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社区护理学-第7章 社区妇女保健与护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社区护理学-第7章 社区妇女保健与护理.doc(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社区护理学(一)第七章社区妇女保健与护理第一节社区妇女保健概述一、妇女保健的目的及服务范围(一)妇女保健的目的及意义社区妇女保健:是指以维护和促进妇女健康为目的,以预防为主,以保健为中心,以基层为重点,以社区妇女为对象,防治结合,开展以生殖健康为核心的保健工作。目的:提高和维护妇女身心健康为目标。意义:提高妇女的自我保健意识,维护和促进妇女的身心健康,对促进家庭和谐幸福、提高国家人口素质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二)妇女保健的服务范围1.妇女各期保健(1)青春期保健:青春期是指月经初潮到性器官发育成熟的时期。保健重点为针对青春期少女进行性教育,经期卫生指导、心理卫生指导、培养良好的生活
2、习惯等。(2)围婚期保健:围婚期是指从择偶到婚后受孕前的一段时间,包括婚前、新婚和孕前3个阶段。围婚期保健是指围绕结婚前后,为保证健康婚配、婚后防止遗传性疾病的延续和出生缺陷的发生,保证婚配双方及下一代的健康所开展的一系列保健服务。(3)孕产期保健:孕产期保健是指从怀孕开始至产后42天为孕产妇所提供的一系列保健服务,孕期保健包括对孕妇进行日常生活指导,开展产前检查、孕期常见问题指导等;产褥期保健包括对产褥期妇女开展产后访视、产后保健指导、新生儿护理指导、产褥期常见问题指导等。(4)围绝经期保健:围绝经期是指绝经前后的一段时间,从开始出现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生物学和临床特征起至最后1次月经后1年
3、。在此阶段主要围绕围绝经期妇女生理、心理变化特点开展健康教育、保健指导或咨询,对围绝经期常见病开展普查普治,提高围绝经期妇女的生命质量。(5)绝经后保健:绝经后,妇女的生殖功能丧失,雌激素减少,生殖器官变化显著,容易患生殖系统疾病及雌激素水平降低所导致的相关疾病。此阶段需开展常见妇科病、低雌激素相关疾病的防治等保健工作。2.计划生育技术指导服务包括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咨询及与计划生育有关的临床医疗服务。普及生殖健康知识、生育控制知识和技术,避免生得过早、过多、过晚、过密及计划外妊娠,保护妇女的生殖健康。3.妇女劳动保护国务院制定了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明确了妇女在经期、孕期、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劳动范
4、围。4.妇女常见病的普查普治定期对妇女开展常见病的普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有利于降低常见病的发病率,提高治愈率和存活率,提高妇女的生活质量。二、妇女保健工作方法及组织机构(一)妇女保健的工作方法开展妇女保健主要有以下方法:加强三级妇幼保健网(市、镇、村三级妇幼保健网)的建设,有计划地培训和复训专业队伍,提高专业队伍的专业技能水平;开展调查研究,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和防治措施;广泛进行社会宣传,普及卫生宣传教育;建立或健全有关规章制度,加强检查督促,以提高妇女保健工作质量。(二)妇女保健的组织机构妇女保健机构包括:妇幼卫生行政机构、妇幼保健专业机构、妇幼保健基层组织、妇幼保健网。1.
