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夯法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强夯法施工方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强夯法施工方案 强夯法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道路工程施工设计图 地质勘探报告 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投标范围内的强夯工作量为108820m2,强夯桩号范围为HCK2+020-HCK2+780,HCK2+880-HCK3+980,间距1860m。夯实深度67m,地基土夯实后相对密度不小于0.8。 三、强夯设计要求及参数 1、强夯应分层强夯,每层厚度4米。点夯夯击能量不小于2000KN.M。满夯夯击能量不小于500KN.M。 2、强夯采取先点夯后满夯的顺序,夯点布置间距5米*5米梅花形布置。强夯控制要求每遍最后两击沉降量之差不大于5厘米,达到要求后进行下一遍强夯;周边土体隆起高度
2、不大于10厘米。普夯完成后以压实度控制质量,4米深度范围内的压实度要求达到93%,场地平整范围内压实度要求达到90%。 3、每遍强夯时间间隔为不小于7天。 4、强夯质量要求为不小于12吨。 5、强夯影响范围为15米,注意周边15米内对建筑物的影响。 6、做好强夯作业区周边片石盲沟,保证排水畅通。 四、施工准备 项目经理部组建强夯施工班组,施工人员12人,同时配备专职安全员、技术员定点指挥施工作业。 计划投入施工机具:带自动脱钩落锤装置的25T履带式强夯机三台,同时佩带2个点夯重锤和一个普夯锤。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平地机各一台,自卸车5台。 五、施工方案 强夯施工流程图 确定夯击参数 达到要
3、求 达到要求 不合格 合格 2、施工方案及主要事项 2、1试夯 在应经碾压整平的场地内做好周边片石盲沟排水沟,在施工场地内选择一块有代表性 的地段作为试夯区,面积200m 2,以检验设备及夯击能是否满足要求,确定强夯处理的施 工工艺;夯点布置为梅花形,间距5米,夯击能为2000KN.M ,布置如下图: 路基碾压整平 排水盲沟设置 设定试夯区试夯 第一遍夯点施工 第一遍夯点放样 下一遍夯点施工 回填及整平 回填及整平 满夯及碾压 检测 下一道工序 6*5米 2*5米 强夯梅花型布置点位图 点夯夯锤重量选择为16吨,直径2.35米,底面积4.35平方米,夯锤落高最高为13.7米,单点最大夯击能为2
4、200KN.M。 夯击就位时选择场地较为平坦的地方安放,确保机械施做时正常运行,点夯时由专人指挥夯锤的起落,夯锤初始落距以10米开始试夯;做好周围安全警示标志,夯锤落下后如出现斜歪情况后及时回填片石调整夯锤,待起落正常后提升落锤高度至12米。现场技术员测量每次夯锤落距,夯锤下沉深度、周边土体隆起高度、做好记录,待到达最后2击夯沉量之差小于5厘米时停止夯击,记录单点夯击次数。 根据试夯测量数据,绘制夯击次数与沉降量关系曲线,保证土体竖向位移达到最大以及横向位移为最小值,进而确定全面夯击时夯锤落距、单点夯击次数等技术参数,为后续工作做指导。 做好施工总结,并上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待建立工程师审核通过
5、后准备全面夯击。2.2夯点布设 根据业主提供的测量控制桩(XY及标高),计算出场地纵横两向控制线的方位角,以控制桩之一为基准建立工程坐标系,工程坐标的纵横轴分别与场地控制线平行,工程坐标建立时应按测量操作规程施工,并按测量复核制度进行复核。 根据工程坐标与原坐标的关系计算出平面图中各点的工程坐标值,然后利用全站仪将 各点测放定位,并在场地外设置施工保护桩。控制桩应在四周浇筑25厘米厚C20砼固定,并设置围栏保护,以免在施工过程中受到干扰破坏。 按照设计要求全面布设夯点,间距5米*5米,梅花形布设,同时做好点位点号记录。用白灰圈做好明显的标示,点位轴线用木桩标记,如需要点位可用红色塑料袋标示。强
6、夯区域周边做好施工警戒,由专人巡视。 2.3强夯施工 根据试夯得出的经验数据参考,做好施工安排,点夯采取跳跃式夯击,流水式作业。尽量保证第一遍强夯完成后紧接着进行第二遍强夯施工,以满足施工工期要求。 强夯注意事项: 1)夯击点偏差不大于5厘米; 2)强夯机械起重臂杆部设置防止落锤时机架倾斜的辅助装置,配备自动脱钩装置。 3)夯击锤设置两个排气孔,保证通气畅通,以利于夯击时空气排出和减少起锤时的吸力; 4)强夯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定和统一表格记录每一夯点的夯击过程的施工情况。每夯击一击均需用水准仪测出夯击点的沉降量,每次测量时塔尺应位于夯锤正中位置。 5)当夯坑周边隆起时,应在夯点收锤时测量记录隆
7、起量。 6)强夯施工时要切实注意安全,有专人统一指挥机台作业。夯击时所有人员应退至安全线外,各种机械设备施工前认真检查,确保性能良好。 2.3满夯施工 满夯施工用锤直径3米,夯击能500KN.M。满夯施工要点:满夯按锤印搭接1/3夯锤直径,每次2击,对局部地址较差的部位,可以增加满夯一遍,保证施工质量。 3.4施工监测 满夯施工完成后,立即用推土机整平,可以用压路机碾压一遍,请专业检测单位进行竣工检测,检测满足压实度不小于93%,回填区域压实度不小于90%。 强夯机安装现场 强夯机施工现场 六、质量保证措施 针对施工中的施工重点和难点,开展技术攻关活动,确保分项工程质量符合技术标准。技术及组织
