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微时代_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_骆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_微时代_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_骆盛.docx(4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Innovative Research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for “Micro Era” College Students Candidate _ Luo Sheng _ Supervisor _ Professor. Liu iinru _ College _ College of Marxism _ Program _ Theory of Marxism _ Sp ecialization _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_ Degree _ Master of Law _
2、University _ Xiang Tan University _ Date _ Mav, 2015 _ 湘潭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 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 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 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己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 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 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 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湘潭
3、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 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釆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 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摘要 当前,人类己经进入了微博、微信为主要传播方式的 “ 微时代 ” ,这种新的 媒体形式对大学生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大学生运用微博、微信的媒体形式进行思 想及文化交流的人数急剧增多, “ 微媒体 ” 正在迅速占领着 大学生这一主要群体。 在 “ 微时代 ”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创新非常重要。 “ 微时代 ” 是指 在数字化信息技术基础上,人们以移动终端为物质条件,利用微博、微信等为代 表的信息交流工具,表达意见、发表观点、传递消息,从而使自
4、身、某一社会群 体直至整个人类的社会心理、交往方式、生活习惯都发生着重大改变。 “ 在微时 代 ” 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非常必要,是时代发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 要求,是实现大学生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 必然要求。 “ 微时代 ” 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一些问题,主 要是思想政治 教育者不够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够全面,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单调,思想政 治教育载体相对滞后。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学校不够重视,大学生自身对 思想政治教育重视不够,社会环境复杂。要创新 “ 微时代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在学校方面: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丰
5、富思想政治教育内 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在大学生自身方面:提高 思想认识、加强自我修养,恰当使用微博、微信;在社会方面:优化物质环境, 改善精神环境,创新制度环境。 关键词: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 新 Abstract At present, mankind has entered the WeChat and Micro-blog as the main mode of transmission of the micro era, this new form of media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College Studen
6、ts. The number of college students using Micro-blog and WeChat media form of 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exchanges increased sharply, Micro media is rapidly occupied the major groups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micro era environment, innov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7、 is very important. Micro age refers to the base of digit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eople use mobile terminal as the material condition, the use of WeChat and Micro-blog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ools to express their views, opinions, to deliver the message, in order t
8、o make itself, a social group until the whole human social psychology, communication, living habits are undergoing significant changes. In the era of micro, the innovation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very necessary, it is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
9、ation of the times development, it is necessary to realiz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it is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Under the micro era,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