5、妇幼卫生行政机构国家卫生计生委设妇幼卫生司;各省、市、自治区卫生计生委设妇幼卫生处;地、市(州、盟)卫生局设妇幼卫生科(组);县卫生局设妇幼保健所,区卫生院设妇幼保健组。2.妇幼保健专业机构妇幼保健专业机构包括各级妇幼保健院、所、站、队。凡设有正式床位机构统称“院”,凡不设床位但开展门诊业务的机构统称“所”,既不设床位又不开展门诊,机构统称“站”。3.妇幼保健基层组织妇幼保健基层组织包括城市的社区卫生中心、农村的乡卫生院,以及农场、大工厂的职工医院等基层卫生机构内的妇幼保健组。4.妇幼保健网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三级妇幼保健网,以市妇幼保健机构为龙头、镇级医疗卫生机构(包括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
6、中心)为枢纽、村级医疗卫生机构(包括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为网底、市级综合医疗机构和相关科研教学机构为技术补充。第二节不同发展时期妇女保健指导一、围婚期保健指导围婚期:是指从确定婚姻对象到婚后受孕为止的一段时期,包括婚前、新婚、孕前3个阶段。围婚期保健:是指围绕结婚前后为保障婚配双方及其后代的健康所进行的一系列工作,包括婚前保健、婚后卫生指导、孕前保健。(一)婚前保健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第七条规定,婚前保健服务技术的内容包括婚前医学检查、婚前卫生指导、婚前卫生咨询。1.婚前医学检查:婚前医学检查是对准备结婚的男女双方针对可能患影响结婚和生育的疾病进行检查,其目的是保证健康的婚配,避免在
7、医学上发生不适当的婚配,防止一些疾病的传播,尤其是遗传性疾病,以利于婚配双方和后代的健康。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第八条规定,婚前医学检查的主要疾病包括:严重遗传性疾病,由先天遗传因素所致,目前无有效治疗方法,子代再发风险高,无法进行产前诊断,医学上认为不宜生育的疾病。指定传染病,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淋病、梅毒以及医学上认为影响结婚和生育的其他传染病。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型精神病以及其他重型精神病。其他与婚育有关的疾病,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和生殖系统疾病等。婚前医学检查项目主要包括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实验室检查。(1)询问病史:包括以下内容
8、双方是否近亲。双方健康史,尤其是与婚育密切相关的一些疾病史,如各种传染病、遗传性疾病、精神疾病、重要脏器疾病等。个人史,有无影响生育的工作、生活环境、烟酒嗜好、饮食习惯等。月经史,询问初潮年龄、月经周期、经期、经量、伴随症状、末次月经等。婚育史,再婚者了解其生育史,重点了解有无死胎、畸形儿的分娩史,有无多次自然流产史等不良孕产史。家族史,遗传病史及其他家系内有关的疾病。(2)体格检查:全身检查,注意观察身材、容貌有无特殊性等;生殖器官及第二性征的检查。(3)辅助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梅毒筛查、乙肝表面抗原、女性阴道分泌物常规、男性精液常规等。2.婚前卫生指导对准备结婚的男女双方进行以生
9、殖健康为核心,与婚育有关的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婚前卫生指导采用集中宣教、个别指导、提供资料等形式,对男女双方进行性卫生知识、生育知识和遗传病知识的教育。3.婚前卫生咨询针对医学检查发现的异常情况以及服务对象提出的具体问题进行解答、提供信息、交换意见,有助于服务对象在知情的基础上作出适宜的决定。(二)婚后卫生指导1.性保健指导:对男女双方进行性道德教育,以及性生理、性心理和性卫生等性知识教育,使婚后夫妻双方能够享受满意、安全的性生活。2.计划生育指导:指导妇女科学合理地受孕。主要包括避孕、绝育及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婚后短期避孕:女性首选口服短效避孕药,待女方阴道较易扩张后,可选用避孕套、避孕栓及
10、避孕药膜。婚后较长时间(一年以上)避孕:可用各种避孕药具。不准备生育或初婚要求长期避孕者,采用长效、安全、稳定的避孕方法,如宫内节育器避孕。避孕失败所致的妊娠,可在妊娠早期采取措施终止妊娠。早期终止妊娠可采用药物流产和手术流产,中期终止妊娠可采用引产术。(三)孕前保健1.有准备、有计划受孕:指导夫妻双方要对生命负责,做到有准备、有计划受孕。2.适宜的受孕年龄:女性最佳的生育年龄为2529岁,男性为2535岁。在此年龄段,精子和卵子的质量高,计划受孕容易成功,发生畸形和难产的机会也少,对下一代的健康最有利。3.适宜的受孕季节:从受孕的最佳时间应是79月份,第2年46月份分娩较合适。4.避开有害因
