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性探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性探究.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性探究摘要: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信息素养日益成为信息社会公民素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育在这其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但在此阶段与环境中,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堂有着玩大于学的潜意识,如何解决此类问题,本文就此点展开探究,对自己多年的课堂教学进行了总结和提炼。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有效;任务;学习信息技术作为新课程体系下的一门必修课,有着其独特的教学目标和课堂特点;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它在日常生活以及其它课程的联系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浙教版信息技术教材上有这样一段话:信息技术课堂是以学生获取与学习、生活有关的信息,利用信息技术解决日常学习、生活中
2、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的。但在初中阶段,无论是城区学校还是农村学校,部分学生进入信息技术课堂的快乐更多的是来源于他们面对计算机和网络的娱乐而非学习,他们希望老师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课让他们玩玩电脑游戏、上网聊聊天、做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样就造成了信息技术的课程目标与学生的内心需求成为了彼此矛盾的对立。如何解决这一对矛盾,更好的提升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与学的有效性,在有限的时间内放大课堂能效,本文就是对此进行的思考。1、 课前教学软硬件的准备准备活动是一切正常活动能够良好有序开展的基础。教学前的认真备课是第一必要条件,也是重中之重。了解课程重点,穿插好课程难点,把握课程任务设计,充分思考课程目标,这些已经是
3、每个任课教师上课前的必修课,在此不再赘述。信息技术课程有着独有的教学环境:机房。解决好教学软硬件的各种问题,为教学的正常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一是做好机房的管理与维护工作。二是在课前做好检查工作,对不能正常使用的机器进行及时维修,保证上课的有序进行。信息技术课程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实践与操作,北仑区目前基本上都能实现一人一机的配备,但如果在教学中有计算机不能使用,那么既损伤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影响了正常教学的进程。但教学课堂千变万化,计算机与网络也是一个不稳定的因素,教师需要掌握好良好的应变能力,即时改变教学策略。例如:采用小组四人共同两台计算机合作完成任务,选定组长对合作进行管理和任务分配,既发挥了
4、组长的积极性,又促进了小组内的合作学习;对即时发生能解决的计算机问题联系课堂教学或进行复习回顾;对于一些计算机和网络的疑难杂症,教师平时也要善于积累。因为解决计算机问题的能力,往往有助于提升信息技术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知识形象和人格魅力。三是在课前要预设好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每节课之前,往往同学们会早早的来到教室,他们多数是为自己本节课的各种上网,游戏计划来做准备的。那么教师在上课之前,一定要通过监控、屏蔽、断网等手段对学生进行管理,同时教师可以在黑板上或是屏幕上提早放出一些有兴趣的问题或是一些能够引起注意的程序,把注意力集中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上来。例如在浙教版八年级上让网页有声有色一课中,我在
5、上课之前的大屏幕上就播放着一个满是特效的网站。同学们一进教室就发出了很多疑问:网页上会下雪?这不是一个气球在飘?谁正在打字?一个个问题,让同学们自然而然的打开上节课的网页,寻找着哪里可以加上黑板上的各种效果,这样的课堂何愁不有效啊!而反之如果教师没有做到这一点,课前放任自流,那么这节课学生的思想都会游离在游戏或是网络中,并且对于教师禁止他们做自己的事情产生极大的抵触情绪,这样的课堂教学就很难有效了。2、合理的任务设置信息技术课的“任务驱动”模式已经得到了普遍的应用。“任务驱动”教学通过教师将教学内容巧妙的任务化,驱动学生开展学习、探索活动,通过完成任务从而掌握知识或形成技能。这种教学形式非常有
6、效,但我认为也必须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设计具有“诱惑力”的兴趣任务。“孔子曰:知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好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探究它,想方设法知道其所以然。一堂课如果你有好的引入,但设计的任务平淡无奇,索然无味,那将是令人浑浑欲睡的一节课。记得浙教版七上网上诺贝尔一课中,我设计了合理的利用关键字去搜索资料的任务,同学们都很有兴趣,但我整节课的任务都是围绕书上的诺贝尔来进行的。我发现随着课程内容的进行,同学们的兴趣越来越低了。课后反思,我觉得学生对这项操作技能是存在兴趣的,关键是我没有抓住他们搜索的兴趣点。于是,在后续班级的这节课里除了课本上的任务外,
7、我让每个小组同学再任意搜索三个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点,然后让各小组分别说说他们是如何操作的。有了自由发挥的空间,同学们果然是兴趣盎然。除此之外,我也经常把任务与他们的爱好直接整合。比如:我分发作业和上交作业时,采用QQ、EMAIL、FTP、网上邻居多种形式相结合;和同学们共同探讨QQ的各项功能和空间的制作;与大家一起研究今天的NBA比分如何复制到word中;如何用表格去分类统计球员信息总之,抓住了“诱惑”就抓住了学生的心。二、明确要完成的任务。人的注意力是有时间周期性的,成年人如此,学生更是如此。我们不可能要求学生45分钟都能高度注意,但是我们要让他们从始至终都知道本节课的任务。这时我们的评价机制
