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调研报告汇编合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准扶贫调研报告汇编合集.docx(8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准扶贫调研报告汇编合集精准扶贫调研报告汇编10篇 最新乡镇精准扶贫调研报告 根据县委关于精准扶贫的有关要求,近期,我就温泉镇斯桥村精准扶贫工作进行了集中专题调研。下面就是乡镇精准扶贫调研报告全文,欢迎阅读! 一、基本状况 斯桥村位于温泉镇西部,辖33个村民组(法定组28个,自然组5个),现有910户3228人。2013年建档立卡贫困户260户941人,其中五保25户28人、低保85户232人。2014年度,全村农夫家庭可支配收入7800元,2015年度农夫家庭可支配收入有望达到9360元。斯桥村总面积4.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333亩、林地面积1980亩,茶园850亩、桑园950亩,其中高标
2、准茶园400亩,桑园300亩。斯桥村主导产业为种植、养殖和务工,以务工为主业的约1000人,占劳动力总数的90%以上。2014年贫困人口收入中种植业收入占8.69%、养殖业收入占13.88%、务工收入占73.22%、其他收入占4.21%。二、调研过程 这次调研,总体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集中调研。我先利用三天时间集中调研了斯桥村精准扶贫工作,先后走访15户典型贫困户,之后又抽调2人组成工作组,利用3天时间驻村蹲点进行了专题调研,全面了解斯桥村由县供销社干部职工结对帮扶的25户贫困户的基本状况、致贫缘由等。其次阶段,甄别确认。比照国家关于贫困户的确认标准,对25户贫困户逐一进行了甄别确认。最
3、终确定,斯桥村2016年建档立卡贫困户25户98人。第三阶段,制订措施。针对该村确定了五项帮扶措施,逐项明确了帮扶的主要任务、工作目标和完成时限;针对贫困户逐一制定了帮扶措施,分别明确了脱贫时限、帮扶责任人。第四阶段,集中交办。现场召开面对面集中交办会,属于面上的帮扶措施由单位认领限期办理,属于贫困户个体的由联户干部认领限期办理,并张贴上墙。三、致贫缘由分析 (一)因病致贫。长期以来,很多村民在外务工,因工作环境、平安防护条件比较差,患上了内风湿、致残等病,致使劳动实力丢失,就医成本上升。目前,25户贫困户98人中因该类疾病和其他慢性病致贫的占35.07%。(二)因学致贫。受教化布局调整影响,
4、初中和中学学生全部在县城或镇政府就读,家长租房陪读现象非常普遍,教化成本大幅增加。经调查,因供给子女读书而致贫的占贫困户的17.5%。(三)要素缺乏致贫。一是缺少致富门路,思想观念陈旧,务工技能缺乏。二是缺少致富资金,以种植水稻、小麦和发展少数种桑养蚕为主的种植业收入有限。三是贫困农户贷款难问题比较突出,成为制约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因素。(四)自然规律致贫。村内留守空巢老人的基本养老方式就是土地养老、社会保障养老,有的连生活自理都很困难,养老问题令人堪忧。由于务工子女收入低,又要供给学生,不仅敬奉父母的生活费很少,而且很少回家探望,致使留守老人经济实力特别微弱,同时内心还承受着对子女的思念以
5、及孤独孤独的煎熬。四、精准制定扶贫安排 (一) 要实施产业扶贫,着力解决贫困户造血不足的问题。我们和牵头单位温泉经济开发区一道和村三委多次座谈,参加村脱贫攻坚方案制定,主要包括实施光伏扶贫,村级120KW光伏发电站已并网发电,能确保村每年集体收入达12万元;家庭光伏发电贫困户全覆盖。(二)实施科技扶贫。一是组织贫困群众参与务工技能培训班,提高创业就业实力。二是组织开展农业好用技术培训,提高贫困农夫的种养殖实力。三是组织开展电子商务学问培训,适时建立电子商务平台,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利用村内两个服装厂、建筑工程老板、在外打工领先者,优先招收贫困户家庭人员务工增加收入。(三) 实施基础设施扶贫,着力
6、解决制约贫困村发展的瓶颈问题。斯桥村修组级水泥路7.5公里、河坝500米、田间沟渠2000米、田间道路2.1公里、山塘6口;整理组级路边5公里,等待项目铺路面;已建饮水工程2座,收益人口1700人。(四) 实施就业扶贫,着力解决贫困户劳务增收的问题。引进养兔基地近10亩,工程已经开工;利用村内两个服装厂、建筑工程老板、在外打工的领先人士,优先招收贫困户家庭人员务工;对发展产业缺少资金的贫困户实施小额信贷扶贫,目前工作正在按程序进行当中,确保贫困户享受扶贫政策的雨露,抓住机遇摆脱贫困。2016年实施就业脱贫33户。(五)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改善项目。争取到大别山革命老区道路硬化项目资金50万元;15
