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氨硝酸硫酸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氨硝酸硫酸导学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第四节氨硝酸硫酸第 1 课时 氨学习目标定位 1.知道 NH 3 的物理性质特点以及氨水显碱性的缘由;2.学会氨气的试验室制取、收集和检验方法;3.学会铵盐的性质及 NH 4 的检验方法;一 氨1.氨气的物理性质是无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 易液化 ;2.氨气易溶于水 喷泉试验试验装置操作及现象结论1打开止水夹,并挤压滴管的胶头氨易溶于水,水2烧杯中的溶液由玻璃管进入烧瓶,形溶液呈碱性成喷泉,瓶内液体呈红色3.将分别蘸有浓氨水、浓盐酸的两支玻璃棒慢慢靠近,观看到的现象是有大量白烟产生,这是由于浓氨水挥发产生的氨气与浓盐酸挥
2、发产生的HCl 气体在空气中相遇快速反应生成氯化铵晶体小颗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NH 3HCl=NH 4Cl;4.NH 3 分子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 价,在化学反应中氮元素化合价可能的变化是只能上升,不能降低,因此氨具有仍原性;请写出氨气与氧气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 催化剂 4NH 35O2=4NO6H 2O;NO 的化学方程式:归纳总结1.氨气的化学性质1氨与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NH 3 H2O NH 3 H2O;2氨与酸反应生成铵盐:NH 3H=NH4 ;催化剂3氨的催化氧化反应:4NH 35O2=4NO6H2O;2.氨水的性质1氨溶于水, 大部分和水反应生成NH 3 H2O;NH 3 H2
3、O 很不稳固, 受热易分解为氨气和水,名师归纳总结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H 3 H2O= NH 3 H2O;第 1 页,共 15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2氨水具有弱碱性,电离方程式是NH 3 H2ONH4 OH,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或使湿润 的 红 色 石 蕊 试 纸 变 蓝 色 , 能 与 氯 化 铝 溶 液 反 应 , 离 子 方 程 式 是 Al3 3NH 3 H 2O=AlOH 3 3NH4 ;1.氨水显弱碱性的主要缘由是 A.通常状况下,氨的溶解度不大B.氨水中的 NH 3 H2O 少量电离C.溶于水的氨分子只有少量发生电离D.氨
4、本身的碱性弱答案 B解析 氨气极易溶于水,溶于水的氨气大部分与水结合成一水合氨 NH3 H 2O ,NH 3 H 2O 少部分电离成 NH4 和 OH,因此氨水呈弱碱性;氨气本身不能电离,也不显碱性;2.以下关于氨水的表达正确选项 A.氨水显碱性,是由于氨水是一种弱碱B.氨水和液氨成分相同C.氨水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粒子是 NH 3除水外 D.1 mol L1 的氨水指在 1 L 溶液中含 NH 3、NH 3 H2O、NH4 物质的量之和为 1 mol答案 D解析 溶于水的氨气大部分与水反应生成 NH 3 H 2O,所以除水外,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粒子是 NH 3 H2O;NH 3 H2O 是一
5、种弱碱,在水中发生部分电离使溶液呈碱性;氨水中共含有六种粒子,分别是 H 2O、NH 3、NH 3 H2O、NH4 、OH和少量的 H,是一种混合物,液氨是纯洁物;二 铵盐及氨气的制取1.农业上常用的铵态氮肥,如 于水;其化学性质是1铵盐受热易分解NH 4Cl 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NH 4HCO 3、NH 42SO4、 NH 4NO 3 等都属于铵盐,它们都易溶NH 4Cl= NH 3 HCl ;名师归纳总结 NH 4HCO 3 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NH 4HCO 3= NH 3 H2OCO 2 ;第 2 页,共 15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6、- - 2铵盐与碱反应NH 4NO 3 与 NaOH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氨的试验室制法NaOH NH4NO 3= NH 3 NaNO 3 H2O;答案向下排空气法防止 NH 3 与空气对流,提高NH 3 的纯度和收集速度,浸湿后可吸取余外的氨气防止污染空气 归纳总结1.