11、素:如放射线、高温、化学物质、农药、致畸或致突变的药物、宠物等。任何一方患严重疾病,应去除因素23个月后再受孕;口服长效避孕药避孕者,应停药6个月后再受孕。5.孕前准备:夫妻双方应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营养,戒烟戒酒,作息规律,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女方应从孕前3个月起,每日口服叶酸0.40.8mg。既往有神经管缺陷孕育史的孕妇,需每天补充叶酸4mg。二、孕产期保健指导孕产期保健:是指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为准备妊娠至产后42天的妇女及宝宝提供的一系列医疗保健服务。孕产期保健:主要包括妊娠期及产褥期的系统保健。(一)妊娠期妇女保健指导1.妊娠期妇女的生理和心理变化(1)生理变化1)生殖器官的变化
12、:妊娠12周以后,子宫超出盆腔,妊娠晚期子宫多呈不同程度的右旋。卵巢略有增大,阴道分泌物增多,外阴皮肤增厚,大小阴唇色素沉着。2)乳房:乳房增大,乳头及乳晕变大并着色,出现蒙氏结节。妊娠末期,乳房时有少量淡黄色稀薄液体溢出,称为初乳。3)呼吸系统:妊娠期耗氧量增加,胸腹式呼吸,呼吸道黏膜充血水肿。4)循环系统:妊娠晚期,膈肌升高,心脏向左、上、前方移位,心率每分钟增加1015次,血容量增加35%,易出现妊娠生理性贫血。5)消化系统:约半数孕妇在早期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在妊娠3个月时自行消失,胃肠道蠕动减慢,引起上腹饱胀感和便秘。6)泌尿系统:肾血流量及肾小球的滤过率在整个妊娠期都维持在较
13、高水平,至足月时比孕前可增加30%50%。7)其他:孕妇面额、腹白线、外阴等处出现色素沉着。腹壁皮肤出现紫色或淡红色妊娠纹。(2)心理变化:妊娠早期:是指末次月经第1天至妊娠12周末,常见的心理问题有矛盾感、焦虑、情绪不稳定。妊娠中期:是指妊娠13周始到27周末,从心理上渐渐地接纳了妊娠的事实,也开始感觉到胎动,对胎儿充满幻想和期望。妊娠晚期:是指妊娠28周至分娩期前,此阶段孕妇常见的心理问题有焦虑、对分娩的恐惧,担心自己及胎儿的安全。2.妊娠期妇女保健指导内容(1)产前指导1)及早确诊妊娠:凡是月经周期规律,有性生活史,一旦月经延迟10天以上,应高度怀疑妊娠。需及时进行血、尿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14、和B超检查,尽早确诊妊娠,并接受第一次产前检查。2)产前检查指导:鼓励孕妇从孕早期开始即接受产前检查,监测孕妇健康和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2)生理卫生指导1)休息与活动:每天保证充足睡眠,夜间睡眠不少于8小时,午睡12小时。睡眠以左侧卧位为宜,保持适当活动。2)清洁与舒适: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保持会阴清洁,妊娠28周以后,禁止盆浴。衣着宽松、柔软、舒适,避免穿高跟鞋,鞋子应防滑。3)乳房护理:保持乳房清洁,孕妇沐浴时应用清水擦洗,禁止使用肥皂等洗涤用品。4)性生活指导:妊娠早期及妊娠晚期应避免性生活。5)营养与体重指导:热量:孕早期无需特意增加摄入产热营养素,孕中晚期在孕前基础上增加200
15、kcal(0.84MJ);蛋白质:妊娠46个月期间,蛋白质每日应增加15g;在妊娠79个月,每日应增加25g,提倡以优质蛋白为主,主要来源于动物,如牛肉、牛奶、鸡蛋、鱼等;脂肪:建议孕妇摄入的脂肪供能占总热量的20%30%,保证适量的人体必需脂肪酸的摄入,如亚麻酸、亚油酸等。微量元素:除铁外,几乎所有的微量元素均可在平时的食物中得到补充。铁,孕妇每日膳食中的铁的供给量为28g,如不足可根据医嘱口服铁剂。钙,自孕16周起,每日摄入钙1000mg,孕晚期增至1500mg,选择含钙丰富的牛奶、木耳、海产品等,必要时补充钙剂。锌,与生育和免疫功能有关,孕3个月后,每日从食物中补充20mg,主要存在于动
16、物蛋白和谷物中。维生素,维生素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主要从食物中获取,包括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B族、维生素C)和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6)体重管理:孕早期体重每个月增加0.5kg为宜,孕中期每周体重增加以0.250.35kg为宜,孕晚期以每周增加0.5kg为宜,足月妊娠时体重增加总计以12kg为宜。(3)用药指导:多数药物能够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造成胎儿畸形或胚胎发育停止。而有些孕妇有妊娠并发症不使用药物,会使病情加重。社区护士需指导孕妇合理用药,正确对待治疗性药物,以免贻误治疗。(4)自我监测指导:自孕30周起,可指导孕妇数胎动,每天早、中、晚各数胎动
