范的文献综述,要求学者有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也需要学术刊物的大力倡导和支持。因为有了文献综述,论文的篇幅势必扩大,有限的版面会更加紧张,但论文质量将更有保障。因版面限制而砍去综述,实在是削足适履的不智之举。 认真对待文献综述,对于我们的社会科学研究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不能仅仅把文献综述看作论文写作的一个步骤、程序,或者是有关方面的一个规定,更应该看到,这是知识生产过程的一个
6、有机组成部分,它不是在重复别人,它是在说出自己。这不仅是一个合法性问题,也是一个有效性问题。可以说,扎实的文献综述是一篇论文成功的一半。1概括第段大意。(25字以内)(2分)2根据文章的意思,可依次填入第段空格处的一项是( )。(2分) A通常 大多 都 B大多 通常 都 C都 通常 大多 D通常 都 大多3第段加点词“倾听”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4简析第段的作用。(3分)5联系上下文,对第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献综述需要对别人的观点概括提炼,不能重复别人的观点。 B文献综述不是简单重复原文观点,而是对原文的发现和发展。 C文献综述要突破原文观点的限制,表达出自己个性
7、化的认识。 D文献综述需要对别人观点加以整合,体现出自己的独立思考。6作者认为优秀的文献综述具有哪些价值?(4分)(2012年上海卷)(二)阅读下文,完成第7-12题。(22分)冬阳童年骆驼队林海音 骆驼队来了,停在我家的门前。 它们排列成一长串,沉默地站着,等候人们的安排。天气又干又冷,拉骆驼的摘下了他的毡帽,秃瓢儿上冒着热气,是一股白色的烟,融入干冷的大气中。 爸爸在和他讲价钱。双峰的驼背上,每匹都驮着两麻袋煤。我在想,麻袋里面是“南山高末”呢?还是“乌金墨玉”?我常常看见顺城街煤栈的白墙上,写着这样几个大黑字。但是拉骆驼的说,他们从门头沟来,他们和骆驼,是一步一步走来的。 另外一个拉骆驼
8、的,在招呼骆驼们吃草料。它们把前脚一屈,屁股一撅,就跪了下来。 爸爸已经和他们讲好价钱了。人在卸煤,骆驼在吃草。 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吃草料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满在胡须上。我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了起来。总会走到的,总会吃饱的。也许它天生是该慢慢的,偶然躲避车子跑两步,姿势就很难看。 骆驼队伍过来时,你会知道,打头儿的那一匹,长脖子底下总系着一个铃铛,走起来,“当、当、当”地响。 “为什么要一个铃铛?”我不懂的事就要问一问。 爸爸告诉我,骆驼很怕狼,因为狼会咬它们,所以人类给它带上铃铛,狼
9、听见铃铛的声音,知道那是有人类在保护着,就不敢侵犯了。 我的幼稚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我对爸爸说: “不是的,爸!它们软软的脚掌走在软软的沙漠上,没有一点点声音,你不是说,它们走上三天三夜都不喝一口水,只是不声不响地咀嚼着从胃里反刍出来的食物吗?一定是拉骆驼的人类,耐不住那长途寂寞的旅程,所以才给骆驼带上了铃铛,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爸爸想了想,笑笑说: “也许,你的想法更美些。” 冬天快过完了,春天就要来,太阳特别地暖和,暖得让人想把棉袄脱下来。可不是么?骆驼也脱掉它的绒袍子啦!它的毛皮一大块一大块地从身上掉下来,垂在肚皮底下。我真想拿剪刀替它们剪一剪,因为太不整齐了。拉骆驼的人
