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汇编合集3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调研报告汇编合集35篇.docx(31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调研报告汇编合集35篇目录:“村民幸福”的张青村实践建设“幸福张青”的做法与启示补链延链破解融资难题关于金融支持于都纺织服装产业倍增升级的几点建议创新“三格”融合模式夯实乡村治理基础秀洲区社区警务与社区事务一体化的调查与思考打造“三学三创”党建品牌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助力惠州乡村振兴大力弘扬德孝文化助推文明城市创建对盐湖区弘扬德孝文化的调研与思考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基于五所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的调研关于推动九江文旅深度融合的调研报告关于我市“三农”工作的调查与思考关于我市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和体育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摘登)关于我市行政
2、审判工作的调查和思考湖北省扶贫驻点村综合减灾示范村创建工作调研报告加强法治乡村建设的对策与建议加速推动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做大做强跨境电商产业规模建立健全市属国企大监督体系的调研与思考 0建强“三线”产业联盟优化“三联”工作机制流水镇贯彻落实“三联”机制工作调研与思考 2金花竞相绽放山村绿色崛起来自武平县环梁野山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的调查报告 8厘清成因找准对策精准打击非法集资 6媒体融合时代国资央企如何讲好品牌故事 3谋均衡促公平着力解决学位问题 9农村基层系统治理的创新实践新乡县张青村推行“村民代表提案制五步法”调查 4濮阳市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3浅析农行经营转型的路径选择 8融入
3、基层治理助力生态振兴 0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6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的金融支持路径选择以内蒙古兴安盟为例 3县级融媒体中心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4扬州市非公企业团建工作调研报告 4以惠州西湖为中心打造“岭东水韵”文旅名片 1增强基层应急管理能力要做好“四个结合” 6浙江省工会服务阵地社会化市场化运作情况调研报告 9抓好“源头”到“龙头”强化农村饮用水保障 7做大做强农旅融合全力助推乡村振兴晏坝镇扎实推进产业建设调研报告 1做强做大现代物流业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 7“村民幸福”的张青村实践建设“幸福张青”的做法与启示新乡市委党校调研组(2021年11月24日)张青村是我市基层组织中的先进
4、村。几十年来,该村“两委”带领村民从解决温饱到实现全面小康,如今转向建设“幸福张青”这一宏伟目标。张青村这一做法既符合中央关于国家发展的远景目标,又符合广大农村的发展方向。改革开放之前,张青村是远近闻名的乱村、穷村。改革开放后,在村“两委”的坚强领导下,张青村经过几十年发展,到党的十八大时,基本达到全面小康的标准。自此,张青村的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村“两委”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提出了“幸福张青”的发展目标。他们计划用10多年时间实现这一目标。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后,尤其是根据党的XX届五中全会精神,他们又修订完善了发展目标。新乡市委党校组织力量深入调研后认为,张青村“两委”把“村民幸福”
5、作为奋斗目标的做法,既符合中央关于国家发展的远景目标,又符合今后农村的发展方向,值得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学习与借鉴。一、建设“幸福张青”的主要依据依据张青村已取得的发展成绩。从1990年开始,在村“两委”的带领下,首先创办企业,解决了群众就业和集体经济收入问题;然后启动新村规划建设,解决了群众住房问题;随后又建成养老服务中心,解决了群众养老问题。目前,张青村已经实现从贫困向富裕的跨越。从就业看,全村1000余名劳动力实现了充分就业;从收入看,20XX年,张青村人均年收入达到5万元;从教育看,高中教育基本普及,大专以上入学率大幅上升;从村民素质看,开展了“六心文化”“八好评比”教育活动,群众素质普遍