17、1小时,将3个小时的胎动次数相加乘以4,以此作为12小时的胎动数。12小时的胎动次数约3040次,若12小时的胎动次数小于10次,提示可能有胎儿宫内缺氧,应立即就诊。(5)孕期常见健康问题的保健指导1)便秘:指导孕妇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每天早晨空腹饮一杯白开水,多吃富含纤维素的瓜果蔬菜,保持适当运动,以预防和缓解便秘。如不能缓解,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缓泻剂。2)静脉曲张:指导孕晚期孕妇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并注意经常抬高下肢,必要时可在下肢缚以弹性绷带。会阴部有静脉曲张者休息时可垫高臀部。3)腰背疼痛:指导孕妇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姿势,减少弯腰动作,避免过度劳累。嘱孕妇避免穿高跟鞋,疼痛严重
18、者应卧床休息。4)下肢肌肉痉挛:指导孕妇食用含钙丰富的食物,必要时遵医嘱补充钙剂。痉挛发作时,可以伸直下肢使腓肠肌紧张,也可进行局部按摩或热敷。(6)分娩的准备指导:1)知识和心理准备:向孕晚期孕妇及家属介绍分娩的相关知识,如分娩方式、分娩过程中可能采取的治疗和护理措施,以帮助孕妇减轻对分娩的焦虑和恐惧,树立对分娩的信心。2)身体准备:临近预产期时,孕妇不要外出旅行,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以应对分娩时的体力消耗。3)物品准备:将分娩时可能用到的物品,提前打包备好,以备不时之需。包括孕妇住院分娩的物品、住院日用品、婴儿用品等。4)确定分娩地点:社区护士应在产前协助孕妇选定合适的分娩地点,并尽早了
19、解其情况。5)临产先兆指导:假临产:特点为子宫出现不规律收缩,强度不大,宫缩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30秒,孕妇感到下腹部有轻微胀痛。胎儿下降感:胎先露进入骨盆入口,宫底随之下降。多数孕妇自觉上腹部较之前舒适,呼吸轻快,先露压迫膀胱,孕妇会出现尿频现象。见红:多数孕妇在临产前2448小时,阴道会有少量的血性分泌物排出,称为见红。见红是分娩即将开始的可靠征象,大多数产妇在见红后产程发动。(二)产褥期妇女保健指导产褥期:是指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的一段时期,一般为6周。1.产褥期妇女的生理和心理变化(1)生理变化:子宫逐渐复旧,体积逐渐缩小,产后6周,子宫恢复到未孕时
20、大小。外阴有轻度水肿,产后23天自行消退。会阴部切口于产后35天愈合。盆底肌肉和阴道壁的肌张力逐渐恢复。未哺乳的产妇通常在产后610周恢复排卵,哺乳的产妇约在产后46个月恢复排卵和月经复潮。(2)心理变化:产后抑郁症是分娩后常见的一种心理障碍,一般在产后第1天至第6周之间发生,而产后第110天被认为是发生产后抑郁症的危险期。产褥期妇女心理调适一般经历3个时期:依赖期、依赖-独立期、独立期。依赖期:是产后前3天,产妇的很多需求是通过别人的帮助来满足的,如对孩子的关心、喂奶、沐浴等。依赖独立期:为产后314天,产妇表现出较为独立的行为,开始注意周围的人际关系,亲自喂奶而不需要帮助。独立期:为产后2
21、周至1个月,此期,新家庭形成并正常运作,产妇、家人和新生儿已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形成新的生活状态。2.产褥期妇女保健指导(1)日常生活指导1)饮食与营养:哺乳的产妇可不限制餐次,宜少量多餐。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的汤汁类食物,如鸡汤、鱼汤、排骨汤等,同时注意适当增加富含钙、铁、碘、锌及各类维生素食物的摄入。不哺乳的产妇饮食与孕前相同。2)清洁与舒适:每日用温开水清洗外阴,保持会阴清洁,预防泌尿生殖道感染。如会阴有肿胀,可用50%硫酸镁湿热敷。产后1周内有大量褥汗排出,每日可用温水擦浴或淋浴,避免盆浴,勤换衣裤,保持皮肤清洁。3)休息与睡眠:指导产妇学会与婴儿同步休息,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每天睡眠不