10、也一样,他们身上那件反穿大羊皮,也都脱下来了,搭在骆驼背的小峰上。麻袋空了,“乌金墨玉”都卖了,铃铛在轻松的步伐里响得更清脆。 夏天来了,再不见骆驼的影子,我又问妈: “夏天它们到哪儿去?” “谁?” “骆驼呀!” 妈妈回答不上来了,她说: “总是问,总是问,你这孩子!”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 可是,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 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见缓慢悦耳的铃声
11、,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7第段画线句的作用是 。(2分)8对骆驼挂铃铛的解释,“我”的想法比爸爸的想法“更美”在哪里?(3分)9作者多处描述骆驼队,对此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6分) A第段由一句话构成,简洁而有画面感,将骆驼队这一描述对象凸现出来。 B第段先写骆驼群的沉默,再写拉骆驼的人头上冒的热气,有比较的意味。 C第段中画线的“但是”一词有强调的作用,语意上与上文没有形成转折。 D第段“屈”“撅”“跪”一连串动作的描写,让人们感觉到骆驼的温顺。 E第段不用对话描写而是转述爸爸的话,改变了表达方式,行文富有变化。 F第15段描写了冬天快过完时的骆驼队,暗示“我”对骆驼的感情发生改变。
12、10有人评论林海音的文字“细致而不柔弱”,结合这一评论,赏析第段画线句。(3分)11最后三段和前文叙述视角不同,传递的情感也有差异。请根据前后两部分内容,对此加以分析。(4分)12“冬阳”在行文中着墨不多,却是标题的一部分。联系全文,对此加以评析。(4分)(一)1文献综述在国内学术界不太受重视,问题较多。2C3认真阅读4第段强调学术刊物对文献综述的倡导与支持的重要性;是对核心观点的补充,使论述更全面。5D6优秀的文献综述提供了该领域的学术谱系图,为该领域甚至整个学科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设性意见,是提高研究水平和论文质量的保障。(二)7细致入微地写出骆驼吃草料的样子;突出“我”观察的仔细,表现了儿童
13、的好奇和天真。8爸爸认为挂铃铛是骆驼安全的需要,是从实用角度讲的;“我”认为挂铃铛是人的需要,是从情感需求角度讲的;“我”的想法富有情趣,所以更美。9C F10答案示例:用两个“慢慢”修饰“走”和“嚼”的动作,两个“总会”修饰“走到”和“吃饱”,两两呼应,写出骆驼不着急的性子,意味深长。用词朴素,句子简短,表达恰到好处,不见柔弱。11前一部分以孩子的视角,写出了“我”对世界的好奇以及童年生活的美好;后一部分(最后三段)以成年人视角,表现出作者对童年的追念和珍惜。12答案示例:“冬阳”在行文中虽然着墨不多,但与全文都有内在联系。“冬阳”点出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冬阳的温暖烘托了童年生活的温馨美好,为
14、全文奠定温暖的基调。这样写足见作者构思之巧。(10年上海秋季卷)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6分) 笔 墨 的 超 越 毛笔、墨是中国书法和绘画的主要工具,原本并无奇特之处,不过分别是由兽毛与熏烧的烟灰制作而成的。但是,在中国的书画艺术史上,它们始终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汉代蔡邕说:“惟笔软则奇怪生焉。”的确,毛笔是中国书画成为艺术的关键因素之一。 “墨分五色”,足以展现万类的缤纷,更是中国艺术家的常识。毛笔的锥体造型,具有“锋出八面”的能力;墨与水的调和,经过宣纸的洇化,可产生变幻莫测的效果。 笔墨的造型过程一般不可重复,书法和绘画,虽是静态地呈现在纸上,却可以在人们心中唤起强烈的动感。沈