6、提高;从村民健康看,实现了合作医疗保险全覆盖,做到了小病早治疗、大病早发现,疾病发病率大幅度下降;从村民寿命看,人均寿命达到76岁,接近全国平均水平;从居住环境看,房美路平树绿,美丽张青初步建成;从群众文化生活看,戏曲、广场舞等娱乐活动已常态化,呈现出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从社会和谐度看,通过“月末例会”“村民代表提案制”,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避免了“事儿”变“气儿”的矛盾升级;从集体经济与集体收入看,集体企业稳定发展,集体年收入达300余万元。由此观之,张青村已经达到全面小康社会的各项指标。今后如何向更高阶段发展?在此背景下,他们提出了建设“幸福张青”这一奋斗目标。依据“十四五”规划和203
7、5年远景目标。远景目标的总要求是人民生活要更加美好,人要实现全面发展。同志指出:人民群众希望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对照国家远景发展目标要求和总书记讲话精神,张青村目前的发展状况还存在若干差距。从就业看,大部分村民主要从事企业一线生产工作,技术创新不足,制约了未来高质量发展水平;从学历看,高学历者较少,不利于未来就业;从教育质量看,普通高校毕业生偏多,重点高校毕业生偏少;从村民整体素质看,新型公民应具备的素质比较欠缺,现代化需要的高素质村民比较少,多数村民还没有养成读书学习的好习惯;从健康水平看,生活方式与生活习惯不
8、健康、生活品质单一的村民较多,村民获得幸福的渠道比较少;从健康长寿看,同国内发达地区和国外发达国家水平有较大差距;从生活环境看,离“生态宜居”有一定差距;从集体经济与集体收入看,收入渠道比较单一,收入数量仍需增加。因此,他们把建设“幸福张青”作为今后的发展目标,需要“扬长”的同时,更要大力“补短”,确保“幸福张青”这一宏伟目标如期实现。二、建设“幸福张青”的主要举措(一)创业、就业与收入方面。创业、就业与收入是幸福生活的重点,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张青村紧抓改革开放机遇,通过不懈努力,将持续推进集体、股份、民营混合型经济发展模式,致力于构建中等收入占多数、高收入与低收入占少数的橄榄型社会
9、。为保障村民的创业与就业,推动集体与村民的收入跨入更高层次,他们采取了如下举措支持个人创业。教育村民发扬不怕困难、勇于创新精神。村党支部为村民创业搭建平台并给予大力支持,包括发挥“民营协会”作用、提供创业信息以及帮助申请银行贷款等,使张青村的全民创业实现普遍化,并向高质量迈进。提升群众技能。支持与鼓励中青年提升自身能力,定期组织培训,聘请专业技师或通过网络授课,使每一个劳动力都能够具有13项专业技能,让他们能够在技术创新、企业管理、创业发展、社会服务等方面实现创业就业,并获得较高收入。对特殊人群实行帮助。为少数年龄偏大或身有残疾的劳动力提供工作岗位,使他们通过劳动获得收益,提升劳动致富的获得感
10、。对于丧失劳动能力的村民,通过政府提供的保障和村集体的帮扶,使他们的生活水平不低于一般村民。鼓励本村考入大学的学生毕业后进入高收入行列。支持有能力的大学生毕业后回村进行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鼓励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大学毕业生到国内外高收入行业就业,使家庭收入更高,生活品质大幅提升。努力办好合作社,提升村民在合作社中的收益。通过合作社整合、激活农村集体资源,促进经济增长,增加村民收入。(二)生态宜居与生活质量方面。生态宜居与生活质量是幸福生活的主要内容,主要指的是高质量住房、完善的基础设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同时,还要满足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村民对人居环境不断提高的要求。张青村围绕这一目标,努力使生
11、态文明建设走在前列。为此,他们采取了如下举措。把太阳能发电引入家庭,实现绿色、环保、节约;继续完善提高村内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使村民居住环境更加美好;不断提升生活质量,如卫生净化、村内绿化、道路硬化、夜间亮化等;规划景观布局,利用村内闲置空地建成花园式的张青村。(三)文明创建与村民素质方面。文明创建与村民素质是幸福生活的保障。幸福生活不仅要有物质基础,更重要的是满足群众的精神需求,提高村民的思想道德水准和科学文化素养。为进一步加强文明教育,提高村民素质,张青村采取了如下举措。村“两委”根据社会发展和村内实际情况,每年修订一次村规民约;对少数违规村民进行教育乃至惩罚;对村民最关心的红白事问题,
12、成立红白事理事会,制定合理章程,组织村民实施;村党支部采取各种方式加强对村民的教育,尤其是法治教育,增进村民的“孝、善、让”风气,让村民学法、守法,依法办事。加强村风建设,用“六心文化”教育村民。“六心文化”,即把忠心献给祖国、把爱心献给社会、把苦心献给企业、把孝心献给父母、把关心献给别人、把诚心留给自己。为有效落实“六心文化”,开展“八好”评比,即好党员、好干部、好村民代表、好致富能手、好婆婆、好媳妇、好青年、好家庭评比。每年年底,召开群众大会,进行隆重表彰,让绝大多数村民成为好村民,让社会主义文明新风尚占领农村阵地。把住从幼儿教育至成人教育的各个环节。创建高水平的幼儿园、小学,使儿童能够接
