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微时代_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_徐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_微时代_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_徐曼.docx(4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 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 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 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授权沈阳师范大学研究生处,将本人硕士学位论文的全部或 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 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子版和纸质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 阋;有权可以釆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 微时代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中文摘要
2、当前,各种新兴媒体逐渐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越来越多的新兴事物以 “ 微 ” 冠名。自 2009 年起,微博凭借自身的优势获得了广大青年大学生的青睐,并在 大学生中广泛的普及起来。从微博、微信、微小说到现在流行的微电影、微小说 等等,这一系列的新兴 “ 微 ” 事物逐步登上了互联网的大舞台。 “ 微时代 ” 是随 时记录和交流的时代, “ 微时代 ” 的来临受到了大学生的热烈追捧,并逐渐改变 着大学生的生活和行为方式。 在新的形势下,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 “ 微时代 ” 的兴起给大学 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本文围绕 “ 微时代 ” 背景下大学生思想 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研究这
3、一问题,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展开研 究: 第一部分,对 “ 微时代 ” 的相关背景进行阐述。包括: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研究综述、研究方法、思路以及创新点,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第二部分,对 “ 微时代 ” 及其对大学生的影响进行阐释。在阐释 “ 微时代 ” 的概念、主要内容及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 “ 微时代 ” 对大学生道德观念、 思想行为、人际关系、心理健康这四方面的影响。 第三部分,分析了 “ 微时代 ” 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从 “ 微时 代 ”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机遇、挑战以及创新势在必行这三方面展 开论述。 第四部分,主要分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工作在
4、“ 微时代 ” 的环境下产生 的问题以及原因。问题主要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 “ 微时代 ” 的重视力度 不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比较单调;垃圾信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这几个方面。 在此基础上,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即 “ 微时代 ” 信息传播内容 的多元化不利于教育主体开展工作;相关网络监管制度不健全;大学生自身沉溺 于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媒介素养意识不高。 第五部分,提出了 “ 微时代 ” 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该部分 是全文的落脚点,针对 “ 微时代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 切实 可行的具体措施。从坚持 “ 微时代 ” 思想政治教育工
5、作的原则;丰富 “ 微时 代 ”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改进 “ 微时代 ”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提升 “ 微时代 ”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媒介素养;构建 “ 微时代 ” 思想政治教育新环 境;利用 “ 微时代 ” 媒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上来进行创新。 关键词: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Innovative Research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for “Micro Era” College Students Abstract With different kinds of new media appearing
6、gradually in our field of vision, more and more new things are ordered the title of “micro”. Since 2009, micro-blog has gained the favor of the majority of young college students with their own advantages and has been popular with the college students. From the micro-blog, micro-channel and micro-fi
7、ction to the popular micro-film and micro-fiction, etc., this series of new “micro” things gradually boarded the big stage of the Internet. The era of “micro era” is to keep records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ming of “micro era” has been in hot pursuit of college students, which has gradually changed
8、the life and behavior of college students.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the rise of micro-era has brought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o the micro-era college students9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the education work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from institu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This pap
9、er focuses on “micro-era” background of innovative research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the main parts of the paper are as follows: Firstly, it is to elaborate the background of micro-era. This part includes the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topics, research reviews, research method
10、s, research thoughts and creative ideas, which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the research of this paper. Secondly, it is to elaborate the micro-era and its impact on college students. Based on the foundation of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cept, content and features of umicro era, further reveal the impac
