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糖尿病的针灸 .pdf

上传人:Q****o 文档编号:26490755 上传时间:2022-07-17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05.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糖尿病的针灸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2年糖尿病的针灸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糖尿病的针灸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糖尿病的针灸 .pdf(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糖尿病的针灸疗法针灸疗法的作用机制针灸(针刺)治疗糖尿病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中医古籍中就有许多关于针灸治疗糖尿病的记载。如医学心悟三消中就记载有“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治中消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近些年来,国外许多学者也对针灸治疗糖尿病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如罗马尼亚学者研究证明了针灸糖尿病患者三阴交穴,可以调节生理功能正常的胰脏的胰岛素分泌。针灸对糖尿病的治疗具有疗效可靠、副作用轻微、 简便易行等特点, 其作用机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针灸相关穴位可调节胰脏的分泌功能,使胰岛素分泌增加, 增强胰岛素对糖原的合成代谢及氧化酵解和组织利用能力,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2、。 糖尿病患者进行针灸治疗后,体内T3(三碘甲腺原氨酸)、 T4(四碘甲腺原氨酸)含量下降,血液中甲状腺素含量降低,减少了对糖代谢的影响,也有利于血糖水平的降低。针灸能起到通经活络、 活血化淤的作用, 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血液的浓黏凝聚状态,降低血液黏滞性,减少糖尿病神经病变及血管病变,对脑梗死、心绞痛、肢体疼痛、 下肢闭塞性血管病变、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糖尿病并发症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早期疗效更佳。此外针灸作用于周围神经, 可以通过兴奋迷走神经和抑制交感神经调节自主神经功能,可以纠正糖尿病患者内分泌混乱状况,恢复其胰岛素的正常功能。针灸能够调整中枢神经系统,影响胰岛素、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的分泌,

3、可以纠正糖代谢紊乱,达到降血糖的目的。由以上可以看出, 针灸疗法对防治糖尿病有着显著效果。但是,并不是任何类型的糖尿病患者都适合于针灸疗法。一般来说,糖尿病针灸疗法主要适用于以下几类患者:(1)中等体型或肥胖型的2 型糖尿病患者。(2)病程较短的轻、中度糖尿病患者,针灸疗法对些类患者疗效最理想。(3)部分糖尿病并发症患者,如糖尿病性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肢体疼痛、心绞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皮肤痛痒、早期神经源性膀胱等并发症,针灸疗法对这些糖尿病并发症有较好的疗效。运用针灸疗法不仅要了解适应证, 而且在治疗的过程中要配合药物、 饮食、运动等多种治疗方式, 处理好各种疗法之间的关系, 以保证良好的

4、治疗效果。三消分型论治糖尿病的针灸治疗,中医是以三消辨证为主,也有按阴阳、脏腑、气血、津液辨证施治。上消型糖尿病症忕: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善食易饥,尿频量多,舌红、苔薄黄,脉细滑数。治疗法则:清热润肠,生津止渴。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10 页 - - - - - - - - - 取穴:( 1)肺腧、胰腧、脾腧、鱼际;(2)心腧、肺腧、胰腧、脾腧、少府;( 3)身柱、八椎下。操作:针灸肺腧、心腧、胰腧、脾腧时以平补平泻手法向上或向下斜刺0.51 寸

5、,或向脊柱方面斜刺0.51.2 寸;鱼际直刺 0.50.8 寸,用泻法;少府针灸 0.30.8 寸;用泻法;斜向上刺身术穴 0.51 寸;斜向前上方刺八椎下11.5 寸,令针感向前胸放散为佳。加减:如果患者出现咽喉干燥、疼痛、严重口渴等症状,可以加刺少商、金津、玉液等穴位。作用:对肺腧、胰腧、脾腧、鱼际施针,可以达到调和、激发脏腑功能的作用,以及养阴消肺、清热润燥、健脾养胃的促进脾胃运化、降血糖等作用。对心腧、胰腧、脾腧少府施针,可以起到清心火、宜肺气、消肿痛、降浊利咽等作用。对身柱、八椎下施针,可以起到清热宣肺、安神止痛、调理内脏功能等作用。中消型糖尿病症状:多食易饥,胃脘不适,口渴多饮,形