13、受良好教育;对小学、初中、高中学生中的优秀者进行奖励,包括物质奖、精神奖、家庭荣誉奖等,形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良好风气;对考入大学的学生进行奖励,鼓励他们好好学习与深造,努力做一名爱党、爱国对社会有贡献的高素质人才。开展读书学习活动。建设功能齐全、配套完备、书籍丰富的图书馆,要求村民闲暇时间到图书馆读书学习。鼓励村民自学,定期组织交流学习心得,养成自觉学习、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的生活习惯。加强对“重点人”的素质培养。“重点人”主要指弱势群体,由于他们从物质条件到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着不重视、不善于教育后代的缺陷,因此,必须着重对他们进行帮助、引导,使其后代在素质教育方面跟上全村步伐。(四)社
14、会治理与社会和谐方面。社会治理与社会和谐是幸福生活的基础。坚持把党的领导、村民当家做主、依规治村有机结合,通过一系列制度建设确保党在农村的领导核心地位,确保农民当家做主,确保依规治村。为此,张青村采取了如下措施。坚持以“村民代表提案制”为中心的月末例会制度。做到群众的问题早发现、早解决,重大问题让村民代表参与讨论、民主协商,依靠党员干部群众力量,把各种矛盾化解在村内;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及时公开,接受监督,建立健全农村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处理好同外村人的关系。张青村产业兴旺,并且处于商业繁华区,他们大力吸收外来务工者前来就业生活;及时解决他们工作生活中的各种难题,对待他们与村民一视同仁
15、;制定张青村户籍管理办法,对张青村的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外来居住人口统一进行管理,使他们和谐相处。(五)生活方式与健康长寿方面。生活方式与健康长寿是幸福生活的根本。随着社会物质与精神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生活方式与健康长寿被摆上国家发展的重要位置。张青村进一步提升村民的生活与健康水平,努力实现生活方式现代化。为此,他们采取了如下举措。不断转变生活方式。必须改变旧的生活习惯,形成新的健康的生活习惯。教育村民养成“规则”意识、“规矩”意识,从衣食住行等方面做起,如不随地吐痰、礼貌待人、遵守交通规则等,把传统农民转变成现代公民。不断提高健康质量。建立从孕期到出生、至死亡的全过程健康监督。执行孕期检查
16、制度,实现优生优育;实行60岁以上人员每年体检一次,做到小病及时治疗,大病能够预防。不断提高养老医疗质量。实现老年人在社区内养老,小病在社区内治疗,大病术后在社区内护理康复。使高龄老人、病人能够享受良好的养老服务。努力涌现出一大批高寿健康老人。三、建设“幸福张青”的有益启示一是必须加强党的领导与党的建设。张青村党组织高度重视“幸福张青”建设,他们定期召开会议,精心组织,推进工作。组织各方力量,既集中力量办大事,又分工完成各自职责。对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问题,组织全体村民代表进行民主协商,取得共识,努力使这项具有战略性、前沿性的复杂工程健康推进。持续开展党员干部教育,通过“坐下来、走出去、请进来”
17、的方式,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提高党员干部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增强为群众服务的工作能力和热情。二是必须大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幸福张青”的实现靠的是乡村全面振兴。“产业兴旺”是农村经济发展、为农民增收创收的重要方式;“生态宜居”是实现对自然环境开发与保护的平衡、进一步优化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源泉;“乡风文明”是农民综合素质提升、农村文明程度大幅进步的重要载体;“治理有效”是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重要途径;“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落脚点,最终目的是让农民生活更美好。因此,建设“幸福张青”必须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他们善抓机遇,借势发展;他们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他们根据群众需求,与时俱进。
18、三是必须不断壮大集体经济。集体经济与集体收入是建设“幸福张青”的物质保障。几十年来,他们通过大办集体企业、土地租赁、房屋租赁等,不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加集体收入,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各项保障,也使建设“幸福张青”具备了重要保障。补链延链破解融资难题关于金融支持于都纺织服装产业倍增升级的几点建议赣州银行调研组郭柏林(2021年11月28日)为深入贯彻落实我市第六次党代会提出的“大力实施工业倍增升级行动,打造全国纺织服装优质智造基地”精神,大力发展“1+5+N”产业集群,实现于都县纺织服装产业产值千亿目标。赣州银行2021青干班第四调研组聚焦于都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深入于都楂林、上欧、罗坳工业园区