15、尹默说,在欣赏书法时,“不但可以接触到五光十色的神采,而且还会感到音乐般轻重疾徐的节奏”。原本的“墨色”,居然可使人感受到“五光十色”;原本静止的文字,居然可以使人感受到“音乐的节奏”! 中国的书法与绘画艺术,因笔墨的性能,具有了独特的表现能力与艺术魅力。简单的书写或皴擦、普通的黑白两色,竟然以简驭繁、以静寓动,胜过了许多复杂的艺术。宗白华认为:“中国音乐衰落,而书法却取代了音乐成为一种表达最高意境与情操的民族艺术。”其中或有溢美之词,但也足见中国人对笔墨艺术的特殊感情。 这种特殊感情的形成,不仅由于笔墨造型能力的超妙和奇特。 笔墨与文人长相厮守,须臾不离,年深日久,似乎也具有了特殊的性灵。因
16、此,笔可以“歌”,墨可以“舞”,“妙笔”可以“生花”,笔底可走“龙蛇”,甚至文人也被称为“墨客”工具与人,达成了性灵的相通。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里,笔墨成为文人精神生活重要的呈现手段之一。相传锺繇说过:“笔迹者,界也;流美者,人也。”笔迹界破空间。成为人们传达美的手段,于是乎有了中国书法和绘画的文人传统。 在这一传统中,笔墨超越了物质的限制,而成为中国人精神世界的外化。朱光潜说:“例如写字,横、直、钩、点等等笔画原来都是墨涂的痕迹,它们不是高人雅士,原来没有什么骨力、姿态、神韵和气魄。但是在名家书法中我们常常觉到骨力、姿态、神韵和气魄。”这些感受,与其说是一个普通的欣赏者通过想象、移情获得的,毋
17、宁说是中国人把文化中最核心的观念向笔墨艺术活动持续贯注的结果。 在中国古代教育中,对调笔用墨,有一系列的规范弟子规说:“墨磨偏,心不端。”执笔要求“腕平掌竖”,因为“心正则笔正”,反之“笔正”可见“心正”。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求“中锋”和“藏锋”,因为“中则正”、 “君子藏器”。何以会提出这样的要求? 因为其中包含了精神的期待。明代书论家项穆说:“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笔墨本身不是目的,人的心灵才是目的。看起来似乎是技术性的活动,所寄寓的却是非常深刻的人格修炼的目标。 于是“技进乎道”,笔墨的训练转化为道德人格的修炼。黄庭坚认为,苏轼能拔萃于宋代书家,根本原因在于他的道德文章之超卓,“他人终莫
18、能及尔”。而人格的修炼,最终又服从于社会的总体目标,所以项穆又说:“正人心,所以娴圣道也。”孔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观念,在此被落实到了笔墨的操守中。这种笔墨活动,已经不再以艺术家的培养为鹄的,而以符合文化精神的社会人的塑造为旨归。 有趣的是,与这种道德目标明确的修炼方式并存的,还有一种游戏的取向,所以“游戏笔墨”成为一个成语口它常常指作文的态度。宋代米芾说:“要之皆一戏,不当问拙工。意足我自足,放笔一戏空。”在这种游戏中,笔墨的艺术成为精神逍遥、心灵栖居的园地,技术的工巧与否并非关键。庄禅的哲学,由此流动于笔墨之中,与道德人格的修炼一样,浸润着中国文人的情怀。1概括第段的主要
19、内容。(2分)2简析第段中两处画线句作用的异同。 (3分)3下列对第段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种特殊感情”指代上文所说的中国人对艺术的赞美之情。 B“不仅由于”表明下文将进一步阐述笔墨对于中国人的意义。 C在结构上,这一段有承接上面两个自然段,引出下文的作用。 D此处独句成段,表达内容更明确,文章层次也显得更为清晰。4第段中加点词“性灵”的意思是_。 (2分)5联系上下文,填入第段空格处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因为 B何况 C可见 D虽然6从全文看,笔墨的“超越”可以归纳为哪些要点? (4分)1笔墨是中国书画成为艺术的关键因素。2两处引用阐明了笔墨艺术的魅力;引用沈尹默的话阐明笔墨艺
20、术可以在人们心中唤起强烈的动感,引用宗白华的话阐明笔墨艺术胜过许多复杂的艺术。3A4情感和美感5D6笔墨超越了物质的限制,而成为中国人精神世界的外化。笔墨的训练转化为道德人格的修炼。笔墨的艺术成为精神逍遥、心灵栖居的园地。(10年上海秋季卷)阅读下文,完成第7一12题。(20分) 天目山 去天目山,是心里积存已久的一个念想,不是为观光,是为了那些大树。几十年里,只要说到树,天目山就从父亲的眼神里巍然升起,他一遍遍说,假如你没去过天目山,根本不明白什么叫树。其实不全是为了树,我知道,是为了一个人。几十年来,若是提起他的名字,母亲的眼神就会倏然暗淡下去,她的双眼仿佛是海潮淹没的沙滩。她喃喃说,我要