10、c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seriously insufficient, the content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not comprehensive enough,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ethod is monotonous, the carrier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relatively lagging behind. The m
11、ain reasons for these problems are insufficient attention to the schools, students do not pay enough attention 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ocial environment. To strengthen the micro era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we must adopt a series of measures, I
12、n the school: School leaders should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enrich the cont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ethod innovation, enrich the carrier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students themselves: Raise the awareness of thinking, st
13、rengthen self-cultivation, the appropriate use of micro-blog and WeChat; In terms of the society: Optimization of material environment, improve the mental environment, innovation of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Keywords: Micro era;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novation m 目录
14、 Abstract . II mm mit . i i.i选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1 u.i选题来源 . 1 1丄 2研究意义 . 1 1.2研究现状综述 . 2 1.2.1国内研究现状 . 2 1.2.2国外研究现状 . 4 1.3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5 1.3.1研究思路 . 5 1.3.2研究方法 . 5 1.4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5 1.4.1可能的创新之处 . 5 1.4.2不足之处 . 6 第 2章 “ 微时代 ” 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问题概述 . 7 2.1概念界定 . 7 2.1.1 微时代 . 7 2丄 2思想政治教育 . 8 2.2 “ 微时代 ” 大学生思想
15、政治教育创新的必要性 . 9 2.2.1时代发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 . 9 2.2.2实现大学生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 9 2.2.3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的必然要求 . 10 第 3章 “ 微时代 ” 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及原因 . 12 3.1 “ 微时代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 12 3丄 1思想政治教育者不够重视 . 12 3丄 2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够全面 . 13 3丄 3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单调 . 13 3丄 4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相对滞后 . 15 3.2 “ 微时代 ” 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 . 16 3.2.1学校
16、不够重视 . 16 3.2.2大学生自身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视不够 . 17 3.2.3社会环境复杂 . 18 第 4章 “ 微时代 ” 下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措施 . 20 4.1高校强化责任意识,创新 “ 微时代 ” 思想政治教育 . 20 4.1.1高校领导要高度重视 . 20 4丄 2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 21 4丄 3创新 “ 微时代 ”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 22 4丄 4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 24 4.2大学生应准确定位,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 25 4.2.1提高思想认识,加强自我修养 . 25 4.2.2恰当运用微博、微信,使其成为学习、生活的助力 . 26 4.3
17、社会提供有效支持,优化 “ 微时代 ”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 27 4.3.1做好基础建设,优化物质环境 . 27 4.3.2强化舆论导向,改善精神环境 . 27 4.3.3创建监督平台,创新制度环境 . 28 it . 29 . 30 St m . 33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34 第 1 章绪论 1.1选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1丄 1选题来源 2014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的调查显示,中国网民数 量己经达到 6.32亿,其中的手机网民占到了 5.27亿,手机使用率达到 83.4%, 第一次超越传统的电脑设备。在此之中,微博日用户己达到 7660万人,较 2013 年
18、同期相比增长 30%;月活跃用户达到 1.67亿人,较 2013年同期增长 36%,随 着微博平台功能的不断完善,微博用户群逐渐稳定并保持持续增长,同时腾讯微 信官方团队的数据显示截至 2014年 7月底,微信月活跃用户数己接近 4亿;微 信公众账号总数 580万个,且每日新增 1.5万个。 ( 2)由此可以看出,微博、微信 己经在大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 “ 微时代 ” 中发挥举 足轻重的作用,大学生可以运用微博、微信关注时事政治、交友恋爱、交流互动, 微博、微信己经成为了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教育不可或缺的环节,对大学生的思