22、少于8小时。4)活动与运动:经阴道分娩的产妇,产后612小时内即可在床边轻微活动,产后2天可在室内随意走动。如有会阴侧切或剖宫产,应适当推迟活动时间。可指导产妇做产褥期保健操,应避免重体力劳动,以免引起子宫脱垂及阴道壁膨出。5)健康问题自我监测:指导产妇自己学会观察恶露、伤口情况,如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6)性生活和避孕指导:产褥期禁止性生活,待恶露干净后可恢复性生活。(2)母乳喂养指导:WHO提出,出生后最初6个月建议的婴儿喂养方式是纯母乳喂养,接着以持续母乳喂养并添加适当的补充食品的方式进行喂养,直至2岁或更长。促进母乳喂养有以下方法:1)早接触早吸吮:能促进缩宫素和催乳素的分泌,刺激子宫
23、收缩,减少产后出血,并促进乳汁的分泌。婴儿出生30分钟内即可伏在母亲胸前进行皮肤与皮肤的接触,并尽早吸吮。2)按需哺乳:在婴儿哭闹或母亲觉得奶胀时,即可喂奶,喂奶的次数与间隔时间不受限制。哺乳后,应将婴儿抱起轻拍背部,以便排出胃内空气,防止婴儿溢乳。3)哺乳体位:母亲取坐位或卧位,全身肌肉放松抱好婴儿。婴儿的头与身体呈一直线,脸对着乳房,鼻子对着乳头,婴儿身体紧贴母亲,若是新生儿,应托着其臀部,母亲的手呈C字形支托乳房。4)婴儿正确的含接:乳母在喂哺的时候先将乳头轻轻触及婴儿口唇,诱发觅食反射,当婴儿口张大的一瞬间,迅速将乳头和乳晕一起柔和地送入婴儿口中。当含接正确时,可见婴儿的嘴及下额部紧靠
24、乳房,婴儿上唇上面可看到部分乳晕。婴儿吸吮动作缓慢而有力,显得轻松愉快,母亲不感到乳头疼痛。5)交替喂哺:每次哺乳应两侧乳房交替进行,并挤空剩余的乳汁,这样可以促进乳汁的分泌。6)如何判断婴儿是否吃饱:每次哺乳时听到吞咽声,24小时内有6次以上湿尿布,并有24次少量软质大便,说明有足够的入量,两次喂奶之间,可见婴儿有满足感、安静,每日体重增长1830g,每周体重增长125210g,母乳喂养前乳房有涨满感,喂奶后松弛。(3)乳房护理1)佩戴胸罩:乳母应穿合适的棉质胸罩以支托乳房和改善乳房血液循环。2)清洁乳房:用蘸有清水的布清洁乳头和乳晕,切忌用肥皂或乙醇类物品擦洗乳头,以免引起局部皮肤干燥、皲
25、裂。3)按摩乳房:哺乳前柔和地按摩乳房,有利于刺激泌乳反射。4)避免损伤:哺乳结束时,不要强行用力拉出乳头,应让婴儿自己张口,乳头自然地从口中脱出。5)正确挤奶:学会手工挤奶和正确使用吸奶器或奶泵,避免因手法与吸力不当引起的乳房疼痛和损伤。(4)产褥期常见健康问题的护理1)乳头皲裂:最常见的原因是含接不良,产妇常感到乳头疼痛而停止喂哺。可先用健侧乳房或破裂较轻的一侧乳房喂奶。喂奶后将乳汁涂在乳头、乳晕上,乳汁具有抑菌作用且含有丰富的蛋白质。2)乳腺炎:如果乳房出现红、肿、热、痛的症状,或有硬结,提示可能患有乳腺炎。哺乳时先喂患侧乳房。炎症期应停止哺乳,定时用吸奶器吸净乳汁。脓肿形成期应行脓肿切
26、开引流术,保持引流通畅,切口定时更换敷料,保持清洁干燥。(三)社区孕产妇的健康管理管理的范围:各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辖区内常住的孕妇。内容:在孕13周前建立母子健康手册,记录女性在整个孕期、分娩期、产褥期及产后42天母婴健康检查的情况。每位孕妇至少开展5次产前检查及2次产后访视。1.孕早期健康管理:在孕13周前为孕妇建立母子健康手册,并开展第1次随访。(1)孕妇健康状况评估。询问既往史、家族史、个人史等,一般体检、妇科检查和血常规、尿常规、血型、肝功能、肾功能、乙型肝炎检查,有条件的地区建议进行血糖、阴道分泌物、梅毒血清学试验、HIV抗体检测等实验室检查。(2)开展孕早期生活方式、心
27、理和营养保健指导,特别要强调避免致畸因素和疾病对胚胎的不良影响,同时进行告知和督促孕妇进行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3)根据体检结果填写第1次产前检查服务记录表,对具有妊娠危险因素和可能有妊娠禁忌证或严重并发症的孕妇,及时转诊到上级医疗卫生机构,并在2周内随访转诊结果。2.孕中期健康管理:孕1620周、2124周各进行1次随访,对孕妇的健康状况和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评估和指导。(1)孕妇健康状况评估:通过询问、观察、一般体格检查、产科检查、实验室检查对孕妇健康和胎儿的生长发育状况进行评估,识别需要做产前诊断和需要转诊的高危孕妇。(2)对正常孕妇,除了进行孕期的生活方式、心理、运动和营养指导外,还
28、应进行预防出生缺陷的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的宣传告知。(3)对有异常情况的孕妇,如出现危急征象的孕妇,要立即转上级医疗卫生机构,并在2周内随访转诊结果。3.孕晚期健康管理督促孕产妇分别在孕2836周、3740周到有助产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1次随访。开展孕产妇自我监护方法、促进自然分娩、母乳喂养以及孕期并发症防治指导。随访中若发现有意外情况,建议其及时转诊。4.产后访视产妇出院后1周内到产妇家中进行产后访视。了解产妇一般情况、乳房、子宫、恶露、会阴或腹部伤口恢复等情况。对产妇进行产褥期保健指导,对母乳喂养困难、产后便秘、痔疮、会阴或腹部伤口等问题进行处理。5.产后42天健康检查通过询问、观察、一般
