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棋类活动对幼儿的意志力的培养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棋类活动对幼儿的意志力的培养 (2).doc(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浅谈棋类活动对幼儿的意志力的培养 所谓意志就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自身的行动,克服困难,去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突出表现形式,也是把某种道德形成坚持到底的精神力量。它的重要作用在于能促使人们排除干扰和障碍,将自己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化为道德行为。 曾有人说过棋类活动不是供意志薄弱的人下的,它是科学艺术,竞技的结晶,它既能培养意志,又能锻炼人的心理素质,锻炼人的意志品质。众所周知:孩子是好动的,而下棋又是一种安静游戏。如何使两者统一起来?让一个调皮的孩子自觉的下完一整盘棋,这是每一个老师的疑问,可事实证明我们的疑问是多余的,恰恰幼儿能在下棋的过程中具有明确的
2、目的赢。为了赢对方,可以不受外界的影响专心的对付别人,有目的、有计划的达到要求。就拿我班最调皮的许泽来说,只要是接触过他的老师没有一个不叫头疼的。但就是这么一个让人头疼的孩子,在下棋的时候却能安安静静的下完一整盘棋,而是一坐就是半个多小时。有一次我开玩笑问他:“为什么平时你总是特别调皮,象一只小猴子,可是一到了下棋的时候就成了一只小白兔了呢?”他认真的回答我“因为下棋的时候我要动脑筋,想办法赢别人,如果思想开小差就会被别人赢去了,所以就没有办法调皮。”这就是下棋对幼儿意志力培养的有效证明。 那么我们老师应如何抓住棋类活动对幼儿进行意志力的培养呢? 一 激发兴趣 大家都知道古代“学弈”的故事:两
3、个孩子一块儿听老师讲下棋的知识,两个孩子都很聪明,但是听讲情况大不相同。一个专心致志,只听老师讲解,任何事情也干扰不了他;而另一个心里总想着有大雁从天空飞过。想着用箭把它射下来炖肉吃。结果,前一个学得非常出色,后一个学得稀里糊涂。同样是聪明的孩子,为什么出现两种结果?是意志品质不同。前一个孩子任务明确,自觉性强,自制力强,能够坚持到底。后一个自控能力差,不善于支配和控制自己的行为,因此会产生这样的情况。在我们周围的许多孩子都会有后面一个孩子的现象。这与幼儿意志力发展有关。如何培养孩子的意志力,能象前一个孩子一样专心致志的学习呢?我认为一定要做到“从兴趣中来,在快乐中获得超前的发展。” 1采用游
4、戏方法。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当一个孩子对某项活动怀有浓厚的兴趣或学习的热情时,他就会孜孜以求、持之弥坚,养成克服困难的勇气。下棋是一门较深奥的智力游戏,如果我们只是单纯性的讲解、分析,把我们的知识经验一味的灌输给孩子们,那他们一定会象故事中那个只想着射雁炖肉的孩子一样学的稀里糊涂,或是不愿意下棋,在实践中我采用了游戏化的方法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就拿我们学棋中最常见的“双重攻击”战术来分析,如果我们只是理论性的讲解,“用一子同时攻击对方两个棋子,而且这两个棋子只能逃一个,另一个肯定要被吃掉”这样效果肯定不好。利用“猫捉老鼠”的游戏,“聪明的小猫总能找到一个好地方,可以一
5、下子攻击两个老鼠,如果一个老鼠逃走了,另一个肯定被抓住。”生动活泼的教具加上有趣的情节,立刻引起孩子们的注意,大家热情的帮助小猫抓老鼠,即学会了“双重攻击”战术又开心。整个活动让孩子们觉得意犹未尽,没有一个小朋友愿意放弃学习的机会,都能坚持到底,学得非常出色。2师幼互动、生生互动。开始实施时,我对我班中的小朋友进行了一次测试,发现真正喜欢下棋的小朋友只占班级人数的10%左右,为了使更多的小朋友对棋类活动有兴趣,我一方面利用棋类活动和早上来园、午餐后的一小段时间,坐下来 和幼儿一起下各种他们感兴趣的棋,如:飞行棋,军旗等,因为我知道,小朋友只有学会了下棋的方法,才会激起更高的兴趣。另一方面,我还
6、鼓励幼儿互相对弈,通过小朋友互动的方法,来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发现,许多小朋友,尤其是一些男小朋友对下棋产生了较浓厚的兴趣,他们一有空,就会三五成群的在桌上、地上下起棋来,不仅会用正确的方法走棋,而且还能遵守下棋的规则,做到落子无悔,即使输了也没有谁会耍赖,而是嚷嚷再来一盘,颇有一种不服输的劲头。3创造环境。纲要中指出:环境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社会、心理条件的综合,是儿童发展的资源。创设环境营造氛围,让每一个孩子置身于特定的环境中陶冶情操激发兴趣。如“我和大师学棋”、“快乐的国际象棋王国”、“棋宝宝变魔术”、“车马赛跑”等环境布置给幼儿带来无限遐想,更激励幼儿奋发向上
7、。幼儿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不仅增强了对棋子的认识,同时也充分领悟到下棋赋予人的一种精神力量、一种要努力到底的意志。二 精神鼓励,正视困难。 在做每一件事的时候,孩子们总会碰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何况是有难度的棋类活动呢,遇到困难怎么办呢?俗话说:“困难是意志的磨刀石,正是在困难的自觉调节行为的过程中,人的意志才能得到磨练。”心理学家认为,意志也是教育的结果。在棋类活动中孩子碰到了困难,如果是幼儿通过努力可以克服的,我们要想各种方法要求他们去正视困难,克服困难。在刚学下棋那些曰子里,我发现几乎所有的孩子对下棋的输赢结果都不怎么在意,但随着幼儿年龄的不断增大,在一些孩子的身上出现了输了就垂头丧气,不