铵盐的检验方法 有两种 2NH 4ClCaOH 2= CaCl 22NH 3 2H2O1取少许样品与碱混合于试管中共热,将潮湿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管口,如试纸变蓝,就证明样品中含有 NH 4;2取少许样品于试管中,放入碱后加热,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如有白烟产生,就证明样品中含有 NH 4;2.试验室制取氨气1试剂的
7、挑选:考虑操作便利、安全,铵盐一般用氯化铵或硫酸铵,碱一般用 CaOH 2,不用 NaOH ,由于后者易潮解,成本高;2氨气的发生装置与制取氧气的装置相同;可用潮湿的红色石蕊试纸或浓盐酸来检验产生的氨气; 用碱石灰 CaO 和 NaOH 干燥氨气, 不能用浓硫酸、 CaCl 2由于可生成CaCl28NH 3干燥氨气;3试验室快速制取氨气的方法:用浓氨水和固体NaOH 反应或直接加热浓氨水;名师归纳总结 3.下面是试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和选用的试剂,其中错误选项第 3 页,共 15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A. B.C. D.答案 A解析 试验
8、室制取氨气的方法有:铵盐与碱加热制取氨气,常用 NH4Cl 与 CaOH 2 反应,固体与固体反应,由于有水生成,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错误;在浓氨水中加入 CaO,CaO 与水反应使溶液中 cOH增大, 消耗了水, 并且放出大量的热,使 NH 3 H2O 分解放出氨气, 正确;加热浓氨水,加快氨气挥发,正确; 是错误的,由于氯化铵分解生成的NH 3 与 HCl 冷却后又生成 NH 4Cl,不能得到 NH 3;4.以下说法中正确选项 A.全部铵盐受热均可以分解,产物均有 NH 3B.全部铵盐都易溶于水,全部铵盐中的 N 均呈 3 价C.NH 4Cl 溶液中加入 NaOH 浓溶液共热时反应的离子方
9、程式为 NH 4OH = NH 3 H2OD.NH 4Cl 和 NaCl 的固体混合物可用升华法分别答案 C解析 A 项,有的铵盐受热分解产生氨气 如 NH 4Cl,有的铵盐受热分解不产生氨气 如硝酸铵;D 项,可用加热法分别 NH 4Cl 和某些固体 不分解、不升华的固体 的混合物,但其过程为先受热分解,再降温化合,而不是升华;1.有关氨气的试验较多,下面对这些试验原理的分析中,正确选项A.氨气极易溶于水,可以用来做喷泉试验B.氨气的仍原性可以说明氨气与氯化氢的反应试验C.NH 3 H2O 不稳固,试验室可用 NH 4Cl 和石灰水制取氨气D.NH 3 液化时放出大量的热,因而不能用氨作制冷
10、剂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5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答案 A解析 NH 3 与 HCl 反应为非氧化仍原反应,B 项错误;因 NH 3 易溶于水,试验室制 NH 3 用NH 4Cl 固体和熟石灰加热,C 项错误;液氨汽化时,吸取大量热,可用液氨作制冷剂,D 项错误;2.已知气体的摩尔质量越小,扩散速度越快;下图所示为气体扩散速度的试验,两种气体扩散相遇时形成白色烟环;以下关于物质甲、乙的判定正确选项A.甲是浓氨水,乙是浓硫酸B.甲是浓盐酸,乙是浓氨水C.甲是浓氨水,乙是浓盐酸D.甲是浓硝酸,乙是浓氨水答案 C解析 从图可知甲中的气
11、体摩尔质量较小,乙中的气体摩尔质量较大,又由于浓 H2SO4 不能挥发出气体来,故 C 正确;3.以下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选项 A.试验室用氯化铵和熟石灰制氨:NH4 OH= NH 3 H2OB.NaOH 浓溶液与 NH 4Cl 溶液混合加热:NH4 OH= NH 3 H2OC.氨水中加盐酸:NH 3 H2OH=NH4 H 2OD.氨水中加入氯化铁溶液:Fe3 3OH=FeOH 3不存在离子浓度的变化,不属答案C解析NH 4Cl 和 CaOH 2 固体加热, 不是溶液中进行的反应,于离子反应, A 项不正确;NaOH 浓溶液和 NH 4Cl 溶液混合加热放出NH 3,不能写成 NH 3 H2O,