29、体检和妇科检查,必要时进行辅助检查对产妇恢复情况进行评估。对产妇进行心理保健、性保健与避孕、预防生殖道感染、纯母乳喂养6个月、产妇和婴儿营养等方面的指导。三、围绝经期保健指导围绝经期:是指妇女绝经前后的一段时期,从出现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生物学和临床特征起至最后1次月经后1年。(一)围绝经期妇女的生理和心理变化1.生理变化(1)月经紊乱:是绝经过渡期的常见症状,表现为月经周期及经期紊乱,经量增多或减少。(2)泌尿生殖器官退行性病变:主要表现为泌尿生殖道萎缩症状,尿道缩短,膀胱黏膜变薄,抵抗力下降,易发泌尿道感染。盆底组织及尿道括约肌松弛,常发生压力性尿失禁。阴道穹窿分泌物减少,阴道干燥导致性交
30、困难。(3)心血管系统:绝经后妇女血液中胆固醇升高,高/低密度脂蛋白比率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的发病率增加或病情加重。(4)骨质疏松:围绝经期妇女雌激素减少,使骨质吸收增加,骨量丢失加快而出现骨质疏松。(5)自主神经系统:受内分泌变化的影响,围绝经期妇女会出现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现象。典型的症状是潮热、出汗,还可能有眩晕、耳鸣、心悸等症状,严重者影响女性的工作及生活。2.心理变化:围绝经期女性常常感觉烦躁易怒,容易激动,焦虑不安,注意力不集中,或情绪低落、抑郁等,尤其是本身性格孤僻、内向固执、自尊心强的女性,更容易出现心理障碍。(二)围绝经期妇女的保健指导1.健康生活方式指导(1)合理膳
31、食:宜低热量、低脂肪、低糖、优质蛋白,并富含钙、铁、维生素等均衡饮食。主食可选择全谷类食物,多吃粗粮及富含维生素C的瓜果蔬菜等,增加含钙丰富的奶制品、海产品及富含植物雌激素的大豆及豆制品的摄入。(2)活动与运动:可选择锻炼力量的仰卧起坐、拉力器等,也可选择锻炼耐力的快走、慢跑、游泳、舞蹈等,亦可选择两种运动类型结合,间隔锻炼。坚持每周运动34次,每次锻炼至少30分钟,每次运动时心率达到最大安全心率的60%70%(最大安全运动心率=220年龄)。(3)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穿宽松、棉质的内裤,并勤更换。(4)性生活指导:鼓励围绝经期女性每月进行12次性生活,必要时可以适当使用局部雌激素治疗
32、,或使用阴道润滑剂,减轻性交疼痛。围绝经期虽然卵巢功能衰退,但仍有排卵可能,应注意避孕。2.心理卫生指导:通过宣传资料、广播、电视、网络等介绍有关围绝经期的知识,鼓励以平和的心态迎接围绝经期出现的各种变化,参加社区组织的集体活动,增加人际交往,保持乐观性格和良好的心理状态。3.定期健康检查:建议围绝经期女性每年进行1次体检,包括常见疾病的普查及恶性肿瘤的普查。4.围绝经期妇女常见健康问题的护理(1)骨质疏松症:针对骨质疏松的健康指导内容如下:1)注意合理补充营养素:钙、维生素D、蛋白质是主要的营养素。围绝经期妇女应长期摄入含钙质丰富的食物,如牛奶、海产品、豆类等,必要时可服用钙片。2)良好的生
33、活习惯:选择适宜个人体质的运动项目,如慢跑、快步走等小负荷锻炼,避免吸烟、酗酒、过量饮用咖啡等。3)及早就医,规范治疗。(2)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定义:是由于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失常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而全身及内、外生殖器无器质性病变存在。表现:为月经周期长短不一、经期延长、经量过多或不规则阴道流血。主要健康指导内容如下:补充营养:注意补充铁剂、维生素C和蛋白质。推荐含铁丰富的食物,如猪肝、蛋黄、胡萝卜、葡萄干等。多食鱼虾、新鲜瓜果蔬菜等低胆固醇、高铁剂的食物。记录出血量:嘱患者保留卫生巾、尿垫及内裤等便于准确估计失血量,为及时补充体液和血液提供依据。严重出血时需卧床休息,及时就诊。预防感
34、染:保持会阴清洁,每晚用1:5000高锰酸钾液清洁外阴,勤换内裤,以防逆行感染。指导用药:告知患者用药目的、药物剂量、用药可能出现的反应等。激素替代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得随意停药和漏服,用药期间注意观察,定期随访,告知患者及家属若有不规则阴道流血应及时就诊。第三节妇女常见健康问题及护理一、痛经凡在行经前后或经期出现下腹疼痛、坠胀,伴有腰酸或并发其他不适,如头痛、乏力、头晕、恶心等,影响生活和工作质量者称为痛经。可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前者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占痛经90%以上,后者指由于盆腔器质性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或宫颈狭窄等引起的痛经。(一)病因:原发性痛经多见