21、和你一起去。 去天目山,于是变成一种夙愿和仪式,无论是为了树,还是为了人。 只是,我没有想到,登天目山那一日,会遇上那样一场弥天大雾。像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呼啸而过,远山近树忽而不见了。山中古老的禅源寺,隐匿在苍白的雾气里。下车寻路,林间的青石板小径如雨泼过似的,湿漉漉地腻滑,只几步便消失在浓烟样的水雾中。 母亲默默地走在前面。白色的纱幕被她的脚步豁开一个缺口,影子穿过去,纱帘瞬间又闭合了。山路通往林深处,在那深不可测的绿巷中,我隐约看见了一排排树,昂然立于路旁。它们竟是那样的高大,浓密的云雾遮去了树梢,树尖伸到望不见尽头的天上去了;最令人惊叹的是树干之直,刀削般笔挺,像一根根气度轩昂的罗马石
22、柱,支撑着绿屋的穹顶。褐色的树皮一片片如鳄鱼的鳞甲,已被千年的风霜锤磨成坚韧的岩石。 他究竟倒在哪一棵树下了呢? 鲜血从他年轻的胸膛里流淌下来的时候,他或许就靠在了那棵大树的树干上。他依托了大树,所以牺牲的那一刻仍像树一样站立。龙爪般的树根至今还留着他的血迹,只是被蒙蒙的雾气暂时稀释了。 那个无风无雨的春日,那些被父亲无数次赞颂和崇仰的天目山大树,就这样从漫山飘忽的浓雾中,和那个叫萧洪明的故人一起,若隐若现地走来。我看不清他的面孔,只听见他脚上沉重的铁链,一声声从森林尽头传来。我不知道他在匆匆离去前,是否还有心情观赏这些天目山的稀世大树。57年前的树叶早已零落成泥,但我清晰地看见他灼热的目光仍
23、在枝条上缠绕。 半个世纪过去了,如今我所见的,是被他熟读过的那些树。陡峭的石阶两旁,柳杉武士样雄伟,顺坡排列,阵势逼人。再抬眼,金钱松破雾而出,穿云摩天,傲气十足。若不是弥天大雾遮挡了视线,就可望见悬崖峭壁的林莽中那几百棵千年银杏。等到秋天,山谷里定是黄叶灿烂,一片金光四射。 几十里山路,不是在走,是在仰望,瞻仰那些永远的树。当那一排枪声在冰冷的山谷里响起来的时候,惟有这些树,是沉默的目击者。后来那些离乱梦魇的岁月,仍是这些树,在荒野莽丛中陪伴他。他年轻的生命终止在27岁那个年纪,大树却已千年。 母亲依然走在前面。从上山那一刻起,她的双目就被山峦雾气染得湿润。树林深处鸟鸣啁啾,声声如歌,让人想
24、起遥远的青春季节:一群女生欢笑着从禅源寺的临时课堂上跑出来,手拉手围着寺前的老银杏树,雄壮的抗日军歌惊飞了树上的小鸟待她几年后重回天目山,却是被押解着,一步步踩着前头他沉稳的脚印。直到今日,她一抬眼仍能看见他坦然的目光,如阳光下流淌的山涧小溪,从石缝里透出乌亮的光泽。 母亲站住了,站在一棵柳杉树下。树身奇粗,三人合抱仅围大半圈,瘢痕累累,深藏的皱褶中写满沧桑。枝条上没有一片绿叶,惟有躯干依然屹立,像一尊古老的石像。在我的惊叹中,母亲说,这就是真正的大树王,现在它死了。五十多年前,我曾见过它活着的样子,树冠就像一把巨大的伞,整个开山老殿都被它遮住了。一阵山风袭来,雾气旋转着,雪花般从它粗糙的枯枝
25、中穿过。刹那间,油绿的树叶似一树繁花,缀满了它坚韧的枝干,青枝摇曳,生机盎然,满山坡都是杉叶林涛的哗响。大树王在我的想象中复活,抑或说它从未死去。 雾越发浓了,洇湿了母亲的头发。父亲说,他们已是第三次到天目山了,但没有人知道那个57年前被枪杀的革命者,究竟葬在哪里。我说,你找不到他,因为他已经变成了一棵树。 世事变迁,惟有天目山的树,是永远的。为着他们那一代人的理想,半个世纪之后我们依旧对他们深怀敬意。然而,在缥缈的雾中我们似乎模糊了他们理想的内容。山民说,天目山东西两峰之巅,各有一池,池水清冽,冬夏不涸,颇似双目仰望苍穹,故得名“天目山”。我想象那清澈的池水,像是他在诘问苍穹。 山林寂静,水