12、B 项不正确;氨水与酸或盐反应,实质是 NH 3 H2O 电离出的 OH参与反应, NH 3 H2O 为弱碱应写成分子形式,故 C 项正确, D 项不正确;4.将潮湿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进行以下试验的试管口,试纸不变蓝色的有 A.加热浓氨水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15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B.加热 NH 4HCO 3 固体 C.加热 NH 4Cl 和 CaOH 2 的混合物 D.加热 NH 4Cl 晶体答案DNH3 和 HCl 气体在试管口又凝解析A、B、 C 中均有 NH 3 生成, D 中 NH 4Cl 分解生成的结为 NH 4
13、Cl 晶体;5.依据以下变化进行推断:且已知 A 为正盐;1推断 A 、B、C、D 的化学式:A_ ,B_,C_ ,D_ ;2写出变化的离子方程式:_ ;_ ;答案1NH 42CO 3NH 3BaCO3CO 2BaCO32H=Ba2 CO22Ba2CO23 =BaCO3,NH4 OH= NH 3H2OH2O解析由溶液与 NaOH 溶液加热生成气体B,且气体 B 遇 HCl 冒白烟,可知B 为 NH 3,A中含有 NH4 ,气体 D 为无色无味气体,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 为 CO2,逆推 C 为 BaCO 3,可知 A 中含有 CO23 或 HCO3 ,但 A 为正盐,可知 A 为NH 4
14、2CO 3;6.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用如下试验装置及化学药品 物制取氨气;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以下问题:碱石灰为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的混合1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2三位同学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其缘由是 _ _ ;名师归纳总结 3三位同学用上述装置制取氨气时,其中有一位同学没有收集到氨试验操作都正确,你认第 6 页,共 15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为没有收集到氨气的同学是_填“ 甲” 、“ 乙” 或“ 丙”;4 检 验 氨 气 是 否 收 集 满 的 方 法 是 简 述 操 作 方 法 、 现 象 和 结论_ _ ;5三位同学都
15、认为,采纳上述各自的装置,仍可用于加热碳酸氢铵固体的方法来制取纯洁的氨气,你认为哪位同学能够达到试验目的_填“ 甲” 、“ 乙” 或“ 丙”;他们仍;认为,装置中的 NH 4HCO 3固体可用 NH 4Cl 固体代替,你认为 _ 填“ 能” 或“ 不能”答案12NH 4ClCaOH 2= CaCl 22NH 3 2H 2O2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氨气极易溶于水 3乙4用潮湿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假如试纸变蓝,就氨气已满棒靠近试管口,假如产生白烟,就氨气已满 5丙 不能或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解析1试验室用氢氧化钙和氯化铵在加热条件下制备氨气,反应方程式为2NH 4Cl CaOH 2= CaCl
16、2 2NH 3 2H 2O;2氨气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氨气密度比空气小,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3氨气为碱性气体,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时,与硫酸反应而被吸取, 故答案为乙; 4氨气为碱性气体, 与水反应生成 NH 3 H2O,电离出 OH,溶液呈碱性,检验时可用潮湿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假如试纸变蓝,就氨气已满,或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假如产生白烟,就氨气已满;5碳酸氢铵加热分解生成氨气、二氧化碳和水,其中可用碱石灰吸取二氧化碳和水,只有丙能做到,氯化铵加热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在温度较低时又重新生成氯化铵,不能只用氯化铵制备氨气;40 分钟课时作业 经典基础题 题组一
