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基础(第2版)——教案.pdf

上传人:33****8 文档编号:26489614 上传时间:2022-07-17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182.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计学基础(第2版)——教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统计学基础(第2版)——教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计学基础(第2版)——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计学基础(第2版)——教案.pdf(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 统计学基础 (第 2 版)教案一、教案说明课程名称统计学基础授课对象高职高专经济类、管理类各专业授课学时总学时: 54 课时理论教学: 32 实训教学: 22 教案编写体例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重点和难点教法设计教学过程小结课后练习任务解析教学后记二、学时分配章节名称学时(理论 +实训)任务一认识统计4(2+2)任务二数据收集4(2+2)任务三数据整理与显示6(4+2)任务四数据特征的描述10(6+4)任务五抽样估计8(5+3)任务六统计指数8(5+3)任务七相关与回归分析6(3+3)任务八时间序列分析与预测8(5+3)合计54(32+22)2 三、各章节内容任务一认识统计(4 学时)教学目的

2、和要求本任务学习的目的是对统计有一个总体的认识,通过学习,要求了解统计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和基本的研究方法,了解统计工作的基本流程,了解统计数据的基本分类,掌握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教学重点和难点(1)统计学的学科性质; (2)统计学的研究对象; (3)统计数据的分类; ( 4)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教法设计本任务是统计学开篇,应结合实例讲解,多提问,多与学生互动。教学过程案例引入:通过案例统计助力Tesco 实现公司价值,引发学生思考,统计有什么用?统计可应用在哪些领域?一、统计的内涵1、统计的含义2、统计学的学科性质及研究对象2、统计工作的四个阶段3、统计数据的类型二、统计的基本职能三、统计

3、研究的方法四、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五、常用统计应用软件小结内容回顾, PPT要点回放,课后练习1.7 习题与实训任务解析教学后记任务二数据收集(4 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本任务学习的目的是对数据的来源以及获取数据的方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通过学习,要求了解二手数据的来源及二手数据的评价,掌握原始数据的收集方式与方法,能够根据调查任务编制统计调查方案、设计调查问卷。3 教学重点和难点(1)原始数据的收集方式和方法;(2)问卷设计技术教法设计调查方法的学习重在实践,(1)在介绍调查方法时,通过调查案例让学生体会恰当使用或者错误使用调查方法所带来的成功或者失败;(2)鼓励学生自己确定调查课题,进行调查方案

4、的设计和问卷的设计,实施调查,并在课堂交流中。教学过程(1)案例引入:通过案例收视率的背后,引发学生思考,怎样去开展一项统计调查?如何获取高质量的统计数据?一、统计数据的来源1、统计数据的间接来源什么二手数据?如何正确使用二手数据?2、统计数据的直接来源数据收集的方式:普查统计报表简单随机抽样抽样调查(重点讲)概率抽样等距离抽样(概率抽样、非概率抽样)分层抽样重点调查整群抽样典型调查便利抽样非概率抽样判断抽样配额抽样滚雪球抽样数据收集的方法:访问法:面访、邮寄问卷、电话访问、网上调查观察法实验法小结:内容回顾,PPT要点回放课后练习: 2.1.3 习题与实训教学后记教学过程(2)二、统计调查方

5、案1、统计调查方案的内容 2 、统计调查方案案例解析三、问卷设计 1 、问卷的含义4 2 、问卷的结构3、问卷设计的步骤4、问题的设计5、问题答案的设计6、问卷案例解析小结:内容回顾,PPT要点回放课后练习: 2.3.7 习题与实训教学后记任务解析任务三数据整理与显示(6 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本任务的目的是学习如何对调查来的数据进行归类整理,通过学习,要求了解数据整理的基本程序,掌握统计分组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品质数据和数值型数据的分组方法,能够根据数据的不同类型选择合适的图示方法,能够熟练运用Excel进行数据分组和绘图。教学重点和难点(1)数值型数据的分组、频数分布、图表显示;(2)分类

6、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在图表类型上的选择教法设计(1)以某一调查课题为例,说明从数据收集到数据整理在内容上的联系,并从中理解数据整理的任务;(2)以某一组数据为例,先引导学生完成整理的过程,再归纳数据整理的步骤;( 3)突出数据整理的Excel 的操作,让学生体会 Excel 在数据整理过程中的便利和快捷,通过多媒体展示Excel 操作路径。教学过程(1)案例引入:通过案例见证奇迹 ,引发学生思考,在完成一项调查之后,怎样进行数据的整理?以什么形式展示整理的结果?一、数据整理的程序1、数据预处理 2 、数据分类或分组 3 、图表显示二、统计分组1、统计分组的概念2、品质数据分组3、数值型数