19、实地调研,研究粤港澳大湾区劳动密集型纺织服装产业转移带来的重大机遇,探索“金融+纺织服装产业”倍增升级的新方法和路径。于都县纺织服装产业以服装、纺织品、鞋、箱包加工为主,已形成一条以服装加工生产为核心的纺织服装产业链,在品牌女装生产制造领域形成了一定的集聚规模和影响力。于都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认定为“全国纺织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在承接粤港澳大湾区劳动密集型纺织服装产业转移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截至2021年6月,全县纺织服装企业30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09家;全行业工业总产值达279.04亿元,同比增长67.99%;规模以上企业实现营业务收入81.84亿元,同比增长45.82%;全行业实
20、现利润总额17.20亿元,同比增长157.47%,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利润总额5.61亿元,同比增长153.72%。于都纺织服装产业“十四五”规划总体思路是“育龙头、补链条、建平台、保要素、强集群”,现从金融参与链条建设、补齐链条短板、延长链条价值等角度思考,破解纺织服装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对企业发展生命周期阶段提出具体的金融对策建议。一、破解信息不对称提高融资可得率搭建政银企互享平台,破解信息不对称难题。政府按照相关优惠政策引进外地或本地服装企业进入工业园区,双方已完成招商入驻工作。入驻企业“拎机入住”工业园区标准厂房,企业发展阶段主要是流动资金贷款和固定资产贷款需求,但其又缺贷款投放所
21、需的历史数据和抵押资产,建议搭建政银企互动的桥梁,形成“政府产业协会企业银行”的良性互动,金融机构通过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等入手,破解信息不对称难题,实现“敢贷、愿贷”,通过白名单形式发放信用贷款。支持金融增信方式创新,提高融资可得率。支持金融机构在国家现行法律允许、财产权益归属清晰、风险有效管理控制的前提下,因企施策,灵活多样扩大贷款抵、质押担保物范围,积极开展以合同、订单、期权、债权、股权、商标权、专利等权益抵押的融资方式;鼓励开展大宗商品、机器设备、运载工具等动产抵押;支持民营企业充分利用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通过应收账款抵押、重组和资产证券化等方式融资,盘活企业存量资产。在覆盖风险的前提
22、下尽可能地提高企业不动产融资抵、质押率,提高企业信贷融资可得率。二、制定专属产品提升服务水平发挥政府担保基金作用,制定专属金融产品。一是推出专属信贷产品“服装品牌贷”,满足其新建、扩建、改造、开发、购置大型生产装置、生产基地等投资项目存在融资需求,支持园区企业做强做响知名品牌。二是充分发挥“助工贷”产品的支持作用。对于园区服装企业符合于都县重大工业项目准入条件的,开辟绿色审批通道,单列信贷计划。如2021年需为纺织服装产业链提供10亿元的专项信贷规模,其中支持纺织服装企业日常经营周转5亿元,技术改造升级、固定资产投入等项目建设资金5亿元。丰富金融产品,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一是强化金融产品创新。在
23、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金融机构应开展应收账款质押贷款、专利权质押贷款,开办贸易融资、信托融资、融资租赁、仓单质押、货权质押、保理、公司理财和账户托管等业务,大力推广国内信用证业务,满足企业对金融产品创新的需要。二是增加规避汇率风险的金融产品和外汇信贷业务,帮助进出口纺织服装企业脱困避险。如加大信用证打包、押汇、出口信用担保融资等贸易融资力度,推广运用远期结售汇、外汇掉期、套期保值等外汇业务防范汇率风险。三是创新“循环贷”模式,解决纺织服装企业贷款期限与实际经营周期不匹配的问题,降低其融资成本。三、培植龙头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金融支持产业集群,培植龙头企业。一是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抓住机遇,积极整合产业内
24、有限资源,实现集团规模经营,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通过发放并购贷款、银团贷款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品牌企业兼并重组,通过横向、纵向整合,培育具有竞争优势的纺织服装企业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增强企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二是鼓励中小企业专注于纺织特定细分产品市场、技术领域和客户需求,走“专精特新”的发展道路,通过发放科贷通、知识产权质押等方式,支持企业持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生产工艺水平,成长壮大为“单项冠军”企业。提供“供应链融资”服务,健全全产业链发展体系。于都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最大问题是供给和需求“两端在外”,制约了产业的发展和升级。针对纺织服装产业体系中的原料供应、研发设计、智能生产、面辅料市场、产品
