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3.pdf

上传人:Q****o 文档编号:26606421 上传时间:2022-07-18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584.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3.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2年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3.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3.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3.pdf(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复习)一:碳的几种单质1:金刚石和石墨的成份、物理性质及用途注意:( 1)铅笔里面其实不含,是石墨和黏土混合而成的混合物( 2)C60是一种由60 个碳原子构成的。2:无定形碳:(包括木炭、焦炭、活性炭及炭黑等)。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属于。3、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别很大的原因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金刚石、石墨都是碳单质。但把金刚石、石墨混在一起就组成了,但在此混合物中只有一种元素- 碳元素。因此说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是错误的。所以:可能是:如 O2 由一种元素 组成的 物质可能是

2、:如金刚石和石墨、O2和 O3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 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完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但升高温度时表现出下列化学性质。1、可燃性 :(1)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产物是化学方程式为(2)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产物是化学方程式为名称性质金刚石石墨色态无色透明固体深灰色细鳞片状固体光泽性加工后有光泽有金属光泽硬度极硬质软熔点高高传热性不传热易传热导电性不导电易导电用途钻头、玻璃刀、装饰品铅笔芯、润滑剂、电极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3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2:还原性(即碳跟某

3、些氧化物的反应):木炭还原氧化铜:现象:,。化学方程式为炽热的碳还能使二氧化碳还原成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吸收热量)木炭还原氧化铁:3:碳和氢气化学性质比较:三、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原理、装置、检验)(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及决定:反应物是固体,且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2的发生装置。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或液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的发生装置。(2)收集方法:由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决定:难溶于水用收集 CO只能用(排空气法易中毒)密度比空气大用 CO2只能用(它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密度比空气小用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1)原理:用或)和应:方程式是:(2) 选

4、用和制氧气或(制氢气)相同的发生装置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3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3)气体收集方法:(4)验证方法:。( 5 )验满方法:。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1)制二氧化碳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有或收集可选用。( 2):长颈漏斗为什么要插入液面?答:。讨论 (1) 长颈漏斗可否用普通漏斗代替?答:。( 2)锥形瓶可否用别的仪器代替?答:锥形瓶可以用、等玻璃仪器代替。(3)能否用浓盐酸或稀硫酸代替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为什么?答:否 ;浓盐酸具有较强的挥发性,使得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氯化氢而不纯

5、。稀硫酸和碳酸钙反应,发生如下反应:CaCO3H2SO4CaSO4 H2OCO2 其中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 未能溶解的硫酸钙覆盖在碳酸钙表面,使得反应不能很好进行甚至中止,故不能用浓盐酸或稀硫酸代替稀盐酸。4、正确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图错误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图5、制取二氧化碳的注意事项(1)在实验前要检验装置的( 5 )应用收集(2)先放,后加(6)在集气瓶口盖(3)长颈漏斗应伸入(7)集气瓶中导管应伸到(4)导气管不能伸入太长(8)不能用代替稀盐酸6、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3 页学习必备

6、欢迎下载煅烧石灰石:方程式为:四、二氧化碳的性质1、 物理性质:无色 , 无味的气体 , 密度比空气 , 于水 ,高压低温下可得固体-干冰2、化学性质 : (1) 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 也不(2) 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方程式为: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方程式为:碳酸不稳定 , 易分解(3) 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方程式为:本反应可用于检验。(4)与灼热的碳反应:方程式为:(吸热反应, CO2是剂,C是剂)3、用途:灭火(灭火器原理:)既利用其,又利用其。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制冷剂利用其。温室肥料4、危害及防治措施温室效应 原因:过多的等1)、减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2)、开发新

7、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等清洁能源。3)、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五:一氧化碳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溶于水2、化学性质 : (H2、CO 、C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有)1)可燃性:方程式为:(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H2和 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火焰; CO和 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的火焰;CH4和 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明亮的。】2)还原性:方程式为:【非置换反应】应用:冶金工业现象:。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3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3: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性质比较:重要问题补充1

8、、 对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理解(1)在一般的情况下,CO2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可用来灭火剂。 但并不是任何物质着火都可以用CO2来灭。 镁着火就不能用CO2来灭, 因为镁在二氧化碳中能燃烧:点燃2Mg + CO2 =2MgO + C (2)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不是二氧化碳而是碳酸 。(3)二氧化碳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及应用反应可作为鉴定CO2的特效反应(方法)。CO2的检验可分为:A、 鉴定无色无味的气体是否是CO2的方法: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观察现象。B、 检验某可燃性气体燃烧产物中是否有CO2的方法是:可用内壁附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在火焰的上方观察。C、 检验