7、据分组单项式分组组距式分组5 4、统计分组的形式三、频数分布1、频数分布的概念2、频数分布的编制3、频数分布的常见形式4、频数分布的Excel 操作小结:内容回顾,PPT要点回放课后练习: 3.3.5习题与实训教学后记教学过程(2)四、统计表和统计图1、统计表统计表的构成、统计表的种类、编制统计表应注意的问题 2 、统计图圆形图、条形图、环形图、茎叶图、箱线图、直方图、折线图等三、统计图表的 Excel 的操作小结:内容回顾,PPT要点回放课后练习: 3.4.4 习题与实训教学后记任务解析任务四数据特征的描述(10 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本任务的目的是学习如何用一些概括性的指标来描述调查总体的数

8、量特征,通过学习,要求掌握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的含义、种类和计算方法,掌握常用平均指标的类型、计算方法及适用条件,掌握常用变异指标的类型、计算方法和适用条件,能够利用Excel 中的函数对指标进行快速运算。教学重点和难点(1)如何选择恰当的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描述研究对象;(2)如何根据研究对象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平均指标或离散指标来反映研究总体的一般水平或离散程度。教法设计(1)通过现实中的经济指标判断来认识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2)对于集中趋势的测度,以不同分布类型的资料让学生学习从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中选择最佳代表值,学会识别数据的分布特点;(3)通过实例对比来说明不同离散指标的应用场合。教

9、学案例引入:通过2016 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部分内容) ,引发学生思考,可以用于描述研究对象总体数量特征的指标有哪些?这些指6 过程(1)标的区别是什么?一、总量与相对量的测度1、总量指标总量指标的含义、计量单位、种类 2 、相对指标相对指标的含义、计量单位、种类小结:内容回顾,PPT要点回放课后练习: 4.1.3习题与实训教学后记教学过程(2)二、集中趋势的测定1、集中趋势的含义 2、集中趋势的度量方法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几何平均数 3 、集中趋势度量指标的Excel 操作小结:内容回顾,PPT要点回放课后练习: 4.2.4 习题与实训教学后记教学过程(3)

10、三、离散程度的测度 1 、离散程度的含义 2 、离散程度的度量方法异众比率、四分位差、极差、平均差、标准差、离散系数 3 、数据的标准化 4 、离散程度度量指标的Excel 操作小结:内容回顾,PPT要点回放课后练习: 4.3.5 习题与实训教学后记任务解析任务五抽样估计(8 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本任务的目的是学习如何利用样本信息对总体的数量特征进行估计,通过学习,要求了解常用的抽样方法及其区别,掌握总体均值的区间估计方法和总体比例的区间估计方法,了解影响样本量的主要因素,掌握简单随机抽样条件下样本量的确定方法。教学重点(1)概率抽样的理解; ( 2)抽样误差的理解; (3)总体均值的区间估计

11、和7 和难点总体比例的区间估计。教法设计抽样估计涉及数理统计学的知识较多,原理较为抽象, 学习难度提高, 因此,(1)讲解尽量通俗、简洁;(2)减少抽象的理论介绍,不做公式推导;( 3)多举例子,引导学生掌握解题的思路和步骤。教学过程(1)案例引入:通过案例从“登记失业率”到“调查失业率” ,引发学生思考,在抽样调查中,怎样通过正确选择抽样方法、控制抽样过程的质量等环节保证抽样结果的准确性?一、抽样与抽样分布1、抽样估计的含义 2 、抽样方法概率抽样方法和非概率抽样方法 3 、抽样估计的基本概念 4 、抽样分布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样本比例的抽样分布 5 、样本抽取的Excel 操作小结:内容回

12、顾,PPT要点回放课后练习: 5.1.6习题与实训教学后记教学过程(2)二、参数估计的方法1、点估计 2 、区间估计及其原理3、总体均值的区间估计 4 、总体比例的区间估计 5 、区间估计的Excel 操作小结:内容回顾,PPT要点回放课后练习: 5.2.6 习题与实训教学后记教学过程(3)三、必要样本量的确定 1 、影响必要样本量的因素 2 、简单随机抽样条件下样本容量的确定小结:内容回顾,PPT要点回放课后练习: 5.3.3 习题与实训教学后记任务解析8 任务六统计指数(8 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本任务的目的是学习如何反映研究对象的动态变化,通过学习,要求掌握统计指数的含义,掌握总指数的两种

13、计算方法综合指数法和平均指数法的计算原理和具体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解释总指数的计算结果,掌握指数法因素分析的原理和分析方法。教学重点和难点(1)综合指数的编制; (2)平均指数的编制; (3)指数法因素分析。教法设计统计指数是统计学中较难掌握的一部分,尤其是因素分析部分。因此,讲授这部分内容的原则是,讲少讲透,不能面面俱到,结合具体实例带入公式符号,增加与学生的互动。教学过程(1)案例引入:通过股票价格指数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引发学生思考,现实经济生活中的指数是怎样计算的?一、统计指数的含义和分类1、统计指数的含义 2 、统计指数的作用 3 、统计指数的分类小结:内容回顾,PPT要点回放课后练习

