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访友教学片断与评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中访友教学片断与评析.doc(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知已”:心灵的港湾课文片断:人教社第十一册山中访友第四自然段: 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每一棵树都是我的知己,它们迎面送来无边的青翠,每一棵树都在望着我。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地,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树。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教学实录:师:(板书:知已)说一说:你觉得什么样的朋友才算得上是“知已”?生1:我认为互相有默契的朋友才是知已。生2:我认为能够做到“肝胆相照”的朋友才是知己。生3:我觉得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能互相理解,这样的朋友才能算得上是知己。师:大家说得非常好。课文中说“每一棵树都
2、是我的知己”。再读一读,想一想:这里除了树,还有“知己”吗?生:“鸟儿”和“露珠”也是我的知己。因为鸟儿早就认识我了,见到我就能呼唤出我的名字,露珠和我非常默契,我们不用说话,只要交换一下眼神,就知道对方的想法。师:(课件出示: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这个句子写得很美,不但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我与他们之间的关系,而且句式基本对称:“鸟儿”与“露珠”相对,“呼唤我的名字”和“与我交换眼神”相对,这样的句式读起来琅琅上口,富有节奏感。请大家读一读,再想一想:这山中除了“树”、“鸟儿”、“露珠”之外,还会有哪些知己呢?我们也用这种句式来写一写,好吗?生1:微风拥着我的身体。生2:小溪为我弹
3、奏乐曲。师:你们写得真好,把我带入了这山中。这里到处都是我的知己,在这些朋友当中,我的心情愉快、放松。当然,“知己”是相互的,他们是我的知己,我也是他们的知己,请你们轻轻地闭上眼睛,听(教师配乐朗读: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地,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树。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师:请大家睁开眼睛,说一说,刚才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什么?生1:我仿佛看到了一片树林,树枝挨着树枝,就像手握着手一样。生2:我仿佛看到每棵树干上都有一个人脸,而且都在微笑。生3:我仿佛看到小鸟和蝴蝶在树林间飞来飞去,还传来清脆的鸟叫声。师:请大家讨论讨论
4、:我为什么要“山中访友”?(学生讨论后回答)生1:周末休息,去看看老朋友,到大自然当中去陶冶情操。(师板书:陶冶情操)生2:作者可能在学习或者工作、生活中遇到烦恼,到山中去找老朋友诉说一番,让自己的心理得到调节。(师板书:调节身心)生3:工作太忙了,一直没有时间去看望老朋友,想念他们了。(板书:想念朋友)生4:作者参加工作后,生活在城市,他想念以前在山村中的日子,过着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生活。(回归自然)师:大家说的这些情况都有可能,课前,我读到这里的时候也在思考这个问题,我把我想到的内容写了下来,现在我读给大家听,与大家一起分享。终日劳碌,无暇欣赏身边的风景。即使偶尔有些时间,站在城市中心,
5、一眼望去,总觉得灰蒙蒙的,密密麻麻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走在大街上,耳边响起的总是车流与人流的喧闹声,夹杂着商店里重复着的广告声。坐在车上,透过窗户,也能看到街边有树在后退,但那绿色却显得那么虚假,好像缺少了什么,到底缺少了什么呢?我在记忆中感觉:好像少了清亮、清香。那充盈着清香,让人心灵平静的绿色在哪呢?我在记忆中搜索啊!故乡,那熟悉的气味,那古桥、小溪、树林山中的那些朋友,好久都没有去看过他们了。这个假期,我一定要回去,回到山的怀抱,诉说我的思念,倾诉我的遭遇,那可是我心灵的港湾啊!师:刚才是我推测作者“山中访友”的原因,写下的一段文字,同学们也有不少想法,请你们也把自己的推测写下来,然后与
6、大家共享。 (生练笔,交流,师生共同评价,略。)自我评析: 山中访友是人教社六上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是美文,它带领我们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声,交流感受。本课作者到山中访问了很多朋友,但重点只写了“古桥”和“树林”,本片断教学就是以树林为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感悟、朗读与想象。首先,我以“知已”为中心,围绕“知己”做文章。学生谈自己对“知己”的理解后,我从“每一棵树都是我的知己”拓展开去。首先是横向思考:除了树,山中还有哪些知己;然后是纵向思考:“知己”是双方的,树是我的知己,我也是树的知己。再通过教师配乐朗读,学生闭眼想象,将学
7、生带入课文中所描写的境界中去。 本文是美文,除了意境美,语言精致流畅,琅琅上口,也是值得让学生好好学习并运用的。比如:“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句式对称,节奏优美。教学中,没必要对学生讲“对偶”等专用名词,更没必要要求这些句式一定对得非常严整。通过让学生朗读欣赏,再进行访写练习。学生写出了“微风拥着我的身体”、“小溪为我弹奏乐曲”达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作者为什么要山中访友?”这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拓展题,但是所有的猜想都能帮助学生领会作者的意图。作者在文中多次强调“好心情”,是因为他把这里当作了自己心灵的港湾,无论现实生活、工作、学习多么疲惫,多么失意,多么繁忙,这里能使他心情得到舒展和放松,山中有那么多的朋友,而且是“知己”,知己之间互相默契,相互理解。教师的范文只是抛砖引玉,学生不会受到范文的局限,因为大家推测“山中访友”的原因有多种,老师只是写了其中的一种,学生一定能写出自己的理解的。 联系地址:长沙市银盆南路254号岳麓区少年宫内教研室 电话:137873128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