35、于青少年期,其疼痛与内分泌因素、遗传因素、免疫因素及精神、神经因素等影响。(二)临床表现:下腹痛是主要症状,多在初潮后12年内发病。疼痛多自月经来潮后开始,最早出现在经前12小时,行经第1日疼痛最剧烈,持续23日缓解;疼痛常呈痉挛性。(三)护理措施1.缓解症状(1)用热水袋置于下腹部局部热敷或进食热汤、热茶、热姜糖水等热饮,加快血液循环,减轻盆腔充血与疼痛。(2)服用止痛剂止痛,须防止成瘾,需用麻醉药物来减轻疼痛者要遵医嘱。(3)遵医嘱服药,口服避孕药和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是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有效药物。告知服药目的、服药剂量、服药方式以及服药后可能会发生的反应等。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高血压
36、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以妊娠20周后出现高血压、蛋白尿、水肿为特征,并伴有全身多脏器的损害,严重者可出现抽搐、昏迷、脑出血、心力衰竭、胎盘早剥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甚至死亡,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是孕产妇及胎儿和新生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一)病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原因目前尚未阐明,其发病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低龄初产妇(年龄20岁)及高龄初产妇(年龄35岁)。2.体型矮胖者,即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m)224者。3.营养不良,如贫血、低蛋白血症者。4.寒冷季节或气温变化过大,特别是气温升高时。5.精神过度紧张或受刺激致使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者。6.孕妇有糖尿病、慢性肾炎及慢性高
37、血压等疾病史。7.家族中有高血压史,尤其孕妇之母有重度妊娠期高血压史者。8.子宫张力过高者(如羊水过多、双胎妊娠、糖尿病巨大儿等)。(二)分类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可分为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及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级别 症状 妊娠期高血压 BP140/90mmHg,妊娠期首次出现出现,并于产后12周恢复正常;尿蛋白(-)子痫前期 轻度 妊娠20周后出现BP140/90mmHg,尿蛋白0.3g/24h或(+)。可伴有上腹不适、头痛等症状 重度 BP160/110mmHg;尿蛋白2.0g/24h或(+);血肌酐106mmol/L;血小板100109/L;持续性头痛或视觉障碍
38、 子痫 子痫前期孕妇抽搐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 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 高血压孕妇妊娠20周以前无尿蛋白,若出现尿蛋白300mg/24h 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 孕前或孕20周以前或孕20周后首次诊断高血压并持续到产后12周后 (三)护理措施1.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不少于10小时。取左侧卧位。2.镇静:对于精神紧张、睡眠不佳者可遵医嘱服用镇静剂。3.饮食:保证充足的蛋白质及热量,不限盐和液体,对于全身水肿者应适当限制盐的摄入。4.监测:母儿情况每日测量体重及血压,定期检测血液、胎儿发育状况和胎盘功能。5.预防意外伤害:子痫患者应避免声、光等刺激,昏迷时应禁食,取头低侧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抽搐发作时