25、展销、产品出口、产品认证、物流配送、市场销售等薄弱环节,提出“供应链融资”,以核心企业、平台为依托,紧密结合供应链的商业运作模式和交易结算特点,为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客户提供整体性业务融资方案。引导技术、装备、资金、人才、信息等创新要素向产业基地集聚,支持完善于都产业园区配套服务功能,实现高质量发展。创新“三格”融合模式夯实乡村治理基础秀洲区社区警务与社区事务一体化的调查与思考秀洲区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杜建新(2021年11月21日)今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要“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共同体
26、”。为加强基层治理、提升服务效能,秀洲区王店镇蚂桥片区党建引领,激活民力,创新党格、警格、网格融合治理模式,打造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平安样板,值得关注推广。一、“三格”融合的做法与成效嘉兴市秀洲区王店镇蚂桥片区面积33平方公里,有5个行政村,1个居民会;辖区内有595家企业,常住人口1.4万、暂住人口1.7万。嘉兴现代物流园坐落在此,有14家较大规模的物流园区,每天进出大、中型货车约2200辆、货物进出量1000万件。这样一个人员车辆流动频繁、社区治安相对复杂的片区,通过“党建引领、网格治理、多元参与、共建共治”的社会治理模式,筑牢辖区平安“网底”,营造出了矛盾纠纷少、治安环境好、群众满意度高的良
27、好局面。1.“党格”增强乡村治理的引领力。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党支部、党小组建在网格上,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担任网格指导员,村(社区)干部担任网格长,每一名党员都编入一个网格,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社区治理优势。蚂桥片区划分为34个党格,有12个支部、27个党小组建在网格上,348名党员参与网格管理服务工作。党员们根植于群众中间,既是“政治引航员”,又是“邻里守望员”,每一名党员“定格、定责”,带头开展夜间巡防和为民服务,主动承担起信息员的职责,有效收集社情民意,为村(社区)党组织和联勤警务室处理突发事件和老大难问题赢得主动。2.“警格”增强乡村治理的战斗力。警力有限,
28、民力无限。王店镇蚂桥片区以联勤警务室为依托,开展警民联调、警校联手、警企联防,积极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一是警民联调。组建由乡贤、辖区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和法律服务人员等组成的矛盾纠纷调解“专家库”,充分利用本地“人脉”,让人民调解与治安行政调解无缝衔接,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初始状态。二是警校联手。开展“小手拉大手”校园安全防范教育,建立家长红马甲和教师红马甲队伍,会同辅警上下学期间在校门口维持秩序,警务室每天与校园门口互通治安情况,每周安排人员对校园及周边进行安全检查,净化校园治安环境。三是警企联防。联勤警务室与50家规模较大的企业共建,建立“警方巡防+企业巡防”机制,实行辅警与园区“一对一”定
29、人、定时联系,对于情况复杂的园区实行驻员工作制,派驻辅警与业主、物业、保安合署办公,增加威慑和快速处置能力。3.“网格”增强乡村治理的防范力。“网格吹哨,部门报到”。王店镇蚂桥片区在联勤警务室成立网格管理中心,在各村(社区)成立大网格,在各物流园区成立专属网格,下设微网格,落实网格员,聘请警务助理,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管理体系和快速反应机制。围绕“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村”目标,网格员有针对性地搜集基础性、动态性、预警性信息,加强反诈等安全防范宣传教育;警务助理从本地、本单位有威望、经验足的群众中选聘,他们与本地、本单位的居民和员工熟悉,进得了门、谈得上话,方便工作,207名警务助理延
30、伸到每一个小区、工地、码头、园区和自然村落,确保第一时间获取准确的信息,第一时间参与矛盾纠纷的调处,第一时间处置群众的求助。二、“三格”融合的经验与启示乡村是国家治理的最末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秀洲区蚂桥片区“三格”融合的治理模式,有力推动了当地的平安建设,提高了基层治理效能。1.党建引领,共创谋平安。做好乡村治理工作,关键是加强党的领导。蚂桥片区突出党建引领,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效能治理并重,把党的领导贯穿于乡村社会治理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将党支部、党小组建在社区网格上,构建党格、警格、网格“三格”融合模式,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社区治理优势,推动基层治理工作前