6、体消瘦,便秘尿频,舌红苔黄,脉滑有力。治疗法则:清胃泻火,生津止渴。取穴:(1)胰腧、脾腧、胃腧; (2)胰腧、中脘、足三里; (3)胰腧、足三里、三阴交;( 4)胰腧、至阳、脊中。操作:针灸肺腧、胰腧、脾腧时以平补平泻手法向上或向下斜刺0.51寸,或向脊柱方面斜刺0.51.2 寸;对中脘直刺 11.2 寸,针灸手法不宜过重,否则容易导致呕吐;足三里直刺11.2 寸,用艾条灸510 分钟;三阴交从内向外直刺 0.51 寸, 用艾条灸 510分钟;至阳和脊中穴是向前上方斜刺11.5寸,令针感向胃脘处放散为佳。作用:对胰腧、脾腧、胃腧施针,可以降血糖、改善脾胃不和,起到健脾养胃、促进脾胃运化功能、

7、燥湿利水等作用。对胰腧、中脘、足三里施针,可以燥湿导滞、调养胃气、行气止痛。中脘与足三里并用对于糖尿病患者多食晚饥、口渴欲饮等症状疗效很好。对胰腧、足三里、三阴交施针,可以有交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脾胃功能,促进脾胃运化,降低血糖。下消型糖尿病症状:尿多尿频,尿色浑浊,口舌干燥,面色无华,口渴心烦,腰膝酸痛,肢冷畏寒,头晕眼花,男子不育,女子月经不调,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治疗法则:滋补肾阴、补气固精。取穴:( 1)胰腧、肾腧,太溪;( 2)胰腧、肝腧、太冲;( 3)中脘、气海、三阴交;( 4)命门、太溪。操作:胰腧、肝腧先直刺0.51 寸,在得气、守气的基础上施以捻转、提插补泻手法,再斜向椎体方向

8、刺1 寸左右,留针半小时,每隔10 分钟行针 1次;肾腧采用平补平泻手法直刺0.81.2 寸;太溪采用同步行针法,直刺0.30.5 寸,或斜向外踝前方刺0.30.5 寸,并留针半个小时,若阳虚者,加艾条灸510 分钟;太冲采用同步行针法直刺0.51 寸,并留针半个小时;命门直刺1寸左右,灸 510 分钟。作用:对胰腧、肾腧、太溪施针,可起到疏通经络、激发肾气、活血袪淤的作用,是治疗下消型糖尿病常用的方法。对命门、太溪施针,可以有效治疗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9、 页,共 10 页 - - - - - - - - - 命门衰型糖尿病,有培元补肾、壮阳固精、强健腰膝的功效。对胰腧、肝腧、太冲施针,可以有效治疗肝气郁结型糖尿病, 能够起到疏肝解郁、 理气活血的作用。阴阳辨证论治阴虚热盛型症状:消谷善饥,渴嘉热饮,心烦易怒,口干舌燥,咽喉干燥,面色潮红,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数。治疗法则:滋阴清热。取穴:(1)鱼际、太溪;(2)内关、三阴交; (3)胰腧、膈腧、肾腧、太溪。操作:鱼际采用泻法直刺0.30.5寸;太溪采用补法直刺0.51 寸;内关采用同步行针法直刺0.51 寸;膈腧、胰腧采用平补平泻手法向上或向下斜刺 0.51 寸,或向脊柱方向斜0

10、.51.2 寸;肾腧施以平补平泻手法直刺0.81.2寸,作用对鱼际、太溪施针,一补一泻,既能宣肺又能滋肾,可起到滋阴润燥,清热的作用。对内关、三阴交施针,既能清上又能滋下,因为针灸内关穴能起到宽胸理气、养胃降逆、清心安神的作用,而针灸三阴交能起到健脾养胃、利水燥湿、疏通下焦的作用。对胰腧、膈腧、肾腧、太溪施针,可以有效治疗脾胃两虚、血脉淤滞型糖尿病,能够起到滋阴清热、补肾的作用。气阴两虚型症状:头晕耳鸣,惊慌气短,咽喉干燥,疲乏无力,失眠多梦,五心烦热,小便赤黄,大便秘结,舌红苔少,脉弦数。治疗法则:益气养阴、生津止渴。取穴:关元、列缺、照海。操作:关元穴采用补法直刺0.81 寸;残缺采用泻法

