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与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与思考.doc(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班主任工作教育叙事班主任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管理的组织和引导者,对学生的思德修养、学习生活和健康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班主任工作头绪多,事情杂,做好班主任工作如果没有爱心、信心和耐心是绝对不行的。因此,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必须具备高尚的品德、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要善于发现和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陈晨(化名)同学是一个好动、散漫、脾气倔强的学生,这位看似貌不惊人的学生,却是我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一个大难题。该生学生成绩较差,由于基础欠缺,所以不管什么文化课她都不肯学、不愿学,上课时无精打采,要么搞小动作,要么睡觉,对学习没有丝毫的兴趣;下课和同学嬉戏打闹,喜欢动手动脚;课后
2、不能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即使做了,也是应付一下.学生经常向我告状。不理她的那几天,她便变本加厉地闹起来!此时,我觉得无法逃避,只有正视现实,解决好这个问题!于是,我找她多次谈话,希望她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按时完成作业,知错就改,争取做一个遵守校纪校规,认真学习的好学生。每次谈话,她表态很好,但在行动上却没有一点儿进步,我几乎对她失去了信心。此时我的心都快冷了,算了吧,或许她真是 “不可雕的朽木”。但我又觉得作为班主任,不能因一点困难就退缩,不把她管好还会影响整个班集体。我心想:非把你转化过来不可。在幼师群体中,因都是女生,绝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过于直率,尤其是批评他们的时
3、候太严肃而接受不了。有一次我上课,身为她们班主任,学生一般不敢睡觉,她却旁若无人地趴在桌子上睡觉,这成何体统,当时我心里非常气愤,但怕影响其他同学上课,所以我就没在班上批评她,直到下课后我让她到办公室里来,虽然心中充满怒火,但我还是没有严厉批评她,因为我了解到像她这一类的学生脾气比较倔强,说得过重反而适得其反。我问她今天是否身体不舒服还是其他原因要这样做,并谈了一些做人的道理及人与人应互相尊重她可能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所以态度不是很强硬。谈心、聊天,这是做学生工作一些基本的方法,也是班级管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经过观察,我发现她的一些爱好特点,例如喜欢上网、喜欢唱歌等。于是我积极走进她的生活
4、,了解她的心理世界,从全方位对她关心,并积极引导她遵守纪律,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努力学习,做一名好学生。在路上遇到她,我会有意识地先向她问好;只要她的学习有一点进步时我就及时给予表扬、激励。她生病时我主动关心她。久而久之,她也逐渐感受到了老师对她的“好”,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明确了学习的目的,端正了学习态度,学习成绩有了质的变化。通过半学期的努力,她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上课开始认真起来,作业不仅工整也能按时上交,各科测试成绩都有明显的进步,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也改善了,各科任老师都夸奖起她。班主任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人,也是学生最容易亲近的人。学生有被认可的需要和被肯定的需要,他们在意家长对
5、他们的看法,在意同学之间的评论,更在意自己闪光点是否得到了班主任的认可。至今我仍深深记得我校的一位老教师说过的一句话“表扬要点名,批评不点名”,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班主任工作,才能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才能进行互动式的交流与沟通。留守学生教育问题与思考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向城镇转移,催生出了“留守孩子”这一特殊群体。市教育局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及时提出在全市范围内实施 “留守孩子关爱工程”方案,即“春雨工程”。此方案的提出是学校教育的警世钟,是留守孩子的急时雨。以下是我对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进行的一些探讨,仅供参考: 一、“留守学生”调查与