39、应防止从床上摔下,增加床档,把压舌板或竹筷置于上下磨牙之间,预防咬伤。6.定期随访:子痫患者在血压尚未正常时,应坚持药物治疗,定期随访。三、产后抑郁症产后抑郁症是指产妇在分娩后出现抑郁症状,是产褥期精神综合征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表现为易激惹、烦躁、悲伤、焦虑、沮丧和对自身及婴儿健康过度担忧,常失去生活自理及照顾婴儿的能力,甚至自杀或伤害婴儿。(一)病因1.生理因素:产后雌、孕激素水平突然下降及不平衡是产褥期抑郁症的可能原因。2.遗传因素:有精神疾病家族史特别是有抑郁症家族史的产妇易患产后抑郁症。3.心理因素:具有敏感、情绪不稳定、自我为中心、内向性格等个性特征的产妇容易发生产后心理障碍。4.社
40、会因素:社会支持,尤其是丈夫与家人的情感和物质支持对产妇的身心健康有重要影响。(二)临床表现1.情绪问题:产妇情绪淡漠、心情压抑、沮丧、易怒,有时表现为孤独、不愿见人。2.自我评价降低:自暴自弃、自责、自罪,对身边的人充满敌意,对自身和新生儿健康过度担忧。3.创造性思维受损:注意力无法集中、健忘、工作效率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下降。4.对生活缺乏信心:对事物缺乏兴趣,出现厌食、失眠、伴有头痛、便秘等躯体症状,严重者甚至有自杀和杀婴倾向。(三)护理措施1.一般护理:保证产妇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合理安排饮食,使产妇具有良好的哺乳能力。2.心理护理:产褥期产妇面临身体形象的改变、家庭关系的改变、经济来源的需
41、求以及为人母的情绪调整等,可能会产生一些心理障碍,社区护士应为产妇提供相应指导,帮助产妇协调与家人、朋友的关系。3.指导新生儿照护:帮助产妇掌握母乳喂养、照顾新生儿及产后自我护理的技巧,使其树立信心,尽快适应母亲角色。4.用药指导:督促产妇按时服药,监测药物副作用。5.防止暴力行为发生:注意安全保护,谨慎安排产妇生活和居住环境,个别产后抑郁症产妇有可能发生自杀、杀婴、自伤等意外事件。四、围绝经期综合征围绝经期综合征是妇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率逐年上升。(一)临床表现1.月经紊乱及闭经:月经周期缩短或延长、经量增多或减少,逐步演变为周期延长、经量减少至闭经。仅少数妇女直接表现为闭经。2.精神、
42、神经症状:常表现为兴奋型和抑郁型。3.血管舒缩症状:常见的血管舒缩症状为阵发性潮热、出汗、心悸、眩晕等,这是卵巢功能减退的信号。4.乳房及泌尿、生殖道的变化:乳房萎缩、下垂,外阴萎缩、干燥有烧灼样痛;尿道缩短,常有尿失禁。5.骨质疏松:绝经后妇女骨矿盐丢失,骨小梁减少,易发生骨质疏松。(二)护理措施1.指导用药:告知患者补充性激素的目的、用药后的效果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未见好转,应及时到医院就诊。2.潮热的处理:避免情绪过于激动引发潮热。3.预防阴道干涩:告知患者维持性生活的方式,可使用水溶性的润滑剂润滑阴道壁,必要时也可使用雌激素软膏。4.预防骨质疏松:适量外出沐浴阳光,增加摄入含
43、钙丰富食品如鱼虾、牛奶、深绿色和白色蔬菜、豆制品、坚果类等摄取钙量应是8001000mg,钙片应在饭后1小时或睡前服用。五、尿失禁妇女绝经后逐渐步入老年期,泌尿系统也在逐渐发生变化,容易发生尿失禁,压力性尿失禁是女性最常见的尿失禁类型。(一)危险因素1.分娩史:多次分娩的女性,尤其是分娩时采用了会阴切开术或器械助产。2.盆底组织功能退化:绝经后盆底肌肉松弛,盆底肌肉薄弱,盆底器官脱垂导致膀胱、子宫和尿道低于正常位置,常低于盆底。3.激素变化:绝经后雌激素下降,导致尿道和阴道黏膜萎缩。4.盆腔手术史如子宫切除术。(二)护理措施1.心理护理:尿失禁者,提供必要的疏导,消除紧张、焦虑、自卑等情绪。2.皮肤护理: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勤换衣裤、床单,床上可使用尿垫。3.指导接尿:必要时指导患者及其家属使用接尿装置。4.用药指导:雌激素替代治疗对女性绝经后雌激素低下引起的尿失禁具有疗效。5.盆底肌肉锻炼:反复收缩盆底肌肉组织的张力,减轻或防止尿失禁。方法为做缩紧提肛动作,每次缩紧不少于3秒钟,然后放松,连续做1530分钟,每天进行23次,需锻炼46个月。6.膀胱功能训练:针对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可以指导患者进行膀胱功能训练。记录每天的饮水和排尿情况,有意识地延长排尿间隔,最后达到23小时排尿1次。拔管后也要坚持锻炼,注意与盆底肌肉锻炼相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