11、斜向肘部刺0.20.3 寸。作用:对关元穴施针,能有效起到补肾固脱、培元固本的作用。再配合针灸列缺、照海则能补肾水、降虚火、通调水道。阴阳两虚弄症状:面色无华,肢冷畏寒,耳鸣耳聋,腰腿酸软,尿频腹泻,毛发干枯,性功能下降,舌胖,脉沉细无力。治疗法则:补阴育阳。取穴:( 1)命门、太溪;( 2)气海、三阴交;( 3)肾腧、命门。操作:对命门穴直刺 0.51 寸,然后用艾条灸 1020 分钟,艾柱灸 515 分钟;太溪采用同步行针法,直刺0.30.5 寸,或斜向外踝前方刺0.30.5寸,并留针半个小时,若阳虚者,加艾条灸510 分钟。作用:对命门、太溪施针,可以有效起到滋阴壮阳、培元固本、补肾填精

12、、疏通经络等作用。 对肾腧、命门施针, 可以培元固本、 滋阴育阳、 缩尿止浊,利水渗湿,还兼具疏肝理气、疏经活血的功效。针灸疗法的常用针具毫针毫针是用金属制作的,一般以不锈钢所制者为佳,因为不锈钢毫针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针体挺直滑利,能耐热和防锈,且不易被化学物品腐蚀,所以目前被临床上广泛采用。 毫针的长短,原来以 “寸”计算, 现在按法定单位“mm”(毫米)表示,临床上以 2575 毫米的毫针较为常用。 毫针的粗细, 原来用“号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13、页,共 10 页 - - - - - - - - - 数”表示,现在按法定单位“mm”表示,临床上以0.320.38 毫米的毫针最为常用。管针管针系一种用金属或塑料制成的小圆管,毫针置于管内,管身应略短于选用的毫针。使用时左手将管按在穴位上, 右手指弹压管腔内毫针所露出的针尾,使针迅速刺入皮内,随后去管再进行运针。此法可避免进针时的痛感。芒针芒针是一种特别制的长针,一般用较细而富有弹性的不锈钢丝制成,因形状细长如麦芒,帮称之为芒针。它是由古代九针之一的“长针”发展而来,其长度分 5 寸、7 寸、10寸、15 寸等数种,临床应用一般以58 寸长较多, 8 寸以上应用较少。芒针多用于深刺和沿皮下横

14、刺法。皮内针皮内针是用极细的不锈钢丝特制的小针,针身长公 12 分,它把一小段极细的针灸入皮内,供穴位皮下埋针治疗各种慢性病。有颗粒型、揿钉型两种:颗粒型皮内针一般针长约1 厘米, 针柄形似麦粒或呈环形, 针身与针柄成一直线。揿钉型皮内针状如图钉, 一个金属圆粒下垂出个细针尖,适合久留针, 适用于耳郭穴位垂直浅刺埋针治疗各种慢性疾病。皮肤针皮肤针是针头呈小锤形的一种针具,一般针柄长 1519 厘米,一端附有莲蓬状的针盘, 下边散嵌着不锈钢短针。 根据所用针的数目多少不同, 又分别称之为梅花针(五支针)、七星针(七支针)、罗汉针(十八支针)等。这种针具针灸时,一般疼痛较轻,尤适用于小儿,帮又称“

