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小学儿童文学作品教学之我见】小学语文要教什么之我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小学儿童文学作品教学之我见】小学语文要教什么之我见.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最新【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小学儿童文学作品教学之我见】小学语文要教什么之我见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小学儿童文学作品教学之我见儿童文学作品源于儿童生活,语言浅显易懂,富有情趣,育人于简短的故事描述中,深受少年儿童的喜爱。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儿童文学类作品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尤其是低年级语文教材中,几乎每个单元都有儿童文学作品。因此可以说儿童文学作品在小学语文教育中, 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回忆自己的教学实践与思考,我觉得这类作品在当今的小学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困境。一、部分儿童文学作品不太适合儿童阅读只要留意,不难发现,小学教材中的部分儿童文学作品并不太适合儿童阅读。选文有的缺乏时代感,脱离儿童的生活
2、实际,不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而且偏离年级特点;有的过多地强调教育性,使得入选的儿童文学作品缺乏审美性;有的缺乏童趣,过于抽象,经不起推敲;有的成人化倾向比较严重。不能否认很多儿童文学作品是文学中的精品,经久不衰,是文化瑰宝,但并不是说所有的儿童文学作品都适合现在的孩子。现在的孩子的生活与我们那个时代已大不相同,无论从生活环境、精神生活到理想愿望都可能发生了重大改变。但还是老套的儿童作品从思想内容上违背了现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不能对孩子形成积极健康的影响。二、教师对儿童文学模棱两可、似是而非。儿童文学的文体范围特别广泛,各种文体的内部特征及其重要性不尽相同。例如,童话这一古老的文学样式,是
3、一种有浓重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儿童小说则是为少年儿童所喜欢,易于被他们接受的,并且有助于他们成长的小说,同时应该具有人物、情节、环节这三要素。儿童散文篇幅短小、文情并茂,以真人真实为素材,真实地抒发作者真实的心灵感受和生活体验。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对儿童文学作品之间不同文体特征的掌握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作为教科书的直接使用者引导学生阅读文本的教师,有的对此并不十分明晰。此外,作家的人生经历以及创作风格都能帮助教师很好地理解文章以及创作特点,并且引导学生拓展课外阅读等活动。教师有必要对这些内容给予关注和掌握,这也应该是教师知识结构中的必要成分。而目前教师阅读量偏低,不容乐观。如果教师对儿童文
4、学的文体特征还处于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状态,也就很难引导学生对儿童文学进行学习,当然就不利于发挥儿童文学的功能和作用。三、教学停滞于社会主题,与儿童生活相悖。请先看一个案例:著名的童话作品卖火柴的小女孩结尾是这样写的:“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两个“幸福”给我们留下了思考与想象的空间,有一位教师是这样教学的:师:“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对这句话中的两个“幸福”,你是怎么理解的?生:这句话中第一个“幸福”的意思是小女孩临死时是幸福的,她是在看到许多美丽的东西的幻觉中死去的。第二个“幸福”的意思是小女孩死了
5、就幸福了,就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了。这里的“幸福”实际就是反语,真正的意思是受罪和死亡。师:从文章的结尾中,你能体会出作者包含着什么样的情感?生:文章的结尾饱含了作者对小女孩悲惨命运的同情,对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在过去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中小学文学作品教学,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多采用单一的社会学视角,特别注重具体文本与文章作者、社会环境的关系,以及作品产生的历史性社会价值,“社会主题”成为文本解读的出发点和归宿。但社会发展到当今的多元时代,如果仍然这样单一地解读文本的主题,显然误入了它的局限性和狭隘性:忘却了教师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忘却了学生的真切体验,忘却了这是一篇引人思考的童话作品。像
6、这篇饱蘸情感令人凄楚的童话,其实不需要老师去特别强调政治性的批判意义,因为作品的意义不止于此,要让学生有更广阔的解读空间,表达出他们自己不同的想象和理解。思维定势且偏重政治化的主题先行的阅读教学,过去已经给我们的文学教育带来了无法弥补的创伤,现在其影响依然存在着,需要正确的引导和面对。儿童诗、童话、寓言、散文尽管教学方法不尽相同,但作为儿童文学体裁作品,在教学上仍然存在着一些共同的策略和方法。 第一,自主阅读尊重学生感受。教儿童文学作品,我们要用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来教,形式可以多样化,教师应该少一点说教,多一点引导,让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并尊重他们的独特感悟。窦桂梅老师在教卖火柴的小女孩时
7、就大胆地打破传统,超越既往的主题定位,既从现实的角度理解这是一个不幸的故事,也从文化的角度理解这是一个幸福的故事,在尊重儿童独特理解的基础上,让儿童体会到,我们不是一个廉价的同情者,而是一个反思者,能够在小姑娘“幸福”的死去中,懂得如何面对苦难,汲取怎样活着的勇气和力量。我们应该学习窦老师的做法,一方面教师自己要多角度解读文本,另一方面要尊重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当然前提是合理,合乎道德。如教邯郸学步,让学生说说想对那个燕国人说些什么,我班的学生有的说:“走路只要稳当、不摔跤就行,不必要好看。”还有的说:“你要学就学一个人走路,这样东学西学,怎么学得好呢?”我对这些说法都给予了肯定。在教学中,我还喜欢用“批注式阅读法”,就是让学生一边读一边将文中的重点、难点、趣点找出来,标上特定的记号。徐特立先生有句名言:“不动笔墨不读书。”实践证明,这种阅读法对于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是有效的。 推荐访问: 第 5 页 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