8、措施上严格把好五个重点环节。 1、测量关: 组织全体测量人员在施工现场交接好平面控制点和水准基点,并实地复测、计算、检查是否无误。 在确认平面控制点和水准点无误后,根据施工需要布设测量控制网和护桩,并做好桩的保护和明显标志。 对分区边线、转角进行测量放样、订出明显标志,确保各部位设计尺寸。在施测和复核的方法上,采用极坐标与直观几个关系进行双向控制。 做好测量记录:在复核测量和各部的施工测量放线中,均做测量记录,签字齐全,并附有必要的施工简图。 技术关:实行岗位责任制,严格施工中的工序技术标准,分工负责。层层把关,确保工程质量。 试验关:利用先进的设备和仪器,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自检工作,确保产品质
9、量。 七、安全和环境保护措施 为保证施工安全和保护好环境,我们从组织措施、技术措施、检查措施三方面来保证。(一)组织措施 成立安全和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为组员,具体负责强夯施工期间的安全和环境保护领导工作,负责各项措施方案的制定、检查和整改落实工作。 (二)技术措施 1、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应戴好安全帽,施工操作人员穿戴好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 2、凡患有高血压及视力不清等症的人员,不得进行机上作业。 3、施工现场应全面规划,并有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图;其他现场道路应平坦、坚实、畅通,交叉点及危险地区,应设明标志. 4、各种机电设备的操作人员,都必须经过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并具有上岗证书,
10、懂得本机械的构造、性能、操作规程,能维护保养和排除一般故障。 5、驾驶人员及操作者,须领取有关部门批准的驾驶证或操作证后方准开车。禁止其他人员擅自开车或开机。 6、电气设备的电源,应按有关规定架设安装;电气设备均须有良好的接地接零,接地电阻不大于4,并装有可靠的触电保护装置。 7、使用夯打操作工艺时,严禁夯击电缆线。 8、为减少吊锤机械吊臂在夯锤下落时的晃动及反弹,应专门设置吊臂撑杆系统。每天开机前,必须检查吊锤机械各部位是否正常及钢丝绳有无磨损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9、吊锤机械停稳并对好坑位后方可进行强夯作业,起吊夯锤时速度应均匀,夯锤或 挂钩不得碰吊臂,应在适当位置挂废汽车外胎加以保
11、护。 10、夯锤起吊后,吊臂和夯锤下15m内不得站人。非工作人员远离夯击点30m以外。 11、干燥天气作业,可在夯击点附近洒水降尘。吊锤机械驾驶室前面宜在不影响视线的前提下设置防护罩。驾驶人员应戴防护眼镜,预防落锤弹起砂石,击碎驾驶室玻璃伤害驾驶员眼睛。 12、夯机的作业场地应平整,门架底座与夯机着地部位应保持水平,当下沉超过时,应重新垫高。 13、强夯机械的门架、横梁、脱钩器等主要结构和部件的材料及制作质量,应经过严格检查,对不符合设计要求的,不得使用。 14、夯机在工作状态时,起重臂仰角应置于70。 15、梯形门架支腿不得前后错位,门架支腿在未支稳垫实前,不得提锤。 16、变换夯位后,应重
12、新检查门架支腿,确认稳固可靠,然后再将锤提升100,检查整机的稳定性,确认可靠后,方可作业。 17、夯锤下落后,在吊钩尚未降至夯锤吊环附近前,操作人员不得提前下坑挂钩。从坑中提锤时,严禁挂钩人员站在锤上随锤提升。 18、当夯锤留有相应的通气孔在作业中出现堵塞现象时,应随时清理。但严禁在锤下进行清理。 19、当夯坑内有积水或因粘土产生的锤底吸附力增大时,应采取措施排除,不得强行提锤。 20、转移夯点时,夯锤应由辅机协助转移,门架随夯机移动前,支腿离地面高度不得超过。 21、作业后,应将夯锤下降,放实在地面上。在非作业时严禁将锤悬挂在空中 (三)检查措施 为保证各项安全和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工地成
13、立检查小组,定期和不定期检查措施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落实。并对施工落实情况进行奖惩。 (四)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 对于施工中可能产生的各种环境污染,我们将建立相应体制,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进行环境保护。 1、遵守乌海市有关环卫市容场管理的有关规定、加强现场用水及排污管理,保证排水畅通无积水,场地整洁无垃圾,搞好现场清洁卫生。 2、在工地现场适当位置,设置现场施工标志牌,标明工程概况,工程负责人、开竣工日期和总平面图,及有关安全标语标志。 3、对施工人员进行文明施工教育,每月按文明施工中间记录表评分,总结评比。 4、物件、机具及大宗材料要按指定的位置停放,临时设施要求搭设整齐。 5、加强劳动保护,合理制定作息时间。 6、进行卫生保健、生活急救等卫生知识宣传,抓好现场饮食卫生。 7、合理调整施工时间,控制施工现场噪音,减少对周围居民工作和休息的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