31、移,实现“党建格中有、矛盾格中调、平安格中建、服务格中行”,用“党格”凝聚“警格”“网格”,实现1+12的效果,从而使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更好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社会协同,共建保平安。做好乡村治理工作,需要辖区内各主体紧密配合、相互支持。蚂桥片区在各村(社区)“党格”基础上,配以民辅警、警务助理、红马甲志愿者、党员志愿者和专职网格员这六方力量,围绕“基础信息联采、重点人员联控、矛盾纠纷联调、安全隐患联处、群众求助联帮”五联机制开展工作,将分散要素向网格集中,推动社区警务与社区事务一体化,实现了从“各自为战”到“党格+警格+网格”融合的
32、转变,让警力向网格延伸,服务在网格开展,问题在网格解决,一些非警务类警情在网格中悄然化解。3.公众参与,共治促平安。做好乡村治理工作,公众参与是重要基石。中国特色的自治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在服务群众中实现社会治理。秀洲区把公安基层基础建设与社区网格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蚂桥片区联勤警务站联合辖区内的村(社区)、企业、学校、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形成社会治理共同体,发展网格中的党员、退休干部、退休教师、物业员工、保安、快递员等2000余人为志愿者,参与辖区群防群治,共同构建社区“自治+共治”、邻里“自助+互助”格局,及时解决老百姓“适需、刚需、特需、急需”问题,让人民群众
33、安居乐业、社会环境安定有序。三、关于加强乡村治理的思考与建议乡村是国家的基础单位,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是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维护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工作。乡村治理中,发动辖区单位和群众群防群治,可以将政府办不了、办不好、办起来不经济的小事办妥,政府应着力在建立健全有效的运行机制上下功夫,更好地为乡村治理提供有力的支撑。1.建立公众参与机制,推进乡村治理社会化。从蚂桥片区调研分析来看,当地乡村治理是联勤警务室与村(社区)组织牵头推动,以专职网格员为主体,配以党员志愿者及一些退休干部、退休教师等为辅助来开展,社区治理的参与人员中老年人比年轻人多,多数情况下,是政府和村级组
34、织在行动,社区居民参与度不高。要以党的XX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完善社会治理体制,发挥社会协同和公众参与作用为指引,引导社区居民增强主人翁意识,树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共享理念,提升居民自主性,不断提高居民自治能力;要制定激励机制,引导辖区所有企事业单位和一切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治理,凝聚起共建共享共治的强大合力。2.建立培训交流机制,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从蚂桥片区调研情况看,乡村治理中网格员、志愿者和辅警是主要力量,三支队伍的专业化程度还不够。一是要加强网格员的业务培训。让每一位网格员准确理解农村政策法规和走访入户职能,提升做群众工作的本领。二是要加强志愿者的安全培训。党员志愿者和红马甲志愿者大多
35、数是由村级组织和社会组织所招募,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安全是第一位的,要通过培训交流,为爱心加上一层安全的屏障,确保志愿者不仅能出色地完成志愿服务,还要在志愿服务中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三是要加强辅警的正规化培训。结合辅警岗位特点和职责任务,开展职责权限、岗位纪律、职业道德、日常行为规范的培训,推进辅警队伍的规范化、制度化、法治化建设;要着力做好常用法律法规学习和常见警情的应急处突培训,增强辅警队伍的履职能力和法纪意识,提升辅警队伍整体素质和战斗力。3.建立智能监管机制,推进乡村治理精准化。从蚂桥片区经验看,建立联勤警务室为统领的乡村治理平台,实现对辖区社会治理的统一指挥、分层派单、分类处置,有利
36、于优化指挥调度,提高快速处置效率。在乡村治理实践中,要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源头管控,形成辖区所有单位、部门联动机制,加强横向、纵向协调对接,及时研判辖区热点难点问题,提出对策措施。要借力数字化改革,按照“一网统管”要求,构建智能监管应用场景,打造集约式、协同化和多元评价的社会治理智能监管平台,推动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的业务协同管理和服务,提高乡村治理的科学化、智能化水平。打造“三学三创”党建品牌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中国船燃青岛公司党建课题组(2021年11月26日)“三学三创”,是中国船燃青岛公司党委创建的一项党建品牌。“三学”就是“学党史、学理论、学制度”,“三创”就是“创五星级党支部、