19、想、学习 和生活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在无形之中渗透到大学生的各 个方面历来都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重点考虑的问题。当前,笔者对 “ 微时代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宄这其中的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中进行查找,有关文章 还是相对较少。由此可见,学术界对此研宄仍然存在 “ 对微博、微信的作用重视 不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相对滞后、教育载体没有跟上时代发展、思想政治教育 方法较为单一 ” 等等问题。因此,如何有效运用微博、微信的巨大优势创新思想 政治教育 成为了当前高校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1.1.2研究意义 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新环境日趋复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 对滞后的
20、情况日益突出,主要体现在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十分迫切的同 时,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却不尽如人意。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多个方面, 而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还不能有效适应现阶段面临的 日新月异的时代发展趋势以及微博、微信的发展变化。因此,在探讨 “ 微时代 ” 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中国互联 M络信息中心 ,2014年中国 M民社交 M络 )、 V:用研宄报告, 2014. 百度文库, http:/wenkiL lD2qLjzrHj0kKy9VhLSjra 第一,有利于进一步满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大学生自我思想政治 教育素
21、质的发展要求是非常强烈的。利用 “ 微时代 ” 中的微博、微信,能够更 好地充分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大学生增强自尊、自信、自强精神;利用微博、 微信的快速性、便捷性,能够随时随地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动态,积极掌握大学生 的心理需求,有针对性解决他们存在的问题,帮助大学生更好地释放心理压力, 使其达到心理健康;利用微博、微信发布有关大学生的一些法律信息和案例,普 及大学生的法律常识,进一步满足大学生对于法律知识的需求,可以避免大学生 误入歧途。 第二,有利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国内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创 新的研宄可以说是成果显著,著作也是盈千累万。但是对在 “ 微时代 ” 环境下的 思想政
22、治教育创新的研宄,还是涉及的比较少,只有少数的论文发表,论述则相 当简略,尤其是从微博、微信的视角出发,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宄才刚刚 起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重中之重,理论上有着深入系统的研宄,但是 面对着时代的日新月异,微博、微信互动功能的日趋强大,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 己不能有效满足大学生的发展需求, “ 微时代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研宄 还是相对滞后并且不成体系,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 “ 微时代 ” 环境下的思 想政治教 育创新不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在因素影响着教育的效果,同时还能 作为一种独立的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内容、方式和载体产生巨大的影响。 “ 微时代
23、 ” 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宄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观念更新,丰富思 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 还能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微博、微信的快速发展相结合,这将有利于增强高 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从而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因此,研宄 “ 微 时代 ” 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有助于进一步满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 求,而且能更好的拓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宄的领域和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 研宄内容,因此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1.2研究现状综述 1.2.1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越来越多的学者己经加入到了 “ 微时代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 新的研宄
24、中,出版了很多 “ 微时代 ” 方面内容的有关著作和文献资料,并且取得 了一定的成果。现阶段国内的学者对 “ 微时代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方面的 研宄成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有关 “ 微时代 ” 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研宄。王荃在微博时 代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与应对 的文章中认为,微媒体不仅激发了大学生 探宄未知和创新知识的信心,也摆脱了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随众心态,有利于进 一步发挥大学生的创新思维,但是也导致了大学生沉溺于网络,降低了大学生校 园文化生活品质;张蕾在探宄微博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的文章 中认为, “ 微时代 ” 的特点,不仅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资