7、4万农发项目在村实施;在河口组新建为民服务中心、村民文化广场。建设漂亮乡村,实施村庄清洁工程争取到县级美妙乡村点,项目启动资金50万元,通过前期工作主动争取2016年的省级美妙乡村示范点;在河口组新建为民服务中心、村民文化广场。建设漂亮乡村,实施村庄清洁工程,大力开展文明创建和最美系列评比等活动,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建设了乡风文明、团结和谐的漂亮新斯桥。(六)实施易地搬迁脱贫。2016年实施易地搬迁扶贫为36户贫困户解决住房问题,同时摆脱贫困。五、几点体会思索 精准扶贫必需紧扣“重在联、贵在为、深在制”要领,坚持扶真贫、真扶贫,不断拓展内涵和层次,实现由“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实质性
8、转变。(一)确保对象精准,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底数不够清、指向不够准、针对性不够强是扶贫开发存在的突出问题,必需抓住真实识别贫困、规范建档立卡、实施动态管理、推行挂图作业四个关键环节,建立“户有卡、村有册、乡镇有簿、县有档”的动态数据库,从根本上避开普惠政策代替特惠政策、区域政策代替到户政策的现象,提高扶贫效果。(二)确保内容精准,解决好扶什么的问题。一模一样、万面一孔是扶贫开发的常见现象,必需因地制宜、因户施策,深化分析贫困村和贫困户的致贫缘由,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要实施产业扶贫、实施科技扶贫、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改善项目等扶贫措施,使建档立卡工作与各项扶贫政策相连接,扶贫措施与贫困现状相对应
9、,确保帮扶到最须要帮扶的群众、帮扶到群众最须要扶持的地方。(三)确保措施精准,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紧紧抓住转变方式、强化“造血”、加大投入、整合力气四个关键,根据“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要求,逐村逐户量身定制帮扶措施,明确帮扶责任人、帮扶任务、标准、措施和时间节点,做到号准病脉、开好处方、抓出良药,提高帮扶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四)确保考评精准,解决好导向上的问题。严格落实干部驻村、“逢提必下”等双联行动工作制度,把双联助推精准扶贫的成效作为干部年度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健全完善定期督查、专项督查、明察暗访等督查考评制度,传导压力,强化担当,引导干部到扶贫攻坚主战场锤炼作风、增长才能、建功立业
10、。 干部精准扶贫调研报告 XX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是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精准扶贫”重要指示的发源地。5月22日至23日,我实行到田间地头察看现场、进村入户与群众交谈、开座谈会听取看法等方式,到花垣县作了两天的调查。联想20年前到花垣县作扶贫调研的情景,感到“精准扶贫”号准了“脉”,看准了“病”,开对了“方”,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一剂良药。 一、20年扶贫,老百姓最大收获是自信 花垣距离省城450公里,是湖南最偏远的县之一。20年前,从长沙到花垣要走一天半时间。仅翻越矮寨盘山马路就要花1个多小时。湘西民谣:“矮寨坡,山连山,一十三道弯,弯弯都是鬼门关。”这次到花垣全程高速马路,只花了半天时
11、间。投资13.5亿元修建的矮寨特大悬索桥,全长1073米,工程为双层马路、观光通道两用桥梁,创建了4项世界第一,真可谓“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花垣县的同志介绍,全县全部乡镇和99.7%的行政村通了水泥路,基本实现了水、电、路、广播电视、通讯到村到户。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大大增加了老百姓脱贫致富的实力。人穷颜色低。过去山区闭塞,老百姓见世面少,羞于见生人;因为穷,老百姓抬不起头,缺乏自信。现在状况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县城建了不少高楼,农村盖了不少新居。从基层干部到一般群众,讲到农村的改变都滔滔不绝、如数家珍。在十八洞村,年逾七十的娭毑龙德成,挽着我们的手就往家里带,谈起习总书记到她家里考察的
12、情形,一脸的华蜜。村支部书记龚海华介绍,村集体和村民入股600万元,与花垣苗汉子果业公司在二道乡流转土地1000亩,共同开发精品猕猴桃,进入丰果期后,村民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村级集体年收入近100万元。在麻栗场镇立新村,村支部书记吴进文讲,全村种养大户30户,养乳鸽、土鸡、土鸭都在万羽以上,还种了杜仲、烟叶、百合等多种经济作物,村人均年收入7193元。在部分基层干部和村民参与的座谈会上,大家发言之踊跃,思路之清楚,精神状态之好,与20年前不行相提并论。县委书记罗明告知我,同20年前相比,国内生产总值翻了五番,财政总收入翻了五点四番,居民存款余额翻了七点三番,县城扩大了2.2倍,老百姓人均纯