15、小儿针”。现代九针现代九针即师氏新九针,包镵针、磁圆针、鍉针、锋勾针、铍针、梅花针、火针、毫针、三棱针九种针具,是山西师怀堂先生在灵枢“九针”基础上,历时 40 余年反复临床研究应用、研制、革新后而成,故名日“新九针”。在进行针灸疗法选择针具时,应根据病人的性别、年龄的长幼、形体的肥瘦、体质的强弱、 病情的虚实、 病变部位的表里浅深和所取腧穴所在的具体部位,选择长短、粗细适宜的针具。如男性、体壮、形肥,而且病变部位较深者,可选稍粗稍长的毫针;反之若女性、体弱、形瘦,而病变部位较浅者,就应选用较短、较细的针具。针灸疗法的注意事项注决消毒针具消毒:采用针灸疗法时,事先必须对针具进行消毒。有条件时,

16、可用汽锅消毒。 或者可以用 75%酒精消毒,将针具置于 75%酒精内,浸泡 30 分钟,取出拭干后再用。置针的用具和镊子等,可用2%来苏溶液与 1:1000 的升汞溶液液浸泡 12 小时后应用。对某些传染病患者用过的针具,必须另行放置,严格消毒后再用。穴位消毒:在需要针灸的穴位,用75%酒精棉球拭擦即可。或先用25%碘酒棉球拭擦,然后再用75%酒精棉球涂擦消毒。医者手部消毒:在施术前,医者应先用肥皂水将手洗刷干净,待干后再用 75%酒精棉球擦拭即可。 施术时医者应尽量避免手指直接接触针体,如必须接触针体时,可用消毒干棉球作间隔物,以保持针身无菌。针灸切勿过深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

17、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10 页 - - - - - - - - - 采用针灸疗法需要注意对某些穴位不宜刺太深,不然有可能引发事故。(1)针灸胸背穴位时,尤其要注意肺腧、膏肓、肩井等穴,不能刺太深,否则容易引发人工气胸,出现危险。(2)对一些靠近脏器及大血管部位的穴位应该慎重,针章门、期门等穴,应该进行扪诊,保护肝脾。(3)针风府、哑门等穴不可刺太深,尤其注意不能捣针。(4)针灸腹部穴位时,应注意消毒,以免引起腹膜炎。对孕妇,慎刺腹部穴位。有些穴位禁止针灸我国古代留传下来的针灸大成中

18、的禁针歌提出脑户、囟会、神庭、玉枕、承灵、角孙、承泣、神道、灵台、脑中、水分、会阴、横骨、气冲、箕门、承筋、手五里、三阴络、青灵、乳中等穴属于禁刺穴位。此外,还指出云门、鸿尾、缺盆、肩井不宜深刺,否则会引起晕针。对孕妇应禁刺合督、三阴交等穴位。应注意患者的身体状态根据针灸一般的治疗经验,如果在患者处于精神兴奋或饥饿、过饱、疲劳、口渴的状态下施行针灸疗法,很容易导致患者晕针。灵枢终始中明确指出在大怒、大惊、过劳、过饱、过饥、过渴、房事、醉酒等状态下不宜进行针灸。当然,如果患者病情严重,必须进行施治,可在医生认为许可的情况下灵活掌握。异常情况的处理(1)晕针:晕针是针灸疗法中比较党风的异常情况,主

19、要是因患者紧张、姿势不正确或针灸手法不熟练而引起的。当出现晕针现象时,医者应立即停止针灸,起出全部留针,令患者平卧,闭目休息,并饮少量温开水,周围环境应避免噪杂。(2)滞针:在针灸行针及起起针时,术者手上对在穴位内的针体有涩滞、牵拉、包裹的感觉称滞针。出现滞针后,不要强行行针、起针,应令患者全身放松,并用手按摩针灸部位,使局部肌肉松弛。然后,轻缓向初时行针相反方向捻转,担动针体,缓慢将针起出。(3)弯针:皮外弯针时, 起针时应注意用手或镊子持住弯针曲角以下的针体,缓慢将针起出。皮下弯针时,应先令患者恢复到原来进针时姿态,并进行适当按摩,然后捏住针柄做试控性、小幅度捻转,找到针体弯曲的方向后,顺