25、源的共享,增强了思想 政治教育的时效性,也优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同时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的内容、方法和教育者的素质提出了挑战;王华在微博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 的应用研宄 的文章中认为,微媒体在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国际化发展和 双向交流的同时,微媒体的信息污染也干扰了大学生的选择,从而导致思想混乱, 降低了大学生的思考能力,淡漠了大学生人际的交往。 第二,有关 “ 微时代 ” 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的研宄。陈万柏在思 想政治教育载体论 文章中认为,要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增强大学生的网 络素养,立法与监督双管齐下,完善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不断提升思想 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单春晓在
26、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视界 文中认为, 借助微博、微信,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信息不 断更新,保障信息量满足大学生 相应的需求,对大学生进行平等性的指引,进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杨 威在 “ 微时代 ” 中思想政治工作如何突破 的文章中认为,要建设新媒体化校 园,加强高校 “ 校园网 ” 和 “ 红色网站 ” 的建设,还可以通过借助 “ 校园一卡通 ” 平台拓宽思想政治教育渠道。 第三,有关 “ 微时代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措施的研宄。朱琪在 “ 微 时代 ”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 的文章中认为,建立微博考核评价机 制,倡导专家参与微博建设,加强引导和管理,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微博
27、思想政治 教育者队伍;潘敏在高 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实践 的文章中认为,要 丰富 “ 微时代 ” 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教育,让其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理念,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蚀,在 “ 微时 代 ” 的平台上坚守法律和道德,不去危害社会和他人;张琳在微博时代的大学 生思想政治教育 文中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当充分利用各种传媒手段, 在运用传统媒体的同时加入微博、微信,加强思想、政治、道德导向,在多种形 式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精神品位。 王荃 .微博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与应对 J.中国青年研究 .2011(12) 张
28、蕾 .探究微博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山西财经大学, 2012 王华 .微博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J.中国地质大学, 2013 陈万柏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论 Mj.武汉 :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3. 单春晓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视界 Mj.北京 :人民出版社 , 2011. 杨威 .“ 微时代 ” 中思想政治工作如何突破 J.思想政治工作研宄 , 2010(4). 朱琪 .“ 微时代 ” 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 J.大学教育 2013(5) 潘敏 .高校 M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实践 M.北京 :中国言实出版社 , 2007. 张琳 .微博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
29、育 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119(2) 第四,关于 “ 微时代 ” 相关问题的研宄。李开复在微博:改变一切 $的 著作中详细分析了微博对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交方式的深刻影响,同时也介绍了 微博的起源和特性;邱道勇在微信改变世界 的著作中分析了微信的起源、 发展和对人们以及社会的巨大影响;王虹,刘智在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 育 创新研宄 的书中提出,新媒体不仅提高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同时创新了思想政治教育手段,还对新媒体的特点进行了探讨。 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面临微博、微信己经成为大学生人际沟通和信 息传递不可或缺的工具,同时考虑到微博、微信的兴起也在很大程度上
30、引发了学 校、社会、大学生自身的发展和变化,必须密切关注和研宄微博、微信对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严峻挑战。 1.2.2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新媒体方面的成果著作很多,很多西方学者探讨了各种新媒体所带 来的巨大变化和重要作用。 数字化生存 $的作者尼葛洛庞帝指出,在信息社会中,年轻人己经占有 了全部的信息资源时,成年人还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因此,应当努力适应 时代带来的发展变化,提高自己的网络能力,掌握微博、微信的基本运用,并且 熟练运用好新的载体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加快适应角色转变。 从社会学角度对新媒体进行探讨的学者,唐 泰普斯科特的著作数字化成 长:网络一代的崛起 考察了在网
31、络环境下成长起来的美国新一代青少年的行 为方式、思考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的特征。 大卫 帕金翰在英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超越保护主义 中 提出,要培养 学生健康的批评能力,充分利用媒体资源不断完善自我,融入社会发展中来。 虽然国外学者从传播学、社会学、经济学,或者管理学、信息学等角度,都 能从自身专业的角度对 “ 微时代 ” 的新媒体研宄提出创新的观点,提出更多学科 融合的观点,但是国外学者少有将新媒体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李开复 .微博:改变一切 M,思想政治工作研宄, 2011. 邱道勇 .微信改变世界 M, 人民出版社, 2013. 王虹,刘智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宄 M,思
32、想政治工作研宄 ,2012. 尼葛洛庞帝 .数字化生 #M,人 民出版社 ,1996. 唐 泰普斯科特 .数字化成长: M络一代的崛起 M,1999. 大卫 帕金翰 .英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超越保护主义 J,新闻与传播研宄 ,2000,第 2期 ,73. 1.3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研究思路 本文以 “ 微时代 ” 为视角,以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为目的,试图对 “ 微时代 ” 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进行研宄。按照 “ 发现问题一一分析问题一一解决问题 ” 的思 路,对 “ 微时代 ” 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一些自己的观点。首先,概述了 “ 微 时代 ” 环境下微博、微信的相关问题。对 “ 微时代
