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电解质教学设计第一课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电解质教学设计第一课时.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鲁科版化学必修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元素与物质世界1 其次章第 2 节 电解质(第一课时)【课标分析】依据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化学课堂教学应立足于同学适应现代生活和将来发展的需要, 从同学已有的学问和体会动身,经过各种形式的探究活动, 使同学体验科学争论的过程, 激发同学化学的爱好, 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 促进学习方法 的转变,培育同学的创新精神、 实践才能和人文精神; 教学的核心目标除了使学 生真正建构起化学概念外, 更重要的是培育他们的才能, 如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 抽象概括出概念的才能;【教材分析】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状态和行为是一个重要的熟悉领域,
2、许多化学反应都是 在水溶液中进行的, 因此特别有必要让同学进入这个熟悉领域;电解质在人类的 生产、生活中有着特别广泛的应用,它们与人类的生命活动亲密相关,因此熟悉 电解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同学分析】物质在水中会发生什么变化?酸、 碱、盐的水溶液为什么能够导电?酸、碱、都是有待于进 盐有阴阳离子就肯定能导电吗?这些对学过中学化学的同学来说,一步探讨的问题;同时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可从另外一个角度对化合物进行分类,从而引导同学从不同的视角来熟悉化合物;在建立电离的概念时, 利用同学已经知道的酸碱盐溶液具有导电性和阴阳离子的学问;这一节中的概念比较抽象, 我们的同学基础不是很好, 这就要求老师尽量使抽象
3、的概念形象化,使用试验、 视频、图片等直观教具以及试验事实,帮忙同学建立和懂得概念; 要注意同学的日常概念对化学概念的影响, 老师要运用各种策略引发同学的已有熟悉,让同学有 机会说出自己的想法, 并让他们进行充分的争论沟通, 引导同学大胆的质疑和假 设,在探究体验中构建概念;【教学目标】(一)学问与技能目标 1、使同学明白电离、电解质的含义;2、能精确书写常见的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5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电解质学问学习中,学会运用观看、试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
4、段猎取 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2、通过 “质疑 ”、“归纳 ”等活动,提高同学分析、联想、类比、迁移以及概 括的才能;(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电解质学问框架中各学问点有序的衍变分析、推导,让同学感受 到化学学习中的规律美;2、通过 “身边的化学 电解质与细胞活动 ”,让同学感受到化学其实离我 们不远,它就在我们的身边,让同学关注化学与生命活动的联系;【教学重、难点】电离及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概念、常见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的书写;二、教学过程【问题引入 】身体有汗的人为何接触使用着的电器更简单发生触电事故?人体在 猛烈运动后为何要准时补充水分和盐分
5、?你能说明这些现象吗?(同学争论)【老师小结】 出汗后体表有更多的盐分, 这些盐分在汗中起到了导电的作用;人 体猛烈运动流汗后,体内的 Na +和 K +、Cl-相伴水分一起流失许多,显现电解质 浓度失衡、紊乱,产生恶心、肌肉痉挛等症状,故需要准时补充电解质和水分;【板书】其次节 电解质 一、电解质及其电离【同学探究试验】 NaOH 溶液 、HCl 溶液 、NaCl 溶液、 KNO 3 溶液、酒精溶 液、蔗糖溶液的导电性试验【同学汇报】导电: NaOH 溶液 、HCl 溶液 、NaCl 溶液、 KNO 3溶液(酸、碱、盐的溶液)不导电:酒精溶液、蔗糖溶液【过渡】物理学上依据导电性试验, 将物体
6、分为导体和绝缘体, 化学上依据肯定 条件下的导电性试验,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板书】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5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电解质:在水溶液里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如 NaCl、HNO3、NaOH 等酸、碱、盐)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不导电的化合物; (如蔗糖、酒精)【同学摸索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够导电,在受热熔化时能否导电呢?【演示试验】 KNO 3 晶体以及其熔融状态的导电性试验【试验结论】 KNO 3 在水溶液中可以导电,在受热熔化时也能导电【概念拓展 】电解质:在水
