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地震中的父与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反思《地震中的父与子》.doc(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本学期,学校开展了“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的教学研讨活动,本人也积极响应,努力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少教多学教学思想的核心是一切教学设计都以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并在知识能力的形成过程中体现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为学习的主要途径的教学。要求教学的目标更具指向性,能抓住教材的魂避轻就重,教学方法的确定更符合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实际,能充分调动学生探究知识的积极性。本着这样的教学理念,今年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时我做了大胆的尝试,并有一定的感受。我从研究本组教材的训练重点入手,深入地研究了教材特点,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对人物的语音动作神态描写体会人物的内
2、心,进而感受父爱的伟大。教学的重点是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的难点是体会表达方法。明确了教学目标,确定了教学重点和难点之后,如何落实“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的教学思想,成为教学设计的关键。我尝试着采用开放式教学,让学生在静心阅读文本的同时努力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自己不懂的问题,值得商讨的问题。由于放手让学生进行了充分的阅读,特别是带有任务目标的阅读,学生提出问题的积极性很高,共提出十七个疑点。然后我把梳理出来的问题进行了积极的评价,有些问题是学生在小组间能回答的作为一般问题,一般问题就让学生相互回答解决,还有些问题能涵盖课文的重点难点,如那个父亲“精神失常”了吗?课文三次提到同一句话“无论
3、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是否显得重复?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带着这三个问题,学生开展了热烈而深入的研究讨论。这些讨论显示出学生提前预习课文的认真,对文本的把握的准确。同时更体现出教学方法的确定只有贴近了学生实际,把握住了教材的魂,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形成高效课堂。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的讨论,那些能反映出文章中心的句子的分析和赏析成了最能调动学生思维和表达欲望的因素。整节课学生思绪是活跃的,教学效果明显。通过这一节课的尝试,我深深的体会到教学指导思想的更新确实是教学改革的关键,也是教学能跟上时代步伐的关键,平时一定要多关注最前沿的新的教学理念。同时,想要把新的教学理念贯彻到自己的教学中,必须通过大胆的课堂实践才能真正理解的透彻明了,教学也才能有新的突破。在这节课上,为了落实少教多学,从指导学生的预习就开始考虑哪些是学生能自己学习掌握的,哪些知识是必须由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才能理解的更透彻的,这些知识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才能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发现,这篇课文的教学,我是做到了真正意义上还课题给学生,书不是教出来的,课堂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知识的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