13、收入增长了7.6倍,60%的农夫盖了楼房,20万贫困人口实现了稳定脱贫。“马路修到家门口,自来水流到屋里头,房前屋后绿山头,精准扶贫有奔头。”花垣的老百姓找回了自信。二、关键是政策要“滴灌”到根部 花垣扶贫成果巨大,但深化分析贫困人口的现实状况,感到扶贫仍是一个大问题。花垣县还有162个贫困村,占行政村总数的56.3%;贫困人口仍有6.1万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23.1%。从地域分布上看,主要集中在生存环境恶劣的山旮旯里,其中海拔500米以上的贫困村占2/3。这些地方山高坡陡,交通落后,土地贫瘠,资源贫乏,生产生活条件恶劣。尤其是矿区生态环境脆弱,采空区达136处,有7个乡镇2478户农夫须要整
14、体实现生态移民。在调查中,基层干部讲:“扶贫政策是好,就是不能大水漫灌,假如滴灌到根部,脱贫更快,效果更好。”可见习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的指示深得人心、深化人心。干部群众有这样深刻的相识,还源于花垣县实行了“八个到村到户”的方法,即:精准识别到村到户,干部结对帮扶到村到户,产业发展扶持到村到户,教化培训支配到村到户,农村危房改造到村到户,生态移民到村到户,基础设施到村到户,考核验收到村到户。为此,从去年起先全县下决心每年从县财政挤出1.5亿元,加上上级财政每年扶贫资金5000万元,连续6年支持“八个到村到户”。从调查了解的状况看,精准识别方面,全县推广十八洞村“三榜三审九个不评”(“三榜”即
15、群众申报公示征求看法“第一榜”,无异议后公示名单“其次榜”,最终确定公布名单“第三榜”;“三审”即必需经过村支两委、乡政府、县扶贫开发办三道审核程序;“九个不评”即明确有楼房或商品房的家庭不评等“九个不评”标准)的阅历对贫困对象进行精准识别。干部结对帮扶方面,162个贫困村都派驻了工作队,6.2万名党员干部与结对帮扶对象建立了亲密联系,制定了脱贫方案,落实了帮扶措施。产业发展扶持方面,立足花垣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的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旅游业。全县扶持龙头企业100余家,带动农户1万多户,形成了14万亩优质稻基地、11万亩水果基地、12万亩油茶基地、10万亩蔬菜基地、9万头黄牛养殖基地。去年以
16、来,县委县政府又在5个乡镇连片68平方公里建设总投资50.7亿元的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规划“一园一带七大基地”。目前已完成投资8亿多元,引进23家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进行产业开发,流转土地5万多亩,3万多群众在“家门口”就业或获得租金收入。“八个到村到户”让政策真正“滴灌”到了根部,照这样抓下去,花垣县脱贫致富奔小康大有希望。三、好班子、好作风比什么都强 “班子强,领头羊;作风好,带着跑。”贫困地区自然条件差,工作基础薄,冲突困难多,更要重视建设“扎硬寨、打硬仗”的干部队伍。近些年来,省委、省政府加强乡镇“五小”设施建设,即小食堂、小澡堂、小厕所、小图书室、小文体活动场所,为乡镇干部办了件实事
17、、好事,对稳定基层干部起到了重要作用。一方面,对极少数还没有“五小”设施的偏远乡镇,要赐予财力支持,使之尽快完善;另一方面,对一些“五小”设施标准不高的困难乡镇,要加快改造提升,为乡镇干部安心基层工作创建条件。1、选准带头人。“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班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这次看的菖蒲塘村很能说明问题。这是一个水果专业村,去年全村水果收入1000多万元,其中10万元以上的大户20户,5万元以上的187户,全村人均纯收入突破1万元,95%的农户修了楼房,98%的农户实现了电器化,组组通马路,户户自来水。谈到村里的改变,老百姓众口一词,全靠村支部书记王平安这个村民的“主心骨”、致富的带头人。花
18、垣县委组织部介绍,全县288个村,像王平安这种“能人当村官、村官做能人”的,大约占37%;28%的村支部书记工作实力强,但缺乏致富本事;还有26%的村支书既缺实力又缺本事。花垣县通过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选拔高校生村官等方式,加强村支两委建设,下一步打算把致富能人作为村级带头人培育,这是一个好方法。扶贫先建班子。只有建设一支“不走”的工作队,才会出现“村民富、村庄美、村风好”的新局面。2、建好工作队。“村村有工作队,户户有干部帮”的帮扶格局在花垣县已经形成。在十八洞村,扶贫队长龙秀林说:“和农夫打交道,你得实打实,要带着感情、带着技术、带着效益帮助他们。”工作队就要这样,真扶贫、扶真贫。但有些驻村