20、着针弯曲的方向起针,切忌强行起针,以免钩撕肌肉纤维或发生断针。(4)断针:当部分针体仍暴露在皮肤外,可立即用手或镊子起出残针。对于皮下断针,可用左手拇指、食指垂直下压针孔旁的软组织,使皮下断针的残端退出针孔外,并右手持镊子捏住断针残端起出断针。(5)血肿:当出现皮下血肿时,庆先持酒精棉球压按在针孔处的血肿上,轻揉片刻。如血肿不再增大,不需处理,到时逐渐消失。常用针法介绍针灸疗法的针法有很多, 其中最常用的是补泻法。 补泻法又有许多种手法,下央就介绍几种上常用的施针手法。徐疾补泻法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

21、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5 页,共 10 页 - - - - - - - - - 进针时缓慢地刺入,少捻转,出针时非常迅速,这种手法为补法。进针时迅疾地刺入,多捻转,徐徐出针的手法是泻法。提插补泻法将针尖插入一定深度后, 使针在穴内进行上、 下进退的操作。 针下“得气”后,先浅后深,重插轻提,提插幅度小,频率慢,操作时间短者为补法;先深后浅,轻插重提,提插幅度大,频率快,操作时间长者为泻法。捻转补泻法将针灸入一定深度后,以右手拇指和中、食二指持住针柄,进行一前一后的来回旋转捻动。当捻转中、拇指向前,实际是捻中带按为补;拇指向后,实际是捻中带提,为泻法。复式补泻法复式补泻法又

22、分为两种:(1)烧山火法:以爪切速刺,得气(酸胀感)后搓针或行针,慢提紧按,三进到地部,产生发热后针由地部缓慢退出,急闭针孔;或将针速刺,入针得气后向一方搓针,针被裹紧后用力插针;功用爪甲向下乱针也能使全身产生发热的感觉。(2)透天凉法:以爪切速,随吸气后缓缓进针到地部得气(麻感)后,捻转或紧提慢按,将针向上提急速出针,不闭针孔。平针法平针是介于补泻之间的操作手法,不快不慢的左右捻转和上下提插,以得气为度,刺激量比较小。电子治疗仪目前在临床上使用的电子针灸治疗仪虽然种类很多,但原理都是以其所发出的电脉冲来加强穴位针灸作用。操作时,先针灸穴位得气, 然后将电子针灸治疗仪的两极分别接在已刺入穴位的

23、针柄上,选择好需要的波型,开启电源开关,将输出电位由 0 度逐渐调高至需要或所能忍受的强度,至预定治疗时间后, 再将输出电位回复到 0 度,关闭电源,除去电极。电子治疗仪种类电子针灸治疗仪种类很多,多原理上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蜂鸣式电子治疗仪:是一种利用电铃振荡原理,将直流电转换成脉冲电流。这种脉冲电流波形较窄, 如针尖状, 且不对称。由于耗电量大, 有噪音,现在已很少使用。(2)阡压式交流电子治疗仪:是一种以一般市电交流电源,经变压器将电压降至 25 伏以下,再经电阻和电位器加以调控输出,现在也很少使用。(3)音频振荡电子治疗仪:是一种利用间频振荡器,在20200 赫兹范围内,产行频率

24、可调的正弦波电针仪,虽然频率与输出强度可调,但波形单纯,疗效较差。这种电针仪目前亦很少应用。(4)晶体管噪音式电子治疗仪;此种电针仪的电源为直流6 伏,噪音频率为 1500020000赫兹,调制频率为330 赫兹,输出电压为050 伏。(5)声波电子治疗仪:是将音波发生器所产生的多种声源,如音乐、戏剧、歌曲、广播等声波输入电针仪,输出通过导线与刺入穴位的针灸相联,从而产生一种错综复杂、 参差不齐、 随机瞬变的复合声电波刺激,故不易引起人体的适应性,从而长时间治疗时其作用不衰减。由于没有较强的其波干扰, 刺激较为舒适,患者易接受。声电流比一般脉冲波镇痛效果好。(6)脉冲式电针仪:此种电针仪近年来

