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表格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表格设计.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课题11春课 时4课时课型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直至背诵。2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3品味文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语言。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直至背诵。(2)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教学难点:品味文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语言。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第一课时一、检查预习。二、导入 1作家作品简介。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土。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五四”初年即创作新诗。后来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转向散文写作,并开始研究中国
2、古典文学。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春大致写于1928年至1937年,朱自清在写此文时,已经没有初期创作诗文时的那种淡淡的哀怨的情调,而是鲜明地表现出新鲜的格调和欢乐的情绪。在大自然中,他发现了美和希望,于是欣喜万状,写下了著名的散文精品春,反映了他对美的追求,对光明的向往,表达了他对未来的希望,流露了积极进取的精神。 2导语。 这篇散文以诗的笔调,描绘了花卉争荣、生机勃勃的春天的图画,赞美、抒唱春的创造力和带给人们以无限希望,从而激励人们在大好春光里辛勤劳作,奋然向前。这篇作品可以说是一首抒情诗,一幅风景画,是一曲春的赞歌。 三、正课 1反复诵读
3、课文。诵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特别是学习文学作品,更要在诵读中体会其美感。诵读可分几个步骤进行:一是认知性朗读,目的是读准字音,疏通字词。二是感知性朗读,目的是了解课文内容,对课文有一个整体感知。三是涵泳性阅读,深入到作品的意境之中,细细地涵泳品味,可采用默读与朗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阅读。四是声情并茂地朗读,力求传达出作品的意境、风格与美感。2探究质疑:请给文章分段并归纳段意,理清作者的思路。 讨论并归纳: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段意:盼春。 第二部分:从“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到“有的是希望。”段意:绘春。描绘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五个
4、画面。 第三部分:从“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到完。段意:赞春这三个部分的顺序和作者思想感情的发展是一致的。春天尚未来临,热切地盼望她的到来;待到她降临人间之后,则尽情地欣赏这美好的大地回春的景象;最后以赞美作结,用三个比喻句颂扬春天,深化题旨。第二课时 3探究质疑:第一自然段写盼春,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讨论并归纳: (1)“盼望着,盼望着”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盼春心切的强烈感情。 (2)“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把物当作人的动作行为来写,这叫拟人。宣告春天将到的喜悦之情。 4探究质疑;“一切”这个自然段是怎样描写春天的? 讨论并归纳:这个自然段宏观勾勒春天。先写“
5、一切”画出春的万物苏醒的轮廓,再用“朗润”写春山的光泽;用“涨”写春水涣涣;用“红”写春日暖人。这三个“起来了”照应“刚睡醒of张开了眼”。为下文细致的描绘张本。 5探究质疑:这段话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讨论并归纳:运用拟人,勾勒出春天的勃勃生机。 6探究质疑:春草图中作者怎样描绘小草的? 讨论并归纳: (1)用“偷偷”“钻”写春草的情态; (2)用“嫩嫩的”写春草的质地; (3)用“绿绿的”写春草的色泽; (4)用“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写春草的长势。 7探究质疑:“钻”和“偷偷地”用得好,说说好在哪里? 讨论并归纳:“钻”既表现春草冲破土层的挤劲,又用“偷偷地”修饰,形容它不知不觉
6、地出现,生动地表明春草的活力。 8探究质疑:“嫩嫩的、绿绿的”是修饰小草的,按正常的语序应该放在“小草”的前边,作者却将它们放在句末,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讨论并归纳:把它们放在句末,强调小草的质地和颜色的特征。9探究质疑:写春草为什么又写“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讨论并归纳:通过小孩在草上兴致勃勃地嬉戏侧面衬托春草勃发给人的欢乐。10探究质疑:“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写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写人在草上的感受,表达喜爱春草的感情。 11探究质疑:作者是怎样描绘春花图的? 讨论并归纳: (1)“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写花朵多; (2)“红的像火,粉