8、愿意再下的现象。如东东小朋友,他是我班的识字大王,讲起故事来头头是道,但让他下棋却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不是他不想下,而是下输后的那种挫败感让他看到别人下棋就躲得远远的,连看也不愿意看一眼。为了重拾东东的自信心,我利用他早上来园比较早的时间,请他来“教”我下棋,在下棋时我不断鼓励他。如“东东真行”,“你真象个下棋高手”,“好样的”,甚至是老师的一个大拇指,一个微笑,一个赞叹的眼神都会给他更大的信心继续下去。并在活动结束时,告诉小朋友今天我又学会了走哪只棋,这都是东东教我的。在这种强有力的鼓励中,幼儿顽强的意志也在一点一滴的树立起来了。可有些家长见孩子下棋时稍有疏忽、无兴趣、结果不理想,就责怪、加
9、压,这样一来反而适得其反,使孩子一看见下棋就产生厌烦心理,更别谈意志培养了。三 树立榜样小朋友很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下棋时总会东张西望。针对出现的这一情况,我进行了分析,如果强迫孩子下完一盘棋,也许会引起适得其反的效果。因此,我结合幼儿年龄特征,采取了树立榜样的方法,班中的昊昊小朋友是人人皆知的小棋手,不少小朋友都很佩服他,为此,我常常以他为例,并结合一些坚持到底就会成功的小故事,让幼儿知道:不管做什么事只要认认真真有始有终,就一定会取得进步。除此以外,平时我也增加了与幼儿对弈的时间,不少小朋友在刚刚学会走棋的时候,特别乐意和老师一起下棋,我也正好利用这个机会,以身作则,做好孩子的表率。尽管
10、有时,孩子们会感觉有坚持的困难,但是,走出一步好棋后的自豪感会支持他克服困难,和大家分享快乐、度过难关,而在不知不觉的过程中,其行为的坚持获得发展,意志获得发展。通过一段时间的引导,让我欣喜的是,小朋友不仅在棋类活动中的意志增强了,而且在其他活动中也有所体现。四 适宜指导 能否使棋类游戏真正达到预期的目标,教师对幼儿游戏的指导尤为重要,切忌把一盒棋交给幼儿,没有任何指导,让他随心所欲的玩,而是要给与一定的指导,并且要讲究指导的方法和艺术。如在教学中我多采用诱导性练习方法鼓励表扬幼儿,使幼儿获得更坚强的意志,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的教学方法。在游戏过程中,一般应让幼儿独立的开展游戏
11、,当孩子提出请求帮助时,应注意幼儿玩的情况,了解问题所在,和幼儿一起动脑筋想办法解决,不要越俎代庖。这样有助于培养幼儿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关键的是使幼儿认识到克服困难是件很光荣的事情。 通过下棋我发现幼儿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一)幼儿的独立性得到了增强。现在的孩子依赖性强,独立性比较差。但现在我班幼儿每天都能摆脱父母的帮助,独立进园进班进行活动;在遇到困难时不再哭闹,也懂得勇敢地求助于老师、同伴及保育员;生活自理能力也得到了发展:如幼儿能自己独立地穿脱衣服、会解会扣扣子、会穿鞋子、会折叠衣服、能独立地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等;在活动中能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并开始较主动地寻求同伴的合作和帮
12、助。(二)幼儿的控制能力、坚持性得到了初步的发展。我班幼儿好动,注意力不稳定,坚持性则更差。但通过棋类活动,幼儿在这方面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如他们现在能较积极稳定地进行学习活动,并在活动中建立了初步的常规意识;特别在进行棋类活动时,幼儿能坚持参加短时间的练习,并在练习时能基本完成老师的要求。(三)幼儿的自信心在逐步树立起来。通过每月一次的“下棋小高手”评比活动,使我们的孩子有了明确的目标,并且愿意朝这个目标去努力,而在进行展示时,他们现在能勇敢自信地站在舞台上,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并在这种展示中获得成功感和满足感。(四)幼儿的抗挫折意识初步建立。幼儿极易在挫折面前放弃,这是他们很明显的年龄特征。
13、但通过棋类活动的开展,幼儿的抗挫折意识也在建立起来:如幼儿在学系鞋带时,虽然一次一次的失败,但在老师的帮助下,仍能坚持练习,直到取得成功;在练习有一定难度的舞蹈动作时,幼儿也能很有耐心地反复练习,不断地探索和学习;在进行下棋练习时,对有难度的,更能在老师的引导下一遍一遍的学和练。幼儿在一次次的失败和成功中体验到胜利的喜悦,而这种喜悦会使幼儿更有信心去面对困难和挫折。鲁迅先生说过:“看今天的孩子,便可预料二十年后中国的情形。”作为老师,我们更应该深刻地认识到幼儿良好意志的最终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也具有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因而,意志力的培养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而这一点也明确地告诉我们,还有更多的问题等着我们去探索、去研究、去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