17、氨气的性质1.某同学在试验室中发觉了一瓶无色而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依据气味判定可能是氨气,但不能确定是氨气;以下供应的方法中,能帮他检验该气体是否为氨气的是A.将潮湿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打开的瓶口 B.将潮湿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在打开的瓶口 C.用蘸有浓硫酸的玻璃棒靠近打开的瓶口 D.将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打开的瓶口名师归纳总结 答案A第 7 页,共 15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2.关于氨的喷泉试验形成的原懂得释正确选项A.氨水呈碱性 B.氨气极易溶于水,烧瓶内形状成压强差 C.氨气易液化 D.NH 3 溶于水后形成的溶液易挥发答案B是由于胶
18、头滴管挤入的少量水可使烧瓶内的氨气快速溶解,解析氨之所以能做成喷泉试验,烧瓶内形状成了压强差;3.以下反应中,说明氨有仍原性和碱性的是A.2NH 33CuO=3CuN 23H2O B.8NH 33Cl 2=6NH 4ClN 2催化剂 C.4NH 36NO=5N 26H 2OD.NH 3 HCl=NH 4Cl 答案 B3 解析 NH 3 表现碱性时, NH3铵盐, NH 3 表现仍原性时,N H3含 N 元素物质, N 元素的价态高于 3 价; A 项, NH 3N2,N 元素化合价上升,无铵盐生成,NH 3 只表现仍原性;B 项,2NH 3N2,6NH 36NH 4Cl,NH 3 表现仍原性和
19、碱性;C 项,4NH 32N2,无铵盐生成,NH 3 只表现仍原性; D 项,NH 3NH 4Cl,N 元素化合价不变, 生成铵盐, NH 3 只表现碱性;题组二 喷泉试验4.以下几种气体 括号内为溶剂或反应物溶液 象的是 按如右图所示装置进行试验,不能看到喷泉现A.HClH 2O B.CO 2H 2OC.SO2NaOH 溶液 D.NH 3KCl 溶液 答案 B5.相同状况下, 在体积相同的三个烧瓶中分别盛NH 3、HCl 和 NO 2 气体, 并分别倒立在水槽名师归纳总结 里,充分溶解后烧瓶内三种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设烧瓶内液体未扩散到水槽里第 8 页,共 15 页- - - - - -
20、-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A.1 11 B.223C.332 D.221答案 A解析 设标准状况下三个烧瓶的体积均为 V L,V LNH 3:V溶液 V L ,nNH 322.4 Lmol1,1故 cNH 322.4 mol L1;HCl :同 NH 3,cHCl 1 22.4 mol L 1,2 2 VNO 2:V溶液 3V L ,nHNO 3322.4 mol ,1故 cHNO 322.4 mol L1,应选 A;题组三 铵盐的性质6.以下属于铵盐的共同性质的是 A.都是晶体,都易溶于水B.铵盐受热均可分解生成 NH 3C.铵盐都能与碱反应,不能与酸反应D.全部铵
21、盐中,氮元素化合价都是3 价答案 A解析 铵盐都是白色或无色晶体,都易溶于水;有的铵盐受热分解不肯定生成 NH 3,如NH 4NO 3;铵盐都能与碱反应生成 NH 3,有些铵盐也能与酸反应,如 NH 4HCO 3;铵盐中, N元素化合价不肯定都是3 价,如 NH 4NO 3 中的 NO3 中的 N 元素是 5 价;7.为检验一种氮肥的成分,某学习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以下试验:加热氮肥样品生成两种气体,其中一种气体能使潮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另一种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取少量该氮肥样品溶于水,并加入少量 分是 BaCl 2 溶液,没有明显变化;由此可知该氮肥的主要成名师归纳总结 A.NH 4HC
22、O 3B.NH 4Cl就 M 是 第 9 页,共 15 页C.NH 42CO3D.NH 4NO 3答案A题组四氨气的制备8.试验室可以按如下列图的装置干燥、贮存气体 M ,余外的气体可用水吸取,-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A.氨气 B.一氧化碳C.二氧化氮D.氯化氢答案A9.试验室制取少量干燥的氨气涉及以下装置,其中正确选项A.是氨气发生装置B.是氨气发生装置C.是氨气吸取装置D.是氨气收集、检验装置名师归纳总结 答案B第 10 页,共 15 页解析装置 NH 4Cl 加热分解生成HCl 和 NH 3,在试管口处NH 3 和 HCl 反应生成NH