26、气迷茫。雾中影影绰绰的大树无言,没有回声。7第段中画线句运用比喻的表达效果是_。(2分)8第段这句话的含义是_。 (2分)9从表现手法上,选择一个角度对第段作赏析。 (3分)10根据文中的内容,介绍萧洪明其人。(不超过60字)(3分)11对文中写“树”分析正确的两项是(6分) A描写雾气越来越浓厚,烘托了天目山大树悠久的历史沧桑感。 B第段写树形神兼备,赋予了树轩昂、雄健、不屈的气质。 C描写“大树王”死而复生的情景,突出了它顽强的生命活力。 D浓墨描写大树,层层铺叙,为篇末揭示赞美先烈的主旨服务。 E本文以登山行踪为顺序,始终贯穿对大树的描述,脉络清晰。 F天目山的树在父母眼里是一种植物,在
27、作者眼里是人的象征。12第段中写天目山得名的原因,其意图是_。 (4分)7形象地写出了母亲眼眶里饱含着泪水,表达了母亲的悲伤之情8去天目山,不仅是为了看树,更是为了缅怀先烈,这是积久的愿望和庄重的活动9虚实结合,将现实场景与历史回忆交织起来(由林中景色联想到战争岁月;欢快的场景与悲壮的场面形成对比),突出了萧洪明坚毅不屈的形象,表达了母亲对青春岁月的追念。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 专家与通人雷海宗(1)专家是近年来的一个流行名词,凡受高等教育的人都希望能成专家。专家的时髦性可说是今日学术界的最大流弊。学问分门别类,除因人的精力有限之外,乃是为求研究的便利,并非说各门之间真有深渊相隔。学
28、问全境就是一种对于宇宙人生全境的探索与追求,各门各科不过是由各种不同的方向与立场去研究全部的宇宙人生而已。政治学由政治活动方面去观察人类的全部生活,经济学由经济活动方面去观察人类的全部生活。但人生是整个的,支离破碎之后就不是真正的人生。为研究的便利,不妨分工;但我们若欲求得彻底的智慧,就必须旁通本门以外的知识。各种自然科学对于宇宙的分析,也只有方法与立场的不同,对象都是同一的大自然界。在自然科学的发展史上,凡是有划时代的贡献的人,没有一个是死抱一隅之见的人。如牛顿或达尔文,不只精通物理学或生物学,他们各对当时的一切学术都有兴趣,都有运用自如的理解力。他们虽无哲学家之名,却有哲学家之实。他们是专
29、家,但又超过专家;他们是通人。这一点总是为今日的一些专家或希望作专家的人所忽略。(2)假定某人为考据专家,对某科的某一部分都能详述原委,作一篇考证文字,注释能超出正文两三倍;但对今日政治经济社会的局面完全隔阂,或只有幼稚的观感,对今日科学界的大概情形一概不知,对于历史文化的整个发展丝毫不感兴趣。这样一个人,只能称为考据匠,若恭维一句,也不过是“专家”而已。又如一个科学家,终日在实验室与仪器及实验品为伍,此外不知尚有世界。这样一个人,可被社会崇拜为大科学家,但实际并非一个全人,他的精神是残废的。(3)再进一步。今日学术的专门化,并不限于科门之间,一科之内往往又分化为许多的细目,各有专家。如一个普
30、通所谓历史专家,必须为经济史专家,或汉史专家,甚或某一时代的经济史专家,或汉代某一小段的专家。太专之后,不只对史学以外的学问不感兴味,即对所专以外的史学部分也渐疏远,甚至不能了解。此种人或可称为历史专家,但不能算为历史家。片段的研究无论如何重要,对历史若真欲明了,却非注意全局不可。(4)今日学术界所忘记的,就是一个人除作专家外,也要作“人”,并且必须作“人”。一个十足的人,在一般生活上讲,是“全人”,由学术的立场讲,是“通人”。我们时常见到喜欢说话的专家,会发出非常幼稚的议论。这就是因为他们只是专家,而不是通人,一离本门,立刻就要迷路。他们对于所专的科目在全部学术中所占的地位完全不知,所以除所
31、专的范围外,若一发言,不是幼稚,就是隔膜。(6)要做学问,二十岁前后是最重要的关键,这正是大学生的在校时期。品格、风趣、嗜好,大半要在此时来作最后的决定。此时若对学问兴趣立下广泛的基础,将来的工作无论如何专精,也不至于害精神偏枯病。若在大学期间,就造成一个眼光短浅的学究,将来若要再作由专而博的功夫,其难真是有如登天。今日各种的学术都过于复杂深奥,无人能再望作一个活的百科全书的亚里士多德。但对一门精通一切,对各门略知梗概,仍当是学者的最高理想。二十世纪为人类有史以来最复杂最有趣的时代,今日求知的时会也可谓空前;生今之世,而甘作井底之蛙,岂不冤枉可惜?因为人力之有限,每人或者不免要各据一井去活动,