6、分析 1、“留守学生”调查。据有关资料显示全国留守学生总数在880万左右。我校是一所城镇完全中学,学生总数为4097人,留守学生数422人, “留守学生”占学生总数的11%,他们受监护的状况及表现状况令人担忧,从我校“留守学生”的生活及受监护状况的几组调查数据中便可见一斑。 (1)“留守学生”中的55.5%是由爷爷奶奶等隔代亲人照看,18.5%由亲戚代管,26%由其它人监护,可见隔代监护成了留守学生主要的监护方式。 (2)40.5%的隔代亲人很高兴照顾“留守学生”,49.3%的隔代监护人表示“照看孩子感到吃力”,25.1%的隔代监护人表示“照看孩子感到非常吃力”。 (3)81.6%的亲戚表示“
7、不乐意帮管孩子但没办法”。 (4)55.1%的监护人直接表示“很少或从不与孩子谈心”。只有22.3%的“留守学生”表示“有烦恼的时候能和照顾我的人说”。 这些数据表明:“留守学生”们普遍缺乏必要的家教氛围,无论是隔代亲人还是亲戚,对他们大多局限于吃饱穿暖之类的浅层关怀,在监护内容及责任上存在着很大的盲区,难以尽到对他们的教育责任。 2、情况分析。去年十月,学校组织各班班主任对“留守学生”进行了全方位的调查,班主任在报告中指出了部分“留守学生”具有共性的东西,列举如下: (1)情感冷淡,缺乏爱心;(2)生活铺张,不懂节俭; (3)我行我素,不受管束;(4)性格偏激,容易激动; (5)有挫折感,自
8、信心弱;(6)行为乖僻,不计后果。 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 (1)“留守学生”毕竟是未成年人,明辨是非能力尚欠缺,好的行为习惯尚未养成,离开了父母的管束,便表现出自由散漫的特征。即便是有监护或是寄居,但因寄居家庭的负面影响,祖辈们的唠叨,独处时的孤单,双休日的无聊,没有父母的关爱,缺少同龄孩子的乐趣等等,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留守学生”容易出现自卑孤僻,不合群等心理障碍。 (2)“留守学生”难以得到父母关爱,却渴望温情,为得到温情可能不择手段(诸如偷窃、陷入早恋之中),或得不到温情后漠视人情甚至发展为仇视人情。而代理监护人与“留守学生”之间由于年龄上的差距,直接造成两者之间心理、思想
9、、行为等差异。由于想不到一块,因而也就“说不到一块儿”,无法经常沟通。代理监护人对学生的所作所为,更多的表现为看不惯,不理解。因此,学生在心烦或受到委屈,有学习焦虑时,选择不向代理监护人诉说,也就不足为奇了。 (3)有些“留守学生”的家长并不图孩子在校学习怎样,而仅仅把学校当成“托儿所”,放松对孩子的要求,对学校工作不予理解和配合,这样更助长了孩子的不良习气。父母更是缺少跟代理监护人或孩子的经常协调沟通。把孩子放在自己的老人或兄弟姐妹处,做父母的比较放心,所以跟家里的联系很少,偶尔打电话来,也无非是对孩子一顿训斥,或以“不听话,回来一顿打”相威胁。年长日久,这些“留守学生”就有可能变成人格心理
10、存在一定障碍的新一代国民。 (4)代理监护人教育方式存在一定问题。第一,说教多。表现为成天地唠叨。学生做错事时唠叨,取得成绩也唠叨,在他们看来,孩子是在一刻不停地提醒下成长起来的。第二,包办代替。许多祖父母、外祖父母出于对孩子的无限关爱,把学习之外的一切杂务都包办下来。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较差。第三,溺爱。对孩子的教育多采取放任态度,有求必应,百依百顺,关爱有余,近于溺爱。第四,专制。代理监护人往往从安全原因出发,对学生行为采取简单地限制,学生自由活动空间很狭窄。 怎样使“留守学生”受到正常、健全、完善的教育,让他们和同龄人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笔者认为: (一).尽量改善学生的寄居环境。从调查
11、中发现,绝大多数“留守学生”寄居在祖辈家里,由于两代人的不同特点,教育难度很大。我们应该改善学生的寄居环境出发,做好以下三项工作: 1.帮助代理监护人正确对待“留守学生”的教育,改善教育方式,提高成效性。学校主要通过举办家长会,对代理监护人进行专题讲座辅导,使代理监护人懂得“留守学生”的特点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不要因为孩子小,父母不在身边,而对他们加倍的溺爱。代理监护人应该在孩子最需要的时候给予更多的关爱,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孩子的所想、所需,要多跟他们交流、沟通,但要避免唠叨。 要尊重孩子的选择,留给他们一定的空间。要正确引导,具体情况分析,而不能简单地限制、否定。不能满足的,应加以说
