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设计.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小小竹排画中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天坛路小学 王合艳一、教学目标1认识“排”“中”等12个生字,认识“木”“艹”“纟”3个偏旁;写“口”,认识笔画“”。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通过反复朗读,感受文章语言美,江南水乡美,产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祖国美景,热爱大自然的感情。二、教学重点1认识“排”“中”等12个生字,认识“木”“艹”“纟”3个偏旁2通过反复朗读,感受文章语言美,江南水乡美。三、教学流程(一)、导入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大家去一个很美很美的地方游玩一番,想去吗?什么地方呢?注意看老师写哦!(师板书:游 江南 )那哪里是江南呢?看老师这儿,“江”指的是我国最长的河流长江,
2、我们通常把长江以南的地方叫“江南”。(课件出示长江示意图)我们就是生活在美丽的江南。在江南有一种特殊的水上交通工具竹排。(课件出示)下面就让我们坐着竹排开始愉快的江南之行吧!(出示课题:小小竹排画中游)指名读。教学生字“排”“中”“游”。(指名让学生说说是怎么记住这三个字的)排:可借助竹排图片进行识记。中:启发学生生活中识记。游:游泳的游,游泳是在水里的,所以是三点水。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受文章语言美1小朋友们,下面就让我们轻轻地翻开语文书读读这首儿歌, 老师给你两分钟,你读好一遍可以读第二遍,老师没讲停下来你就不要停下来。你读到哪句的时候觉得最美了,可以多读几次。2学生自由读课文。(三
3、)熟读课文,学习生字1学习第一句:(1)(出示课文第一句)有哪位小朋友喜欢读第一句?指名读。(2)哇,真能干!第一句里的2个生字你都读正确了,了不起!你能教教大家吗?教学生字“流”“唱”,谁有好办法记住这两个生字宝宝呢?(因为小竹排在水里流,所以“流”字的左边是一个生答:三点水;小鸟用嘴唱歌,所以“唱”字左边是生答:口字旁)(3)谁还想读一读第一句?(在评价的过程中理解“顺水流”,并逐步引导有感情的朗读。)齐读2学习第二句:(1)鸟儿、鱼儿可真开心哪!那么在小河的两岸又有什么美丽的景色呢?让我们来读第二句。(齐读)(2)这里又有很多生字宝宝不认识你呢?你认识它们吗?谁来和它们打个招呼?(指名读
4、)“两”“岸”“树”“苗”“绿”(3)这么多的生字宝宝,你怎么记住的呀?(指名说说)(4)真不错,生字宝宝们也都认识你们了。我们再一起读读吧!(5)哪条小鱼告诉我你看到两岸有什么了?“树”(师板画一棵树,问行吗?不行。为什么?有很多很多树。书上说“树木密”。师再次板画树。指名读这半句。)“禾苗”(理解绿油油,提醒读轻声。“绿油油”表示很绿很绿,出示图片加深印象。指名读。)(6)有感情的读读这句话。3学习第三句:(1)真美啊!就像是一幅画一样。所以说(出示第三句,师生齐读。)(2)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不懂的吗?(3)理解“鱼米乡”这里有很多河,河里有很多生答:鱼。河两岸有很多生答:禾苗。师:禾苗
5、长大后就是稻子,它的果实经过加工后就是我们吃的大米。因为这里有很多鱼和米,所以把这里称作生接“鱼米乡”。 师:比如新疆有很多很多的瓜果,所以把新疆叫作瓜果之乡。 我们这里有很多很多的柑桔,所以我们这儿也叫作柑桔之乡。(四)熟读成诵,积累语言1江南美吗?请你再美美地读一读吧,可以把它背下来。2指名读背。3全班齐背。(五)巩固字词,写字指导1小朋友们可真能干,这篇课文里的生字宝宝们可喜欢你们了!它们啊也认识了很多新朋友,和小朋友们玩起了捉迷藏,跑到一棵苹果树上去了,看看你们还能不能认识它们,如果你还认得它们,那这颗苹果就归你了。自由读,指名读词语。2下面看看我们这节课要写的三个字,请小朋友们仔细观