32、但我们不妨时常爬出井外,去领略一下全部天空的伟大!(原文发表于1940年2月4日大公报。略有删改)(1)第(1)段中“死抱一隅之见的人”是指_。(2)下列对第(3)段中画线句的作用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表明作者在这之前已经从另外一个方面或角度论证了自己的观点。B过渡到下文从学科内部细分的现状这一角度论证专家要注意全局。C提示下文对专家在学科研究中要注重全局的论证深入了一个层次。D强调作者对“历史专家”与“历史家”的区分,进一步反对只专一门。(3)第(5)段中作者认为造成“学术界太专的趋势”的原因是_。(4)联系上下文,为第段画线句选项填空,简述理由。1)也更2)既又(5)联系全文,概述培养“通
33、人”的重要性。(6)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位,分析他为什么是通人。(不超过45字)鲁迅朱光潜马克思爱因斯坦(上海卷)【答案】(1)只关注自己的研究方向、方法与立场的人 【解析】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词语的丰富含义的能力。分析时要把词语放入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读完第(1)段,我们会发现“一隅之见”应与第四句中的“方向与立场”和第八句中的“方法与立场”有关,再结合本段画线后所举事例理解“死抱”的含义(与所举事例恰恰相反),即可概括出答案。(2)D【解析】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作用的能力。本文阐述的是“专家与通人”,而不是D项所说的“强调”。所以答案选D项。(3)大学轻基本课程,求专精与研究的美名【解析】本题考
34、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能力。分析作者对有关事物的评价,把握材料中隐含的作者的真实意图。阅读时要在筛选整合有关信息的基础上,抓住作者评论或论述性的文字,探求材料与作者观点态度之间复杂的关系。解答此题可依据本段第一、二句话概括出答案。(4)选(2)。“真正的精通”与“作深刻的专门研究”照应,“广泛的博通”与“正当地应付复杂的人生”照应,根据后者的并列关系可以判定:作者主张要“广泛的博通”,“真正的精通”虽然程度较深,却不是作者要强调的,据此判断。【解析】本题考查词语辨析运用的能力。选(2)。根据上下文的联系和句间的关系来判断。(5)培养“通人”,有利于追求学问的全境,有利于做一个“十足的人
35、”,有利于青年的长远发展,也符合二十世纪的时代需求。【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回答此类试题需要对全文内容有一个清晰把握,然后对文章内容进行梳理归类,要注意准确把握不同事物的共同点。(6)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哲学领域有杰出贡献,在数学等领域也有独到发现,所以他是“通人”。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能力。解答此题需要准确理解“通人”一词在文中的含义,结合所选人物的事迹整理成答案。也可以根据第(1)段所举牛顿和达尔文的事例的句子进行改造。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 春声和春深(1)我写过北国的春风。记述在冰雪沉睡的山沟里,忽然一夜间,呼啸咆哮,“卡卡”折枝,“砰砰”冰裂,沙石扑窗如
36、机枪扫射,木头梁、柱、椽、檩“格拉格拉”如山神大虫冬眠初醒,伸腰伸腿,骨节作响天亮起来一看,冰雪依旧,只是趴下来点贴近地皮。(2)春风告退。忽又从千里外,从沙漠,从戈壁起跑,跨栏一般生猛,跨越崇山峻岭,踢蹬起黄沙黄土,高天朦胧,太阳淡化这样一而再三,麦苗才吐青,冰雪也还在角落里、背阴里、洼里坎里龇着白牙。(3)我服了。后来也爱了。说到爱,我又是江南水乡出身,那里的春风叫历代诗人写完了,“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池塘生春草”的“生”字,“吹皱一池春水”的“吹皱”二字,都是千古赞为绝活,咱还噜嗦什么呢。这是做诗做文章的话。说到爱,却又是一番天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极好的诗句,不过