8、、激励制度、强制要求、小组合作等等都要发挥效能了。三、循序渐进、难易结合的任务。课堂中每个同学的能力是不同,完成任务的进度也是不同的。这个任务要让学生感觉自己是有能力完成的,这是基本保障;而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又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麻烦,这是整节课的动力。曾经我上完一节课后,听到过一名同学的这样一句话:“一堂课就这样浪费了!”当时我的心被深深的触动了。一名这样爱学习的学生,而我却没有安排好他的45分钟,这对于一名教师来讲,是完全失职的。这正是因为我的任务没有难易结合。除了我们要求学生去完成任务这种强制手段外,我们首先要把自己的任务设计成一个循序渐进、难易结合的任务来贯穿始终。例如:浙教版八年级下进军
9、火星这节课中,需要插入一个flash的火星探测器动画。任务一、我们在PPT1中插入一段火星相关视频(复习回顾);任务二、观看三种火星探测器flash动画(了解人类探测火星的过程);任务三、请你试一试在PPT2中插入任意一个火星探测器的flash动画(比较插入视频的方法);任务四、如何让这个flash一播放PPT2马上动起来;(进一步研究方法)任务五、我们能控制PPT2中flash播放吗?(深入研究)。这样的一个设计在一个老任务的基础上又出现了一个新问题,让学生处于不停的解决问题当中,而且即使是较好的同学基本上也不会出现无任务可做的情况。对于能力较强的同学,让他负责小组合作中的“小老师”工作,也
10、是一种解决课堂有效性的好方法。总之,一个合理的好任务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不是一讲到底的“老专家”;学生也不是总能自主找到解决方法的“科学家”;课堂更不是能脱离教师,光有任务来驱动的“自由市场”。那么此时就需要教师随着教学环境,课程目标,学生情况等问题动态的调整教学形式。例如:浙教版七年级上建立硬件资料库一课中,对计算机硬件部分知识我采用了讲授法,并且补充了计算机发展的“摩尔定律”,这样的定律让同学从现实角度惊叹计算机的发展速度,从而达到了集中注意,提高有效性的作用。在个人小档案一课中,为了体现出键盘输入速度和鼠标操作速度的重要性,让同学们观看了“聊天
11、高手”和“游戏高手”的键鼠操作视频。在同学们一声声的惊叹声中,他们已经摩拳擦掌,迫不急待地想亲手试试自己的操作能力了。接下来的课程自然也是水到渠成,有效性不言而喻。但是单纯的讲授法、演示法并不能应用于整节课,我们需要在一节课中穿插各种各样的教学形式。扩大到整个单元,整个学期,更是若干种教学形式的综合,我在课堂中亦是如此。如:每节课基本上都有交流互动的方式,它可以细分为传统的师问生答形式,学生相互之间自问自答的形式等。交流互动可以不断的向学生发出:注意信号。在整节课中有效的交流互动可以即时的向教师反映出学生的学习状态,也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注意。“小老师”轮流上课、小组知识问答,也是我的课堂经常采
12、用的形式。这个“小老师”是每个合作小组里轮流产生的,对她的评价和小组的评价结果有着直接的关系。而小组知识问答里人人可以当场参与,但每个人都代表了整个团队。这些方法都提高了课堂的参与度,增强了团队的荣誉感,也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了老师们的辛苦,对所学的知识也起到了复习与拓展的作用。4、灵活多变的评价机制评价机制一直是信息技术课堂中一个比较难以把握的问题。所谓教学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广泛而系统地收集有关教学效果的信息,并依据这些信息,对学生学习的质量和个性发展水平等行为变化作出价值判断,进而调整、优化教学进程的一种活动。评价不是目的而是更好的提高课堂有效性。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对
13、学生的评价显得尤为重要。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对于不同的课程内容有着不同的评价形式。初中段的信息技术教师往往是工作任务繁重,课务也较多,有时很多教师在课堂中就省略了评价环节。但我觉得即使是少做一个任务,也要对学生进行及时的评价。例如:课堂完成的任务,我分阶段的采用当堂检查与评价方法,如一月一次;多数任务我采用邮件形式上交,当堂在屏幕上显示出邮件列表,当堂抽检展示。并在一段时间进行综合评价。这样让学生心里产生一种无形监督力和成功欲望。对于优秀的同学给予精神奖励和自由上机的时间的奖励,当然是有条件下的自由。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不仅是学习技能,也有着重要的知识目标和情感价值目标。那么针对不同的要求,评价也
14、需要灵活掌握。例如:技能评价、认知评价、合作评价、态度评价、参与度评价、纪律评价等。评价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实际操作中不能拘泥于形式,只要是能提高学生积极性,提高课堂有效性的评价,就是一个好的评价。初中信息技术课程随着时间的发展,它的重要性也日益体现。提高课堂的有效性,让学生能够自主而不乏实效性的学习,显得更加迫在眉睫。我们作为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策略进行引导,转移注意,寓教于乐,使学生好学;要能够营造学习氛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认识自我,发挥自我,使学生能学;要坚持“受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指导方针,培养主动探究性,让学生会学。从而提高课堂的有效性,让它成为了一个快乐、融洽、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参考文献:1 浙教版信息技术教材 刘宝剑等 20082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反思 唐智源 叶萍 20063 教育技术学 何克抗、李文光 20024 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 王吉庆 2003本文作者:王晓明 单位名称:顾国和中学联系地址:浙宁波市北仑区华山路488号顾国和中学信息中心 邮编:315800 电话:86879947,13858265878 电邮:jc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