11、t micro-era on morality and ideology, relationship and mental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 Thirdly, this part analyzes the impact of micro-era 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t will analyze from three aspects. The first is that micro-era has brought the opportunities
12、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The second is that micro-era has brought challenges 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The third is that the creativity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micro-era college students must be impera
13、tive. Fourthly, this part analyzes the problems and causes existing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micro-era for college students. The problems are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ers emphasis on micro-era inadequately; traditional and political educati
14、on that are too monotonous; at the same time a lot of terrible information has bad influence on the education workers. Analyze the causes of existing problems, those are the dissemination of diversified information under micro-era is not conductive to the subject of education work; Related network m
15、onitoring system is not perfect; College students are addicted to the micro-network; Media level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ers are not enough high. Fifthly, this part is to propose the measures for micro-era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This paragraph is
16、the end of the paper, which provides specific practical measures for existing problems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of micro-era. The paper will conduct the innovative research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micro era” college students from several aspects as follows: Adh
17、ere to the principles of the micro-era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Make the content of the micro-era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be rich; Improve the methods of the micro-era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Enhance the media level of the micro-era ideological and
18、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ers; Build new environment of micro-era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ers; Use micro-era to conduc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order to innovative research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micro era”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 : micro er
19、a,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目录 蚊網 . I Abstract . II m-m. i 一、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 (一) 选题的背景 . 1 (二) 研究的意义 . 1 1. 理论意义 . 2 2. 实践意义 . 2 二、 文献综述 . 2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2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4 三、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4 (一 ) 研究方法 . 4 (二) 创新点 . 5 第二章 “微时代 ” 及其对大学生的影响 . 6 一、 “微时代 ” 的相关概述 . 6 (一 ) “微时代
20、 ” 的概念 . 6 (二 ) “微时代 ” 的主要内容 . 7 (三 ) “微时代 ” 的特征 . 7 二、 “微时代 ” 对大学生的影响 . 9 ( )“微时代 ” 对大学生道德观念的影响 . 9 (二 ) “微时代 ” 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 . 9 (三 ) “微时代 ” 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 . 9 (四 ) “微时代 ”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 10 第三章 “微时代 ” 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 . 11 、 “微时代 ” 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机遇 . 11 (_) “微时代 ” 的开放性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共享 . 11 (二 ) “微时代 ” 的互动
21、性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 11 (三 ) “微时代 ” 的即时性増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 12 (四 ) “微时代 ” 的灵活性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内容的创新 . 12 (五 ) “微时代 ” 的多样性优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 . 12 二、 “微时代 ” 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 . 13 (_) “微时代 ” 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带来了挑战 . 13 (二 ) “微时代 ” 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传统方法和载体带来了挑战 . 14 (三 ) “微时代 ” 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预见性构成了挑战 . 14 (四 ) “微时代 ” 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构成了挑战
22、 . 15 三、 “微时代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势在必行 . 15 (_) “微时代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肓工作创新的必要性 . 15 (二 ) “微时代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肓工作创新的可行性 . 16 第四章 “微时代 ” 大学 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 17 一、 “微时代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肓工作存在的问题 . 17 (一)思想政治教肓工作者对 “微时代 ” 的重视力度不够 . 17 (二) 思想政治教肓工作的方法和内容比较单调 . 17 (三) 大量的信息垃圾给思想政治教肓工作带来冲击 . 19 二、 “微时代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肓工作存在问题的成因