19、工作队还不是这样。有的下车伊始,一厢情愿,这里开荒种树,那里劈山修路,还有的强迫老百姓把“吊脚楼”改为砖瓦房,结果水系变更了,生态破坏了,习俗丢掉了,老百姓“被华蜜”了。扶贫工作肯定要顺应老百姓的华蜜意愿,决不行盲目蛮干。因此,工作队不能滥竽充数,要选择那些熟识农村工作、阅历丰富的干部。3、健全责任制。花垣县建立了“县级领导包乡镇、县直单位包贫困村、党员干部包贫困户”的责任体系,明确要求驻村工作队每月驻村不少于20天,帮扶单位分管领导一个月入村指导一次,主要领导两个月入村调研一次,党员干部一季度入村帮扶一次。这些做法都好,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建立严格的考核验收机制,重点要考核验收到村到户,将考核验
20、收结果作为帮扶单位绩效评价、党员干部评先评优和晋职晋升的依据。同时,对帮扶不力的要实行约谈、诫勉谈话等方式加强督促,明确“不脱贫不脱钩”的要求;对工作不力的工作队员要刚好予以调整。 村级精准扶贫调研报告 村精准扶贫工作存在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一是扶贫难度越来越大。我村贫困人口主要集聚在深山区,交通、水利、教化等基础设施建设严峻滞后,致贫因素更加多元化和困难化。二是扶贫队伍有待加强。随着办公的电子化以及扶贫工作的专业化,这须要上级加大人员、经费投入,配齐配强扶贫队伍。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村级精准扶贫调研报告,仅供参考! XX村精准扶贫调研报告 XX村作为“十三五”贫困村,在市委市政府关切、支持下
21、,把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到实处,使得扶贫工作得以顺当开展,圆满地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和指标。近年来由于受历史发展因素的影响和地理条件的限制,我乡基础设施落后,科教、文化、卫生条件差,农夫经济收入来源少,产业结构单一,以种植脐橙、油茶、水稻和家庭式养殖业为主,但由于土地少、技术落后,农夫经济收入有限,严峻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近年来,我村立足实际,发挥自身优势,依托项目拉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市扶贫办的大力支持和全村村民的共同奋斗,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扶贫工作调研状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状况 南沿沟村是金昌市列入甘肃省建档立卡的15个重度贫困村之一,2013年全村贫困面为
22、14%,目前下降到5.2%。该村属祁连山冷凉灌区,耕地面积 4726亩,人均耕地约2亩,有9个村民小组649户2394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304人,常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六分之一左右,基本上为患病人群和 60岁以上的老年人。 南沿沟村主导产业为种植、养殖和务工,以务工为主业的约1000人,占劳动力总数的90%以上。2014年贫困人口收入中种植业收入占8.69%、养殖业收入占13.88%、务工收入占73.22%、其他收入占4.21%。二、调研过程 这次调研,总体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集中调研。我先利用三天时间集中调研了南沿沟村精准扶贫工作,先后走访30多典型贫困户,之后又抽调6人组成工作组
23、,利用7天时间驻村蹲点进行了专题调研,全面了解南沿沟村及97户贫困户的基本状况、致贫缘由等。其次阶段,甄别确认。比照国家关于贫困户的确认标准,对97户贫困户逐一进行了甄别确认。最终确定,南沿沟村2013年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97户336人,2014年脱贫64户221人,现有贫困户33 户124人。第三阶段,制订措施。针对该村确定了八项帮扶措施,逐项明确了帮扶的主要任务、工作目标、责任单位及责任领导、协作单位和完成时限;针对贫困户逐一制定了帮扶措施,分别明确了脱贫时限、帮扶责任人。第四阶段,集中交办。现场召开面对面集中交办会,属于面上的帮扶措施由政府有关部门认领限期办理,属于贫困户个体的由联户干部
24、认领限期办理,并张贴上墙,挂图作战。三、致贫缘由分析 (一)因病致贫。长期以来,很多村民就近在萤石矿、煤矿务工,因工作环境、防尘条件比较差,患上了严峻的尘肺、矽肺、内风湿等职业病,致使劳动实力丢失,就医成本上升。目前,97户贫困户336人中因该类疾病和其他慢性病致贫的占35.07%。(二)因学致贫。受教化布局调整影响,初中和中学学生全部在县城或金昌市区就读,家长租房陪读现象非常普遍,教化成本大幅增加。经调查,因供给子女读书而致贫的占贫困户的17.5%。(三)要素缺乏致贫。一是南沿沟村水资源短缺,浇灌条件差,以大麦和小麦为主的种植业收入有限。二是贫困人口中有近90%的劳动力年轻人习惯于首选背矿石