7、的像霞,白的像雪”写花色艳; (3)“花里带着甜味儿”写花味甜; (4)“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由眼前的春花,联想到秋实; (5)写蜂闹蝶舞侧面衬托春花的竞相开放,万紫千红、香味浓郁; (6)“野花遍地是”写野花的多;“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不仅写出野花的多,而且描绘出闪闪发光轻轻摆动的明丽色彩。 12探究质疑: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讨论并归纳:(1)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用拟人,写出了春花竞相开放的情景。 (2)“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用比喻、排比,写出了春花争艳、万紫千红的情景。 (3)“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用
8、比喻、拟人,写出野花多、闪闪发光、轻轻摆动的情景。 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把春花描绘得更加生动、形象、具体。13探究质疑:“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如果把“闹”换成“叫”好不好? 讨论并归纳:不好。因为蜜蜂的嗡嗡声音不是从嘴巴里“叫”出来的,而是振动翅膀发出的声音,所以不能用“叫”;而且用“闹”不仅有声响,还呈现出一派喧闹沸腾的热闹景象,一个“闹”字,境界全出。14探究质疑:如果把这段文字分成两层,应怎样分?各写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 第一层:从开头到“大小蝴蝶飞来飞去”。 写树上的花(木本的花)。 第二层:从“野花遍地是”到本段完。写遍地野花(草本的花)。 四、小结 描写景物要
9、抓住特征,如春草图,抓住春草的情态、质地、色泽、长势来写。如春花图,则抓住春花的多、艳、甜的特征来写。还可以运用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描绘景物特点,抒发作者的感情。五、板书 (一)盼春(二)绘春(三)赞春。六、作业第三课时一、预习 1朗读、背诵全文。 2就课文不理解之处质疑。二、导入 1检查朗读、背诵情况。 2上节课我们探究了春草图和春花图,这节课我们再来探究以下课文。三、正课 1探究质疑:观察景物必须“五官开放”通过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等感受景物的美。如“春花图”“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是视觉感受;“花里带着甜味儿”是嗅觉感受;“蜜蜂嗡嗡地闹着”是听觉感受;“闭了眼,树上
10、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则是幻觉。请分析,“春风图”从哪些感觉写出春风的什么特征? 讨论并归纳: (1)“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从触觉写出春风的温柔; (2)“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空气里酝酿”从嗅觉写出春风的芳香; (3)“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成天嘹亮地响着”从视觉、听觉写出春风的和悦。 这段文字从触觉、嗅觉、视觉、听觉等方面,把无形、无味、无色的春风写得有声有味,有情有感。 2探究质疑:“春风图”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讨论并归纳: (1)“吹面不寒杨柳风”运用引用、借代,写出春风的温暖。 (2)“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运用比喻、拟人,写出春风的
11、温柔。(3)“(鸟儿)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运用拟人,写鸟儿迎春的欢悦。第四课时 3探究质疑:“春雨图”如何抓住春雨的特征来写的?讨论并归纳: (1)“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写出春雨的经常; (2)“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写出春雨的细密; (3)“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写出春雨的轻盈; (4)“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写春雨的润物。 4探究质疑:“春雨图”按什么顺序描写的? 讨论并归纳:从静景到动态,从物到人,由近到远。 5探究质疑:“春雨图”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讨论并归纳: (1)“像
12、牛毛,像花针,像细丝”用博喻、排比,写出春雨多、细、密的特征。 (2)“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用拟人烘托出乡村的安静而和平。 6探究质疑:文章怎样描写“迎春图”? 讨论并归纳:由景及人,从天上的风筝写到地上的孩子;蜗居在屋子里一冬的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春到人欢,舒活舒活筋骨,抖搂抖搂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春天充满着希望,因为“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7探究质疑:文章引用“一年之计在于春”这个俗语有什么好处? 讨论并归纳:引用俗语启迪人们:抓紧春光努力工作,奋发向上。体现了文章的主旨。 8探究质疑:末尾三段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起什么作用? 讨论并归纳:运用LC喻,赞美春天蓬勃的生命力,强调它的“新”“美”“力”。 9探究质疑:这三个比喻各自成段,看看它们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讨论并归纳:结尾三个句子,不仅比喻巧,意义深,而且分行排列,先后有序。这三句顺序从“娃娃”到“小姑娘”到“青年”,形象地点明了春天的成长进程。所以顺序不能颠倒。 10探究质疑:你还能用别的比喻赞美春天吗? 讨论并归纳:可各抒己见。四、小结黑板完成预习习题学生诵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探究问题。朗读背诵课文。讨论归纳。探究质疑。板书设计反思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