9、某些液态或固态物质燃烧是否生成CO2的方法:可向燃烧后的集气瓶中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观察现象。2、 CO 和 CO2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对此物项目CO2(有反应的写方程式)CO(有反应的写方程式)物理性质无色 , 无味的气体 , 密度比空气大, 能溶于水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化学性质跟水反应无跟石灰水反应无可燃性无还原性无氧化性无毒性不供呼吸,空气中含量超10能使人死亡有剧毒、空气中1也会死亡。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使人因缺氧而死亡用途灭火,作致冷剂,人工降雨,制汽水,作化工原料。气体燃料冶炼金属的还原剂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10、- - - - -第 5 页,共 13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得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氧化物,因为CO2和 CO 的 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化学性质差别很大。因为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3、 一氧化碳气体的鉴别方法点燃被检验的气体,如果火焰为蓝色,用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没有水珠出现,再迅速倒转烧杯,加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被检验的气体是CO。将被检验的气体通入灼热的氧化铜,如果氧化铜由黑色变为红色,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被检验的气体是CO。4、 对二氧化碳无毒和一氧化碳有毒的理解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但它没有毒,只是由于空气中二氧

11、化碳增多时,生物体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不是二氧化碳有毒或与体内物质反应生成有毒的物质。一氧化碳有剧毒,是因为一氧化碳易与血红蛋白结合,造成血红蛋白不能与氧气结合,造成体内缺氧。“放一盆水,防止中毒”的做法是错误的,因为一氧化碳难溶于水。5、 CO 还原 CuO 的实验注意事项(1)操作步骤先通一会儿CO,目的是赶走玻璃管内的空气,防止CO 混有空气加热时发生爆炸。加热,用酒精灯的外焰;停止加热;继续通入CO,直到玻璃管冷却,再停止通CO,防止生成的灼热铜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2) 实验发生的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红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玻璃管口有蓝色火焰(3)实验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

12、程式(4)注意事项实验操作步骤中的、不能颠倒,否则容易引起爆炸。、也不能颠倒,否则,生成红色的铜又被氧化成黑色的氧化铜。由于一氧化碳有剧毒,所以实验应在通风橱中进行,或将尾气处理后再排放,如点燃或收集起来后再处理。目的是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13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复习)一:碳的几种单质1:金刚石和石墨的成份、物理性质及用途注意:( 1)铅笔里面其实不含铅,是石墨和黏土混合而成的混合物( 2)C60是一种由60 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 。2:无定形碳:(包括木炭、

13、焦炭、活性炭及炭黑等)。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属于物理变化 。4、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别很大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 。金刚石、石墨都是碳单质。但把金刚石、石墨混在一起就组成了 混合物 ,但在此混合物中只有一种元素- 碳元素。因此说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是错误 的。所以:可能是 单质 :如 O2 由一种元素 组成的 物质可能是 混合物 :如金刚石和石墨、O2和 O3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 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完全相同 )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但升高温度时表现出下列化学性

14、质。1、可燃性 :(1)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产物是CO2化学方程式为C+O2点燃CO2(2)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产物是CO化学方程式为2C+O2点燃2CO名称性质金刚石石墨色态无色透明固体深灰色细鳞片状固体光泽性加工后有光泽有金属光泽硬度极硬质软熔点高高传热性不传热易传热导电性不导电易导电用途钻头、玻璃刀、装饰品铅笔芯、润滑剂、电极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13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2:还原性(即碳跟某些氧化物的反应):木炭还原氧化铜:现象:黑色的粉末变成光亮的红色,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化学方程式为

15、C+CuOCu+CO2炽热的碳还能使二氧化碳还原成一氧化碳:CO2+C高温2CO (吸收热量)木炭还原氧化铁:2Fe2O3+3C高温4Fe+3CO23:碳和氢气化学性质比较:三、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原理、装置、检验)(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 及反应条件 决定:反应物是固体,且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高锰酸钾制O2的发生装置。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或液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过氧化氢制O2的发生装置。(2)收集方法:由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决定:难溶于水用 排水法 收集 CO只能用 排水法 (排空气法易中毒)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 CO2只能用 向上排空气法 (它

16、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13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1)原理:用 石灰石 或大理石 )和 稀盐酸 反应: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2) 选用和 过氧化氢 制氧气或(制氢气)相同的发生装置(3)气体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4)验证方法: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能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5 )验满方法: 用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已集满二氧化碳气体。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1)制二氧

17、化碳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有A 、或 C ;收集可选用E 。( 2):长颈漏斗为什么要插入液面?答: 防止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从长颈漏斗下端管口处逸出。讨论 (1) 长颈漏斗可否用普通漏斗代替?答: 不能用普通漏斗代替长颈漏斗,因为普通漏斗颈太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会从漏斗处逸出。(2)锥形瓶可否用别的仪器代替?答:锥形瓶可以用大试管 、广口瓶 等玻璃仪器代替。(3)能否用浓盐酸或稀硫酸代替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为什么?答:否 ;浓盐酸具有较强的挥发性,使得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氯化氢而不纯。稀硫酸和碳酸钙反应,发生如下反应:CaCO3H2SO4CaSO4 H2OCO2 其中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

