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测试--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26099510 上传时间:2022-07-1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9.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测试--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测试--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测试--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测试--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9课测试一、单选题11005年宋辽之间签订“澶渊之盟”,1141年宋金之间签订“绍兴和议”,两者相同影响是()A促进了黄河流域的开发B维持了相当一段时期的和平C减轻了中原人民的负担D推动了中外贸易的发展2北宋仁宗宝元年间官吏达13445人,宣和年间官吏已达30000余人,而到了庆元年间更达40000人。北宋这一状况()A导致财政负担重B完善了中央机构C提高了行政效率D提升了官员素质3王安石推行青苗法,即在青黄不接时,官府向有需要的农民提供贷款,以抑制兼并,为官府开辟财源。大臣韩琦报告青苗法实施的情况:所有农户都必须从官府贷款,富人可以多贷,穷人只能少贷,贷款利率较高,到期后农民又面临官府强制

2、催收。韩琦认为青苗法()A没有增加政府的收入B加强对农民编制管理C限制民间高利贷剥削D增加农民的经济负担4北宋范仲淹主政杭州期间,“二浙阻饥,谷价方涌(跳跃),斗钱百二十,公(范仲淹)遂增至斗百八十,众不知所为,公仍命多出榜沿江,具述杭饥及米价所增之数,于是商贾闻之,晨夜争进,唯恐后,且虞后者继来。米既辐辏,遂减价,还至百二十”。范仲淹的这一做法()A利用了商贾唯利是图的本性B解决了当地的粮食短缺问题C加剧了当地社会发展的无序化D表明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弛5据统计,两宋时期私人藏书家700余人,是周至唐五代千年左右藏书家总和的近3倍,其中藏书万卷以上者达200多人。这现象说明两宋时期()A市民文

3、化繁荣B科举制提高了文人素养C崇文之风兴盛D印刷技术水平达到顶峰6神宗实录中“王安石自任己见,非毁前人,尽变祖宗法度,上误神宗皇帝,天下之乱实兆于安石”;而梁启超则认为“其学术集九流之粹,其文章起八代之衰,其所施之事功,适应于时代之要求而救其弊,其良法美意,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废”。由此可见()A神宗认为王安石变法是天下大乱的根源B梁启超认为王安石变法符合现代潮流,具有进步意义C对历史事件的认识会受到时代和立场的影响D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行判断7北宋名臣包拯清正廉洁。刚正不阿,民间尊称他为“包相爷”。他曾担任过转运使、兵部员外郎、开封府知府和枢密副使等职务,其中“位同宰相”的是(

4、)A转运使B兵部员外郎C知府D枢密副使8宋制规定,“执政官委御史台弹奏,尚书以下听长官纠劾以闻”,“自宰臣至百官,自三省至百司,任非其人,事有失当”,谏官“皆得谏正”。这反映出宋代()A以文制武策略得到贯彻B宰相职权受到严重削弱C专制主义集权髙度发展D中枢制衡机制日渐成型9有史书称宋代“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故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宋人议论未定,兵已渡河”。这表明宋代()A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尖锐B文官缺乏从政经验C政府行政管理弊端颇多D国家财政极度困难10宋太祖说:“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帝

5、王用心,常需谨此。”为此,宋太祖的施政措施()A彻底结束了武人政治B给边防危机埋下隐患C维护了皇族内部团结D有助于学术思想繁荣11宋神宗时期,改革科举制度,规定:太学中“学行卓然尤异”的优秀上舍生,只要“主判及直讲保明,中书考察”,即可免试直接除官;次等内舍生则免省试,径赴殿试;下等外舍生则免发解试,径赴省试。此项改革措施()A否定了官员子弟科考特权B凸显了学校在科举中的核心地位C完善了科举考试选拔程序D一定程度上偏离选官制度的趋势12苏辙在栾城三集中指出:“(王安石)不忍贫民而深疾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民无贫富,两税之外,皆重出息十二,吏缘为奸

6、,至倍息,公私皆病矣。”作者在此强调了王安石变法()A用人不当加重百姓负担B并未达到富国强兵目的C没有顺应时代发展潮流D涉及而广百姓莫安其居13王安石在宋神宗支持下兴建学校,讲求三代(夏、商、周)教育选举之法。同时,置经义局,主持修撰三经新义颁行于学校,作为科举经义的标准和学校的教材。这些做法旨在()A确立八股取士的科举选拔标准B营造经世致用的社会文化氛围C为变法提供人才支撑D瓦解守旧势力的阵营14宋朝为了严密防范文臣、武将、女后、外戚、宗室、宦官等六种人专权独裁,制定出一整套集中行政权、兵权、财权等的“祖宗家法”,包括崇文抑武、守内虚外、限制宦官外戚等.还包括士大夫根据政治需要对此进行的各种

7、解释。宋代的“祖宗之法”()A杜绝了决策中的错误B有利于巩固王朝统治C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D阻碍政治制度的革新15北宋欧阳修编撰兵志中提到“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判上。天子熟视不知所为,而不能庇其妻子宗族,遂以亡灭。”鉴此教训,北宋统治者()A不断完善科举选官制度B分散相权加强君权C实行寓兵于农的征兵制D注重强化中央集权二、材料分析题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王荆公(安石)为相,寝食不安,尽变更祖宗法度,天下纷然,以致今日之祸(指靖康之变)!邵伯温问臣录材料二王安石变法取尧舜以来之挚政而一扫之。实国史上,世界史上最有名誉之社会改革也梁启超王荆公三代以

8、下求完人,惟公庶足以当之矣!今世欧洲诸国,其所设施,往往与荆公不谋同符。梁启超王安石传材料三王安石变法达到了富国目的,增加了大笔收入,但强兵的效果并不明显,北宋与西夏开战,又以失败告终,一些措施在执行过程中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也引起了激烈争议。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外历史纲要(上)(1)分别概括材料一、二、三对王安石变法的相关评价。(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历史事件评价的主要因素。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殿试在唐代武则天时已有先例,但未成定制。973年,北宋落第进士徐士廉等击登闻鼓,指控权知贡举李昉徇私用情,取舍非当。宋太祖于讲武殿复试新及第进士及诸科新选人,以李昉乡人进士武济川

9、等材质最陋,应对失次,黜去之。李昉原录取的人中有10人落选,徐士廉经复试中举,证明指控属实,即降李昉为太常少卿,“自兹殿试遂为常式,从此以后,士人的去取由皇帝亲自决定,所有及第的举子都成为“天子门生975年,殿试与省试开始完全分开,分为两榜,殿试与省试名次,也始有升降之别。975年正月,宋太祖御讲武殿复试举人王式等,对他的近臣们说:“向者登科名级,多为势家所取,致塞孤寒之路。今朕亲临试,以可否进退,尽革前弊矣。摘编自石静略论北宋的科举改革(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殿试成为“常式”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宋代的殿试制度。1B2A3D4A5C6C7D8C9C10B11D12A13C14B15D16(1)评价:邵伯温:认为王安石变法导致北宋灭亡,完全否定变法;梁启超:完全肯定王安石变法;材料三:辩证评价王安石变法,肯定其富国的效果,但也批评了其强兵效果有限,加重百姓负担。(2)因素:个人政治立场;思想方式;对历史事件的理解程度;时代背景;掌握史料的多寡等。17(1)背景:唐代已有殿试,但没有成为定制;原有科举考试存在弊端;落第举子控告主考官徇私,宋太祖非常重视。(2)评价:选士大权直接控制在皇帝手中,有助于加强专制集权统治;有利于防止利益集团对选官的控制;可预防考官与考生结党舞弊。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