37、创五星级共产党员、创五星级岗位标兵”。通过把学与创结合、定性与定量结合、日常考核与年底考核结合,制定学创方案,从而实现党建工作责任的落实落地。通过积极创建“三学三创”党建品牌,公司生产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20XX年保税油供量同比增长47%,创公司成立以来最好水平,实现了企业高质量发展。一、找准“点”,提升“学创”效果一是找准切入点,明确学习任务。坚持把学习领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点,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从时间、方式、对象和内容等方面对政治理论学习进行规范。在学习教育、政治引领、监督管理中,将党员紧密联系起来、有效组织起来、行动统一起来,把抓好党员政治理论学习作为党建工作的
38、基础和保障,努力打造政治合格、执行纪律合格、品德合格、发挥作用合格的党员队伍。要帮助员工树立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对外学先进、找差距、查不足;对内立足本职、结合实际、攻专求精,以部门和团队为单位,开启学习培训“内循环、内利用、内消化、内成长”的深挖活用内部教育资源模式。要坚持以内部管理体系为核心,充分发挥不同岗位、不同部门单位员工的特长,“人人当老师,个个作学员”,让员工互教互学,共同成长。二是紧盯着力点,创新学习方式。坚持开“党员公开课”,设立党员学习积分制,以支部为单位,面向全体党员、发展对象、入党积极分子,每月开展2次专题学习,每次不少于1学时,全年不少于32学时。采取正面学习、自我学习、
39、典型学习、集中学习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支部书记讲党课、领学领读、音视频学习、党员学习分享等形式,结合实际制定党员学习计划,把全年党员学习任务以“量化”的形式固定下来,年度公布积分排名。坚持开“团队分享会”,化“大课堂”为“小书桌”,由各部门、单位结合实际、见缝插针自行组织安排,具体活动形式包括集中领学领读,看视频学习,学习体会分享,经验交流,专题研讨等,让团队中的每一分子都分享心得、畅谈体会、发挥作用,为团队发展献计献策,使学习更有针对性。坚持开“员工大讲堂”,围绕制度落地生根,面向各部门、单位员工,每月固定时间开展,以集中学习讲解为主。主讲人结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行业规定规范、公司规章制度等,
40、把“大讲堂”打造成员工展示学习成果、交流学习心得的重要舞台,成为“三学”活动的品牌动作。二、划好“线”,明确“学创”目标公司党委围绕划好“支部、党员、员工”三条主线,加强公司党委对“三学三创”活动的组织、统领、保障,充分发挥下属8个党支部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做到上下同心、重点明确、层层落实。支部创五星,推动组织建设规范化。基层支部是落实国有企业党建责任制和全部工作战斗力的组织基础,是做好党建工作的坚实根基。按照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试行)和集团“支部建在船上”的优良传统,在保证党支部组织建设全覆盖、无死角的基础上,细化支部日常工作内容标准,做到分类定标、考核评级,强化支部工
41、作中的荣誉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做到定向把位,有的放矢。党员创五星,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细化、量化党员在政治学习、本职工作、联系群众、廉洁从业、严守纪律等方面的评定标准,确保扎实做好“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规定动作;结合实际开展党员“承诺践诺”“责任区、示范岗、先锋队”“结对帮扶”等自选动作,加强对党员日常行为的组织监督、群众监督、互相监督,通过创争先进,促进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实实在在发挥。员工创五星,激发干部员工创造力。在支部和党员创争先进模范效应带动下,注重激发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持倡导和弘扬新时代工匠精神,深入挖掘员工队伍中的优秀事迹,培养树立先进典型,形成学先进、创先进、当
42、先进的浓厚氛围,打造重视人才、尊重人才、培育人才的工作机制,不断丰富企业文化,提升企业品牌形象。三、迈好“步”,突出“学创”特色为使各基层支部和党员干部学有榜样、干有方向、创有目标,结合实际创新争创机制,公司党委不断完善“学创”步骤,把“软任务”变成“硬指标”,既创出品牌特色,又突出问题重点。一是抓实“三创”步骤,坚持刚性约束。为强化刚性要求,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过程与结果相结合,明确责任分工,创新考评方式,规范考评程序,将“三创”过程分解为自评、测评、申报、考评、定星、授星等六个过程,形成了一个环环相扣、衔接紧密、优化高效的程序链条,增强了“三创”评价的科学性、公正性。二