23、 4Cl,收集不到 NH 3,A 不正确; 装置用浓氨水和CaO 或 NaOH 固体反应,可制得NH 3,B 正确;装置,防倒吸装置中漏斗口与液面应接触,但插入液面之下不能防止倒吸,C 不正确;收集 NH 3 采纳向下排空气法,为防止空气对流应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D 不正确;10.以下装置不能达到试验目的的是-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答案 A解析 A 项收集 NH 3 装置口无棉花,错误;B 项 NH 3 通入 CCl 4 中, NH 3不溶于 CCl 4,不会产生倒吸,逸出的 NH3又可被稀硫酸吸取,正确;C 项向长颈漏斗中加肯定量水,没过长
24、颈漏斗的下端,关闭止水夹,再加肯定量的水,液面不下降,可说明气密性良好,反之,气密性不好,正确;D 项,收集比空气密度小的气体NH3,应当短管进气长管出气,正确;才能提升题 11.试验室采纳以下方法制取 NH 3:固体 CaOH 2与 NH 4Cl 共热;NH 4HCO 3固体中加 NaOH 固体 过量 ,常温下即能产生 NaOH 固体中加入浓氨水;NH 4Cl 浓溶液中加生石灰;请回答以下问题:NH 3;装置如图甲;1写出方法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_ ;2说明方法制取氨气的原理:_ ,为什么此法不加热?_ ;3请从下面的仪器中挑选方法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 合理 ;_写字母,要求使用仪器最少、写
25、出用 NH 4Cl 浓溶液与生石灰反应制取氨气的理由:_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15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4某同学设计了如图装置收集氨气,以下说法不正确选项A.收集氨气的原理是向下排空气法 B.干燥管的作用是防止倒吸 C.当烧杯中的水变红时证明氨气已收集满 D.该装置会形成红色喷泉_填字母 ;答案 1NH 4HCO 32NaOH=Na 2CO 3NH 3 2H2O2浓氨水具有挥发性 加入 NaOH 固体,吸水放热,使氨气溶解度减小,且 NH 3 H2O 受热易分解,放出氨气3DCaOH2O=CaOH 2,消耗水并放热,CaO
26、H 2 和 NH 4Cl 受热发生反应:CaOH 22NH 4Cl=CaCl22NH 3 2H2O4D12.已知氨可以与热的氧化铜反应得到回答以下问题:N 2 和金属铜,用如图中的装置可以实现该反应;1A 中加入的物质是 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 ;2B 中加入的物质是 _,其作用是 _ ;3 实 验 时 在C中 观 察 到 的 现 象 是 _ , 发 生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是_ ;4试验时在D 中观看到的现象是_,D 中收集到的物质是_,检验该物质的方法和现象是_ ;答案1固体 NH 4Cl 和 CaOH 22NH 4ClCaOH 2= CaCl22NH 3 2H2O其他
27、合理答案也可2碱石灰 或 CaO除去 NH 3 中的水蒸气3黑色粉末变为红色且右管口有水珠显现2NH 33CuO= N 23Cu3H2O名师归纳总结 4显现无色液体氨水用潮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如变蓝就说明有NH 3存在 也可以用蘸有第 12 页,共 15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浓盐酸的玻璃棒放在容器口,如有白烟显现,也说明有NH 3 存在;用无水CuSO4,如变蓝就说明有水存在A 装置为制取NH 3 的装置, 故 A 中加入的物质是NH 4Cl 和 CaOH 2解析1由题中信息知固体,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H 4ClCaOH 2= Ca
28、Cl 22NH 3 2H 2O;2B 装置的作用是干燥 NH 3,所用药品为碱石灰 或 CaO;3装置 C 中发生反应为 2NH 33CuO=N2 3Cu3H 2O,观看到的现象是黑色固体粉末逐步变红且右管口有水珠显现;4D 中冰水的作用是冷却,得到无色溶液氨水;如检验 NH 3:用潮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如变蓝就说明有 NH3 存在;也可以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放在容器口,如有白烟显现,也说明有 NH 3 存在;如检验 H 2O 的存在,就用无水 CuSO4,如变蓝就说明有水存在;13.如下图所示,图中每一方格表示有关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其中 A 、C 为无色气体;请填写以下空白:1物质 X 可
