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安陆市解放路初中 沈远华一、 教材分析(一)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八年级学生一次较完整地尝试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规律,是初步认识第二节“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等生活中的透镜之后的再研究,更是光的折射的深化。(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2过程与方法:(1)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3)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乐于参与观察、试验、制作等科学实践。(2)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勇于探究日
2、常生活用品中的物理学原理。(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1)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认识。(2)组织、指导学生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2难点:(1)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建立实验与物理模型之间的必然联系。(2)组织指导学生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二、教法分析(一)学生分析:八年级学生对物理现象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特别对物理实验和观察有着极高的热情,凸透镜成像又是他们小学自然课中有所熟悉的内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会热情高涨,将体现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良好局面。(二)教学方法:1把课堂教学的模式由以教师讲述、实验演示为主转变为以学生自主探究,分组实验的研究性学习为主。2恰当运用多媒体
3、动画的辅导作用。三、学法指导1观察分析法、探究法;2对比法、归纳法;四、教学程序课题引入提出问题猜想设计进行实验分析与论证小结与拓展引入:1多媒体展示照相机、设影仪、放大镜的成像情况。2引导学生观察: 像跟物体相比,大小、倒正有什么特点?(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设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而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进一步引导学生比较,物体离镜头的距离有什么不同?通过比较发现: 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物距)有关系新课:(一)提出问题: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到底有什么关系?(二) 猜想:1物体离凸透镜较远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物体离凸透镜较近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3物
4、体离凸透镜更近时,像成了正立、放大的 引导学生分析,物距大到什么程度成实像,物距大到什么程度成虚像,不同的凸透镜会有不同,从而学生很自然得出;不同的凸透镜,焦距的大小不同,物距的远近要以f、2f作参照才便于研究(三):相关知识准备:1、演示凸透镜聚光,测焦距2、图片展示光具座,介绍光具座:标尺上可直接读出物距和像距 3、既然要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就要先学会用凸透镜使物体成像,4、哪一组还没有在光屏上得到像的,谁能帮忙他们找出原因及方法通过学生分析和老师的引导,得知:成像不在光屏上(调整三者的高度)像不清晰(调整光屏的位置)不能成像(可能是物体离凸透镜太近,光屏上得不到像,此时,可透过凸透镜来观
5、察蜡烛的像)(四)制定实验计划,设计实验各组讨论,并汇报自己的方案:指导点拨学生设计表格(五)进行实验巡回指导,参入实验,适时纠正与鼓励。多媒体动画复述刚才的实验过程,加深学生的印象,体味实验的成功。(六)分析与论证:为帮助学生分析表中的数据,可提一些问题指名小组汇报自己的成果,将其数据和结论投影展示。 也可再次动画模拟实验过程,归纳出清晰的成像。我发现: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2fu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u2f时,成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2fuf时,成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uf时,成成正立、放大的实像顺口溜“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物近(实)像远,像变大”(七
6、)评估与交流 名人语录 中国学物理的方法是演绎法,先有许多定理,然后进行推演;美国对物理的了解是从现象出发,倒过来的,物理定理是从现象归纳法。演绎法是对付考试用的方法,归纳法是做学问用的方法。杨振宁【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活动给学生一个全新的体验,学生活动进行热热闹闹,但我们一定要注意,要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结合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特点的探究,通过培养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论证的能力,使学生得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让学生亲身体验在不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完善和升华,深化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认识,从而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来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特点,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的原理。另外,我增加了知识准备环节学会用凸透镜使物体成像,着重于学生的实际情况,降低后面探究的难度,这样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的兴趣,有利于整个探究的成功。总之,本课是新课程理念下的实验探究课,将原来实验验证课设计成了如下特点的一节探究课,使学生体验了一种美好地物理探究过程。教学目标“明”明确三维目标;教学程序“清”过程清晰明快;教学活动“活”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手段“新”评价过程创新。