25、、打隧道等传统的苦力型工种,思想观念陈旧,务工技能缺乏。三是贫困农户贷款难问题比较突出,成为制约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因素。(四)自然规律致贫。村内留守空巢老人的基本养老方式就是土地养老、社会保障养老,有的连生活自理都很困难,养老问题令人堪忧。由于务工子女收入低,又要供给学生,不仅敬奉父母的生活费很少,而且很少回家探望,致使留守老人经济实力特别微弱,同时内心还承受着对子女的思念以及孤独孤独的煎熬。四、精准扶贫安排 (一)开展医疗服务。组织尘肺、矽肺及风湿类关节炎等职业病医疗组,开展职业病普查,供应医疗防控措施和治疗建议,普及职业病防治学问。(二)开展科技帮扶。一是组织贫困群众参与务工技能培训班
26、,提高创业就业实力。二是组织开展农业好用技术培训,提高贫困农夫的种养殖实力。三是组织开展电子商务学问培训,适时建立电子商务平台,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三)建设完善农田水利设施。修理改造渠道6.4公里,修建蓄水池1个并配套其他设施,发展高效节水浇灌面积3000亩。(四)发展富民产业。扶持以湖羊为主的舍饲养殖业,新增30只以上养殖户10户以上,优质牧草种植1000亩,为留守农夫不离乡不离业增加收入创建条件、打好基础。(五)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改善项目。整合农村危旧房改造、贫困户建房等政策,建设40平方米左右居家养老型集中居住点1个,规模50户以上。(六)建设互助老人华蜜院。利用闲置校舍或农宅建设互助老人
27、华蜜院,并将运行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每年支配运行经费3万元,逐步探究建立长效运作机制。(七)主动协调解决融资难题。一是加快推动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和农宅确权颁证工作,解决信贷抵押不足的冲突。二是用活用足涉农贴息贷款政策,为贫困群众供应金融支持。三是实行政府财政资金贴息的方式,为贫困户供应贷款支持。(八)建立社会帮扶机制。一是引入工商资本进行结对帮扶,将非公企业纳入帮扶单位范围,壮大帮扶力气。二是多渠道募集村级救助资金,提高救助实力。五、几点体会思索 精准扶贫必需紧扣“重在联、贵在为、深在制”要领,坚持扶真贫、真扶贫,不断拓展内涵和层次,实现由“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实质性转变。(一)确保对
28、象精准,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底数不够清、指向不够准、针对性不够强是扶贫开发存在的突出问题,必需抓住真实识别贫困、规范建档立卡、实施动态管理、推行挂图作业四个关键环节,把好群众申请关、入户调查关、民主评议关、公示监督关、确认审核关五个关口,做到精确识别贫困户、精确登记造册、精确建档立卡、精的确行动态管理“四精确”,建立“户有卡、村有册、乡镇有簿、县有档、市有平台”的动态数据库,实现底数清、问题清、对策清、责任清、任务清“五清”,从根本上避开普惠政策代替特惠政策、区域政策代替到户政策的现象,提高扶贫效果。(二)确保内容精准,解决好扶什么的问题。一模一样、万面一孔是扶贫开发的常见现象,必需因地制宜、
29、因户施策,深化分析贫困村和贫困户的致贫缘由,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社会事业发展、易地搬迁、金融支持等扶贫措施,使建档立卡工作与各项扶贫政策相连接,扶贫措施与贫困现状相对应,确保帮扶到最须要帮扶的群众、帮扶到群众最须要扶持的地方。(三)确保目标精准,解决好坐标系的问题。紧紧围绕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抓住突破基础设施的短板、明确基准内容的对标、盯住完成时限的节点三件大事,比照全面小康统计监测指标体系,根据巩固优势指标、提高较好指标、攻坚弱项指标的要求,分层次推动,立体式帮扶,确保如期完成脱贫任务。(四)确保措施精准,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紧紧抓住转变方式、强化“造血”、加大投入、整合力
30、气四个关键,根据“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要求,逐村逐户量身定制帮扶措施,明确帮扶责任人、帮扶任务、标准、措施和时间节点,做到号准病脉、开好处方、抓出良药,提高帮扶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五)确保考评精准,解决好导向上的问题。严格落实干部驻村、“逢提必下”等双联行动工作制度,把双联助推精准扶贫的成效作为干部年度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健全完善定期督查、专项督查、明察暗访等督查考评制度,传导压力,强化担当,引导干部到扶贫攻坚主战场锤炼作风、增长才能、建功立业。 乡镇精准扶贫调研报告 一、基本现状 (一)基本镇情 XX镇位于惠阳镇西北部,地貌属于中国西部高原山地,总面积73.7平方公里,总人口9791人