6、察一下,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点?(都有一个“口”字,但笔画也不同。“日”的第二笔是横折钩,其它的是横折。)教学笔画“”3师范写,生描红。 教学反思: 翻开小小竹排画中游一课,我立即被这简短的语言,丰富的内容吸引了。这是一年级孩子学习的第三篇课文,是一首简短的诗歌,可其中蕴涵的内容却很丰富,但有些词句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是比较难理解的,比如“江南鱼米乡,小小竹排画中游”。怎样才能突破这样的难点呢?我想到了培训时专家们一致强调的,语文课留给学生的首先是语言。同时作为低段的课堂,还应遵循低段儿童身心发展规律,课堂还应充满童趣。因此我借助了课件来帮助学生理解“鱼米乡”“绿油油”等词,借助摘苹果游戏来帮助学生
7、巩固生字词,利用板画来帮助学生理解“画中游”“树木密”。课堂实践证明,我在低段课堂中还是缺少了一些必要的形式,说白了,就是“童趣”不足,杭州嘉绿苑小学校长,省特级教师魏丽君说过,低段老师要学会说正确的废话。必要的形式是需要的,这是为内容服务的。2014年11月我多想去看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天坛路小学 王合艳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了解首都北京、天安门能升旗仪式,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首都的情感。2.认识13个生字。会写“广、升、足、走”4个字。认识2个偏旁“心、方”。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4.理解课文,体会“多想看看”的情感。教学过程一、质疑揭示新课。1.“多想去看看”,
8、你们读一读。小朋友们你最想看什么呢?2.加上“我”字,再读一读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我”指谁?他想去看什么?)3.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小朋友们提出的问题。二、自学认读生字。1.要解决小朋友们提出的问题,让我们先来读读课文中是怎么说的,请同学们自己借助汉语拼音读读这篇课文。2.两人一组学习生字,把字音读正确。3.开火车读生字。带着拼音读4.谁愿意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三、练习把课文读正确流利。1.生字、词你们都认识了,下面请小朋友把生字带入文中再练习读一读,注意把字音读正确。2.小朋友再读一读课文,数一数全文有几句话,用数字标出来。3.学生评议,教师指导:“广场上升旗仪式非常壮观”一句的停顿,练习
9、读通顺。四、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多想看看”的情感,练习朗读。(一)解决第一个问题1.读了课文,你们知道课题中的“我”指谁了吗?你是从课文中哪里知道的?2.你们再读读这句话,想想:从这句话里你还知道了什么?3.能把你知道的读出来吗?指导读:弯弯的(二)解决第二个问题1.刚才有的同学想知道文中的小朋友想去看什么,请同学们读一读第二句话,看看你又知道了什么?2.小朋友们为什么妈妈说北京城很遥远呢?你能联系上一句话说说吗?3.请小朋友们读一读、想一想:他想看什么呢?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四、整体感悟,朗读课文。1.放录音听我爱北京天安门这支歌曲,让我们再朗读这篇课文,把你热爱首都北京的感情读出来。2.指名
10、读。教学反思:本课教学我以情贯串全文,以情为导线,引领学生一步一步地感受到小男孩急切想去北京的心情。具体做法是: 一、课前通过搜集材料,激起学生的爱国感情。山村的孩子对天安门的升旗仪式也许是陌生的(我们的孩子也不例外)。如:当我播放录象升国旗的时候,很多学生情不自禁地喊出了哇!并随着国歌声的响起肃立,那种气氛,俨然自己也在其中。后来,当我问他们看完后有什么想法时,有的孩子说,我真的很想去北京看看,有的说我长大也要当升旗手等等。二、通过多种形式的品读,领悟文中的感情。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尊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每个孩子读时,我让他们合作学习字词,然后再重点沟通。品读时,我先让学生提出不懂的地方,然后指引学生讨论、理解,再指引朗读,最后再以多种形式的读,如:齐读,赛读,同桌读,配乐读等来领悟其中的感情。2014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