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分析.doc(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分析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课本第六册第9597页。教学目标1.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并掌握计算方法。2.通过引导,让学生自行探索,得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3.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迁移类推能力。4.引导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1.创设超市的情境,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2.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的意识。3.通过让学生积极参与具体、直观的教学活动,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体验成功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形成自主探索的精神、信心和与同伴合作学习、相互交流的态度。教学重点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对
2、齐”的道理。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购物单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情境 激发兴趣教师:同学们,你们经常去超市购物吗?(去)都买过些什么?(文具盒、书包、零食等)今天老师想带同学们去数学乐园的商店逛一逛,你们愿意去吗?(愿意)那我们去看看吧!(课件出示文具货架主题图)提问:你看到了什么?(文具盒、书包、铅笔等)你能找出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回答每种学习用品的单价)提问:主题图上的标价表示多少钱?例如:1本笔记本2.6元表示多少钱呢?【通过主题图复习元、角的知识,激发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从而进入新知识的学习】二、新授(1)教学例题3教师:通过刚刚同学们看到的这些信息,你能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
3、吗?(学生畅所欲言,从学生的问题中引出例题3)(课件出示例题3)提问:求一共多少钱?用什么方法计算?(加法)0.8和0.6是什么数?(小数)教师: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学习的“简单的小数加法”(引出加法)教师板书:“简单的小数加法”(板书课题时只写“加法”)提问:怎样列式?学生口答,教师板书:0.8+0.6=提问:怎样计算呢?(2)学生试笔: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出结果。教师请一位学生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通过独立练,体现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3)引导学比较两种方法:一种是以元为单位相加的算式(即0.8+0.6=)一种是把元改写成角(8角+6角=)提问:你喜欢哪种方法?【
4、通过比较知道:整数加法计算时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个位加起,小数加法也是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列竖式时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就能使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4)引导学生说一说,用竖式计算小数时,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思考:在小数加法中,要使相同数位对齐,只要对齐什么就行了?(小数点)(5)练习:(发购物单)教师:同学们把自己最喜欢的两种学习用品填入购物单,并计算出一共多少钱?(教师巡视)展示学生作业,并自己说一说购物单的内容。【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亲身经历购物的过程,体验“生活数学,进一步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的道理。】(6)引导学生小结:小数加法与以前所学的加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
5、的地方?怎样计算小数加法?2教学减法教师:根据老师给你的信息,你还能提出不同方法计算的问题吗?(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先择一个十分位不够减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1)提问:你会解决吗?应该怎样列式?(板书算式)这是一个什么数相减的算式呢?(小数)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简单的小数加法、减法”(在课题“加”和“法”中间板书“减”,完成课题)(2)学生尝试计算: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出结果。一种是以元为单位相加(即小数算式)一种是把元改写成角(即整数算式)【教学设计注重解题的多样化,让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法去学习,这也是新理理念所提倡的。教师在教学时关注的是“小数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3)教师讲评时引导学生说
6、一说用竖式计算小数减法时先做什么,再怎么做?最后做什么?(强调小数点对齐)(4)完成课本第96页“做一做”第1、2题提问:如果老师买两本练习本一共要多少钱?(学生口答)提问:如果老师每人发2元钱的购物券,你想买什么?(学生回答多种不同的选购方案)三、反馈练习教师:同学们,我们经常去超市购物吧,当你选好东西到付款处付款后,收银员阿姨会给你一张小票,对不对?这里有一张老师在超市购物的小票,(出示课件超市小票图)你从上面可以看懂哪些信息?新 世 界 超 市品名 单价 数量 金额毛笔 2.5元 1 2.5元书包 25.8元 1 25.8元橡皮 0.5元 1 0.5元墨水 3.5元 1 3.5元 总额:
7、32.3元(学生畅所欲言)教师:那同学们用我们今天所学到的知识,每人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自己解决。(展示学生作业,并自己说说所提的问题及解题方法。)四、生活实践1.老师肩高1.5米,手臂长0.6米,老师站在凳子上能摸到2.4米高处的国旗吗?(出示课件教师摸国旗的情境)2.老师带同学们去公园划船,有一大一小两种船,大船限载100千克,小船限载80千克,4人租用一大一小两只船行吗?该怎样乘船?(出示课件老师带学生去划船的情境)小明:37.2千克 小林:33.6千克小红:32.7千克 老师:57.2千克小组讨论:有几种不同的乘船方案。【从多方面多角度加深小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
8、学来源于生活,用数学可以解决生中的许多问题。】四总结今天老师带同学们逛商店、划船,玩得真开心.你有什么收获呢?小数加、减法与以前所学的整数加、减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学生进行自我评、自我总结,充分展示了学生客观主动的学习态度和情感,从而也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信心】学生分析:通过以前的学习,学生已经懂得了整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现在将知识进行延伸,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将学生带入生活,从生活中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教材分析:教材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营造认知矛盾,因势利导,逐步构建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法则。1.不以既定的计算法则束缚学生,突出对计算方法的探索和理解。不求算法一步到位,适当展开了算法逐步发展、逐渐完善的过程。加强与整数加、减法的有机联系。2.练习数量比较充足,练习形式活泼多样,避免机械、被动、乏味的计算训练。提供学生可能出现的计算错误,引起学生的注意;鼓励学生用计算器进行较繁的加、减计算;利用验算提高正确率,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3.注重计算知识的实际应用,通过购买物品时花钱和找钱的等问题,对培养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有积极的作用。上下位知识关系: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是上位知识。计算时基本按照整数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是下位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