31、(苗族人口9766人,侗族13人,水族4人,布衣族8人),下辖13个行政村,123个村民小组,41个自然寨。全镇有7所小学,老师71人,学生879人,镇卫生院1所,村级卫生室5个,卫生从业人员17人。XX镇主要产业为传统种养殖业,主要农产品为稻谷、玉米,规模小,价值低,品种单一。工矿业缺乏,经济基础薄弱。20xx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1813万元,国民收入1530元,农业总产值1400多万元,财政收入9.8万元,粮食总产量3707.8吨,人均粮食产量387.8斤,人均纯收入1156元。近年,XX镇以旅游业为龙头,探究新的经济发展模式,20xx年,全镇旅游收入总共123.1万元。 (二)贫困现状
32、全镇现有肯定贫困人口1140人,低收入贫困人口3477人。因全镇均为典型的高山地貌,乌肖、乌吉民等村还活在一方水土养不富一方人的地方,主要劳动力大部分都外出务工。为变更这部分人的生存环境,县委、县政府组织县财政局、县扶贫办等相关部门,竭力配套改善村民生产基础设施,尤其是在近几年来,相关部门组织实施的各项扶贫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农夫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三)贫困成因 1、受自然条件的影响。XX镇大部分村寨位于深山区,海拔高,地理条件差气候条件不好,道路交通不便,信息传递不灵,基础设施落后,农业生产收效不良,农产品经济价值不高,农夫增收不快,变更自然状况的实力不强,使
33、得农夫生活在一个“自然条件差农夫收入低变更自然条件难农夫收入低”的恶性循环中。2、受劳动力文化素养的影响。由于受经济、地理、人文、传统等因素的影响,农夫受教化的程度大大低于市民,尤其在偏僻落后得山村,农夫的教化状况更不容乐观。依据20xx年人口普查,我国农村劳动力受教化年限仅为6.79年,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农村劳动力高达54.17%。20xx年的调查显示,在低收入人群中(纯收入924元/年人),XX镇1845周岁劳动力(农村主要劳力)文化层次很低,中学仅占11.26%,小学及以下占34.5 %,在郎德的务农劳动力中,初中以下学历所占比率高达88.74%。由于文化层次偏低,小农经济意识较严峻,种
34、植养殖的生产经营方式陈旧,接受新的学问文化的实力相对较弱,劳动力转移输出困难,这给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并且随着学问经济时代的到来,这渐渐成为推动社会全面发展过程中的最主要的不利因素之一。3、受产业结构的影响。受自然资源和地理位置所限,XX镇长期以来缺乏工矿业及第三产业,尤其在一类、二类村,第三产业几乎没有涉足。种养殖业投入大,收益小,且主要目的是自产自消,商品率不高;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小,且收效不好,质量不高,农夫收入渠道单一。除了传统农业,唯有收效的是郎德上寨旅游业,但由于管理人员的文化素养低下,管理方法不科学,管理方式不规范,农夫市场意识不足,服务质量不高,其发展初步凸显瓶颈。
35、虽然在“旅游兴镇”的战略思想指导下,近年对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比较大,但还处于在对点(上、下郎德)的阶段,一时难以全面铺开。4、受主劳多病的影响。山区的农业,是一种沉重体力劳动的行业,主要劳动力生病得不到有效的防治和治疗,造成返贫现象突出。一个家庭祈求的是风调雨顺、守望的是五谷丰登、最大的愿望是家庭健康。但受山区自然经济条件的影响,尤其是高、寒、僻远地带卫生防疫工作跟不上,人们缺乏最基本的保健,引起病灾,有的甚至一病不起而引起返贫;受经济条件所限,“小病拖,大病挨”而失去健康引起返贫。这些主劳大都是家庭的脊梁,主宰华蜜安康之神,因“病灾”将会使原本不殷实的家庭“没落”为贫困户人。由于上述的产
36、业结构单一、缺乏生产资金和农夫科技文化素养的低下等因素,农夫对自给自足的传统自然经济依靠性极强,而且,对病虫害的防治力度不足、方法不科学,农业收成的好坏基本取决于当年天气状况。近年,气候变暖渐渐明显,旱灾频繁,严峻影响了农夫的农业收入,造成农村生活“根基不稳”的现象。同时,在调整产业结构的过程中,部分农户倾其全部并贷款投入到扩大生产,发展经济作物种植、养殖等造成短暂返贫。我镇排夫村部分农户为调整产业结构,拉钱负债的购置折耳根苗、魔芋种、良种肉牛等,但因缺乏阅历,市场了解不足,加上经营不当,农产品最终不能转变成商品,目前,这些农户已是耗尽积蓄,甚至影响往后几年的农业生产投入。二、主要难点 (一)
37、山区农夫返贫因素限制难 由于自然灾难抵挡难,一大批农户因灾返贫,需再次纳入搬迁扶贫范围;主劳多病致富难。据统计监测,由于经济条件所限,农村主要劳动力生病得不到有效的治疗,造成返贫的有309户、1083人。(二)高山农业支柱产业形成难 XX镇海拔高,农田分布在高山上,全镇群众沿袭着以种粮为主的传统生产模式,经济林园面积狭小。使得一方面支柱产业科学定位难。高山地区受自然条件和市场发展的影响,尚未寻求到稳定增收的支柱产业;二方面支柱产业规模经营难。高山地区粮经兼作,且多经品种繁杂,要形成产业格局,须要大量的资金、物资,仅靠本地农夫现有经济实力难以面对和承受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三方面,高山支柱产业产品