7、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问题探究 1】为什么电解质的溶液能够导电.与金属的导电原理相同吗 . (老师第一供应问题探究所必需的金属导电的学问背景 ,而后进行问题的情形迁移:依据金属的导电原理,请分析盐酸、NaOH 溶液、 NaCl 溶液在导电时除了外加电场的外部因素外,溶液自身内部仍有哪些因素?)【同学争论后归纳】金属能导电金属内部有自由移动的带负电的电子盐酸、NaOH 溶液、 NaCl 溶液能导电 溶液中也有自由移动的带电微粒推论: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分别带负电和正电的阴、阳离子;【问题探究 2】电解质中有阴、阳离子肯定就能导电吗. 4
8、1 页】【大屏幕展现 NaCl 溶于水后的微观视频,同学阅读课本【同学争论后归纳】NaCl 晶体:含有 Na +和 Cl-,但不能自由移动,故不能导电;熔融状态的 NaCl:受热熔化后,NaCl 晶体中的 Na +和 Cl-成为自由移动的离子,可以导电;NaCl 溶液:原先在晶体中被束缚的Na +和 Cl-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离解为可自由移动的离子,从而能够导电;【过渡】熔融状态的 NaCl 和 NaCl 溶液都能离解为可自由移动的离子,我们把这样的离解过程叫做电离;【板书】 2.电解质的电离1 电离定义:电解质在溶解于水或受热熔化时离解出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过渡】酸、碱、盐是电解质,自然能够
9、电离;名师归纳总结 2 酸、碱、盐的电离: HCl=H+Cl-NaOH=Na +OH-NaCl=Na+Cl-第 3 页,共 5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3 电离方程式:用化学式和离子符号来表示物质电离的式子;【同学练习】书写电离方程式: HNO 3、H2SO4、 KOH 、BaOH2、Na2CO3、Al 2SO43(三同学板演)【问题探究 3】大家能否从以上三组物质电离后的阴阳离子类型及共同特点入手,给酸、碱、盐下定义呢?【同学争论并归纳】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
10、合物盐: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老师讲解】1.强调酸、碱定义中 “全部 ”二字的含义;2.酸碱盐的电离特点 :酸在水溶液中电离,液态(熔融态)不电离;碱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都能电离;盐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都能电离;【课堂小结】电解质 非电解质定义 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 在水溶液和熔化状态下都不能的化合物 导电的化合物本质 能电离 不能电离溶液中的存 阴、阳离子或阴、 阳离子与分子 只有分子在形式物质类别绝大多数酸、碱、盐和大多数有机物、非金属氧化物等活泼金属氧化物实例HCl 、NaOH、NaCl 、CaO、C2H5OH、蔗糖 、CH4、CO2、Na2O CO 【反馈练
11、习】名师归纳总结 1、以下电离方程式中,错误选项 第 4 页,共 5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A.Al 2SO43= 2Al学习必备欢迎下载-+3 + 3SO4-2B.FeCl3 = Fe 3+ + 3ClC.HI = H+ + I- D.Na2CO3 = 2Na + + CO3 2-2.以下物质哪些是电解质?哪些是非电解质?哪些能导电?金属铜 固态 NaCl O2 H2SO4碳棒 酒精水溶液 KOH 水溶液熔融状态的 KNO 3 葡萄糖 SO2 3.以下物质能导电的是()A.熔融的氯化钠 B.硝酸钾溶液 C.硫酸铜晶体 D.无水乙醇4.以
12、下物质中,导电性能最差的是 A.熔融氢氧化钠 B.石墨棒 C.盐酸溶液 D.固态氯化钾【课后作业】1、上网查阅 “电解质与生命 ”等资料,写一篇小论文;2、电解质的水溶液能够导电,说明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够发生电离;那么,电解质溶于水后是否都能全部电离?可以通过 词“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进行自主学习三、教学后记Internet 网在 “百度搜寻 ” 上输入关键通过对案例 “ 电解质”教学设计的实施以及同学的反馈情形,教学目标基本实现,教学重难点能够突破,教学环节流畅有序,教学成效良好;本节通过同学 探究试验、老师演示试验以及多个问题探究让同学从多角度全方位熟悉电解质、非电解质、 电离和电离方程
13、式的概念, 发挥了同学的主观能动性, 培育了同学各 方面的才能, 使同学真正参加课堂, 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成为了课堂的 主人;本节课循序渐进,连接自然,环环相扣,同学对学问的熟悉逐步加深,如在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折两个概念讲解时,先从水溶液中能否导电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然后通过加热固体硝酸钾的导电试验,引出熔融状态下也是电解质导电的条件之一; 在探究溶液的导电性试验时,同学亲自动手试验, 看到实验现象,同学相互争论得出结论, 这样同学的印象特别深刻, 这比老师直接讲授 成效要好许多;当然本节课仍有一些不足,如在授课过程中教学语言不够简练,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启示同学思维,同学评判方面仍要进一步加强;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