18、 未能溶解的硫酸钙覆盖在碳酸钙表面,使得反应不能很好进行甚至中止,故不能用浓盐酸或稀硫酸代替稀盐酸。4、正确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图错误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图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13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5、制取二氧化碳的注意事项(1)在实验前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5)应用 向上排空气法 收集(2)先放 石灰石 ,后加 稀盐酸(6)在集气瓶口盖玻璃片(3)长颈漏斗应伸入液面以下(7)集气瓶中导管应伸到集气瓶底(4)导气管不能伸入太长(8)不能用 稀硫酸 代替稀盐酸6、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煅烧石灰石:方程式为:CaCO3

19、高温CaO+CO2四、二氧化碳的性质1、物理性质:无色, 无味的气体 , 密度比空气 大, 能溶 于水 , 高压低温下可得固体-干冰2、化学性质 : (1) 一般情况下 不能燃烧 , 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2) 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方程式为: CO2+H2O=H2CO3 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 ,方程式为: H2CO3 = H2O+ CO2碳酸不稳定 , 易分解(3) 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本反应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4)与灼热的碳反应:方程式为:C+CO2高温2CO (吸热反应, CO2是氧化 剂, C是还原 剂)3、用

20、途:灭火(灭火器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既利用其 物理性质 ,又利用其 化学性质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制冷剂利用其物理性质 。温室肥料4、危害及防治措施温室效应 原因:过多的CO2、O3、CH4、氟氯代 烷等1)、减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2)、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等清洁能源。3)、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五:一氧化碳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 ,难溶于水2、化学性质 : (H2、CO 、C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有可燃性还原性 )1)可燃性:方程式为:2CO+O2点燃2CO2 (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纯度 )【

21、H2和 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淡蓝色 的火焰; CO和 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蓝色 的火焰; CH4 和 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 。】2)还原性:方程式为:CO+CuOCu+CO2【非置换反应】应用:冶金工业现象: 黑色的氧化铜逐渐变成光亮红色,石灰水变浑浊。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13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3: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性质比较:重要问题补充6、 对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理解(1)在一般的情况下,CO2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可用来灭火剂。 但并不是任何物质着火都可以用C

22、O2来灭。 镁着火就不能用CO2来灭, 因为镁在二氧化碳中能燃烧:点燃2Mg + CO2 =2MgO + C (2)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不是二氧化碳而是碳酸 。(3)二氧化碳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及应用反应可作为鉴定CO2的特效反应(方法)。CO2的检验可分为:A、 鉴定无色无味的气体是否是CO2的方法: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观察现象。B、 检验某可燃性气体燃烧产物中是否有CO2的方法是:可用内壁附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在火焰的上方观察。C、 检验某些液态或固态物质燃烧是否生成CO2的方法:可向燃烧后的集气瓶中倒入对此物项目CO2(有反应的写方程式)CO(有反应的写方程式)物理性质无色 , 无

23、味的气体 , 密度比空气大, 能溶于水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化学性质跟水反应CO2+H2O=H2CO3无跟石灰水反应CO2+Ca(OH)2=CaCO3+H2O无可燃性无2CO+O2点燃2CO2还原性无CO+CuOCu+CO2氧化性CO2 C高温2CO 无毒性不供呼吸,空气中含量超10能使人死亡有剧毒、空气中1也会死亡。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使人因缺氧而死亡用途灭火,作致冷剂,人工降雨,制汽水,作化工原料。气体燃料冶炼金属的还原剂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13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少量澄清的石灰水

24、观察现象。7、 CO 和 CO2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得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氧化物,因为CO2和 CO 的 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化学性质差别很大。因为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8、 一氧化碳气体的鉴别方法点燃被检验的气体,如果火焰为蓝色,用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没有水珠出现,再迅速倒转烧杯,加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被检验的气体是CO。将被检验的气体通入灼热的氧化铜,如果氧化铜由黑色变为红色,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被检验的气体是CO。9、 对二氧化碳无毒和一氧化碳有毒的理解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但它没有毒,只是由于空气中二氧化碳增多

25、时,生物体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不是二氧化碳有毒或与体内物质反应生成有毒的物质。一氧化碳有剧毒,是因为一氧化碳易与血红蛋白结合,造成血红蛋白不能与氧气结合,造成体内缺氧。“放一盆水,防止中毒”的做法是错误的,因为一氧化碳难溶于水。10、CO 还原 CuO 的实验注意事项(1)操作步骤先通一会儿CO,目的是赶走玻璃管内的空气,防止CO 混有空气加热时发生爆炸。加热,用酒精灯的外焰;停止加热;继续通入CO,直到玻璃管冷却,再停止通CO,防止生成的灼热铜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2) 实验发生的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红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玻璃管口有蓝色火焰(3)实验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CO + CuO =Cu +CO2CO2+ Ca(OH)2 = CaCO3 + H2O2CO + O2 = 2CO2(4)注意事项实验操作步骤中的、不能颠倒,否则容易引起爆炸。、也不能颠倒,否则,生成红色的铜又被氧化成黑色的氧化铜。由于一氧化碳有剧毒,所以实验应在通风橱中进行,或将尾气处理后再排放,如点燃或收集起来后再处理。目的是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13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3 页,共 1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