38、销售难。高山地区基础设施薄弱,严峻制约了产业带的形成,因此,要谋求产业的发展尚需围绕基地,加速马路、水利、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三)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改善难 由于我镇自然环境恶劣,居住在高寒、偏远的农夫生产生活异样艰苦。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大效益低。据统计全镇还有9个自然村不通马路,要修通这18.3公里路需投资91.5万元以上;解决人畜饮水困难需投资50万元以上,且投入量大而产出率低。二是农业好用技术推广难。由于受到打工经济的影响,中青年农夫大多外出打工,新型农业好用技术推广难度大,从而阻碍了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四)隐藏性返贫因素难以限制和扶持 一是受人口素养的影响,对农产品销售市场缺乏科学定
39、位,生产经营适得其反,血本无归形成的贫困。二是灾难重建、规模发展至收益过渡期间形成的贫困。对于这两种致贫因素,难以认定扶持范围和标准,既使配套了相应政策也难以到位。(五)阶段性外出务工人员过多导致农村劳动力短暂缺乏 在非农忙季节,各村主要劳动力(1850周岁劳动力)外出比例特别高,在短期内,这种劳务输出的确给其家庭带来肯定的收入,但却使得一些财政扶贫资金项目难以实施,生产生活条件得不到改善,长期制约了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六)扶贫资金投向范围偏小 贫困村分类有利于政府对扶贫开发进行分批引导,确保资金投向实现整体(整村)公允,但以“一类、二类”作为资金投向的“导航器”有时难以实现各村的协调发展,扶
40、贫开发在肯定时期内显得力度不够,范围不广。三、思路与对策 经过“八七”扶贫攻坚,全镇扶贫开发工作的发展方向已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发生了新的变革。主要表现在:扶贫主体已由政府主导向全社会参加扶贫发展;扶贫方式已由救济式扶贫向开发式扶贫发展;扶贫开发的范围已由就地开发向异地开发发展;扶贫开发战略已由分散扶持向集中扶持发展。在重点贫困村,我们主见实施整村推动的扶贫方式。(一)肃穆政策,锁定对象,突出重点区域。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要进一步严格各项扶贫开发政策,突出扶贫开发的主体地位。一是要切实抓好扶贫开发政策的落实,让贫困农夫享受政策,得到实惠,得到发展;二是要进一步锁定贫困村和贫困对象。以6个
41、重点村1608个贫困对象为主战场,突出工作重点,明确工作对象和范围;三是仔细实施规划与管理。要进一步充溢、完善规划,维护规划的法律性、科学性、肃穆性,要切实做到“安排围绕规划下,项目根据规划做,资金随着规划走”。(二)量化标准,把握质量,突出重点项目。第一,狠抓产业基地建设。一是大力调整结构,抓好贫困农户的产业基地建设。根据全镇产业布局,应着重加强贫困农户的产业规划及发展工作,通过几年努力使贫困农户人均支柱产业达到0.8亩以上;二是切实抓好以畜禽为主的养殖业发展。合理调整畜牧业内部结构,巩固引种成果,提高优质畜禽出栏比例,建立优质商品猪、羊、牛、家禽等生产基地,推动畜牧产业化经营。抓住西部开发
42、的大好机遇,主动培育养殖大户,在政策、资金、技术、信息、服务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让大户引导、带动贫困户发展,从而达到双赢的效果;三是因地制宜,大力培育特色经济。对于产业优势较弱的贫困地区,应立足于本地特色,面对市场,挖掘本地土特新颖产品,走小而精、特而优之路,使之成为农夫增收的一条新门路。其次,狠抓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治本措施。一是坚持根据农业产业化、优化社区结构、效益优先的原则,加快扶贫马路建设步伐,在确保实现村村通马路的基础上,提高村通马路的通达实力;二是切实抓好水利设施建设,解决贫困农户的饮水困难,提高抵挡自然灾难的实力;三是加强基础设施质量监管,巩固建设成
43、果,确保一次建成,永久受益。第三,大力推动旅游扶贫。大力实施“旅游兴镇”战略,充分利用上郎德村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主动探究文化旅游与扶贫开发相结合的新思路、新方法。以下郎德村、“铜鼓之乡”乌流村、“芦笙之乡”南猛村等人文景观为依托,扩大经营规模和就业岗位,覆盖贫困地区农夫,拉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三)科学分析,宏观决策,做好扶贫工作。第一,要构筑抗灾救灾、扼制返贫,坚不行摧的钢铁长城。一是政要把抗大灾的打算工作力争做到万无一失,确保人民生命财产的平安,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二是扶贫、民政、卫生、财政、水电等部门要亲密协作,做好现场监测调查,确保原始记录的真实性、合理性、合法性,并且精确刚好的汇总相