37、我不爱。“随”字好,江南水乡的春风和春雨,是紧相随的,“潜”字好,“润”字好,“细”字更好,风也细雨也细也。但“无声”二字惹翻了我的爱心。(4)我久居北国,有个弟弟久居北大荒。我们壮年时都不大思乡,俨然四海为家了。有回我问他,有没有偶然心动,念及家乡的时候?他思索。(5)我追问好比说一刹那?他说有。有时候炕上睡醒,不知身在何处,忽听屋顶“瓦背”阵雨扫过沙、沙、沙江南绝无炕,北大荒没有“瓦背”,有雨也不会“沙、沙、沙”。那是江南的春风春雨了,你说你没有思乡,那是故乡思念你了。你这个游子不但不知身在何处,还不知道童年永不离身。(6)我耳朵里不大出现弟弟的“沙沙”声,现在耳朵到了春天,到了雨天,到了
38、黑天,都少不了“苏苏苏”。江岸“绿”,是苏苏“绿”的。春草“生”时,春风“吹皱”时,“随”时“潜”时“润”时,都必定苏苏响。好好听吧,幼苗拔节,童年拔长,那也是苏苏响着拔上来的。那是故乡故土的呼叫。(7)这是春声。(8)北京俗话说:“春脖子短。”意思还是“春短”,中间加个“脖子”,妙!杨树刚上叶子,柳树刚吐絮,桃花“暄”,杏花“旧”,都才看见就暴热起来了。(9)我问久居北大荒的弟弟,江南老家的春天怎么样?他立刻回答很长,长到过不完的样子。亏他说得出来,只一个长字。故乡的遥远,童年的朦胧,春天的深沉,无意过筛过箩却过了,无心淘洗也梦游一般澄清提纯了。只落下一个字:长。我疑心这一长字是思乡的单相思
39、,不一定实际。写信去问一位蛰居家乡的小伙伴,他在乡下做机修生活。回信来了,说只觉得做生活手冷,快点热起来好。可见实际长还是长的。手冷希望快点热起来,那是一个老手艺人的话。(10)少年时候我们没有这种想法,那手总是热的。“大地春如海,男儿国是家,龙灯花鼓夜,长剑走天涯。”那时候我们喜欢这样的诗。现在敢说经历了沧海桑田,细细想来敢说春深如海。只有海的意味深长,才包罗万象,一个浪花冷一个浪花热,这个手冷那个手热,都不过是浪花中的泡沫。“春深如海”,在诗里文里看得多了,也看俗了。其实这个“深”字好,“深”字也就是弟弟说的“长”字吧,不过也还有不同。(11)少年时正是战争岁月,我在乡下跑来跑去。花花草草
40、没人管,没有人理。淡淡的阳光,蒙蒙的细雨。阳光只管照,细雨只管下,谁也不理谁,忽然,山坡上映山红开了,人走不到的石头岩上开了,人走来走去踩得稀烂的黄泥路边也开了,牛羊吃草的坡上开了,水泥坟圈石头坟坛那里拱着水泥拱着石头开了。江南也有大晴天,单薄的映山红当天发干,再晒一天,减色。晒上三天,山上残红映不成了。可是江南春天的细雨,不等阳光收走,自会蒙蒙一片。映山红一挂上针尖般大的水珠,全副精神又出来了。时雨时晴,同时雨同时晴,晴雨没有休时,映山红没有休日。这是长了。(12)在艰难的岁月,我在北国风沙里,忽然遇上个外国风景油画展。我没有了多少兴趣,匆匆一走而过。忽然,我被吸引了,站住了。那画灰蒙蒙,细
41、雨看不见,可又扑面。一道漫坡,坡头一圈矮矮围墙,墙里有些石头堆。坡下边有两头牛,边吃草边瞌睡,牛毛上当挂着针尖水珠,要不,怎么朦朦胧胧。我在草地上找红色,也朦胧似有似无,我认定是有,还是映山红。(13)我看见了少年时代,看见了“龙灯花鼓夜,长剑走天涯”。看见了老手艺人,手冷望天。在艰难的风沙里,忽然看见了想也想不起来的故乡的春天,又朦胧看不透,看不透又盛得住一生所有的思念。(14)这是春深了。(1)第(1)、(2)段画线部分都用了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出_。(2)第(5)段中画线句的含义是_。(3)对本文分析正确的两项是()A拟声词“沙沙沙”和“苏苏苏”的不同表明作者听觉更细致入微。B作者对“润