12、明,做通孩子的思想,消除误会,防止产生代沟。 当学生遇到困难时,代理监护人及时帮助解决。如果自己不能解决的,我们也应尽力替孩子想办法,出主意,寻求解决办法的途径。如学习上无法指导孩子,我们可以通过电话请教老师或别人。只有这样,孩子心理就不会有孤立无援的感觉,就不会因此而心烦。 2.加强家庭和学校联系。寄居家庭更需要教师上门家访,通过家访,老师帮助代理监护人正确分析“留守学生”的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教育措施。在平时,学校还建立家校联系卡制度,要求班主任向学生公布电话号码,当学生求助而代理监护人又无法提供帮助时,可以通过联系卡或电话跟学校取得联系。 3.“留守学生”父母离家乡,但孩子的许多问题因他
13、们不在身边而产生。因此,学校在每学期要发出“给家长的一封信”,告诫他们不应该用一个“忙”字推脱,要经常来信来电。每次来电来信,不能一味地训斥或威胁,而应注重沟通方式,进行耐心地询问、了解,帮助孩子解决存在的各种问题,鼓励孩子的每一个进步。父母对孩子最了解,因此父母与监护人之间应加强联系,了解各种信息,提供施教方法。学校老师是代理监护人、学生、及学生父母之间的桥梁,当寄居生活已经严重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时,老师应该及时联系孩子父母,根据孩子的特点,重新选择寄居家庭,尽一切可能减少“留守学生”的心理障碍,以避免出现更大的损失。 (二).学校主动出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留守学生”的问题大多发生在
14、寄居家庭;离开学校,感到孤独;离开老师,变得孤立无援;离开同伴,面对的是唠叨不停的代理监护人这就是“留守学生”时常感到苦闷的事情。面对这一群体,学校怎么办? 1.给予集体的温暖。孩子远离父母,时常会有孤独感,会有莫名其妙的烦恼,会有伤心时的热泪,因此我们要创设宽松和谐的班集体,充分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功能。如学校建有“留守学生”的生日档案,在学生生日当天送去一张生日卡片,以示祝贺。当学生取得成绩之后,学校向学生父母和代理监护人送去一封报喜信虽然这是永远无法代替父母的关爱的,但至少可以使学生的不安、烦恼、孤独、离群等感情体验得到淡化或抑制。 2.开展心理讲座。学校政工处要召开“留守学生”专题会议,
15、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寄居生活,静下心来,克服困难,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变被动为主动。同时,学校还应建立“知心话”信箱,专人负责给学生回信,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心理等问题,使学生的心理障碍能够得到及时疏通引导。 3.组建假日活动小组。由学校牵头、以自然村为单位组建学生假日活动小组。假日活动小组主要开展以培养学生个性特长为内容的兴趣活动,如小制作、参观、实践活动等,不但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更重要的是减轻“留守学生”在假日里的孤独感。 4.突出学习上的帮助。由于寄居家庭的特殊情况,学生更需要学习上的帮助。因此,除老师热心辅导外,各村还组建学习小组。学习小组内学生互相交换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学习难题时力求能
16、够得到及时解决。同时学校与各村的退休老师联系,请求他们帮助每周双休日解答有关学习难题。 (三).关注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留守学生”这一群体中,不少学生存在着行为、学习、心理等方面的问题,而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则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 1.建立档案。在开展调查分析基础上,为心理健康存在一定问题的学生建立专门档案,把问题学生的基本情况以及各阶段变化情况记录下来,落实重点对象的帮“困”措施,开展个案研究。根据学生表现情况,设立进步奖,对那些帮教而进步较快的学生实行奖励。 2.结对帮护。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每个党员老师代管1个班级的留守学生。学校要求他们深入问题学生家访,跟问题学生交朋友。对寄居家庭建立“月访”制度,在每个月底由辅导老师把家庭教育及学生情况反馈,共同商讨问题的解决办法。 3.重点突破。在“留守学生”中,在些情况比较严重:逃学、厌学、对立情绪经个别教育,效果仍不明显的,应召开专题会议,从学生的心理问题着手,逐个分析存在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可能原因。然后会同班主任、学校领导开展集体家访,与代理监护人一起,共同商讨教育措施,找问题学生面对面交谈,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帮助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多管齐下,分解落实,力求重点突破。 笔者相信,通过全社会尤其是学校的共同关注,一定能让每一个留守学生健康、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