43、是明确“三创”指标,坚持精准聚焦。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办法,精心设计评价指标。对能定量评价的,比如“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政治学习等进行量化;对难以量化的,从上级评价、群众满意度等方面进行定性分析,从中提炼质量标准后再进行量化,最终设置5大项15小项常规评价项目和“加分项”“否决项”等。坚持聚焦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聚焦上级党委的工作安排,聚焦基层党建工作的短板和薄弱环节,通过“比进度”“晒成绩”,逐渐形成各支部“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三是拓展“三创”成效,坚持闭环管理。坚持以改进提升工作为落脚点,把“三创”结果与年度综合考核、评先评优和选拔任用等工作结合起来,建立“三创”反馈、指导、改进、
44、提升的闭环机制,以“三创”促进工作改进提升。每半年开展基层党建督查,起到督导、促进、提醒作用。年终时对创争成绩好的支部进行经验推广。对创争成绩不理想的支部,取消其评先选优资格,同时主动约谈,帮助分析原因,制定措施,鼓劲加油,实现了刚性评价与柔性关怀的有机结合。重视和强化考评结果运用,把学习的效果积分与培训、图书和物质奖惩等挂钩;把三创的考评结果与物质奖励、先进评比、支部考核等挂钩,最终实现党建责任考核工作形成长效机制,对各支部、部门和党员、员工起到有效的正负激励作用。四、强化“考”,增强“学创”保障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关键在于明责知责。只有牢记责任,明确责任,把基层党建工作紧紧抓在手上,牢
45、牢扛在肩上,才能把任务承担好、落实好。“学创”活动以考核促落实,确保了制度的严肃性和纪律性。强化制度考核。定期对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情况进行考核,推动党建基础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重视“立柱架梁”工作,建立党群工作例会制度、支部书记参加月度例会制度,及时了解掌握各支部党建责任制开展情况,分析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坚持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同谋划、同考核,推动形成主体明晰、责任明确、有机衔接的党建工作机制,使各项制度真正“立得住、行得通、管得了”,为层层压实党建考核工作责任制打下坚实的基础。强化责任考核。公司党委通过压实责任,年初同各党支部书记签
46、订党建工作目标责任书、“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书等,明确党支部落实党建考核责任制的主体地位,使党建工作责任制更贴近实际,贴近党员,不断增强党建考核工作的融合力、感染力和影响力。在党支部书记述职评议考核工作中,坚持将考核链条拓展至一年来的日常工作开展情况,真正把述职评议“一天的事”变成真抓实干“一年的事”。强化分类考核。结合贯彻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找准切入点,把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抓好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严格基层党组织生活等重点任务抓深入、抓具体、抓到位。加强对考核结果的运用和分类指导,重点关注党建工作力量比较薄弱、工作开展难度大的党支部,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47、上,全方位帮助和指导,以点上的经验指导面上的工作,做到抓好一个点,带动一大片,努力丰富党建工作责任制的内涵和载体。实践证明,“三学三创”活动有效丰富了中国船燃青岛公司党建责任制工作内容,通过建章立制、数字党建学习手段的运用,提升了党建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涌现出中燃31轮、业务部、滑油部为代表的先进集体,以李子堂、刘翔为代表的先进个人,以黄岛油库为代表的标杆支部,真正把干事创业的精神延伸到每个部门、支部、党员、职工。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助力惠州乡村振兴惠州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专题调研组(2021年11月3日)近年来,全国红色旅游日益趋热。在全党上下隆重庆祝建党100周年和深入开展党史学
48、习教育之际,今年以来各地红色旅游目的地热度急剧攀升,“打卡”红色景点、学习革命历史、感受革命文化成为人们学习、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为开发利用好我市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惠州特色红色旅游,带动惠州乡村产业发展、文化繁荣,市政协将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助力惠州乡村振兴列入今年重点提案,农业和农村委员会牵头成立了专题调研组,深入惠州各县(区)全面了解掌握红色资源分布情况,赴外地考察学习发展红色旅游的先进经验,对我市红色资源开发、红色旅游发展、红色文化传播等提出对策建议,同时广泛征求县(区)及有关专家意见,经反复修改完善后形成本调研报告。一、惠州发展红色旅游的独特优势调研组认为,惠州是一座具有革命传统的城市,红色资源十分丰富,发展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