23、 . 19 (一) 思想政治教肓工作者媒介素养意识不高 . 19 (二) 相关网络监管制度不健全 . 20 (三 ) “微时代 ” 信息传播内容多元化 . 20 (四) 大学生自身沉溺于微网络 . 21 第五章 “微时代 ” 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肓工作的对策 . 22 一、 坚持 “微时代 ” 思想政治教肓工作的原则 . 22 (一) 树立以人为本的原则 . 22 (二) 与传统教肓方法相结合的原则 . 23 (三) 与网络教肓形式相结合的原则 . 23 二、 丰富 “微时代 ” 思想政治教肓工作的内容 . 24 (一) 创新思想政治教 肓语言,形成自己的话语体系 . 24 (二) 引入社会热
24、点话题,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肓理论课的内容 . 25 (三) 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紧扣时代发展脉搏 . 26 三、 创新 “微时代 ” 思想政治教肓工作的方法 . 27 (一) 理论教肓法 . 27 (二) 情感渗透法 . 28 (三) 典型教肓法 . 28 (四) 隐性教肓法 . 29 四、 提升 “微时代 ” 思想政治教肓工作者的媒介素养 . 30 (一) 培养思想政治教肓工作者的媒介素养意识 . 30 (二) 提高思想政治教肓工作者的信息传播能力 . 31 (三) 开展提高思想政治教肓工作者媒介素养的活动 . 31 五、 构建 “微时代 ” 思想政治教肓新环境 . 32 (一)
25、 物质环境 . 32 (二) 精神环境 . 33 (三) 制度环境 . 34 六、 利用 “微时代 ” 媒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肓 . 34 (一) 利用微博进行思想政治教肓 . 34 (二) 利用微信进行思想政治教肓 . 35 雛 . 36 麗 . 37 . 38 . 40 第一章引言 _、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选题的背景 当今时代是一个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的 “ 信息化时代 ” ,各种网络新应用 也相继涌现在大众的视野之中。 2013 年 7 月,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 告显示,我国网民规模达较 2012 年底増加 2656 万人,已达到 5. 91 亿。互联 网普及率为 44. 1%,手
26、机网民规模达 4. 64 亿。在今年上半年的互联网发展中, 手机作为上网终端的表现抢眼,成为新增网民的重要来源,在即时通信、电子 商务等网络应用中均有良好表现,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提升至 78.5%。而学生群体是网民中规模最大的职业群体,占比为 26.8%。我国微博网 民规模为 3.31 亿,较 2012 年底増长了 2216 万,增长 7.2%。网民中微博使用率 达到了 56.0%,较上年底増加了 1.3 个百 分点。 由此可以看出,新兴 “ 微 ” 事 物的出现,深受广大青年大学生的关注与喜爱,并潜移默化的改变着大学生的 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随着这些新兴微网络平台的广泛普及和发展,
27、现代社会 俨然进入了一个崭新 “ 微时代 ” 。 当前,我们正处于 “ 微时代 ” 的客观环境之中。我们每天更新的微博,使用 着的微信,创造着的微话题,发起了的微公益等等宣告着 “ 微时代 ” 的来临。 “ 微 时代 ”的相关应用受到了大学生的热烈追捧。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对于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而言,如何利用好 “ 微时代 ” 这一平台,是高校思想 政治教育所面临的重 要课题。 (二)研究的意义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社会主义 建设事业的不断向前,关系到高校的长期稳定的发展。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也 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创新并与时俱进的学科。
28、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 育工作者,应紧握时代脉搏,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提高其实效性。 不难看出,在 “ 微时代 ” 背景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创新研究具有非常 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第 32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R. 2013. 1. 理论意义 “ 微 ” 并非 “ 不足道 ” , “ 微时代 ” 是一把双刃剑,它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 作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把握大学生的最新思想动态,进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的创新,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阶段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对此本文以 “ 微时代 ” 为切入点,提出了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相关对策。为高校思
29、想政治教 育工作者把握 “ 微时代 ” 特点,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工作提供相关的理论 借鉴。在 “ 微时代 ” 的背景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创新研究还进一步 丰富和完善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工作理论。马克思主义要求人的发展是全面 的、自由的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必须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为 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 2. 实践意义 “ 微 ” 作为一个新时代的特征,已经慢慢的渗透到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 面面了。 “ 今天你微博了吗?微信发朋友圈了么? ” 俨然成为校园中最流行的语 句。在 “ 微时代 ” 的背景下对大学生思想
30、政治教育进行创新研究,可以帮助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深入了解并掌握微时代的规律特点,通过微博、微信等微平 台及时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这样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贴切、及时和深 入。本文通过对大学生使用微博、微信情况的调查研究,可以发现,微博、微信 作为网络应用平台,能够真实地反应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历,同时也对思想政 治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帮助。对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进行研 究,可以引起一定的共鸣,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加关注 “ 微时代 ” 广大 青年大学生的影响,进而提出宝贵的意见或建议,因此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二、文献综述 () 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越来越多国内的
31、学者投入到了微时代大学生思想 政治教育的创新研 究之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目前出版的书籍有 200 多本,其中包括由王虹、 刘智主编的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单春晓主编的高校思 想政治教育工作新视界,潘敏主编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实践, 郭亮主编的微博将带来什么,李开复主编的微博改变一切,邱道勇主编 的微信改变世界等一系列书籍,以及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 关项目等。 在研究成果的发表方面,截止到 2013 年 12 月,通过搜索 CNKI (中国学术 期刊网 络出版总库),以 “ 微时代 ” 为主题,共搜索到文章 528 篇,其中期刊 523 篇,硕士论文 5 篇。以 “ 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 ” 为主题,共搜 索到文章 4 篇,其中期刊有 3 篇,硕士论文 1 篇。以 “ 微博 ” 和 “ 大学生思想 政治教育 ” 这两个关键词检索,有关微博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期刊 71 篇,硕士论 文 3 篇。主要内容有以下三点: 1. “ 微时代 ” 的含义及特点 “ 微时代 ” 是以微博,微信公众平台,微网站,微 APP 为传播途径的一种营 销方式。它以微博、微信公众平台作为传播媒介代表,以短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