42、物细无声”的欣赏为下文描述春声作了感情的铺垫。C作品叙述杨柳桃杏时暗含时光的流动,表现北京“春脖子短”。D写“手冷”和“手热”的用意在于揭示岁月已经改变了人生处境。E“春长”和“春深”一动一静彼此呼应,衔接巧妙而且结构严谨。F本文结尾意味深长,空谷回音中留给读者思考和想象的空间。(4)从空间和时间的角度,分析第(11)段中作者是怎样描写映山红的。(5)作者从“春声”写到“春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6)本文与故都的秋都写了南北景象,其用意各不相同,请加以评析。(上海卷)【答案】(1)北方冰雪的野性特点以及在春风中消融的过程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中重要句子理解的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所运
43、用的修辞手法的作用,进而理解其内容。画线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北方冰雪的特点。(2)作者认为弟弟表面上没有思乡,而潜意识里是思乡的 【解析】本题也是考查对文学作品中重要句子理解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抓住句中关键词语“故乡思念你”,这是作者主客倒置的写法,其实还是等于说“你思念故乡”。(3)CF【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内容的分析与概括能力。本题所列六个选项,都是对文学作品内容的分析与概括。A项中的“沙沙沙”不是作者的听觉。B项中作者并没有欣赏“润物细无声”,文中作者对“无声”“不能接受”。C项正确。D项中的“手热”“手冷”在文中指手艺的熟练与否。E项中“一动一静”错。F项正确。(4)空间上
44、,作者选取多个地点,强调无论何处映山红都能绽放着;时间上,作者写出了映山红从盛到衰,再到盛开的多次反复的过程,突出映山红开放时间之长。【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内容的筛选与整合能力。解答此题要找出文中描写映山红的语句,再从空间和时间上分类。文中描写映山红的语段是第(11)段,空间上写了北方与南方,时间上写了映山红开花的过程。(5)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少年生活的怀恋,也暗含报国之情和憧憬未来之意。【解析】本题考查在文学作品中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找出文中作者从“春声”写到“春深”的语句,再去揣摩作者这样写的用意,要抓住关键词语去揣摩。如第(5)段中落叶归根之思、第(6)段中“那
45、是故乡故土的呼叫”以及第(11)段对映山红的回忆和(12)段渴望见到映山红的心情,无不流露了作者对故乡及少年生活的怀念,在艰苦岁月中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报国之情。(6)本文描述北国之景为衬托江南故乡风情的美好,更好地抒发思乡之情;故都的秋以江南景象反衬出北国秋天的“清、静、悲凉”,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喜爱。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的探究能力。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能忽视意义阅读,其实质是直接考查对文本中心内容的把握。这类题的答案要点必须来自文章自身。本文与故都的秋虽然都写了南北景象,但其用意不同,本文目的是思念江南,而故都的秋要表达的是对北国之秋的喜爱。阅读下文。完成第(1)(5)题。 桂南方号桂海,秦取百粤,号曰桂林。桂之所产,古以名地。今桂产于钦、宾二州,蜀亦有桂。桂之用于药,尚矣,枝能发散,肉能补益,二用不同。桂性酷烈,易以发生,古圣人其知之矣。桂枝者,发达之气也,质薄而味稍轻,故伤寒汤饮,必用桂枝发散。肉桂者,温厚之气也,质厚而味沉芳,故补益圆散,多用肉桂。今医家谓桂年深则皮愈薄,必以薄桂为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