25、在国内外应用最广。采用间歇振荡器为脉冲发生器, 由可变电阻改变电路的时间常数,控制脉冲频率。 在振荡变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6 页,共 10 页 - - - - - - - - - 压器上绕有多组相互隔离的输出绕组,各绕组的输出经电位器分压后输出。由多谐振荡器输出方波, 可获疏密波及断续波与脉冲波型。但是这两种波形的频率是不可调的,方波产生的起伏信号可调制其幅度, 可获起伏及锯齿波等脉冲列波型。市面上比较觉见的电子治疗仪有海华速效治疗仪、肥胖症治疗仪、无针型

26、针灸按摩治疗仪等。电针灸激与手法运针灸激的比较电针和手法运针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刺激,电针是依赖电流的作用来兴奋穴位组织,而手法运针则是借助提插捻转等机械动作达到刺激穴位组织的目的。实验证明,电针与手法运针的针感与传入神经纤维类别不同,前者以麻为主,主要经以类为主的粗纤维传入中枢,手法运针以酸胀感为主, 主要经以类为主的细纤维传入中枢。 电针和手法运针的针灸效应也不尽相同。因此,电针和手法运针应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电疗仪是大输出电压在40 伏以上,那么最输出出电流应控制在 1 毫安以内,避免发生触电事故。调节电流量时,应逐渐从小到大,切勿突然增强,以防引起肌肉强烈收缩,患者不能

27、忍受,或造成弯针、断针、晕针等意外。别外对孕妇应该慎用电子针灸治疗仪。耳针疗法耳针疗法是采用针灸刺激耳郭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经络传导,以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治病范围较广, 操作方便,并可用于某些外科手术麻醉,对糖尿病的治疗有积极作用。操作方法(1)耳穴探查:可分观察法、按压法、电阻测定法3 种。观察法:用肉眼在自然光线下,对耳郭由上而上,从内至外,直接观察耳穴部有无变形、变色、丘疹、脱屑、结节、充血、凹陷、水泡等阳性反应。按压法:经初步诊断后,在病变的想应耳穴用探针、毫针柄或火柴棒等物,用轻、慢而均匀的压力寻找压痛点。电阻测定法:用特制的电子测定仪对耳穴皮肤电阻进行测定。(2)核对穴位

28、后,常规消毒,消毒范围视耳郭大小而定。用75%的酒精或先用 2%碘酒,然后以 75%酒精脱碘。(3)刺激方法:针灸时用左手固定耳郭,右手进针,深度以穿入软骨但不透对侧皮肤为度。穴位注射:将药液注射在皮肤与软骨之间,使皮肤呈一小皮丘,第次注射药液 0.10.3 毫升。埋针法:具体方法见皮肤针。压丸法:即用小颗粒状药物贴敷于耳穴表面的一种简易刺激法。临床上多采用王不留行籽、 菜籽、磁珠、绿豆等物,用小方块胶布固定在相应耳穴部位,俗称“埋豆”,留埋期间,嘱患者用手反复按压刺激局部腧穴,第次12 分钟,每日按压 23 次,以加强疗效,夏季可留置13 天,冬季留置 37 天(本法临床应用最为广泛)。刺血

29、法:用三棱针在耳穴处点出血的一种治疗方法。肯有祛淤生新,镇静泄热,止痛的作用。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7 页,共 10 页 - - - - - - - - - (4)留针:毫针一般留针1030分钟,痛症可留针12 小时或更长。留针期间可间歇捻针。(5)出针:出针后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防止出血,或再涂以碘酒或酒精,以防感染。(6)疗程:急性病每天12 次,慢性病每日或隔日1 次。812 次为一疗程,间隔 57 天。在针灸及留针过程中,患者感到局部热、麻、胀

30、、痛或感觉循经络放射传异为“得气”,告之患者其为治疗作用,不要紧张,并密切观察有无晕针等不适反应。临床应用注意事项(1)严密消毒,预防感染。起针后如针孔发红,应及时处理,严防引起软骨膜炎。(2)患者在过于饥饿、疲劳、精神紧张状态下,不宜立即进行。对年老体弱及高血压患者, 针灸前后应适当休息, 刺激量宜小,发生晕针,应及时处理。(3)耳郭上有湿疹、溃疡、冻疮、感染、疤痕等,不宜耳针治疗,孕妇禁用耳针。(4)对扭伤或肢体活动障碍的病人,进针后待耳郭充血发热时,嘱病人活动患部,并在患部按摩,加艾条等,可提高疗效。糖尿病患者的耳针疗法取穴:肺、胰、胆、脾、肾、交感、内分泌,三焦、渴点、饥点。操作:每次