14、: 6.1.4习题与实训教学后记教学过程(2)二、综合指数1、综合指数的编制原理 2 、综合指数的计算形式3、综合指数计算的Excel 操作小结:内容回顾,PPT要点回放课后练习: 6.2.4 习题与实训教学后记教学过程(3)三、平均指数 1 、平均指数的编制原理 2 、平均指数的计算形式 3 、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的区别 4 、平均指数计算的Excel 操作小结:内容回顾,PPT要点回放课后练习: 6.3.5 习题与实训9 教学后记教学过程(4)四、指数因素分析法 1 、指数体系 2 、因素分析 3 、总量指标两因素分析 4 、总量指标多因素分析 5 、平均指标两因素分析小结:内容回顾,PPT

15、要点回放课后练习: 6.4.6习题与实训教学后记任务解析任务七相关与回归分析(6 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本任务的目的是学习如何了解变量之间是否具有相关关系以及如何测定变量之间的数量依存关系,通过学习,要求掌握相关关系的判断方法,掌握一元线性回归的原理及Excel 实现方法,能正确解释一元线性回归的结果,了解多元线性回归的原理及回归结果解释。教学重点和难点(1)相关关系的判断; (2)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及回归结果解释。教法设计相关和回归是研究社会经济变量之间关系的常用方法,相关关系大量存在,但人们往往会落入伪相关的陷阱中,并进一步得到伪回归的结果。因此,讲授这部分内容,应多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一些

16、现象进行相关关系的辨析,利用图形直观地了解变量间的相关形态,应突出回归分析中的Excel 操作及其结果的解读,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教学过程(1)案例引入:通过引入恩格尔系数,引发学生思考,什么样的关系才是相关关系?如何分析变量之间的数量依存关系?一、相关关系1、相关关系的含义 2 、相关关系的类型 3 、相关关系的判断方法 4 、用 Excel 绘制散点图、计算相关系数小结:内容回顾,PPT要点回放课后练习: 7.1.5习题与实训教学后记10 教学过程(2)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1、回归分析的含义 2 、一元线性回归方程3、参数的最小二乘估计 4 、拟合优度与显著性检验 5 、一元线性回归预测 6

17、 、一元线性回归的Excel 操作小结:内容回顾,PPT要点回放课后练习: 7.2.7 习题与实训教学后记教学过程(3)三、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1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2 、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 3 、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小结:内容回顾,PPT要点回放课后练习: 7.3.4 习题与实训教学后记任务解析任务八时间序列分析与预测(8 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本任务的目的是学习如何反映变量在较长时间内的变动特征和变动规律以及如何进行外推预测,通过学习,要求了解时间序列分析的意义以及时间序列的影响因素,掌握时间序列的图形描述方法和指标描述方法,掌握常用的时间序列外推预测方法,掌握季节变动规律的

18、测定方法及预测方法。教学重点和难点(1)时间序列的图形描述和指标描述;(2)时间序列外推预测的主要方法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线性趋势预测法;( 3)季节指数及季节指数预测法。教法设计时间序列分析是经济活动分析中非常常见的分析类型,这基于人们这样一个基本的认识:现象的过去会影响到未来。所以,怎样认识现象在过去的变化特点和变化规律,怎样根据已存惯性推测未来,就是时间序列分析所要解决的问题。讲授这部分内容,应结合实例引导学生学习时间序列的描述方法;结合实例说明趋势外推预测及季节预测的适用条件和步骤;加强Excel操作,让学生体会Excel 操作的便利,从而把注意力转向对问题的理解。11 教学过程(

19、1)案例引入:给出我国20002016 年全国国内出游人数和国内旅游收入时间序列资料,引发学生思考,如何描述我国2000 2016 年期间国内出游人数和国内旅游收入的动态变化特征?如何对2020 年的国内出游人数和国内旅游收入进行预测?一、时间序列的描述1、时间序列的含义 2 、时间序列的影响因素 3 、时间序列的图形描述 4 、时间序列的指标描述 5 、时间序列描述的Excel 操作小结:内容回顾,PPT要点回放课后练习: 8.1.6习题与实训教学后记教学过程(2)二、趋势外推预测1、时间序列预测方法 2 、时间序列预测的程序3、移动平均预测 4 、指数平滑预测 5 、线性趋势预测 6 、外推预测的Excel 操作小结:内容回顾,PPT要点回放课后练习: 8.2.7 习题与实训教学后记教学过程(3)三、季节变动预测 1 、季节指数的计算 2 、季节指数预测 3 、Excel 操作小结:内容回顾,PPT要点回放课后练习: 8.3.4 习题与实训教学后记任务解析2017 年 9 月 19 日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