44、关资料,并区分不怜悯况进行分类,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出台政策供应切实有效的依据,力争做到贴近于现实,贴心于人民。其次,宏观调控,微观政策。在抗灾扼贫工作中要把握大局,注意方略。一是产业规模拓展要依据市场状况,由政府主导,“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科学设计、捆绑资金、集中财力、整体推动”;二是配套政策宜实、宜细、宜操作、宜落实。对于受产业调整影响,过渡期贫困现象要制定区域产业发展新政策;对于因灾(自然灾难、疫灾)影响而返贫的要集中资金、加大投入、一步到位、不留后患;对因主劳多病而导致返贫的要实行政府扶持,社会帮扶相结合的政策措施,注意扶智力、志气,辅以适当钱物,着力发展产业,特别支配就业。第三,落
45、实责任,逐个击破。要竭力想方设法提凹凸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改善返贫人口的物质文化生活环境。在实际工作中,一是民政、财政、扶贫、土管、林业、农业、公安等部门要亲密协作,并各负其责,各司其职;二是针对不同返贫对象,由政府主导、社会帮扶、农户自筹、亲友馈赠,使之在一、二年内复原原气,挤入解决温饱的行列;三是特别状况要特别照看。各主管部门要放宽受灾贫困户用地、用林等政策,适当免收费用;优先配备生产生活用地和经济林园,满意生产资料的供应;各类企事业单位要放宽招工条件,予以照看。共同营造全社会抗争贫困,消退贫困的良好的氛围。(四)创新思路,完善机制,探究扶贫新路子。第一,拓宽思维,进一步整合扶贫力气。一是
46、大力实施农村社区扶贫。充分发挥农村的先进力气,突破性的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夫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破解农村公益事业难办的难题,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二是进一步明确扶贫责任区。把扶贫任务、目标、措施落实到人,把责任区的扶贫成效与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相挂钩,做到有领导抓、有专人管,工作年初有安排、半年有检查、年底有总结;三是拓宽社会帮扶渠道。社会帮扶工作已不仅仅是党政机关和党员干部的责任,要主动激励社会团体、民营企业、个体工商大户等群体融入到社会帮扶工作中来,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充分发挥他们在社会帮扶工作中的的重要作用,要把他们的好做法、好阅历、好典型,总结好、完
47、善好、宣扬好,使之成为社会帮扶工作中的一支重要力气。其次,整村推动,大力实施参加式扶贫。一是广泛深化的宣扬发动群众,增加人民群众的自我发展意识,把政府推动的扶贫开发变为群众脱贫致富的自觉行动。实施到户的项目,都要由群众自愿提出申请,正确处理好项目实施过程中群众投工投劳与农夫减负的冲突,牢牢把握“依法办事,手续完备,不留后患”。坚持群众自食其力,实行以工代赈,验收兑现;二是把工作做到村做到户,把项目落实到户,把政策补助到村到户,解决好重点乡、村的交通、水利、通讯和群众看病难、子女入学难等问题,为他们实现脱贫致富奠定坚实的基础;三是加强监管,增加项目资金管理的透亮度。根据资金性质不变、管理渠道不乱
48、、集中投入、各记其功的要求,项目资金实行专人、专帐、专户管理,全部项目要公开、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做到“项目到村、任务到户、登记造册、张榜公布”。第三,依托资源,大力扶持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一是培育农村能人。引导一部分有头脑、有胆识、敢创敢干的农夫特地从事农产品销售。政府要大力加强引导、扶持,提中学介组织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实力,真正把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结起来;二是主动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引进的加工企业要向精深加工的方向发展,提高加工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实现由初加工向精加工转变。进一步拓宽农产品加工范围,由传统地对粮食加工向土特产品、稀有产品加工转变。逐步提高加工水平,扩大加工规模,由小规模、低档次的手工作业向大规模、上档次的加工企业发展转变,提高农副产品加工的科技含量和综合效益,努力形成“多元化竞争,多主体进入,多渠道流通”的新格局。第四,在扶贫项目的实施方式上,改由简单造成监管不力、群众协作不够的部门包揽转向由主管部门指导监管、乡镇负责、各村实施的方式,分清职责,明确责任,充分调动村、乡(镇)、部门三级的主动性和主动性,形成最大合力推动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