31、选 35 处穴,常规消毒后,快速入,小幅度捻转行针,直到患者耳郭局部或全部充血、发热、胀麻为止。留针30 分钟,每隔10 分钟针 1次。隔日治疗 1 次,10 次为 1 疗程。糖尿病为慢性病症,更宜用揿型皮内针进行埋线法施治,将揿针置于相关穴位,并用胶布固定。留针的时间可根据季节不同而定,夏天一般12 天,冬天则可 37 天。留置期间, 每隔 4 小时左右用手按压埋针处12 分钟,以加强刺激,提高疗效。皮肤针疗法皮肤针又可称梅花针,是一种丛针浅刺法,它以多支短针同时浅刺人体一定穴位,以达到防治糖尿病功效。方法 1:取穴:( 1)任、督二脉,于胸腹背腰的循行段;(2)足太阳膀胱经第1、2 侧线在

32、背、腰部的循行段;(3)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循行膝关节以下部位。操作:糖尿病患者采取俯卧位,医者先叩刺督脉、足太阳膀胱经第1、2侧线,各叩刺 3 遍,直到局部皮肤潮红但无渗血,患者稍感到疼痛为止。接着再以同样的方法叩刺任脉、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的皮部。方法 2:取穴:胸 312夹脊,腰 15夹脊背。操作:用梅花针轻叩或中等强度叩刺,每次510分钟,隔日 1次,10次为1疗程。方法3:取穴:脊柱两侧、下腹部、腹股沟区(重点刺激腰骶部及其两侧与发现异常部位,并根据患者的症状,适当刺激局部)。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33、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8 页,共 10 页 - - - - - - - - - 操作:用累刺法或下刺法。先叩刺脊柱两侧3行各3遍,再重点刺激腰骶部及其两侧 5行各45遍,发现异常的部位来回叩刺5遍,再行下腹部、 腹股沟区作局部叩刺。每日 1次,10次为1个疗程。方法 4 取穴:( 1)肺腧、肺腧、神门;( 2)肾腧、中脘、太渊;(3)脾腧、廉泉、三阴交、然谷;(4)关元、命门。操作:用累刺或正刺法。 13组穴位,每次取 1组,各叩刺 2030下,并每日艾灸每 4组穴位。此法每日 1次,10次1疗程。方法 5取穴:脊柱两侧、腹股沟区、肺腧、肾腧、中脘、关元、小肠

34、腧、脐周围区、腰骶椎及其两侧发现异常的部位。操作:用轻或下刺法。先叩刺脊柱两侧3行2遍,再重点刺激腰骶椎及其两侧5行各3遍,然后对腹股沟区、 脐周围区与上述穴位皮区作局部刺激。此法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半年以上。皮肤针的注意事项(1)针具必须平齐、无钩,如有钩曲、不齐、缺损等,应及时修理或更换,方可使用。(2)针灸前皮肤必须消毒。 叩刺后皮肤如有出血, 须用消毒干棉球擦拭干净,保持清洁,以防感染。(3)操作时针尖须垂直上下,用力均匀,避免斜刺或钩挑。(4)局部皮肝如有他伤、溃疡、疤痕形成等,不宜使用本法治疗。水针疗法水针又称穴位注射,是将水剂药物注入穴位,利用穴位的刺激作用和药物

35、注入穴位, 利用穴位的刺激作用和药物的药理作用,发挥综合效能, 以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注射方法。水针疗法是针灸法与现代医学肌肉注射方法相结合的产物。它是根据病症的不同, 选择相应的穴位, 利用带有长针头的注射器具代替毫针灸入人体一定的穴位、痛点或敏感点,再施行手法后,将一定数量的大分子液体注入穴位,延长针灸作用,以达到改善腧穴局部血液循环,使经气流畅,代谢增加,营养加强,有利于组织修复、疾病治疗。针具穴位注射一般可用 1毫升、2毫升、5毫升注射器,若肌肉肥厚部位可使用10毫升、 20毫升注射器。针头可选用57号长针头,临床上一般以长5号针头最常用。常用药物和剂量(1)常用药物穴位注射法常用药物有