29、以是 _,C 是_ ,F 是_ ,G 是_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 ;答案 1NH 42CO 3 或 NH 4HCO 3 NH 3 NO 2 HNO 322Na 2O22CO2=2Na2CO 3O2催化剂 4NH 35O 2=4NO6H 2O解析 X 与碱反应放出无色气体,证明 X 为铵盐, C 为 NH3,NH 3 与 D 在催化剂条件下生成 E,证明 D 是 O2,E 是 NO;X 受热分解生成 NH 3 和无色气体 A 及 B,A 与 Na2O2反应生成气体 DO 2,证明 A 为 CO 2,故 X 为NH 42CO 3 或 NH 4HCO 3,B 为 H
30、2O;进一步推知 F为 NO 2,G 为 HNO 3;14.甲、乙两个讨论性学习小组为测定氨分子中氮、氢原子个数比,设计如下试验流程:制取氨气装有足量干燥剂的干燥管装有氧化铜的硬质玻管装有足量浓硫酸的洗气瓶 测定生成氮气的体积试验中,先用制得的氨气排尽洗气瓶前全部装置中的空气,再连接洗气瓶和气体收集装置,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3 页,共 15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立刻加热氧化铜;反应完毕后,黑色的氧化铜转化为红色的铜2NH 33CuO= N23Cu3H 2O;下图A、B、C 为甲、乙两小组制取氨气时可能用到的装置,D 为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31、;甲小组测得:反应前氧化铜的质量m1 g、氧化铜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m2 g、生成氮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V1 L ;乙小组测得:洗气前装置D 的质量 m3 g、洗气后装置D 的质量 m4g、生成氮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V2 L;请回答以下问题:1写出仪器 a 的名称: _;2甲、乙两小组挑选了不同的方法制取氨气,请将试验装置的字母编号和制备原理填写在 下表的空格中;试验装置试验药品制备原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甲小组A氢氧化钙、硫酸铵_ _氢氧化钠溶于氨水后 放热,增加氢氧根浓 度,加快氨气逸出_;乙小组_浓氨水、氢氧化钠_3甲小组用所测得数据运算出氨分子中氮、氢的原子个数之比为4乙小组用所测得数据
32、运算出氨分子中氮、氢的原子个数比明显小于理论值,其缘由是 _ _ ;答案 1圆底烧瓶2NH 42SO4CaOH 2= 2NH 3 2H2O CaSO4 B 35V17m1m2 4浓硫酸吸取了未反应的氨气,从而使运算的氢的含量偏高名师归纳总结 解析1仪器 a 的名称为圆底烧瓶;2 氢氧化钙与硫酸铵反应生成硫酸钙、氨气和水,第 14 页,共 15 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 42SO4CaOH 2= 2NH 3 2H2O CaSO4;浓氨水是液体,-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氢氧化钠是固体,为使氨气逸出,把氨水滴入固体氢氧化钠中,随着氢氧化钠溶解放热,
33、氨气挥发放出气体,应选B 装置; 3反应前氧化铜的质量为m1 g、氧化铜反应后转化成的铜的质量为 m2 g,就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为m1m2 g,生成的水中氧元素的质量等于参与反应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就生成的水中氧原子的个数为m1m2/ 16NA;水中氢原子个数是氧原子个数的两倍,因此氢原子个数为m1m 2/16 2NA,生成的氮气在标准状况下的 体积为V1 L , 就氮气 中氮 原子的 个数为2V1/22.4 NA;因 此氮 、氢原 子个 数比为2V1/ 22.4NA m1m 2/16 2NA 5V17m1m2;4乙小组用所测数据运算出氨分子中氮、氢的原子个数比小于理论值,其缘由是洗气瓶D 中的浓硫酸不但吸取了反应生成的水,仍吸取了未反应的氨气,从而使运算的氢的量偏高;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5 页,共 1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