33、 ” 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概念进行 界定。概述了 “ 微时代 ” 的特征以及 “ 微时代 ” 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必要性。 其次从思想政治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思想政治教育 载体四个方面全面系统地分析当前 “ 微时代 ” 下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再次从学校不够重视、大学生自身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视不够、社会环境复杂三个 方面对 “ 微时代 ” 下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分析。 最后,提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主要措施,学校方面:高校领导要高度重 视,丰富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 “ 微时代 ” 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丰富思想 政治教育载体;在大学生
34、自身方面:提高思想认识、加强自我修养,恰当运用微 博、微信,使其成为学习、生活的助力;在社会方面:做好基础建设,优化物质 环境,强化舆论导向,改善精神环境,创建监督平台,创新制度环境。 1.3.2研究方法 (1) 文献研宄法:根据论文的研宄需要,查阅了大量教育学、思想政治教 育学、传播学、 “ 微时代 ” 中微博、微信有关理论方面的著作;搜集了有关 “ 微 时代 ” 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有关的文献和数据,掌握丰富的相关资料。 (2) 调查研宄法:通过访 谈和抽样调查的方式与高校学生代表交流大学生 使用微博、微信的情况以及微博、微信对他们生活的影响,与思想政治工作者、 不同领域的专家进行探讨,
35、听取 “ 微时代 ” 环境下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观点。 (3) 多学科理论结合法:本文综合借鉴了法学、传播学、教育学、传播学 等多学科的理论成果,将其有效运用到本文的研宄中。 1.4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1.4.1可能的创新之处 研宄视角比较新。目前对 “ 微时代 ” 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宄比较缺乏, 成果也比较少。而这一问题对于大学生发展进步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都意 义重大。本文在充分利用前人研宄成果和自己调查研宄的基础上,分别从教育主 体、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载体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新观点和新思想。 1.4.2不足之处 资料收集不够全面,自己对文献资料和著作收集有限,自己的理论深度不够
36、, 如对在 “ 微时代 ” 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方面分析的不够全面,对大学生思 想政治教育的调查研宄不够广泛,许多更深层次的问题还需进一步的思考和探 宄。 第 2章 “ 微时代 ” 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问题概述 2.1概念界定 2.1.1 “ 微时代 ” 作为当下流行的语词, “ 微时代 ” 包含着复杂的时代意义,它以 “ 微 ” 为限 定,对我们所处的时代从文化传播、人际交往、社会心理、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 加以描述。归纳一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进行界定: 从信息传播的角度看, “ 微时代 ” 着重于信息的 “ 微 ” 和载体的 “ 微 ” 。在这 个时代,人们通过新型便捷微小
37、的移动信息终端接收和发出信息,而信息则以音 频、视频、图文等形式加以表现,并呈现体量微小的特点。 从参与角度来看,在 “ 微时代 ” 中,每一个生活在其中的人都是时代发展的 参与者,人人都可以发声,而这众多微弱的声音在无组织的状态下集结后,则可 以形成推动事物发展的强大力量,所谓微声音促进大变动,即是如此。 从物质技术来看,相关信息载体媒介是 “ 微时代 ” 的物质基础。手机功能越 来越像电脑,电脑体积越来越接近手机,网络覆盖和连接越来越便捷。以此为基 础,适应人们表达需要的社交工具如微博、微信等纷纷涌现,为人们的微表达提 供了软硬件的条件,促成了 “ 微时代 ” 的到来。 综上,本文所称 “
38、 微时代 ” ,即是这样一种社会状态:在数字化信息技术基 础上,人们以移动终端为物质条件,利用以微博、微信等 为代表的信息交流工具, 表达意见,发表观点,传递消息,从而使自身、某一社会群体直至整个人类的社 会心理、交往方式、生活习惯都发生着重大改变。 为研宄的便利,本文将以当前最为普遍使用的微博和微信为主要研宄对象。 微博 ( 英文名 Mi-croblog), 全称微博客,脱胎于博客 ( 英文名 blog)。 博客 通过互联网平台,由个人注册账号,相互关注等方式建立虚拟的人际关系,由注 册者撰写文字,由关注者评论、转发,实现信息交流。博客文章往往较长,需要 较长的编辑撰写时间。为适应普通大众的
39、信息表达需要,微博客应运而生,它以 140字符为限,通过电脑和智能手机随时随地发布信息。微博客一经产生,就以 其操作便捷、内容简洁、个性鲜明、信息共享、交流互动等特点为大众迅速接受, 成为时下公众分享生活状态、表达个人观点、关注社会动态的网络社交工具。 微信,字面意义是微型短小的信息。在本文语境下,是指以智能手机等移动 终端载体,以相关软件为交流工具的信息交互方式。又特指腾讯公司于 2011年 1月 21日推出的一款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 人群聊的手机聊天软件。使用微信可以实现 类似于短信、彩信的交流,并可以通 过附带的 “ 朋友圈 ” 等工具实时发布生活状态,评论
40、他人动态等,实现网络虚拟 环境下的全方位人际关系互动, 2015年春节期间腾讯微信开发的 “ 抢红包 ” 功 能更是引爆了一波微信使用狂潮,成为 “ 微时代 ” 到来的一个极好注解。 针对 “ 微时代 ” 的定义,笔者认为 “ 微时代 ” 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参与者的广泛性。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人都是历史的参与者,人民 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但在以往的时代,这一作用通常都只能通过英雄历史人物 加以集中体现。但在 “ 微时代 ” 下,大家都有发言权,人人皆有扩音器,某 一个 看似无关紧要的信息通过微博、微信的传播发酵,往往能引起 “ 蝴蝶效应 ” ,使 原来默默无闻的社会小个体进入公众视野,将其卷入社会事件甚至是历史事件发 展的进程中。在 “ 微时代 ” 中,时代的发展更多体现了普通大众参与的迹象,历 史的合力公式以另外一种显性的方式表现出来。 第二 .传播范围的宽广性。 “ 微时代 ” 下参与者的广泛性,不仅打破了原有 一对一、面对面的人际交往模式,而且通过微博、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