36、: 中药注射液, 如复方当归注射液、 丹参注射液、些胡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等;西药注射液,如维生素 B1、维生素 B12注射液、维生素 C、硫本阿托品、 强的松龙、盐酸普鲁卡因、利血平等。(2)注射剂量穴位注射用药剂量决定于注射部位、药物性质及浓度。一般卫穴每穴注射0.1 毫升,头面丫 0.3 0.5 毫升,四肢部 12毫升,胸背部 0.5 1毫升,腰臀部25毫升, 5% 10% 葡萄糖液每次可注射 1020毫升,而刺激性较大的药物和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37、- - - - - 第 9 页,共 10 页 - - - - - - - - - 特异性药物(如激素、阿托品等)一般用量较小,每次用量多为常规量的1/101/3 ,中药注射液穴位注射常规量为14毫升。操作步骤取穴:(1)第3胸椎夹脊、胰腧、脾腧;( 2)第10胸椎夹脊、胰腧、肾腧;( 3)第8胸椎夹脊,第 2腰椎夹脊、胰腧;( 4)足三里、三阴交。操作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注射器(吸药并已排除空气),针尖对准穴位,迅速刺入皮下,然后用针灸手法将针身刺至一定深度,并上下提插,得气后若回抽无血,即将药液缓慢注入,注入速度根据治疗需要,燥热较甚者,可快速注入;正虚体弱者,注放宜缓。在注射过程中,应密切

38、观察患者病情,如出现晕针、折针等意外,应紧急处理。疗程:病情急重者,每日 12次;一般状况,每日或隔日1次疗程。注意事项(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感染。(2)注意药物的性能、药理作用、剂量、药物的有效期、配伍禁忌、副作用及有无过敏反应, 凡能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 必须先做皮肤过敏试验, 结果为阴性后,方可使用,副作用大或刺激性较强的药物不宜做穴位注射。(3)选穴要准确,深浅度适宜,注药前应回抽,以免药液注入血管内、关节腔和脊髓腔。(4)孕妇禁针穴位, 不宜水针, 年老体弱者选穴宜少,药液剂量酌减。(5)选穴宜少而精,一般以 12空为宜,最多不超过 4个空。选择肌肉丰满的穴位应交替轮换,一穴不

39、宜连续使用。埋线疗法埋线疗法是针灸的廷伸,它是一种将人体可吸收的生物可降解线(羊肠线)埋入穴位, 通过羊肠线这种异种蛋白组织对穴位产生持久而柔和的生理、物理和生物化学的刺激, 达到长效刺激穴位, 疏通经络, 从而防治疾病的现代针灸替代疗法。 埋线疗法对治疗糖尿病有着不错的效果,埋线的方法很多, 现在主要采用注射或植线法。在实施埋线疗法之前, 得准备相关材料。 需要准备的材料有: 9号腰椎穿刺针1支,并将针心的前端磨平;把羊肠线(03)剪成0.5 厘米长的线段。取穴:肺腧、胰腧、脾腧、三焦腧、肾腧、足三里、三阴交(均双侧取穴)操作:(1)戴消毒手套,按无菌操作标准进行相关操作。选取腧穴,用甲紫标

40、记,然后对相应穴位皮肤进行消毒,将剪好的羊肠线段旋转于消毒过的腰穿针的前端,然后将针心插入。(2)在标记好的穴位上先注入0.5%利多卡因局部麻醉, 左手拇、食指夹紧或捏起皮肤, 右手执笔式持穿刺针, 对准穴位,迅速刺入, 缓慢送针,得气后,一边退针,一边用针心将羊肠线扒入组织内,拔针后用创口贴覆盖针眼处,1天后取下。( 3)每次选穴 23处,1015天埋线 1次,2个月为 1疗程。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0 页,共 10 页 - - - - - - -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